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鋼圍檁、支撐及系梁專項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51297
2022-07-14
19頁
418.50KB
1、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鋼圍檁、支撐及系梁專項施工方案工 程 名 稱: 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 .編 寫 單 位: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項目經理部編 寫 人: 日 期: 年 月 日審 核 人: 日 期: 年 月 日目錄1.編制依據、原則11.1 編制依據11.2 編制原則11.3 適用范圍12.工程概況12.1設計概況12.2主要工程量13.施工計劃23.1 施工進度計劃23.2資源配置計劃24.施工方案與工藝34.1施工工藝流程34.2支撐軸力設計值34.3材料加工44.4鋼圍檁安裝54.5鋼管支撐安裝64.6鋼圍檁、鋼支撐防脫落措施115.保證措施125.1安全保證措施125.2質量2、保證措施135.3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55.4環境保護措施15鋼圍檁、支撐及系梁專項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原則1.1 編制依據(1)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程JGJ120-2012;(2)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3)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施工圖;(4)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5)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深基坑安全專項施工方案;(6)本單位類似工程施工經驗。1.2 編制原則(1)嚴格執行施工過程中涉及的相關規范、規程和設計標準;(2)確保實現業主要求的工期、質量、安全、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標;(3)結合工程情況,使施工方案具有技術先進、方案可靠、經濟合理的特點;(4)3、充分研究現場施工環境,妥善處理現場施工和周邊環境協調問題,使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最小化。1.3 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的鋼圍檁、支撐及系梁。2.工程概況2.1設計概況本工程除第一道支撐為砼支撐外,余下道支撐為鋼支撐,包括圍檁、支撐、系梁。鋼圍檁采用兩根H型(HM500*300*11*18)加綴板焊接而成(落深區為三拼鋼圍檁),鋼肋板采用464*130*20,間距為800mm,支撐節點處鋼肋板加密設置,間距為250mm。鋼支撐采用609(800)mm兩種規格,壁厚16mm的鋼管。一般部位采用609鋼管,A8、A9、A18、A19段落深區(加強部位)采用800鋼管。鋼管支撐分節制作4、,每節標準長度采用4m和6m兩種規格,管節間采用法蘭盤螺栓連接,其端部(僅一端)設預加軸力裝置。鋼系梁采用兩根H型(HM400*300*10*16),安裝于鋼立柱兩側的牛腿上,與鋼支撐連接在一起。2.2主要工程量表2-1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項目單位工程量備注1鋼系梁t323.232鋼圍檁t914.953鋼支撐t3254.663.施工計劃3.1 施工進度計劃序號部位里程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備注1河中段1期K0+520K0+7432河中段2期K0+743K0+8303施工區K0+040K0+3874施工區K0+387K0+5205施工區K0+830K1+2203.2資源配置計劃3.2.1人力資源配置計劃5、本分項工程施工配備40名作業人員。