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蘇寧廣場B13地塊新增7#塔吊基礎施工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51219
2022-07-14
27頁
3.84MB
1、福州蘇寧場B13地塊新增7#塔吊基礎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日 期: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目 錄第1章 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31.1 編制說明31.2 編制依據3第2章 工程概況32.1 工程概況3第3章 塔吊的選型與參數43.1 塔吊型號選擇43.1.1 TC6013A-6F塔吊參數43.2 本工程塔吊參數5第4章 塔吊平面定位5第5章 塔吊標準節校核75.1 塔吊標準節定位7第6章 塔吊基礎承臺的配筋及施工處理86.1 7#塔吊基礎尺寸86.2 7#塔吊基礎配筋8第7章 基礎施工及驗收97.1 塔吊說明書中對基礎施工要求97.1.1 TC6013A-6F9 底座的安裝117.22、 基礎施工注意事項117.3 地基土檢查驗收117.4 基礎檢查驗收11第8章 塔吊天然基礎計算書128.1 7#塔吊天然基礎計算書12第9章 塔吊安裝及拆除179.1 塔吊安裝17 安裝準備17 安裝施工步驟189.2 塔吊拆除24 拆除準備工作24 拆卸施工步驟249.3 安全注意事項26第1章 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1.1 編制說明福州蘇寧廣場B13地塊C、D區(地下室、裙房、主樓)范圍原在主樓布置2臺塔吊(3#TC6013、4#TC6515),考慮以主樓施工為關鍵線路同時帶動周邊裙房施工。由于C、D區地下室基坑占地面積約17200m2,為滿足業主2017年3月底地下室全面封頂和2017年53、月底裙房全面封頂的節點要求,項目將采取趕工措施,增大勞動力、材料投入。目前現有2臺塔吊進行現場鋼筋、周轉材料等吊裝任務過于繁重,現擬在C、D區北側新增1臺塔吊(7#TC6013A-6F)滿足地下室、裙房主體結構施工要求,塔吊基礎坐落在地下室底板上(底標高-14.7m),待裙房封頂后拆除7#塔吊及塔吊基礎。1.2 編制依據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1)。3、建筑基樁技術規范(JGJ 94-2008)。4、國家標準現行建筑機械規范大全(中國建筑出版社,1994)。5、獨立式塔吊基礎抗傾覆穩定分析(世界地震工程21卷2期,4、2005年6月)。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2012)。7、福州蘇寧廣場項目B11、B13地塊巖土工程勘察報告。8、福州蘇寧廣場B13地塊建筑、結構施工圖紙。9、補充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10、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11、建質87號文(2009)以及施工現場的安全相關規定及規范12、TC6013A-6F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第2章 工程概況2.1 工程概況福州蘇寧廣場B13地塊位于福州市西二環南路與工業路交叉口西南側,西與B11地塊相鄰,北與工業路相鄰,東與西二環南路相鄰,南與長汀新村相鄰,西北與B5、14地塊相鄰,東南與省血液中心和長汀里花園相鄰,基坑西側中部保留福州電信局。工程占地面積45805 m2,總建筑面積224785.88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136890.68 m2,地下建筑面積為87895.20 m2,地上商業面積59329.71 m2,地下商業面積14968 m2,由兩棟辦公樓、兩棟酒店式公寓及五層的商業裙房組成。辦公樓高度分別為D塔14層65.0米和C塔19層85.0米,采用框架-核心筒結構;A、B兩棟酒店式公寓均為29層100.00米,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第3章 塔吊的選型與參數3.1 塔吊型號選擇新增7#塔吊主要為分擔3#、4#塔吊的吊裝任務,負責吊裝鋼筋、周轉6、材料,綜合考慮現場施工條件、現有資源等條件,選擇以下方案:選用1臺為TC6013A-6F。