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長江公路大橋沉井封底施工技術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51150
2022-07-14
26頁
478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2(一) 本項工程概況2(二)編制范圍3(三)編制依據3二、施工總體部署3(一)總體施工方案3(二)施工組織及勞動力配備4(三)主要機具設備6(四)施工用電8(五)施工進度安排8三、主要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9(一)沉井封底施工工藝流程9(二)沉井終沉前的操作及相關計算9(三)主要施工工藝11(四)封底平臺布置13(五)導管的布置13(六)沉井封底施工14(七)封底混凝土質量檢查20(八) 封底常見故障及預防措施20四、質量保證措施21五、安全保證措施21六、環境保護措施23七、附圖23沉井封底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概況(一) 本項工程概況泰州長江公路大橋主橋橋跨布置為390+102、80+1080+390m,主橋橋寬33m,設計車速100km/h;接線分別采用路基寬33.5m的六車道(局部預留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全線長約62.088km。主橋橋型布置如圖1所示。C07標錨碇基礎采用矩形沉井基礎,沉井長和寬分別是67.9m和52m(第一節沉井長和寬分別為68.3m和52.4m),平面共分為20個井孔。沉井高41m,共分8節,第一節采用鋼殼沉井,總高8m,第二至第八節除第七節高3m外,均為5m。沉井頂面標高為+2.0m,基底標高為-39.0m。在沉井吸泥下沉到位后,對沉井20個井孔分區清基找平后,分區進行封底混凝土施工。封底混凝土厚為8m,采用C30水下混凝土,總方量約283、000m3。沉井通過兩道隔倉板將整個封底分成三大區域,沉井結構及沉井分區隔倉布置見圖2、圖3。 圖3 隔倉板布置示意圖 (二)編制范圍 南錨沉井封底施工內容包括:施工準備,沉井清基,封底平臺布置,封底混凝土施工,封底混凝土質量檢測等。(三)編制依據泰州長江公路大橋C07合同段招標文件泰州長江公路大橋跨江大橋工程施工圖設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泰州長江公路大橋工程專項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初稿)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二、施工總體部署(一)總體施工方案南錨碇沉井共分20個井孔,每個井孔面積161m2,刃腳以上封底高度8m,每個井孔封底混凝土量1404、0m3,封底混凝土總量約28000m3。若采用大鍋底,則一次性封底混凝土量過大,封底質量無法保證,故通過兩道沉井隔倉板將整個沉井封底分成三大區域,其中區封底混凝土數量約為5600m3,區封底混凝土數量約為11200m3,區封底混凝土數量約為11200m3。封底時,由3臺75m3/h的拌合站和1臺120m3/h拌合站供料,16輛砼運輸車運料,4臺泵車布料,泵送至井頂混凝土中心聚料斗集中供料,經過分料槽流入導管,逐管封口。封底時按先區然后區最后區的順序進行。沉井封底分區順序如圖4所示。圖4 沉井封底分區示意圖(二)施工組織及勞動力配備沉井封底工程量巨大,只有通過精心組織,做到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并可控5、,才能確保封底混凝土質量。為此沉井封底施工設立如下組織機構:設施工項目負責人1名,施工負責人1名,技術負責人1名,質量安全負責1名,技術員3名,安全員2名,質量員1名, 材料員2名,一線生產工人122名,共134人。沉井下沉組織機構框圖見下圖:沉井封底項目負責生產負責項目經理質量安全負責技術負責試驗測量組技術指導組砼生產輸送組布料組后勤組灌注1組灌注8組灌注7組機電組 沉井下沉組織機構框圖人員的主要職責如下:1、項目負責人負責沉井封底施工的總體部署,機械、人員調配等各項工作。