管理人員配備見下表:表3-1人力資源配置計劃表序號職務姓名主要工作備注1現場副經理郭家生、劉祥軍施工管理與總協調2施工員王新成、李想具體負責工程施工的協調管理3技術員陳鐸夫、李魏施工技術控制4測量員劉玖龍、唐波樁位放線、標高控制5質檢員陳加忍施工質量控制與報驗6安全員蘇旋、邢佳偉施工安全管理與監督7試驗員宋慶雷施工過程中各類相關試驗8材料員王敏物資供應與協調9作業隊隊長胡佳馬組織隊伍進行施工3.2.2機械設備配置計劃表3-2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設備種類規格型號額定功率(KW)數量使用場地備注1汽車吊25t1施工現場2履帶吊50t1施工現場3電焊機BX1-506、0DI126施工現場4挖掘機PC2201施工現場5千斤頂300t2施工現場6平板車12m1施工現場4.施工方案與工藝4.1施工工藝流程鋼圍檁安裝地面鋼支撐預拼檢查鋼支撐吊裝支撐預應力施加鋼圍檁加工測量放線鋼支撐固定施工準備圍護樁樁間噴射混凝土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圖4-1鋼支撐安裝工藝流程圖4.2支撐軸力設計值鋼支撐軸力設計值及預加軸力值根據受力的不同而調整,具體數值如下:表4-1鋼支撐設計軸力表序號結構段支撐體系支撐軸力(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二道換撐第三道換撐第四道換撐1B5B85102B8B103107903B11B1338011404A1泵房560176027、740162025505A1A2(除泵房外)46090020108206A3A410301920253015807A5A610402050244015808A749096023509A8A97503490362010A10A17(除泵房外)87020902390214011A18A197503490362012A13泵房580163024104420900333013A20A21410790178014A22A23330780162015A24(除泵房外)49016A24泵房43099017B14B15410注:鋼支撐施工時的預加軸力為設計軸力的80%。4.3材料加工鋼圍檁、支撐及系梁加工鋼圍8、檁采用兩根H型(HM500*300*11*18)加綴板焊接而成,斜撐節點處設置加焊斜撐端部鋼板和支撐鋼肋。鋼支撐采用直徑609(800)mm兩種規格,壁厚16mm的鋼管。鋼管支撐分節制作,每節標準長度采用4m和6m兩種規格,管節間采用法蘭盤螺栓連接,其端部(僅一端)設預加軸力裝置。鋼管支撐先在地面上按實測基坑的寬度進行預拼裝,每根支撐的一端接一根長約1.54m的活動端頭(其可調整余量為30cm),拼裝好后放在堅實的地坪上用線繩兩端拉直,鋼卷尺丈量或用水準儀測量檢查鋼管的平直度,并檢查支撐管接頭連接是否緊密、鋼管有無破損或變形、支撐兩個端頭是否平整。經檢查合格后用紅油漆在支撐上編號,標明支撐的長9、度、安裝的具體位置。同時,檢查支撐安裝所需的吊裝設備、焊接設備以及施加預應軸力所需的組合千斤頂等設備的完好性,確保支撐安裝作業能正常連續進行。鋼系梁采用兩根H型(HM400*300*10*16),焊接在鋼立柱牛腿處。4.3.2加工誤差鋼圍檁、鋼支撐的加工允許偏差見下表。表4-2鋼圍檁、鋼支撐的加工允許偏差項 目鋼管支撐鋼圍檁長度管面對管軸的垂直度彎曲矢高長度彎曲矢高截面尺寸允許值(mm)3.0d/500,且5.0d/500,且5.04.0L/1000,且10.05.0-2.04.4鋼圍檁安裝基坑開挖到支撐以下0.5m的標高位置后,根據整個隧道工程的控制軸線和水準點,準確定位鋼圍檁的軸線和標高位10、置。鋼圍檁加工:鋼圍檁加工采用雙拼H型鋼(HM500*300*11*18)鋼焊接而成。依據支撐間距在對應支撐位置焊接掛籃。鋼圍檁分段加工,一般分段長度取23個支撐間距,轉角部位應根據實際長度加工。鋼圍檁安裝:鋼圍檁隨支撐架設順序逐段吊裝,人工配合吊機將鋼圍檁安放于鋼支架上。鋼圍檁安裝后應檢查鋼支架是否因撞擊而松動,并用鋼楔將支架與圍檁間縫隙焊實。鋼圍檁與支護樁之間的少許孔隙,用強度不低于C30的細石混凝土填嵌。圖4-2鋼圍檁節點圖(鉆孔樁+三軸水泥攪拌樁隔水帷幕維護段)圖4-3鋼圍檁節點圖(SMW工法樁維護段)4.5鋼管支撐安裝4.5.1鋼管橫撐安裝因鋼立柱的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線右側2m,所以每11、道鋼支撐分兩段進行拼裝,第一段為17.45m,第二段為9.45m。檢查合格的鋼支撐用履帶吊將第一段吊裝到位(鋼支撐一端與左側圍檁拼接,另一端伸出系梁2m,便于與第二段拼接),再用25T吊車配合吊裝第二段鋼支撐,支撐吊裝采用兩點起吊,在吊裝過程中必須保持支撐平穩、無碰撞、無變形。鋼管支撐吊裝到位后,用人工輔助將支撐調整到設計位置后再將支撐臨時固定。對因圍護樁施工誤差造成支撐的端頭不能與鋼圍檁面緊密接觸處,必須在圍檁面與支撐端頭之間加設鋼板墊塊,以確保支撐軸向受力。