3.1.1 TC6013A-6F塔吊參數60 起重性能特性幅度m2.5 17.520252831.8323538起 重量(t)兩倍率3.002.982.672.41四倍率6.005.143.943.432.932.912.602.34幅度m40454850555860起 重量(t)兩倍率2.251.931.771.681.471.361.30四倍率2.181.861.701.611.401.291.233.2 本工程塔吊參數吊裝設備臂長(m)爬升方式標準節(m)最大起升高度(m)最大自由高度(m)擬布置位7、置功能分工TC6013A-6F(7#)60外附1.64545見塔吊平面定位圖主要負責CD區域地下室、裙房土建材料吊裝備注由于7#塔吊負責地下室及裙房吊裝,C、D區裙房高度27.6m,基礎頂至裙房頂40.9m,塔吊安裝高度45m。第4章 塔吊平面定位根據主體結構輪廓線及以后堆場的布置位置,考慮方便塔吊安裝拆除等因素,進行塔吊的定位如下:由于地下二層梁板已經澆筑完成,所以需要把塔吊標準節穿過范圍內的地下二層樓板鑿除,待塔吊拆除后,再對洞口進行修補。具體鑿除范圍如下圖所示:第5章 塔吊標準節校核5.1 塔吊標準節定位第6章 塔吊基礎承臺的配筋及施工處理根據已確定的塔吊基礎形式,為保證塔吊基礎的承載力8、,經與設計院溝通,塔吊基礎坐落在地下室底板上(板厚1000mm),塔吊基礎基礎配筋及尺寸參照塔吊基礎說明書,塔吊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6.1 7#塔吊基礎尺寸查TC6013A-6F塔吊說明書要求,基礎高度不小于1400mm,且設計院要求塔吊基礎四角需坐落在工程樁上(不小于1/2樁徑),調整后塔吊基礎尺寸為7.0mx。6.2 7#塔吊基礎配筋查TC6013A-6F塔吊說明書要求,塔吊基礎配筋及混凝土強度等級如下:序號名稱規格材質1上部主筋X向25230X向25230HRB4002下部主筋X向25230X向25230HRB4003拉鉤14460460HRB400根據設計院要求,塔吊基礎四周離9、基礎邊500mm植直徑14鋼筋500mm,鋼筋長度1200mm。植筋滿足規范要求。第7章 基礎施工及驗收7.1 塔吊說明書中對基礎施工要求7.1.1 TC6013A-6F 7.1.2 底座的安裝將固定支腳放在要安裝的基礎位置墊平,用附帶的對角線拉桿將4個支腳連接,然后先裝一個標準節。整體吊起,在固定支腳支承臺板上,用楔塊調平,用測量儀器檢查標準節在兩個方向的垂直度,使之在1/1000內,固定,澆筑混凝土,等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后,安裝上部標準節。7.2 基礎施工注意事項1、本工程基礎同底板及覆蓋范圍承臺整體貫通施工,以后基礎將成為主體結構的一部分,故所有材料都要提前送檢。2、基礎的鋼筋綁扎和預埋10、件安裝后,應該按照設計要求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澆搗混凝土,澆搗中不得碰撞、移位鋼筋或者預埋件,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保濕養護。3、安裝塔吊時基礎混凝土應達到80%以上設計強度,塔吊運行使用時基礎混凝土應達到100%設計強度。4、基礎混凝土施工中,在基礎四角應作好沉降觀測及位移觀測點,并作好原始記錄,塔吊安裝后應定期進行觀測并記錄,沉降量和傾斜率不應超過本規程第4.2.4的規定?;A的防雷接地應該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2001 /J 1192001)的規定執行。7.3 地基土檢查驗收基坑開挖后應該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的規定進行驗槽,應檢驗11、坑底標高、長度和寬度、坑底平整度及地基土性是否符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7.4 基礎檢查驗收1、鋼材、水泥、砂石、防水材料等原材料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規定做材料性能檢驗。