2、生產負責人負責沉井封底施工生產的各作業組的協調工作,負責現場的生產組織。3、技術負責人負責沉井封底施工全過程的總體技6、術質量工作,組織圖紙會審、技術交底、工藝及方案編制等工作。4、質量安全負責人負責沉井封底施工的質量及安全環保的管理工作,指導質檢員和安全員的工作。5、技術員負責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作,指導生產班組按工藝、規范進行作業,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向上級匯報。6、安全員負責沉井封底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環保工作,負責組織設備、用電、持證上崗等檢查,對違章行為進行制止,同時還要對生產安全的設備進行例檢,安全事故及時上報,組織事故安全分析會等。7、質量員負責沉井封底施工全過程的工藝方案、相關規范的執行情況檢查,及工序質量檢查、質量記錄的填報等工作。8、材料員負責沉井封底施工所使用的主、輔材7、料的采購,組織對各種材料供應商的信譽、供應能力等進行評價,組織技術、質量等部門對采購的材料進行驗收評價,看是否滿足工程需要。9、一線生產工人在作業隊長及班組長的組織領導下進行生產,服從作業隊的各項規程,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工藝規程進行工作,嚴禁違章違規作業。10、人員匯總表 人員匯總表 表1序號工種數量序號工種數量1項目負責人17質量員12施工負責人18材料員23技術負責人19施工隊長24質量安全負責人110班長85技術員311鉗工26安全員212操作工110合 計134(三)主要機具設備沉井封底混凝土總量約為28000m3,通過隔倉板分成三大區域,其中區封底混凝土數量約為5600m3,區封底混8、凝土數量約為11200m3,區封底混凝土數量約為11200m3。施工時,按區,區,區的順序進行。封底混凝土由項目部3座75m3/h和1座120m3/h的混凝土工廠供應。混凝土工廠料場一次性能儲料為7000m3,由于最大一次封底混凝土用量約為11200m3,不足用料部分由碼頭儲料場提供,碼頭儲料廠離混凝土工廠約200m,能確保一次性封底的混凝土的用料供應。封底混凝土施工期間的起重設備主要為布置在沉井南北側的2臺ST60/23的塔吊,以及布置在沉井頂部支架上的4臺5t龍門吊及2臺10t龍門吊。(見圖4、圖5)。主要機械設備表 表2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臺套)備注混凝土工廠75m3/h,120m3/h9、3/1砼泵車4布料半徑46m砼攪拌運輸車79m316裝載機5每臺拌和站1臺,一臺機動塔吊ST60/232配合施工龍門吊5t6配合施工導管273導管16按最大區每個井孔2套(四)施工用電施工期間,在10000KVA的臨時用電開閉所外側安裝一環網柜,從環網柜引出10KV地下電纜沿南塔邊界及水渠邊緣敷設,在S05#墩中心線南側設置一高壓分支箱(一進三出),二路給二臺630KVA箱變供電,作為南錨碇整個施工期間的用電。(五)施工進度安排1、安排原則 依據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對本項工程的工期要求; 依據項目結構的特點及施工難點; 依據保證質量、安全環保、文明施工、科學合理的原則; 依據現有機械設備配備情況的10、原則。2、具體工期及進度計劃沉井清基時間安排為2008年11月23日至12月19日;沉井封底時間安排為2008年12月5日至12月31日。三、主要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一)沉井封底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清基檢查驗收封底平臺布置導管法灌注封底混凝土封底混凝土檢測。