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9264
2022-07-13
5頁
20.65KB
1、建筑工程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1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實現公司所確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特制定本措施。2 適用范圍公司所屬各項目部從事接觸粉塵、電氣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溫、油漆作業等有毒有害作業時均應執行本辦法。3 防治方針職業病的防治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各項目部應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4 職業病危害種類根據企業經營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確定本公司的職業危害為六大類:1、生產性粉塵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2、業過程中,材料的搬運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會產生大量的礦物性粉塵,長期吸入這樣的粉塵可發生矽肺病。2、輻射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時由于作業空間相對密閉、狹窄。通風不暢、特別是在這種作業環境內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耗氧量極大,又因缺氧導致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從而造成施工人員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3、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過程中常接觸到多種有機溶劑,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觸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噴漆作業常常接觸到苯、苯系物外還可接觸到醋酸乙酯、氨類、甲苯二氰酸等,這些有機溶劑的沸點低、極易揮發,在使用過程中揮發到空氣中的濃度可以達到很高,極易發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3、。4、焊接作業產生的金屬煙霧危害;在焊接作業時可產生多種有害煙霧物質,如電氣焊時使用錳焊條,除可以產生錳塵外,還可以產生錳煙、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長期吸入可導致電氣工人塵肺及慢性中毒。5、生產性噪聲和局部震動危害:建筑行業施工中使用的機械工具如鉆孔機、電鋸、震搗器及一些動力機械都可以產生較強的噪聲和局部的震動,長期接觸噪聲可損害職工的聽力,嚴重時可造成噪聲性耳聾,長期接觸震動能損害手的功能,嚴重時可導致局部震動病。6、高溫作業危害;長期的高溫作業可引起人體水電解質紊亂,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人體虛脫,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5 防護措施(一)作業場所防護措施1、各項目部應根據公司的4、具體情況識別、確定職業病危害種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2、在確定的職業危害作業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志。3、施工現場在進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塵作業時,應配備有效的降塵設施和設備,對施工地點和施工機械進行降塵。4、在地下室等封閉的作業場所進行防水作業時,要采取強制性通風措施,配備行之有效的通風設備,進行通風,并派專人進行巡視。5、對從事高危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工作時間應嚴格加以控制,并有針對性的急救措施。(二)防護措施1、公司為有效防止職業病對作業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從管理上明確公司職能部室及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多級責任制,分清在職業病預防上的崗位職責。2、加強對施工作業5、人員的職業病危害教育,定期組織培訓教育,提高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了解其危害,掌握職業病防治的方法。3、施工現場做封閉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的圍擋將現場四周圍起來。4、施工現場材料堆放整齊(散材成堆,型材成垛)。5、現場臨時倉庫內各種袋(桶、箱)裝材料碼放成垛,小型材料上架存放。6、接觸粉塵作業的施工作業人員,在施工中應盡量降低粉塵的濃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斷噴水的措施降低揚塵,作業人員正確佩帶防塵口罩。7、從事防水作業,噴漆作業的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施工前要檢查作業場所的通風是否暢通,通風設施是否運轉正常,作業人員在施工作業中要正確佩帶防毒口罩。密閉空間內進行防水、噴漆作業容易導6、致一氧化碳中毒,如防護用具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至通風處,并通知施工現場其他人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該場所進行通風;若已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報告項目部進行處理;慢性中毒癥狀比較不易被發現,公司對從事此類作業的施工人員每半年組織一次體檢,發現職業病癥狀將立即通知本人并調離崗位,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8、電氣焊作業操作人員在施工中應注意施工作業環境的通風或設置局部排煙設備,使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控制在國家衛生標準之下,在難以改善通風條件的作業環境中操作時,必須佩帶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電氣焊作業易引發的職業病與第7條所列基本相似,參照第7條執行。