2、基礎的鋼筋綁扎后,應作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應包括塔機基礎節的預埋件或者預埋節等,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3、基礎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第8章 塔吊天然基礎計算書本計算書主要12、依據施工圖紙及以下規范及參考文獻編制: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等編制。備注:計算書中,(1)基礎計算時按照天然基礎計算;(2)塔吊自重按最終安裝高度計算;(3)塔吊起升高度H為獨立自由高度,為計算傾覆力矩。8.1 7#塔吊天然基礎計算書一、參數信息塔吊型號:TC6013A, 塔吊起升高度H:45.00m,塔身寬度B:1.6m, 基礎埋深d:0.00m,自重G:580kN, 基礎承臺厚度hc:113、.40m,最大起重荷載Q:60kN, 基礎承臺寬度Bc:7.00m,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鋼筋級別:RRB400,基礎底面配筋直徑:25mm 額定起重力矩Me:800kNm, 基礎所受的水平力P:116kN,標準節長度b:2.8m,主弦桿材料:角鋼/方鋼, 寬度/直徑c:180mm,所處城市:福建福州市, 基本風壓0:0.7kN/m2,地面粗糙度類別:C類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郊區,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1.25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4000kPa, 基礎寬度修正系數b:0.15, 基礎埋深修正系數d:1.4,基礎底面以下土重度:20kN/m3, 基礎底面以上土加權平均重度m:20kN14、/m3。二、塔吊對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計算1、塔吊豎向力計算塔吊自重:G=58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載:Q=60kN;作用于塔吊的豎向力:FkGQ58060640kN;2、塔吊風荷載計算依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中風荷載體型系數:地處福建福州市,基本風壓為0=0.7kN/m2;查表得: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1.25;擋風系數計算:=3B+2b+(4B2+b2)1/2c/(Bb)=(31.6+22.8+(41.62+2.82)0.5)0.18/(1.62.8)=0.589;因為是角鋼/方鋼,體型系數s=1.9;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簔=1.0;所以風荷載設計值為:=0.7zs15、z0=0.71.001.91.250.7=1.164kN/m2;3、塔吊彎矩計算風荷載對塔吊基礎產生的彎矩計算:M=BHH0.5=1.1640.5891.645450.5=1110.666kNm;MkmaxMeMPhc8001110.6661161.42073.07kNm;三、塔吊抗傾覆穩定驗算基礎抗傾覆穩定性按下式計算:eMk/(Fk+Gk)Bc/3式中 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礎中心的距離; Mk作用在基礎上的彎矩; Fk作用在基礎上的垂直載荷; Gk混凝土基礎重力,Gk25771.4=1715kN; Bc為基礎的底面寬度;計算得:e=2073.07/(640+1715)=0.88m16、 7/3=2.333m;基礎抗傾覆穩定性滿足要求!四、地基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2條承載力計算。計算簡圖: 混凝土基礎抗傾翻穩定性計算:e=0.88m Fl= 1125.85kN;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六、承臺配筋計算1.