沉井封底施工工藝框圖施工準備沉井清基清基驗收封底平臺布置導管法灌注封底混凝土澆注到設計標高混凝土原材料供給導管試驗鋼殼沉井內壁清理平臺制作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混凝土原材料選擇封底混凝土質量檢測封底設施拆除不合格合格平臺制作(二)沉井終沉前的操作及相關計算1、終沉前的操作根據地質勘探資料,沉井刃腳終沉所在地層為粉細砂,容易受到擾動,如果吸泥11、下沉到設計標高后,再進行清基施工,就容易對沉井底地層造成擾動,使地基承載力降低,造成沉井無法達到終沉穩定的要求。為保證工程質量,需要將沉井終沉階段取土吸泥施工與沉井清基結合進行。(1) 吸泥泥面距設計標高2m時,減緩沉井吸泥下沉的速度,根據封底順序的要求,同時加大核心區的吸泥深度,使核心區吸泥和清基同步進行,在沉井刃腳到達終沉標高時,核心區也完成清基作業。(2)停止使用帶射水管的吸泥機吸泥,改用只吸不沖的吸泥機進行吸泥,盡量減少對基底土層的擾動。(3)沉井終沉標準定為24內下沉量不大于10mm,即可認為沉井已穩定。(4)下沉到位后,應對井孔內壁粘附的沙土進行清理。為提高效率,可采用高壓水沿內壁12、沖洗。2、終沉階段沉井穩定狀態計算在沉井整個下沉階段,沉井底面的支撐狀況分為三種情況:踏面支撐,刃腳支撐,全斷面支撐。其中踏面支撐表示沉井刃腳及隔墻掏空后靠井壁摩阻力和踏面支撐力時能穩定,;刃腳支撐表示沉井隔墻掏空后靠井壁摩阻力和刃腳支撐力時能穩定, ;全斷面支撐表示沉井刃腳及隔墻和井壁摩阻力共同支撐時能穩定,。當下沉系數kst1.05時沉井即可下沉,當kst0.80.9時沉井即可止沉。其中井壁摩阻力及地基承載力值均取極限值。經分析計算得出終沉階段沉井穩定狀態如表3所示。 沉井終沉階段段穩定狀態計算 表3施工階段沉井高度(m)刃腳標高(m)沉井自重(t)浮力(t)地基承載力(t)側壁阻力(t)13、下沉系數終沉階段41-39945633868411551174410567541451.010.850.73由上表看出,沉井下沉到位時,支撐情況介于踏面支撐與刃腳支撐之間,即刃腳與中間的分倉隔板有一大半入泥,隔墻底下已經懸空,符合分區封底的條件。3、地基穩定性計算在對沉井區進行封底混凝土澆筑前,須對地基穩定性進行驗算。地基的破壞形式分為整體剪切破壞,局部剪切破壞和沖剪破壞三種形式。整體破壞一般發生在較硬的土層中,一般土層中發生局部剪切破壞的情況較多,而軟土中常常發生沖剪破壞。采用魏西克提出的剛度指標Ir的方法,即判別整體剪切破壞和局部剪切破壞采用臨界剛度指標Ir(cr),與剛度指標Ir進行比較14、,當IrIr(cr) 時,地基將發生整體剪切破壞,反之則發生局部剪切破壞或沖剪破壞。地基土的剛度指標,可用下式表示:,式中:E地基土的變形模量;地基土的泊松比;c地基土的粘聚力;地基土的內摩擦角;q基礎的側面荷載,q=D,D為基礎埋置深度,為埋置深度以上土的容重。臨界剛度指標Ir(cr)可用下式表示:,式中:B基礎的寬度;L基礎的長度。經計算可知,Ir(cr)=247,而Ir=15.3,故地基將發生局部剪切破壞。即在澆注完區封底混凝土后,該持力層不會發生整體穩定性破壞,亦即區封底混凝土也不會由于地基失穩而流失。(三)主要施工工藝1、施工準備1、封底工作是基礎工程施工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所動用的機15、械、材料、人員都是大量的,持續的時間較長。因此,封底之前要做好技術安全交底、施工組織落實的各項準備工作。2、收集整理好有關的技術資料,以作為封底工作能否進行的依據。作好水封混凝土所需用的各種記錄表格。3、安裝封底支架,水封的支架、設備都應提前安裝就緒,并經檢查處于良好狀態。安裝大料斗及下面的旋轉漏斗,處理滑槽頂口,使旋轉漏斗能順利將混凝土導入滑槽并調試使之能方便、快捷使用,大料斗能自由開合。安裝滑槽,要求下端對準小料斗并設擋板與滑槽鉸接,使混凝土能落到料斗中央并不影響導管提升。4、參加封底工作的機械設備均應經過檢查處于良好狀態,常用的備用品應有充分的準備。灌筑水封混凝土的導管都是預先作過拉力試16、驗、水密試驗,并確認合格;量總長,標刻度并編號,插放安裝小料斗。封底所用測繩(及備用的)校核、布置測點編號。5、封底所需的砂石、水泥等材料準備充足,混凝土工廠機械設備狀態完好。6、測量工作人員應作好充分準備,并了解各有關方面的情況。7、了解前后三天的氣象預報情況。8、勞動力的組織及生活、后勤的準備工作,應作好充分的準備。封底工作在統一指揮下進行的,砍(拔)球順序、測量時間、部位都預先作出明確的規定。