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8923
2022-07-13
5頁
23.33KB
1、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墻體裂縫防治措施1、砌筑砂漿采用中粗砂,砌體組砌方式要正確。2、砌筑灰縫應橫平豎直,全部灰縫均鋪滿砂漿,灰縫飽滿度均不得低于80%,并不得出現瞎縫、透明縫。3、嚴禁在墻體上交叉埋設和開鑿水平槽;豎向槽須在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用機械開鑿,且在粉刷前,加貼鋼絲網片等抗裂材料.內墻面暗敷電線套管,應用機械切槽,不得隨意剔鑿,套管進入砌體表面埋置深度以大于1.5cm為宜。4、應嚴格控制磚砌筑時的含水率.應提前12d澆水濕潤,砌筑時塊體材料表面不應有浮水,各種砌體砌筑時,塊體材料含水率應符合要求。5、施工洞、腳手眼等后填洞口補砌時,應將接槎處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并填2、實砂漿。 6、填充墻應沿柱、墻全高設拉結筋,拉結筋應滿足磚模數要求,不得折彎壓入磚縫。拉結筋伸入墻內的長度,應符合現行規范的要求。后植拉結筋應請具有相關資質的專業單位施工,施工前應根據砌體模數要求在需植筋部位做好標志,防止拉結筋折彎壓入磚縫隙。7、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應按砌塊規格尺寸、水平灰縫厚度,從梁、板底留出斜砌封頂磚的空隙(240mm墻宜為126mm、120mm墻宜為234mm),斜砌磚砌筑應與水平方向成60度夾角,待填充墻砌筑完7天后,使用皮錘補砌擠緊,且端部應有頂緊措施,補砌時對雙側豎縫用水泥砂漿嵌填密實。二、鋼筋砼現澆樓板裂縫防治措施1、預拌混凝土進場時按檢驗批檢查入模坍落3、度,住宅不應大于150mm。2、不規則現澆板內陽角、建筑平面外轉角房間有墻約束的現澆板板角應設置放射形鋼筋,鋼筋數量不少于78100,長度應大于板短邊凈跨的1/3,且不小于1.5m。3、現澆板中的管線必須布置在上下鋼筋網片之中,交叉布線處應采用線盒,線管的直徑應小于1/3樓板厚度,沿預埋管線方向應增設6150、寬度不小于450mm的鋼筋網帶。水管嚴禁水平埋設在現澆板中。4、樓板、屋面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搭設可靠的施工平臺、走道,施工中應派專人護理鋼筋,確保鋼筋位置符合要求。5、陽臺、雨蓬等懸挑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下面,應設置間距不大于500mm的鋼筋保護支架,在澆筑混凝土時,保證鋼筋不位移。6、現澆4、板澆筑時,在混凝土初凝前應進行二次振搗,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兩次壓抹。7、應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保濕養護。8、現澆板養護期間,當混凝土強度小于1.2Mpa時,不應進行后續施工。當混凝土強度小于10Mpa時,不應在現澆板上吊運、堆放重物。吊運、堆放重物時應采取措施,減輕對現澆板的沖擊影響。三、墻面粉刷防裂縫措施1、 混凝土墻、梁、柱抹灰前刷界面劑進行處理。2、 在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暗埋管線開槽處,應采用增加鋼絲網抹灰處理,鋼絲網加強帶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mm。3、 粉刷前基層清理干凈,澆水濕潤。4、 抹灰層分層施工,不得一次成活,底層不大于5mm,面層收5、水后木蟹打平,抹灰完2-3天后及時澆水養護。5、 禁止使用細砂。四、樓地面起砂、空鼓防治措施1、 地面起砂:不得使用過期或標號不夠的水泥,砂漿要攪拌均勻,水灰比適當,表面撒1:1干灰,二次壓光,壓光時間要適時。2、 空鼓裂紋:基層要清理干凈,灑水濕潤,不得使用細砂,素水泥漿隨掃隨做面層砂漿。3、 地面不平和漏壓:鋪設后邊角,管根杠不到頭,搓平不到邊,容易漏壓或不平,操作工人應認真操作。五、樓地面滲漏防治措施1、上下水管等預留洞口坐標位置應正確,洞口形狀為上大下小2、現澆板預留洞口填塞前,應將洞口清洗干凈、毛化處理、涂刷加膠水泥漿做粘結層洞口填塞分二次澆筑,先用摻入抗裂防滲劑的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澆6、筑至樓板厚度的2/3處,待混凝土凝固后進行4h蓄水試驗;無滲漏后,用摻入抗裂防滲劑的水泥砂漿填塞管道安裝后,應在洞口處進行24h蓄水試驗3、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將樓板四周清理干凈,陰角處作成小圓弧防水層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4、地漏應設置在房間的最低處,地面找平層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鄰地面低5mm,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5、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畢后,應在防水層、找平層施工完畢后,分別進行24h蓄水試驗,蓄水高度為2030mm. 6、廚、衛間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應小于120,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7、衛生間墻面防水砂漿應進7、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六、外墻防滲漏措施1、 穿墻螺桿洞外墻支模板用的穿墻螺桿洞眼按規范留置,pvc套管必須取出,清理干凈,澆水充分濕潤,用1:2防水水泥砂漿分次封堵密實,不得表面封堵。