抗彎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計算公式如下:MI=a12(2l+a)(Pmax+P-2G/A)+(Pmax-P)l/12式中:MI -任意截面I-I處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彎矩設計值; a1 -任意截面I-I至基底邊緣最大反力處的距離;取a1=(Bc-B)/2(17、7.00-1.60)/2=2.70m; Pmax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基礎底面邊緣最大地基反力設計值,取119.14kN/m2; P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在任意截面I-I處基礎底面地基反力設計值,BcPmax-a1(Pmax-1.2Pmin)/Bc7119.1372.7(119.1371.20)/7=73.184kPa; G -考慮荷載分項系數的基礎自重,取G=1.3525BcBchc=1.35257.007.001.40=2315.25kN/m2; l -基礎寬度,取l=7.00m; a -塔身寬度,取a=1.60m; a -截面I - 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 取a=1.60m。18、 經過計算得MI=2.702(27.00+1.60)(119.14+73.18-22315.25/7.002)+(119.14-73.18)7.00/12=1122.47kNm。2.配筋面積計算 s = M/(1fcbh02) = 1-(1-2s)1/2 s = 1-/2 As = M/(sh0fy)式中,l -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取l=1.00; fc -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fc=16.70kN/m2; ho -承臺的計算高度,ho=1.35m。經過計算得: s=1122.47106/(1.00119、6.707.00103(1.35103)2)=0.005; =1-(1-20.005)0.5=0.005; s=1-0.005/2=0.997; As=1122.47106/(0.9971.35103360.00)=2315.72mm2。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7000.001400.000.15%=14700.00mm2。故取 As=14700.00mm2。建議配筋值:RRB400鋼筋,25230mm。承臺底面單向根數30根。實際配筋值14727 mm2。第9章 塔吊安裝及拆除9.1 塔吊安裝9.1.1 安裝準備1、清點塔吊的零部件是否齊全,相關部件通電并調試至工作正20、常。安裝前,應先對設備的主要構件、聯接件、起升機構、回轉機構、變幅機構、頂升機構等按照要求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安裝作業;備齊安裝所用的工具、索具(索具根據附表進行選擇準備,安裝工具根據塔吊型號進行配備);然后組織塔吊司機、拆裝工及技術人員組成的施工人員學習安裝方案及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安排勘探場地及組織裝車。7#塔吊基礎坐落在地下室底板上,塔吊中心點離基坑邊的距離為14.3m,采用100t汽車吊在基坑邊上進行安裝。如“7#塔吊安拆平面布置圖”所示。7#塔吊安拆平面布置圖2、安裝工具、索具的準備。安裝用的索具根據下表進行選擇準備,安裝工具根據塔吊型號進行配備。名稱型 號數 量備 注直徑(21、mm)長度(m)吊裝繩具(鋼絲繩)2282/2082/ 1662/9.1.2 安裝施工步驟1、組織安裝人員熟悉場地。2、吊車進場(1)安裝前必須將吊車支腿撐牢、穩固,不允許有下陷現象;(2)吊車必須在吊裝性能范圍內操作,嚴禁吊車超載使用;(3) 檢查各種吊具良好有效;(4) 注意各部件吊點重心位置及重量;3、吊裝標準節將吊具掛在組裝好標準節上,將其吊起,安裝到已埋好的固定基礎上的預埋支腿固定基節上,用8件銷軸連接牢靠,注意標準節踏步應在同一平面且要考慮塔機的降塔拆卸。此時在基礎上已有一節預埋支腿固定基節和一節標準節。用經緯儀或吊線法檢查其垂直度誤差應不大于1.5/1000.4、安裝爬升架(見圖22、1)將爬升架組裝完畢后,將吊具掛在爬升架上,拉緊鋼絲繩吊起。切記安裝頂升油缸位置必須與塔身踏步同側。將爬升架緩慢套裝在塔身外側。將爬升架上的趴爪放在塔身節的第二節上部的踏步上,在調整好爬升導輪與標準節的間隙。安裝好頂升油缸,將液壓泵站吊裝到平臺一角,接好油管,檢查液壓系統的運轉情況,應保證油泵電機風扇葉片旋向與外殼箭頭標識一致,以避免燒壞油泵。 