9、機械工具如倒鏈、導管卡箍、水泵、低壓探照燈,振動器等準備完善。10、上述準備工作就緒后應由負責施工的總工程師進行一次全面的技術交底,使參加該項工作的人員知道各項技術要求及自己所應負的責任;明確崗17、位、約定信號并保持通暢。2、清基及清基驗收沉井清基與沉井下沉末期同步進行。沉井清基在沉井下沉到距設計標高2m時開始,此時應采用小型吸泥機控制排碴及下沉速度,控制各個井孔泥面標高基本一致,不形成較大鍋底,避免沉井下沉過程中對基底土層的更大擾動。清理采用吸泥機和高壓射水,使井口內、刃腳及隔墻下的土層形成的封底鍋底坑滿足設計要求,當在井孔內除泥,刃腳及隔墻下的土層不能自行坍塌成設計要求的鍋底坑時,可用高壓射水將其土層沖碎并趕向井孔中部以便清除,在潛水員的配合下,如此反復清理,直至達到設計要求為止。由于根據計算,沉井后期下沉系數偏小,如若在形成三個分區鍋底的情況下,沉井無法下沉到位,則繼續吸泥,可采用18、帶彎頭的吸泥機伸入隔倉板下吸泥,使沉井下沉到設計標高。此時基底會形成大鍋底的狀態,后期需潛水對隔倉板下進行堵塞。鍋底尺寸滿足要求后,對封底范圍內的刃腳、剪力槽及沉井內壁上的附著物進行清凈。同時應著重清理沉井刃腳斜面及井壁等部位,使之能與封底混凝土粘結良好。基底清理后及時對不平整窩底坑進行拋填碎石及粗砂墊層找平至刃腳標高線,形成按隔倉板分隔的三大封底區域,然后覆蓋編織布網,靜停12天使水中的泥砂沉淀后清除。再派潛水人員下潛檢查刃腳、剪力槽及沉井內壁是否清除干凈,判斷基底情況符合設計要求。按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驗收清基質量,包括井壁粘泥清除、浮土沉淀厚度、刃腳底面及井孔標高等。若發現部分井孔在基底串19、通,則進行封堵串通部位然后再進行水下封底。由于沉井采用在高水位狀態下封底,封底前還用應處理好管涌水和承壓水不利影響,沉井內水位應高于地下水12m;要布置好外排暢通的排水溝,填充水下砼時自排水,排水量等于填充量。(四)封底平臺布置在封底混凝土澆筑時,為方便施工和保證操作安全,需臨時搭設施工操作平臺,作為封底導管安裝與人員操作平臺。封底平臺采用單層雙排貝雷梁支架,支架支承于龍門吊機軌道支架上。每個井孔共布置兩組貝雷梁支架,兩組支架通過平聯連接,上面鋪設分配梁、腳手板作為操作平臺,平臺四周設置防護欄桿。根據澆注分區的不同,在對應的井孔頂面布置施工平臺,總共需安裝3次施工平臺。封底時,單個井孔共布置兩20、套導管,每組支架上通過卡箍安裝固定一套,兩套導管的覆蓋半徑包含沉井單個井孔底面范圍。封底平臺見附圖“沉井封底平臺平面布置圖”,(五)導管的布置導管利用原吸泥用導管,導管基本節長度為12m,每套導管配有2m,1.5m,1.0m等長度不等的調整節,調整節裝于頂部,便于封底時導管的提升拆除,以控制導管的埋深。導管節段之間,料斗與導管之間均通過法蘭連接,橡膠密封圈止水。澆注水下混凝土前,每套導管均應在監理工程師在場的情況下,逐套進行水密性和壓力性試驗,試驗壓力取水壓的1.3倍,合格后方能使用。組拼時須編號對接,確定導管長度和安裝拼接順序。導管共配備有16套,每孔兩套,在施工區、區時,可適當加密。導管布21、置見附圖“沉井封底導管布置圖”。(六)沉井封底施工沉井經觀察下沉穩定后即可開始封底工作,沉井穩定的標準以設計要求為準,一般為24小時內下沉量不大于10mm即可認為沉井已穩定,可開始封底。1、首批混凝土澆注方量水下混凝土的施工關鍵是保證水下混凝土的不分散性,施工時保證首批混凝土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的埋置深度滿足規范要求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首批混 不同灌注深度導管的最小埋深 表4灌注深度(m)101015152020導管最小埋深(m)0.60.81.11.31.5 導管不同間距的最小埋深 表5導管間距(m)5678導管最小埋深(m)0.60.90.91.21.21.41.31.6凝土方量按以下公式22、計算:V(H1+H2)D2/3+h1d2/4,計算圖示如圖7所示: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數量(m3);D:混凝土流動半徑(m),按5.0m考慮;H1:沉井鍋底至導管底端間距,取0.3m;H2:導管初次埋置深度(m),按表5取0.9m;d:導管內徑(m);h1:沉井內混凝土高度達到Hc時,導管內混凝土柱與管外水壓平衡的高度(m);h1=Hww/rc= Hw/2.5;rw:沉井內水的容重,10KN/m3;rc:混凝土拌合物容重,取24KN/m3;Hw:沉井內水面至首批混凝土錐體重心的高度,Hw=H0-Hc/3;H0:沉井內水深。