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交通組織方案設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51353
2022-07-14
23頁
488.50KB
1、道路施工交通組織方案1、確保暢通的主要措施及方案1.1車輛行駛緩慢,或車輛排隊長度未超過1Km等情況下,經現場采取緊急處置和加強疏導等措施,可以有效緩堵并在1小時以內恢復正常交通的,暫時不分流交通,但需做好啟動分流預案的準備工作,一旦需要立即能夠采取分流措施。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取以下措施: (1)交通事故的現場處置:以迅速反應、特事特辦、加快處置為總體原則。經協商交警部門同意,并事先授權路政,對碰撞、追尾等一般交通事故,交警未到現場的,配合路政人員進行現場取證后,可讓車輛移至安全地帶,先行恢復交通。配合交警負責事故現場的勘察、處理、清障等;路政負責路產設施勘察登記,協助清障、交通疏導等協作工作2、。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配合交警、路政等部門對現場傷員進行施救,為現場清障處置做好準各工作;(2)拋錨故障車的現場處置:輕小型車輛拋錨的,以現場施工和保暢人員為主,迅速推離現場,然后拖離。大中型車輛拋錨的,現場保暢人員及時聯系附近各勤的清障車或施工機械車輛進行拖移。 1.2發生突發應急事件需要分流交通時,項目部應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緊急分流,盡快通行。 (1)在加強現場管理的同時,采取減緩擁堵的應急處置措施;(2)加強現場疏導,特別是易產生擁堵的關鍵點段的指揮疏導;(3)施工封閉區域能滿足車輛臨時通行時,暫停施工,臨時開通不施工的車道,達到分流的目的。 1.3惡劣天氣條件下的應急預案3、:針對本項目所處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狀況,影響公路通行的惡劣天氣條件主要為大雨天氣。(1)當施工期間出現雨霧等惡劣天氣時,我單位在施工現場及1公里外設置交通路障警示燈,并加派交通管制人員配合交警部門進行交通管制,以保證行車安全;(2)進行重點預防,把好施工影響交通安全重點部位關;(3)加強路面巡邏,消除事故隱患;(4)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采取物理、化學等方法消除天氣影響。2.1交通安全人員及設施配備根據招標文件及交通部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 H30-2015)和公路法、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養護基建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等的要求,我項目部結合本合同段的具體情況,在交通安全封閉作業中擬配備以下安全人員及4、設施: 2.1人員配備: 安全科負責本工程安全管理、培訓、現場安全布置及協調等工作,專職安全人員8名,安全巡查人員96人。2.2設施配備:太陽能指向車 4臺標志牌、導向牌、文明用語牌 8套錐形標 15000個防撞桶 500個水馬 500個反光背心 500套頻閃燈 30個專職安全巡查車 4輛太陽能警示燈 16個各種交通安全設施的規定:(1)錐標:要求其既要符合國標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的規定,又要符合山東省公路養護施工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工作區及下游過渡區內布設間距不大于5米,上游過渡區內布設間距不大于3米,上游緩沖區內布設間距不大于2米,且具有反光功能,同時配置施工警告燈號,5、保證施工時的安全。(2)移動式標志車:顏色為醒目黃色,裝有黃色施工警告燈號,圖案和顯示形式可按實際需要改變。(3)夜間照明設施:當夜間進行養護作業時,應設置照明設施。照明必須滿足作業要求,并覆蓋整個工作區域。(4)養護安全設施的設置與撤除:當進行養護維修作業時,應順著交通流方向設置安全設施。當作業完成后,應逆著交通流方向撤除安全設施,恢復正常交通。 3、交通管控方案 根據本工程特點,初步擬定施工作業順序為:路基路面維修施工、橋梁維修、中央隔離帶護欄施工路基排水施工安全附屬設施。 3.1施工區域的交通管制(含施工指示牌、標志牌等的設置)采取“半幅通行,半幅施工”交通組織方案。設置施工提示標志、改6、道標志、指向標志、封閉標志、限速標志,施工作業區域通過錐形標、交通標志牌等分割。施工作業區域設備停放區夜間設置頻閃燈以示警示。 3.2路基路面維修施工、橋梁維修、路基排水施工安全附屬設施盡可能做到在一個封閉區域緊湊交叉施工。最大可能的縮短封閉時間,減小社會影響,盡快恢復交通。 3.3具體交通組織方案如下:(1)路面作業交通導行標志設置 1)施工期間采取“半幅封閉施工,另一幅雙向通行”的作業方式。借用對向車道通行的施工作業,應結合中央分隔帶開口位置,利用靠近施工作業一側的車道通行,雙向車道都應布置作業控制區。 2)重點區域交通組織 穿城區、村鎮路段的公路養護作業與一般路段存在較大的差異,機非混行7、行人流量大,交通量較大,交通組成復雜,為保障作業人員、行人等的安全,限速20Km/h。 