9、進行噪聲較大的施工作7、業時,施工人員要正確佩帶防護耳罩,并減少噪聲作業的時間。如因進行強噪音作業導致頭暈、耳鳴等癥狀,應立即停止作業并通知其他人員進行治療,癥狀嚴重者報公司應急救援小組送至醫療機構進行治療。每半年進行一次體檢。10、施工中所使用的加工設備要設置除塵裝置,清運垃圾必須使用噴灑后方可用提升機或封閉專用垃圾道運輸,嚴禁從窗口傾倒垃圾。細散顆粒材料的裝卸運輸必須要遮蓋,現場專用道路要經常噴灑水,把粉塵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長期在高密度粉塵環境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佩戴防護口罩、發帽及其他必需的個人防護用品,防止吸入有毒灰塵。11、長期從事高溫作業的施工人員應減少工作時間,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飲用水,并佩帶好防護用8、品。12、從事職業危害作業的職工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公司將檢查結果告之本人,并將體檢報告存入檔案。6 安全檢查措施1、公司施工部除進行經常的檢查外,每年還定期組織其他部門進行聯合檢查,這種檢查包括普遍檢查、專業檢查和季節性檢查,這幾種檢查可以結合進行。2、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和具體計劃,并且必須建立由項目經理負責、有關人員參加的安全生產檢查組織,以加強領導,做好這項工作。3、安全生產檢查應該始終貫徹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群眾,邊檢查,邊改進,并且及時地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有些限于物質技術條件當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應該定出計劃,按期解決。b塵肺9、病職業危害防治實施辦法為保障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依靠科技進步,實行科學管理,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勞動者技術素質和健康保障群策群力,錄取防范措施,消除和制止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與健康的一切不良條件和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件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一條 公司安全組織機構及工會組織應當加強對塵肺病防治工作的領導、督促、檢查。第二條 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嚴格執行國家防止粉塵危害的有關規定,錄取工藝改革,濕開式作業,密閉塵源,合理抽風等防塵措施,推廣使用無塵或者低塵的技術、設備,使作業10、場所的粉塵濃度達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禁止在沒有防塵設施的作業環境中進行敞開式干式粉塵作業。第三條 安排防塵經費,專款專用,進行技術改造,改主設備必須編入設備臺帳,列入維修計劃,保持正常運轉。第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續建有粉塵作業的工程項目,防塵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審批。第五條 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又沒有進行治理,嚴重影響職工安全健康的職工有權拒絕操作。第六條 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粉塵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標準執行情況進行監察,負責職工健康監護,塵肺病診斷、治療、療養的監督第七條 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對粉塵作業場所有關預防和治理粉塵危害的工程技術,組織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改進進11、行監察。第八條 工會組織負責塵肺病防治工作的群眾性監督協助單位開展防塵工作,教育職工遵守防塵規章制度。第九條 按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對作業場所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和防塵工程技術及效果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按規定向主管部門和勞動、衛生和工會組織報告,并向職工公布。第十條 對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進行就業前體檢和就業后定期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從事電焊作業、工程施工的接塵職工每兩年體檢一次,已經確診為塵肺病或者經體檢發現為可疑塵肺病的接塵職工,每年負責一次。第十一條 患有下列職業禁忌病的人員不得從事粉塵作業(一) 活動性肺結核病。(二) 慢性肺部疾病,嚴重慢性上呼吸道疾病和支氣管疾病。(三) 顯著影響肺功能的12、胸膜、胸廓疾病。(四) 較嚴重的心血管系統疾病。(五)醫學上認為不宜從事粉塵作業的疾病。第十二條 塵肺病由省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塵肺病診斷鑒定組集體診斷。確診為塵肺病的,按照國家有關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提出勞動能力鑒定意見,記入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調離粉塵作業崗位,并根據塵肺病期和病情給予治療和療養。第十三條 認真執行本辦法,在塵肺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扣發資金處罰。(一) 未對粉塵作業職工進行定期健康檢查的。(二) 安排職業禁忌癥人員從事粉塵作業的。(三) 強令塵肺病患者繼續從事粉塵作業的(四) 安排未成年人從事粉塵作業的。(五) 擅自挪用防塵設施經費的。(六) 任意拆毀防塵設施,致使粉塵危害加重的。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