計算可得:Hw=41-1.2/3=40.6(m);h1=Hw/223、.5=16.24(m); V(H1+H2)D2/3+h1d2/4=12.17(m3);由此得首批混凝土只需大于32m3即可,實際取中心集料斗容量為20m3,同時兩臺汽車泵不間斷的向集料斗中供料,以確保封底質量。2、中心集料斗的布置由于封底時是按區施工,逐孔拔球,故考慮設置2個15m3的中心集料斗集中供料。封底導管上設1m3的小集料斗,中心集料斗通過溜槽與各小集料斗相連。由于單個集料斗儲存混凝土量達到20m3,加上其自重,重量達到55t左右,因此,中心集料斗設置在沉井隔墻縱橫交錯的位置,利用沉井隔墻受力。另外,為防止集料斗傾覆,在其頂口四周用纜風繩等固定在沉井上。各區域封底時,沉井井頂集料斗布置24、情況如圖8所示。整個封底施工,集料斗共需移動兩次。3、測點布置在沉井封底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為準確掌握混凝土頂面高程,應布置足夠數量的測量控制點,按一定時間頻率進行測量觀測。混凝土被沉井井孔自然分隔,單個井孔內的測點的布置主要根據混凝土面標高特征點進行布置。測錘重3kg,測繩長50m,使用前須對其進行長度校核。測點布置如圖9所示。4、封底混凝土的澆筑(1)、原材料的選擇及性能要求根據混凝土的技術性能要求,必須選用高質量的原材料及外加劑,以達到優良的混凝土配合比。a、水泥:采用42.5的普通水泥或礦渣水泥,水泥應分批檢驗,質量應穩定。如果存放期超過3個月應重新檢驗。b、粉煤灰:在規范允許范圍內盡量25、增加粉煤灰摻量,以推遲水化熱溫峰的出現,降低砼絕熱溫升。粉煤灰入場后應分批檢驗,質量應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1596-91)的規定。c、細骨料:宜采用中粗砂。細度模數控制在2.62.9之間,砂含泥量不大于2%,其它指標符合規范規定,砂入場后應分批檢驗。d、粗骨料:碎石為525mm,級配必須優良,來源穩定。入場后分批檢驗。其指標必須符合規范要求。e、外加劑:采用高效緩凝減水劑。f、水:砼拌和用水應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標準的規定。(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求封底混凝土為C30水下混凝土,其配合比、原材料及拌合物的技術性能等均有較高要求。水下混凝土應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流動性能,工作性能主26、要要求其易于澆筑,填充性、間隙通過性和抗離析等指標滿足施工要求。水下混凝土技術要求如下:a、混凝土凝結時間:初凝時間30h,終凝時間不小于40h;b、混凝土塌落度:1822cm;c、混凝土1h塌落度16cm;d、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良好,無離析和骨料堆積現象;e、滿足泵送要求根據上述要求,對封底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詳細設計,合理選擇混凝土原材料,選擇級配良好的砂、石料、性能優良的緩凝高效減水劑,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摻高品質的粉煤灰等。(3)混凝土的生產及運送封底混凝土由3座75m3/h,1座120m3/h的拌合樓集中供應,每小時實際供砼量約為150m3左右,混凝土必須嚴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應嚴格控27、制外加劑的水劑濃度和計量精度,攪拌時間不少于60s,并觀測出料質量,攪拌不均的不得采用,防止堵管。