圖1 安裝爬升架 圖2 安裝回轉裝置5、安裝回轉裝置(見圖2)檢查連接下支座、回轉支撐、上支座所用的80件8.8級M27的高強螺栓、其預緊扭矩是否達到900N.m,它是用雙螺母擰緊防松的。其中雙螺母中防松螺母預緊力矩應燒大于900 N.m。將吊具掛在上23、支座四個支柱耳套下,將回轉裝置吊起緩慢放在塔身頂部,下支座的引進梁應與塔身踏步的位置關系,下支座與套架連接時,應對好四角的標記,用8個55銷軸將下支座與標準節連接牢固,用鎖銷固定。操作頂升系統,將液壓油缸伸長至基節的下踏步上,將爬升架頂升與下支座連接耳板接觸,用銷軸將爬升架與下支座連接牢固。6、安裝駕駛室及回轉塔身(見圖3)安裝駕駛室;把駕駛室吊到上支座靠右平臺的前端,對準耳板上孔的位置,然后用三根銷軸聯接并穿好開口銷。7、安裝塔頂(見圖4)吊裝塔頂至回轉塔身上,注意塔頂垂直面應對準駕駛室的前方,用4件銷軸將塔頂與回轉塔身連接,穿好并充分張開開口銷。 圖3 安裝駕駛室及回轉塔身 圖4 安裝塔頂24、8、安裝平衡臂、拉桿及配平的配重塊(1)安裝平衡臂、拉桿(見圖5-1、5-2)吊裝平衡臂前要先在地面將兩節平衡臂節拼裝好,并且將臂節兩邊的走臺、欄桿裝好, 接好各部分的電氣線路,再將二平衡臂拉桿通過銷軸與臂節安裝好一端,并用麻繩將拉桿固定在左右欄桿上;檢查起升機構、排繩裝置安裝是否牢固及平衡臂吊耳是否有缺陷,同時在起重臂尾部再用一根麻繩固定后由地面拆裝人員進行控制,防止安裝平衡臂時過度傾斜。將平衡臂吊起保持平衡,與回轉塔身用銷軸聯接,再繼續吊起平衡臂上仰一定角度,至平衡臂拉桿的安裝位置,安裝好平衡臂拉桿后,把平衡臂慢慢放平,使拉桿張緊。(2)吊裝一塊配重塊吊起一塊重2.7t的配重塊安裝在平衡臂25、尾部。 圖5-1 安裝平衡臂及拉桿 圖5-2 安裝配重9、安裝起重臂及起重臂拉桿(1) 按照起重臂的組合形式組裝各節臂架(參見表3),用相應的銷軸把它們裝配在一起,在第一節和第二節臂聯接后,裝上小車和掛籃,并把小車固定在起重臂根部,組裝好整個起重臂后,再穿繞好變幅鋼絲繩(見圖7)。圖7 鋼絲繩繞繩系統(2)按照起重臂的組合形式組裝起重臂拉桿,用銷軸把起重臂拉桿和起重臂上弦桿在吊點(長、短拉桿吊點分別在第7、3節上)處聯接起來,并把起重臂拉桿固定在上弦桿的支架上。注意:檢查各聯接處的開口銷是否插入完好,并保證其尾部要完全張開。(3)用100t汽車吊把整個起重臂微微吊起保持平衡,同時在起重臂尾部再26、用一根麻繩固定后由地面拆裝人員進行控制,防止起重臂過度傾斜,然后將其吊起達到回轉塔身鉸接耳板的高度后,用銷軸把起重臂和回轉塔身鉸接耳板聯接起來(見圖8)。圖8 安裝平衡臂及拉桿(4)在起重臂和回轉塔身聯接好后,繼續提升起重臂,使起重臂端部微微上仰,并用起升機構鋼絲繩通過塔頂和起重臂拉桿上的一組滑輪拉起拉桿(見圖9),先使短拉桿的連接板能夠用銷軸連接到塔頂的相應拉板上,然后調整長拉桿的高度位置,使長拉桿的聯接板也能夠用銷軸連接到塔頂的相應拉板上。圖9 安裝起重臂拉桿時起升鋼絲繩系統(5)松弛起升機構的鋼絲繩,把起重臂緩慢地放平,使拉桿處于張緊狀態,然后松脫滑輪組上的起升鋼絲繩。10、安裝配重根據27、起重臂的長度,依次吊裝配重。注意:安裝平衡臂時,已經安裝了一塊2.7t的配重作為配平用。11、穿繞起升鋼絲繩(見圖10)起升鋼絲繩由起升機構卷筒放出,經過排繩機構滑輪,繞過塔頂導向滑輪向下繞入回轉塔身上部的起重量限制器滑輪,再向前繞過載重小車和吊鉤滑輪組,最后將鋼絲繩固定在起重臂頭部的防扭裝置上,用4個繩卡卡緊鋼絲繩,注意調整好繩卡間距,以免載重小車與繩卡碰撞。圖10 穿繞起升鋼絲繩12、張緊變幅鋼絲繩將小車開到吊臂的根部,轉動小車上帶有棘輪的小儲繩卷筒,把牽引繩張緊;分別試運行起升機構、變幅機構、回轉機構,同時觀察各部件的運轉情況是否正常。13、頂升加節1、頂升加節前的準備工作(1)給油箱加28、油并試運轉觀察油缸活塞桿的運動方向。(2)清理要加節的標準節。(3)放松電纜長度,使其略大于總的頂升高度并固定好電纜。(4)檢查頂升套架的爬爪是否正常。(5)在標準節引進平臺上準備好引進輪。在平臺上準備好螺栓。2、頂升工作(1)吊起一節標準節,將載重小車開至標準節引進平臺上方,將引進輪安裝在標準節的四個角,再將標準節安放在引進平臺上,調整滾輪位置處于引進平臺的軌道上。(2)吊一節標準節調整小車的位置,使得塔吊上部的重心落在頂升油缸的中心軸線上,即60m長起重臂的平衡點在離起重臂根部約12.2m處,實際操作時,觀察頂升套架四周16個導向輪基本上與塔身主弦桿脫開,使導向輪與塔身間隙約為25mm時,29、即為理想位置。(3)拆卸塔身與回轉下支承連接的8個M36高強度螺栓。