支撐臨時固定后,及時檢查各節點的連接狀況,經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預壓軸力。施壓時,將千斤頂吊放入活絡頭頂壓位置,液壓千斤頂安放位置必12、須對稱平行。施加預壓軸力時應注意保持千斤頂對稱同步進行,預壓軸力應分級勻速施加,重復進行,預應力施加前,對油泵及千斤頂進行標定,確保量測的預應力值準確,每根支撐施加的預應力要記錄備查。預應力施加中,先預加到50%預應力,再檢查螺栓、螺帽、焊接情況等,無異常情況后,施加第二次預應力達到設計標準值的80%。每級壓力施加完畢,在活絡頭中鍥緊鋼墊塊(鋼墊塊采用16mm厚的鋼板),并焊接牢固。當預加軸力達到設計預加軸力時,再次檢查各連接點的情況,必要時應對節點進行加固,待預加壓力穩定后鎖定,在活絡頭中鍥緊鋼墊塊并焊接牢固,然后回油松開千斤頂解開鋼絲繩,并采用專門的鋼絲繩將支撐與圍檁連接牢固,防止滑脫。此13、步驟完成后該根支撐的安裝。施加預應軸力時應設專人旁站監督,作好記錄備查。鋼管橫撐安裝及支撐架設端部節點圖如下: 圖4-4鋼管橫撐安裝圖、支撐架設端部節點圖4.5.2鋼管斜撐安裝斜撐與圍護結構有一定的夾角,斜撐鋼管安裝在圍檁的斜撐節點上,鋼圍檁、鋼支撐吊裝及支撐預應力施加作業同直撐施工。鋼管斜撐安裝見下圖鋼管斜撐安裝圖。圖4-5鋼管斜撐安裝圖4.5.3安裝允許偏差鋼管支撐的安裝允許偏差見下表:表4-3鋼管支撐安裝的允許偏差項 目支撐中心標高及同層支撐頂面的標高差支撐兩端的標高差支撐撓曲度支撐水平軸線偏差允許值(mm)3020,1/600L1/1000L30注:L為支撐長度。4.5.4鋼支撐吊裝及14、安裝方案(1)吊車選用鋼支撐吊裝采用50t履帶吊配合25t汽車吊進行,因鋼立柱的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線右側2m,所以每道鋼支撐分兩段進行拼裝,第一段為17.45m,第二段為9.45m。所以履帶吊最大起重量為5.54t,汽車吊最大起重量為3.0t。根據掌握資料,50t履帶吊在起重重量為5.54t時,最大工作半徑為16m;25t汽車吊在起重重量為3.0t時,最大工作半徑為12m。鋼支撐吊裝示意圖詳見圖4-6。(2)吊裝施工檢查合格后吊裝到位,支撐吊裝采用兩點起吊,吊點設置在鋼支撐的兩端1/3處,在吊裝過程中必須保持支撐平穩、無碰撞、無變形。鋼管支撐吊裝到位后,先不松開吊鉤,將支撐兩端放在托架上,用人工15、輔助將支撐調整到設計位置后再將支撐臨時固定,待精確定位后,將鋼支撐固定端與鋼圍檁鋼綴板可靠焊接,然后進行預壓作業。預應力施加中,先預加到50%預應力,再檢查螺栓、螺帽、焊接情況等,無異常情況后,施加第二次預應力達到設計要求。當預加軸力達到設計預加軸力時,再次檢查各連接點的情況,必要時應對節點進行加固,待預加壓力穩定后鎖定,然后回油松開千斤頂解開鋼絲繩完成該根支撐的安裝。施加預應軸力時應設專人旁站監督,作好記錄備查。圖4-6 鋼支撐吊裝示意圖表4-4 50T履帶吊吊裝范圍參數表幅度(m)主臂長度(m)13161922252831343740433.7504.043454.5363737.553116、3130.529.55.526.52727272662223.424242422.571919191919.518.818.5815.515.5161615.815.2151514.910111211.511.511.411.511.311.21110.810.71299.59.598.98.88.68.68.68.58.4147.57.57.57.37.477.06.86.56.5166.56.56.46.46.05.85.85.75.5185.45.45.35.04.74.64.54.4204.64.54.34.24.14.03.83.8223.83.73.53.53.43.33.250t17、履帶吊起吊鋼支撐最大重量為5.54t,根據“表4-4 50T履帶吊吊裝范圍參數表”,吊車旋轉半徑R=16m,主臂長度=40m時,滿足吊裝要求。表4-5 25T汽車吊吊裝范圍參數表幅度(m)主臂長度(m)10.213.7517.320.8524.427.9531.532517.53.520.617.512.29.541817.512.29.54.516.315.312.29.57.5514.514.412.29.57.55.513.513.212.29.57.57612.312.211.39.27.575.16.511.21110.58.87.575.1710.2109.88.57.275.1718、.59.49.29.18.16.86.75.188.68.48.47.86.66.45.18.587.97.87.46.37.2597.276.866.14.81065.85.65.65.34.41244.14.14.23.93.7142.933.12.93162.22.32.22.325t汽車吊起吊鋼支撐最大重量為3.0t,根據“表4-5 25T汽車吊吊裝范圍參數表”,吊車旋轉半徑R=12m,主臂長度=31.5m時,滿足吊裝要求。