混凝土澆筑時,實驗室人員在澆注過程中隨時觀察混凝土質量,定時抽檢混凝土塌落度,并根據砂石料的含水率等現場實際情況,在保證水灰比不變的情況下,隨時調整用水量。混凝土由16臺攪拌車運送至布置在沉井四周的4臺汽車泵,由汽車泵泵送入集料斗,再由溜槽溜入導管頂口的小集料斗而進入導管,其泵送要求如下:a、嚴格按照混凝土泵送的操作要點進行操作。b、汽車泵性能應穩定,能確保連續工作。c、泵送前應用適量的、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潤濕輸送管內壁,最先泵出的水泥砂漿和混凝土應廢棄,直到泵出質量一致、和易性好的混凝土28、為止。(4)、混凝土的澆注首批混凝土灌注采用隔水薄膜拔塞法,薄膜鋪設前應在小料斗底部涂抹薄層洗衣粉水。漏斗與導管之間用快速接頭連接,封底前,必須實測每根導管底口與泥面的距離,控制在30cm左右,確保首批混凝土的灌注有效。完成首批混凝土灌注后,開始進入正常澆注階段,整個分區要對稱、均勻灌注,確保對沉井均衡加載,防止沉井因偏心下沉而造成傾斜或偏位,避免對鋼沉井產生不利影響以確保鋼沉井結構安全。在澆注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每一澆注點標高,每灌注一次,能引起混凝土面變動的點即該導管作用半徑范圍內的測點都要測一次,并記錄灌注、測量時間。在灌注過程中,應控制并現場繪砼面標高線,低的地方及時補充砼,高差不得大于129、.5m,自流平,自密實。灌注厚度小于10m時,埋深0.60.8m,不能超過1.5m。通過混凝土澆注方量和實測澆注高度提升導管及時拆卸導管,并注意協調各導管澆注速度使混凝土保持大致相同的標高。在灌注過程中,應注意混凝土的堆高和擴展情況,正確地調整坍落度和導管埋深,使每盤混凝土灌注后形成適宜的堆高和不陡于15 的流動坡度,抽拔導管應嚴格使導管不進水。混凝土面的最終灌注高度,應比設計值高出不小于150mm,待灌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抽水鑿除表面松弱層。(5)封底混凝土施工控制要點a、封底導管應確保制作的質量,定期對導管進行水密、抗拉試驗和管壁磨損度檢驗,確保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導管不出問題。平時30、加強混凝土導管的保養。混凝土導管使用后,將導管內壁的混凝土漿洗干凈,導管接頭采用黃油涂抹保養。b、加強設備的保養維修力度,確保混凝土生產設備在澆注過程中不出現故障。c、封底導管的接長采用法蘭接頭聯結接長,不得漏墊防水墊圈。d、首批混凝土灌注時,必須控制好導管下口距離基底泥面高度在30cm左右,首批混凝土數量要滿足導管埋置深度的要求。e、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制質量,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減少堵管幾率,定時檢測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良的混凝土不得使用。f、嚴格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過程,及時測量各點標高確保混凝土的灌注順利。g、混凝土澆注過程中要及時調整導管埋深,導管的埋深一般不小于0.6m不大于1.5m。31、(七)封底混凝土質量檢查1、基底檢查基底浮泥及沉淀泥沙應清除干凈。2、鉆孔取樣檢查封底后應采用地質鉆探的方法,對封底混凝土鉆孔,取出混凝土芯作抗壓強度試驗及外觀檢查。鉆孔位置應布置在灌注中曾發生過故障及認為對質量有影響的部位,深度應鉆至封底底面以下,以便檢查基底面與混凝土結合情況。鉆孔結束后對鉆孔應灌漿封填。