將頂升橫梁兩端的銷軸掛在塔身的踏步上,并鎖好防脫銷;經檢查無誤后,開動液壓頂升系統使活塞桿頂升,再稍微收縮活塞桿,使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4)先將頂升橫梁兩端的防脫銷拉出,再將頂升橫梁兩端銷軸從踏步槽取出,收回活塞桿,重新將頂升橫梁兩端的銷軸掛在標準節的上一個踏步上,并鎖好防脫銷;再次頂升,此時塔身上方恰好是一節標準節的空間。(5)將放在引進平臺上的標準節拉至塔身標準節的正上方并取出引進輪,操縱換向閥手柄,稍微收縮活塞桿,使新引進的標準節與回轉下支座和原塔身標準節完全對接,均用8個M36的高強度螺栓連接并擰緊。至此完成一節加30、強節的加節工作。(6)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加節至所需高度,最后將回轉下支座與標準節連接牢固。注意:頂升時應使頂升套架導向輪距離標準節主弦桿上端至少150mm。9.2 塔吊拆除9.2.1 拆除準備工作1、檢查塔機、鋼絲繩等各部件及連結緊固件質量狀況是否良好,特別是安全裝置是否靈敏、可靠。整機通電檢查電氣線路是否動作可靠,檢查頂升液壓系統是否動作正??煽?。上述檢查均合格后,方可進行拆卸作業。2、根據拆卸人員組織名單組織塔吊司機、拆裝工、電工、專職安全員及技術人員組成的施工人員學習拆卸方案及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安排勘探場地及組織運輸。3、勘探場地,設置警戒線,工地安全員配合做好安全警戒工作。4、7#塔吊采31、用一輛100t汽車吊進行拆卸,汽車吊布置于基坑邊,塔吊拆除布置圖詳“7#塔吊安拆平面布置圖”。9.2.2 拆卸施工步驟1、將塔吊降節至基本拆卸高度12m(塔頂至塔吊地面高度)。(1)用吊鉤吊起一節標準節,將起重臂轉至標準節引進平臺方向,回轉制動鎖住起重臂。(2)調整爬升架導輪。緩緩移動小車的位置,使得塔機上部的重心落在頂升油缸的中心軸線上,實際操作時,觀察爬升套架與塔身標準節主弦桿脫開(2-5mm)時為理想位置。(3)操縱液壓手柄,伸出油缸活塞桿至接近最大行程,使頂升橫梁的兩端銷軸頂入塔身踏步的槽內受力,并鎖好防脫銷;在確保下支座與套架連接牢固后,拆除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的連接螺栓,然后開動液壓系32、統,略微上升至下支座與塔身脫開為止,接著拆除最上一節標準節與塔身的連接螺栓,裝上引出導輪,再次開動液壓系統頂升至最上一節標準節脫離塔身,通過引進梁將該標準節推出爬升套架,放在引進平臺上,再開動液壓系統,使爬升套架緩慢下降至接近一個油缸行程時,放下套架爬爪擱在踏步,繼續收缸退出防脫銷,同時取出頂升橫梁的兩端銷軸,接著伸出油缸直至頂升橫梁的兩端銷軸頂在塔身下一個踏步的槽內受力,并鎖好防脫銷,再稍稍頂起套架,收起套架爬爪,然后操作液壓系統使套架下降直至回轉下支座完全擱在塔身上,上好連接螺栓。將調平的一節標準節吊至地面,最后吊起引進平臺上的標準節作為配平用。(4)重復上述動作,直至降至基本拆卸高度1233、米為止。2、拆卸基本高度的全部塔吊部件(1)拆卸主卷揚鋼絲繩,取下吊鉤,將小車固定在起重臂根部。(2)拆卸配重塊。沿著鉸點至平衡臂尾部方向依次拆除前5塊配重塊。(3)拆卸起重臂(見圖11)用吊車將起重臂前端微微吊起,使起重臂拉桿松弛不再受力,拆除起重臂與回轉塔身之間的連接銷軸,最后將起重臂吊下至地面解體。圖11 拆卸起重臂(4)拆卸剩余的配重塊及平衡臂 圖12-1 拆卸配重塊 圖12-2拆除平衡臂拆卸配平用的一塊2.7t重的配重塊。拆卸平衡臂(拆卸前必須仔細檢查吊點耳板焊逢,保證連接牢固)(見圖12-1、12-2)。先微微吊起平衡臂尾部,使平衡臂拉桿松弛不再受力,然后拆掉平衡臂拉桿與塔頂的連接34、銷軸,將拉桿緩緩放下,接著將平衡臂拉桿固定在平衡臂上,再將平衡臂慢慢放至水平,拆除平衡臂與回轉塔身之間的連接銷軸,最后將平衡臂吊至地面解(5)拆卸塔頂。(見圖13)(6)拆卸回轉塔身。(見圖14) 圖3 拆卸塔頂 圖4 拆卸回轉塔身(7)拆卸回轉裝置(包含司機室)(8)拆卸爬升套架。(9)拆卸標準節、加強節及基礎節。9.3 安全注意事項1、吊卸作業時應根據部件重量、高度選擇索具、合適的吊裝方法;2、安拆時不同臂長的起重臂吊點位置不同;3、遇雨或9m/s以上大風,必須停止施工;4、所有施工人員上崗前應通過安全教育,做好防護工作,施工中遵守高空安全操作規程,文明施工;5、塔機使用單位應對施工現場設安全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6、檢查焊縫、銷子、開口銷是否符合要求;7.安拆作業宜連續進行,如遇特殊情況需中斷應采取措施保證塔式起重機處于安全、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