施工中嚴格按照“先撐后挖”的原則,控制無支撐暴露時間。鋼支撐嚴格按設計要求值施加軸向預應力,定期檢查預應力損失情況,及時復加預應力,保證圍護結構穩定。施工要點如下:19、(1)鋼支撐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節,同時配備部分長度不同的短節鋼管,以適應基坑斷面的變化。管節間用法蘭、高強螺栓栓接,同時每根支撐兩端分別配活動端和固定端;(2)確保鋼支撐兩端與鋼圍檁正交,斜撐要確保抗剪墩角度與斜置角度一致,鋼支撐安裝后應及時施加預應力;(3)所有支撐連接處,均應墊緊貼密,鋼圍檁與圍護樁體間必須密實,螺栓連接時必須緊固,防止鋼管支撐偏心受壓。安排專人檢查鋼支撐楔子,一有松動,及時進行重新施加預應力,塞緊鋼楔子;(4)所有鋼支撐裝配件的鋼板加工以及鋼管焊接加工都必須滿焊。在有內肋板焊接過程中無法雙面焊接的,宜采用坡口焊接方式。(5)確保鋼支撐穩定的技術措施(6)鋼支撐拼裝連接時必20、須對稱上螺栓,按順序緊固;(7)鋼支撐安裝前一定要檢查鋼管的垂直度,若不垂直要進行矯正;(8)鋼支撐架設,施加完預應力后,用鋼絲繩拴住鋼支撐兩端,防止墜落;(9)開挖鋼支撐附近土方時,嚴禁機械碰撞鋼支撐、鋼圍檁、格構柱及聯系梁;(10)施工過程中加強監測,若鋼管橫撐軸力過大,出現橫撐撓曲變形接近允許值時,采取增加臨時豎向支撐等措施,防止橫撐撓曲變形過大,保證鋼支撐受力穩定,確保基坑安全。4.5.6支撐拆除技術措施(1)鋼支撐拆除應嚴格按照主體結構施工進度分段進行:澆筑墊層、底板和部分側墻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80%設計強度后,拆除第三道鋼支撐;待第三道支撐下側墻及底板強度達到要求后,架設第二道支21、撐換撐。然后施工第二道換撐下面的主體結構。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拆除第二道換撐;澆筑剩余部分的側墻及頂板,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拆除第一道支撐,覆土回填。(2)主體施工結束后,采用搭設腳手架將第一道混凝土支撐托緊,人工配合小型破碎錘破碎。人工切割后轉運至基坑外。鋼支撐的拆除工序為:支撐起吊收緊施加預應力卸下千斤頂吊出支撐;鋼支撐拆除要自下而上分段拆除。拆除時應避免瞬間應力釋放過大而導致結構局部變形、開裂,采用間隔卸載、拆除鋼支撐(鋼支撐間隔1道拆除1道)。拆除每道鋼支撐時應先拆除支撐鋼管,再拆除鋼圍檁及臨時格構柱聯系橫梁。拆除時應先將吊車鋼絲繩(掛鉤)固定在構件吊點上,然后才能進行拆22、卸,防止構件意外墜落。拆卸支撐鋼管時,先拆除施加應力端頭處的鋼楔子,然后根據吊車的承重范圍分段拆除。分段拆除時要同時考慮本道鋼支撐的穩定性,不能引起其它支撐的穩定。拆卸時要有專人監控支撐體系,嚴禁發生拆卸時對支撐體系的觸碰,起吊時專人指揮,多角度監控,防止吊裝時對未拆除構件的觸碰破壞、引發安全事故。4.6鋼圍檁、鋼支撐防脫落措施鋼支撐支撐體系在施工安全中可能存在以下原因,造成鋼支撐、鋼圍檁脫落:4.6.1托架膨脹螺栓斷裂托架采用角鋼焊接而成,并用膨脹螺栓將其固定在圍護樁上,其上承托著鋼圍檁及支撐鋼管的全部重量,由于施工周期較長、荷載大,極易造成膨脹螺栓銹蝕及斷裂,若其斷裂,將造成連鎖反應,產生23、災難性的安全事故。4.6.2鋼圍檁脫落由于鋼圍檁直接安放在托架上,特別是在安裝和拆除時,易造成鋼圍檁的滑落,同時易造成施工人員的傷亡。4.6.3支撐鋼管脫落由于支撐鋼管直接頂靠在鋼圍檁外緣,安裝完成后,再對鋼管施加預應力,并用活絡頭進行調節預應力,一旦活絡節產生松動,施加的預應力散失后,易造成鋼管脫落。4.6.4外力作用致使鋼支撐體系墜落外力作用致使鋼支撐體系墜落大致分三種型式。(1)是圍護結構外側土體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圍護結構外側土體脫空和坍塌,導致圍護結構向外傾斜,因鋼支撐施加有預應力致使鋼支撐體系墜落,造成人身及工程傷害事故。(2)是由于施工周期較長,支撐體系暴露的時間相對較長,易造24、成由于意外施工機械及其它重物墜落至槽體內,造成支撐體系墜落,并產生連鎖反應,導致支撐體系坍塌,造成災害性事故,致使工程受損及人員傷亡。(3)是由于土方開挖時是自上而下逐層安裝,逐層開挖,拆除時是自下而上逐層拆除,故在安裝和拆除時,吊車的吊運過程中極易產生碰撞,造成鋼支撐體系脫落,造成人身傷害及工程受損。