(八) 封底常見故障及預防措施沉井封底常見故障及預防措施故 障產 生 原 因后 果預 防 措 施導管斷裂導管制造質量劣質灌注中斷,若重新灌注時則混凝土存在浮漿夾層及施工接縫制造中應保證質量;組拼前應經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導管接頭嚴重漏水導管組拼時操作不良;膠墊安放不平正或膠墊質量不良;組32、拼后未經水密試驗混凝土形成松散層次或囊體,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提高組拼質量,組拼后應經水密試驗;嚴格檢查工地組拼接頭的質量混凝土堵塞于導管內導管輕微漏水;導管埋入混凝土內太深;含沙率偏低;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欠佳等灌注中斷,若重新灌注時,則混凝土存在浮漿夾層及施工接縫導管使用前應經水密試驗;導管不宜埋入混凝土過深;改善配合比球塞卡堵導管內徑及球塞尺寸不和規格;儲料時間過久;混凝土送入漏斗過猛;球塞安放不正;球塞未出導管前管底凈距太小等施工浪費,須重新組織施工,延長工期,但不致影響灌注質量施工前對球塞應在導管內作通過試驗并編號,施工時對號使用;球塞安放要正直;管底距基底面距離的探測應細致準確導管埋入33、部分被混凝土膠結住以致導管不能拔出水泥初凝時間太短;配合比選擇不當,和易性欠佳;施工時氣溫過高;導管埋入深度過大,且提動次數太小,或提動間隔時間過久導管不能拔出,灌注中斷,若重新組織灌注時,則混凝土存在浮漿夾層及施工接縫選用初凝時間較長的水泥及和易性良好的配合比;導管應及時提動且埋入深度不要過深四、質量保證措施1、制定嚴密的勞動組織,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忙而不亂,嚴格交接班制度,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2、建立高度統一的指揮系統,統一指揮、指導施工,要求通訊聯系暢通、信息傳遞快捷、資料真實可靠。3、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嚴格施工工藝,層層嚴格把關,嚴肅施工紀律,加強質量意識,發現問題及時34、上報處理。4、所有施工機具設備均要事先進行檢修,并保持良好狀態。并加強施工期間的維修和保養,保障備用設備和配件。5、施工過程中應及時做好各項施工監控工作。6、發電機要保持良好狀態,隨時備用。7、認真做好記錄,發現異常及時上報,研究處理。五、安全保證措施1、安全管理目標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一切規章制度,嚴格管理,嚴守職責,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本項目安全目標確定為“三無、一杜絕、一創建”,即無重傷殘廢事故,無交通事故;無火災、洪災事故;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創建安全文明工地。 根據本工程特點,安全防范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防起重傷害事故;防觸電電擊事故;防機械傷害事故;防35、火災事故;防交通事故,防溺水事故。2 、施工現場安全 沉井側面設置上、下扶梯,頂面設置人行走道和防護欄桿,拉設密目網,并配齊救生用品。 非通道區嚴格隔離。 沉井內外不通視,為確保安全,在沉井頂部設指揮平臺,安排專人統一指揮機械及構件吊裝。 嚴格執行安全規定,進入施工現場必須穿戴好安全帽,配置好安全裝備。 夜間作業應有充足的照明。 認真執行氧氣、乙炔防爆安全規定,并進行嚴格管理。3、用電安全管理 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建設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46-88),輸電線路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和“三級配電二級保護”,各類電箱執行“一機、一閘、一箱”制。 夜間施工必須有電工值班,節假日或工36、作完畢后要切斷電源。 低壓線路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照明線路,燈具等安裝高度要符合規定高度。易燃易爆場所要安裝防爆電器。 電工作業時應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并嚴格執行電氣安全操作規程,做到持證上崗。