2、 空調管洞空調管洞預留角度和高度必須正確,保證不倒泛水。3、 外墻抹灰1)、外墻粉刷用的水泥經檢測合格后才能使用,砂使用中粗砂。2)、外墻等防水墻面的洞口應采用防水微膨脹砂漿分次堵砌,迎水表面采用1:3防水砂漿粉刷.孔洞填塞應由專人負責,并及時辦理專項隱蔽驗收手續。3)、外墻粉刷砼基層采用噴涂界面劑進行毛化處理。4)、外墻粉刷前應清除墻面污物,并提前1天澆水濕潤。5)、在砼墻面與磚墻面交接處釘300mm寬的鋼8、絲網片,網片要牢固、平整。6)、大面施工前,各種洞口提前封堵,洞口大于30mm時用細石混凝土。7)、外墻抹灰必須分層施工,每層厚度控制在610mm,各層接縫位置應相互錯開,面層施工后木蟹打平,并澆水養護。8)、外墻排煙、空調管口的泛水向外。9)、凸出的線條先做水平面,后做垂直面,根部倒圓角,泛水坡向外,下口做滴水線。滴水線粉刷應密實、頂直,不得出現爬水和排水不暢的現象。10)、窗框下口做泄水圓擋,立面縮進窗內2-3mm,窗框邊發泡劑和硅膠應打密實。11)、外墻面磚粘貼用防水砂漿刮糙,門窗洞口四周墻面刮糙底層與糙面層必須位置錯開。12)、外墻面磚嵌縫采用專用嵌縫劑,并用勾縫條抽壓出漿至密實。七、9、屋面防滲漏措施1、 屋面混凝土板要嚴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振搗密實,表面分次壓密實,及時養護。2、 保溫層按要求設置隔氣層和排氣系統,排氣道縱橫交錯、暢通,間距符合要求。3、 找平層必須干透,方可進行防水層施工。4、 出屋面的管道設鋼套管,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管道周圍用卷材防水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并用管箍將卷材上口壓緊,再用油膏封口。5、 滲漏主要發生在管道穿透層、地漏、伸縮縫和卷材搭接處等部位,施工中加強檢查,嚴格執行工藝標準和認真操作。伸縮縫施工處防水卷材斷開,卷材粘結牢固,卷材搭接長度符合要求。6、 防水層空鼓:施工中應控制找平層的含水率,找平層必須干,含水率不得超過9,10、并應把好各道工序的操作,防水卷材內空氣排除徹底,卷材粘貼牢固,刷漿厚薄均勻。7、 屋面節點的防水層必須加強。8、 屋面泛水高度大于250mm,并用白鐵皮壓條將卷材上口壓緊,再用油膏封口。9、 瓦屋面瓦片搭接長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八、建筑電氣安裝質量通病1、電氣配管進盒、箱順直,必須一管一孔,并用鎖緊螺母或進盒接頭固定平直,禁止柔性導管暗埋于墻內或混凝土內。2、導線按相分色符合規范規定,A相用黃色,B相用綠色,C相用紅色,中性線N用淺藍或藍色,保護接地線PE用黃綠雙色。照明開關后相線可采用原相色或白色。3、 導線連接應采用壓接或焊接,導線連接不得采用繞接,禁止接頭處虛接;禁止接頭只用黑膠布不采11、用絕緣帶包扎。4、 插座接地支線禁止串聯連接。5、 金屬線管(槽)及其支吊架應作好跨接接地處理,采用緊定連接、卡套連接的金屬導管不做跨接接地時,必須有可靠持久的保證接地導通的連接工藝及其工藝標準;低于2.4m以下燈具的外露可導電部位必須進行接地處理。九、 采暖衛生安裝質量通病1、 管道穿樓板時必須按設計或驗收規范要求設置套管或止水環。套管設置要求下口平樓面,上口高出最后地面20-30mm,廚、廁為50mm,套管填塞符合規范要求。2、 地漏的選型、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有水封要求的地漏,其水封高度應不小于50mm。連接構造內無存水彎的排水器具的排水支管應設存水彎,其水封高度應不小于50mm。十、排12、水工程質量通病的治理措施、引入室內的管溝開挖應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體,塑料管道墊層和覆土層應采用細砂土。、排水管道穿越基礎預留洞時,排水排出管管頂上部凈空一般不小于150mm。、排水管道穿越樓板,地下室等有嚴格防水要求的部位時,其防水套管的材質、形成及所用填充材料應在施工方案中明確。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頂部必須高出裝飾地面20mm,衛生間或潮濕場所的套管頂部必須高出裝飾地面50mm,套管與管道間環境間隙宜控制在10-15mm之間,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采用阻燃和防水柔性材料封堵密實。、塑料雨水管道系統伸縮節應參照室內排水系統伸縮節設置要求設置。、埋地及所有可能隱蔽的排水管道,應在隱蔽或交付前做灌水試驗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