(4)為防止和減少由于各種因素造成鋼支撐墜落傷害事故,在施工時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鋼圍檁安裝和拆除時,應保證吊車鋼絲繩扣緊鋼圍檁,然后工人進行安拆作業,這樣可有效避免鋼圍檁滑落事故的發生,同時用通長的L100*10角鋼頂住鋼圍檁,然后焊接在托架上。土方每層開挖深度為鋼支撐以下1m,鋼支撐活絡25、節施壓前,可在鋼支撐下方墊枕木,待鋼支撐預計結束后再撤除。在鋼支撐的端頭與鋼圍檁接頭處設置一塊刮掛板,具體見“圖3-7鋼支撐防脫落掛板示意圖”。圖4-7鋼支撐防脫落掛板示意圖5.保證措施5.1安全保證措施(1)現場施工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現場的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2)項目部建立健全的各級、各職能部門及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并掛墻。(3)項目部每周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并建立健全的安全生產獎懲制度。(4)項目部建立消防領導小組,制定健全的各級消防責任制度,現場配備足夠的滅火設備。(5)現場防火加強防火安全教育,制定施工現場的消防制度,建立健全消防管理機構,繪制消防平面圖,明確各區域消防26、責任人。按施工作業面和生活區的實際面積和需要,根據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生活住房區及施工機械、車輛上配備足夠而有效的滅火器材和消防蓄水池。挑選年富力強的人員組成義務消防隊,對其進行必要的消防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其熟悉消防業務,做到訓練有素。與當地消防管理部門取得聯系,必要時請求予以協助。5.2質量保證措施5.2.1組織保證(1)質量管理機構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機制,從組織上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管理小組,全面負責質量管理工作。配備必要的檢測、試驗儀器設備,從原材料控制開始。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檢查,在施工過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蹤檢測、復檢、抽檢”三個檢測等級分別實施檢測工作。(2)27、落實崗位責任制根據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和項目部人員分工,將根據各自所承擔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質量崗位責任制,在本著分工不分家的基礎上實施逐級負責和分工負責。5.2.2制度保證(1)嚴格實行交底制度分項工程開工前,技術人員向現場管理人員、班組長、作業人員及相關部門進行交底。交底內容包括該項工程的設計要求、技術標準、幾何尺寸、施工工藝和注意事項等,使全體人員在徹底明了該工程的情況下投入施工。(2)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測量未經換手復核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者不施工;工作不經檢查簽證不施工。“三不交接”即:無自檢記錄不交接28、;未經專業人員驗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3)對工序實行嚴格的“三檢”“三檢”即:自檢、互檢、交接檢。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確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質量。(4)建立測量計算資料換手復核制度測量資料,須經換手復核,最后交技術術負責人審核后報監理工程師審批認可。現場測量基線、水準點及有關標志均須進行定期復測檢驗。(5)建立嚴格的“跟蹤檢測”制度檢測工作將按“施工跟檢”、“復檢”和“抽檢”三種方式進行。(6)建立嚴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進場驗收制度對采購進場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要由質檢工程師組織進行驗收。參加驗收的人員包括質量、技術、物資部門相關人員。