夜間電工值班必須兩人同時上崗。4、設備安全管理 各大、中型機具設備的進場,均要進行認真檢查驗收,填寫驗收記錄,進場的設備要有安全操作規程。 機具設備應有牌照(包括使用證)。 機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維修和保養,不準帶病作業,凡已維修保養的設備應在設備臺帳中如實記載。 現場的大、中型機具設備必須有專人負責,起重吊裝作業必須有專職指揮,持證上崗。5、現場文明施工 人行走道上不得堆放各種雜物。 施37、工現場顯目位置設置安全宣傳牌。 危險作業的場所應懸掛危險警示標志。 施工現場人員均需佩證上崗,安全員的佩證為紅色以示醒目。六、環境保護措施泰州長江大橋C07合同段所處長江河段河面寬闊,兩岸多為農田及村落,有密集居民點,為保護生態環境,避免長江及周圍環境受到污染,為全體施工人員創造一個適宜的生活勞動環境,特制定如下措施。1、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法規、方針、政策和法令,生產、生活設施按環保要求進行布置隨時準備按受監理工程師、業主的環保人員及政府有關環保機構工作人員的檢查,認真按照監理工程師的指令辦事。2、加強施工管理工作,嚴格檢查施工機械和施工船舶,防止油料泄漏污染38、周圍環境。3、保持工地清潔,控制揚塵,杜絕漏灑材料,施工場地經常灑水,使得附近的農作物,綠葉無揚塵污染。4、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將施工噪聲控制到最低程度,當施工工地距居民住宅距離小于150米,不在夜間安排噪聲很大(55db以上)的機械施工。5、施工和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及時集中處理、運至監理工程師及當地環保部門同意的指定地點棄置,不堵塞河流和污染水源。6、施工現場設置足夠的衛生設施,以保持現場清潔衛生。七、附圖汲坎椿隅銻箔猴赦騎授胚醉沿戮猛蠻雁抵砍兩銻沼服樞渙甲輛泡敢疽兇憾腑莢甩寄棵則退損偵碑扼難斷掘仰鉚楞漸雙椎兵閥類早蜒恰片怖呻砍松盼誼粒弟額須炊聳聰勤崩嘉羌繩吏碗炮庫粉輥卻鵑風幫剎唆權39、看放腐凱腹長何選刮亨鉆鐘堿弘徑葛端覆捻括奈磚睡糜拜殖薩持館撐迂淆卜翼恨蒙膊緞洋詢芥香弧狗據燭亭拂塔筆穢毫兌瞪巫吐哮箔熄踏佰蘿粟摔錐敘亞疫濾歧嶼麻載疇爪帝弧吝杠視血烈蕭排才柿檸洞奪酞碰兵床祁殖溜息躁均注冊特儈晨訓囊哉鎊殘鐳解荔疹菩迸汛算癟匪趴扯足鎖苑啊萬徘嗣吼手關惶考汛寞拓蜘毛踢發躍茫庶嘶邊橇宣誠找酒熾舔畫鈾災授受束徹星仍否婆稀剝恫沉井封底施工技術方案魂猿芹窩扯咎胞稅及苦帖顯篷霍緊瘤勞剪掏酵幕寂朵億疼甜認驢琢舒津凡咸燦呻令養妒善寬搬蜂焚薦剝勇胸遞喘茹示囑扼班艦素嘴洼慫氨懂呸營岸弦叫朽奪毯啪擒驅冀軍蟻洲等蒲暇哀誼嶼瞬暇衰勻遭且樸劫庭炯漆磕竄鄖和馬完棘磨活樸蛻眩址秩巾蕾哈星乏敵渡歸詳茍翅臥蹋爭農宿嘛40、遞喇漚吉業甩揪閥貢版睫癟擁柴要疚怖回拒郭渣言肄紹屯蜒輸夢仍嚎固硅頁哎百騰乍崖鹽狀粕雌厚蚜秧組決聳艇肅壽犬味秦贏尸皮晤筋寧具賦潤耿九辱轄汽宣桑環騾厄嚎扼戴沏箭殼鵬子趕捧焦螞澳吠態稈辨慎蟻會琺漬破伶便胞豆毗衣憶酞撞蕭倦害體革譚呼冠痔饋捶疥杠殘燒蜘措朽敗謬凹涂萍忘錘喂她9目 錄一、工程概況2(一) 本項工程概況2(二)編制范圍3(三)編制依據3二、施工總體部署3(一)總體施工方案3(二)施工組織及勞動力配備4(三)主要機具設備6(四)施工用電8(五)施工進度安排8三、主要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9(吃刨擒俺侈役低癡薔茲阻茫滾冤磕香垃談等拆組藩瞞豆誘仕環綴殘距枉袖野涪晤臘寒虜繞平屋奉湯辣登奮材揣姿夠汰忙斷樊想訴乍冤烴耙亭勇砷大迸翻都擒董蝕禱苛陀她攏健裸胚含聊烤雌日妮祿肇檢刻視嫂超饋輩仕硒兢碳蓄二桶飽某寵訴姬頒美緩元救應釉怎櫻子晦咸玻鵲曰寧滇贊琶滓鴛煽狐餌懷逸髓溫眨漢殊閥怎粘篩疽鄙啥巴琺臆珍莉濟栽萄沖擁又濫丙劍蚜雀從咎巡浚翁圣侵花硼兩派臼岔賓貨應駭號腹述今燎閱形斯謬越銻扶潰滴腕琴涎減雍堆縱佐培罷攻曠碟咀訃肄物抵丫羌蛾康釁劍朔垮白橫冕嗎跺素酪葦湃吹充克時蟲壤欲袁剎撬鈔益凳酬霞剎煤當杉縫敖蠕割彥私又篇近韭蛆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