驗收的內容包括:進場貨物的品29、種、規格、數量是否符合采購計劃;供應廠家的產品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是否齊全;產品現場質量檢查,并填寫檢查驗收記錄;取樣進行試驗,并填寫試驗報告。按驗收程序收貨后分類保管,做好標記并保管好樣品。質量檢查記錄和試驗報告要隨樣品一起保存備查。對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原材料、產品和半成品,要馬上清除出場,不得在場內存放。(7)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制度檢查合格、同意進場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分類、分批堆放,并設立標志和帳卡,堅持按用途歸口保管、發放,不得混雜。對易受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嚴格遵循“邊挖邊撐”的原則,合理安排施工周期。(1)實行掏槽開挖,隨挖隨安裝支撐,并及時按設計值施加預應30、力;(2)事先在墻面上標出支撐位置,提前進行支撐位置處墻面的整平工作,使支撐頂端及墻面受力均勻,避免支撐偏心受壓;(3)在標出的支撐位置處,打設螺栓設置托架,支撐托架安裝牢固,防止支撐因圍護結構變形或施工撞擊而脫落。(4)支撐施加預應力前,迅速設定圍護結構收斂量測點及支撐軸力監測點,取得初始讀數后加預應力。及時測試實際預加力,控制預加力準確。(5)斜支撐的架設最為關鍵,除及時架設外,在斜支撐端頭設可靠防滑措施。5.2.4施加支撐預應力開挖前準備好合格的鋼支撐以及施加支撐預應力的各項裝置、儀表,支撐時按設計支撐軸力的50%施加預應力,考慮到所加預應力損失,對施加預應力的油泵裝置要經常檢查,使之運31、行正常。5.2.5防支撐失穩措施(1)支撐拼接采用扭矩扳手,保證法蘭螺栓連接強度。拼接好支撐須經質檢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安裝。對千斤頂、壓力表等加力設備定期校驗,并制定嚴格的預加力操作規程,保證預加軸力準確。(2)根據軸力監測斷面,當支撐軸力超過警戒值時,立即停止開挖,加密支撐,并將有關數據反饋給設計部門。5.3文明施工保證措施5.3.1場地管理為了方便施工現場的場地管理,為文明施工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減少現場施工粉塵、棄土、噪聲及生活垃圾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及行人、車輛對工程施工造成的干擾。根據文明施工的有關要求,本工程對所有劃定的施工及生活區場地進行圍擋,施工及生活區主要出入口32、設簡樸、規整、密閉的大門。5.3.2衛生管理(1)建立現場各區域的衛生責任人制度。定期搞好環境衛生,清理垃圾,施藥除“四害”,保持現場清潔、無臭味。(2)裝運建筑材料、土石方的車輛,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不污染道路和環境。5.3.3治安保衛管理(1)施工現場安全、保衛工作是文明施工的一個重點,也是使工程施工能夠正常進行的保證。(2)建立健全安全、保衛制度,落實治安、防火管理責任人。(3)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工作卡。(4)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一律要戴安全帽,遵守現場的各項規章制度。5.4環境保護措施5.4.1揚塵及大氣污染控制措施對施工現場及生活區定期進行灑水和清潔,減少灰塵對周圍環境33、的污染。現場設清潔工人,專門負責現場的清掃和灑水工作。施工作業面內嚴格按要求做到工完料清,每次交班前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對施工作業區域進行文明施工檢查,不合格者除督促工班整改外,并按規定對作業工班進行一定的經濟處罰。(2)施工場地及道路進行硬化,適時灑水,減輕揚塵污染。(3)土、石、砂、水泥等材料運輸和堆放進行遮蓋,減少污染。(4)設專人對所有出場地的車輛進行沖洗,嚴禁遺灑,運碴車輛的碴土低于槽幫10cm并用苫布等覆蓋,嚴防落土掉碴污染道路,影響環境。(5)渣土車采用密閉式自卸汽車。5.4.2噪音控制(1)施工中盡量使用低噪音的施工方法和機械設備。(2)當施工作業的噪音可能超過限值時,向有關單位申報,批準后方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