3)城區路段:G206 萊州市北外環、沙河鎮街道段、虎頭崖鎮、新城鎮等城鎮路段(K170+249-K180+600),半幅封閉施工半幅借道通行的作業方式,為防止車輛、行人隨意穿行施工區域及抑制施工區域揚塵,采用彩鋼瓦圍擋隔離封閉區域硬路肩一側。封閉區域道路內側采用反光錐形標進行隔離,封閉區域外按JTG H30-2015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要求進行車輛分流。 4)主要平交路口交通組織 主要平交路口采取分(兩)次拼接方式施工,避免整體封閉,保證過往車輛途經路口能夠順利通行,減小社會影響,路口施工作時加快施工進8、度,盡快恢復交通,最大可能的縮短封閉時間。 車輛分流按JTG H30-2015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進行交通布控。 當工作區上游存在交叉,且其在養護作業控制區內時,可將警告區起點移至其出口處。 平面交叉養護作業控制區的上游視距不良時,可在視距不良處增設施工標志。 平面交叉入口或出口封閉車道改為雙向通行時,應配備交通引導人員引導車輛交替通行。 5)根據施工進度,提前設置安全設施及交通導行標志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增設交通導行標志和安全設施。嚴格按照JTGH30-2015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中的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養護作業控制區布置規程要求,T形交叉養護作業可按十字交叉封閉入口車道養護作業控制區布置要求設9、置標志(見圖1、圖5),環形交叉口作業控制區布置示例(見圖6),具體設置方案如下: 施工作業控制區由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工作區、下游過渡區及終止區六部分組成。 警告區: 警告區長度不小于2000m。警告區內每一定距離設置有關警告標志(2000米位置設置“前方2Km施工”標志牌,1000米位置設置“限速80Km”標志牌, 800米位置設置“限速60Km”標志牌,500米位置設置 “限速40Km”標志牌, 300米位置設置“改道”標志牌。最后一個標志離上游過渡區的第一個渠道裝置間距大于150m,其余各標志間距在100m至300m之間。根據實際路況警告區內增設“禁止超車、頻閃燈”等提示性標志10、牌及警示標志。 過渡區: 過渡區分上游過渡區和下游過渡區。 當車輛行駛至上游過渡區時,限速40Km/h。該區長度為150300m。在上游過渡區內設置導向標志牌以及防撞裝置。下游過渡區的長度不小于30m。 緩沖區: 緩沖區的長度為100m,區內設置導向標志牌以及防撞裝置。與上游過渡區之間設置路障。 作業區: 作業區是作業人員活動和工作的地方,其長度根據施工作業需要確定。作業區設置施工警告標志,其他標識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行增加。自上游過渡區起點放置錐形交通路標,錐形交通路標設置間距為3m,前段設置水馬或防撞桶進行隔離。 作業區與開放交通的車道之間有明確的隔離裝置。工作區的布置為工程車輛提供安全的進11、口與出口。 終止區: 終止區的不小于30m。在終止區的末端,解除所設的限制標志。 6)施工作業控制區的布置綜合考慮作業的內容與要求、時間周期、交通量和經濟效益等因素,控制區域內交通標志的設置必須合理、前后協調,起到車流平穩變化的作用。 7)作業兩端安排交通引導人員,交通引導人員穿著反光背心,面向來車方向,站立于可視性良好的非行車區域。 8)施工作業給出行者會帶來不便,在作業區適當位置設置溫馨提示標志。(圖1、路面鋪筑作業交通布控圖) (圖5-1、平交路口作業交通布控圖)(圖5-2、平交路口作業交通布控圖)(圖6、環形交叉口作業交通布控圖)(2) 橋梁作業交通導行標志設置 1)施工期間采取“半幅12、封閉施工,另一幅雙向通行”的作業方式。 2)對K142+069、K143+680、K145+094、K145+780、K146+611、K149+108、K149+317、K149+455、K156+472K、160+329、K163+470K、166+312、K172+225、K177+523、K178+209、K190+937、K194+859、K196+840、K205+888共19座橋,銑刨瀝青層后鑿除局部破損的水泥砼,對鋼筋除銹加密后重鋪。 3)重點區域交通組織 王河大橋施工:因王河中橋(K172+225)無中央分隔帶,為保證交通及施工安全,該處施工布控時將在橋梁中線增設水馬及防撞桶13、確保施工人員及過往車輛安全。 4)橋梁養護作業時應加強車輛限速、限寬和限載的通行控制。經批準允許通行的危險品運輸車輛應引導通過。 5)施工現場根據有關規定設置施工警告標志、限速標志、導向標志和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各種交通標志的制作、尺寸符合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的規定,各種標志的設置符合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 H30-2015)的規定(見圖2)。 施工作業控制區由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工作區、下游過渡區及終止區六部分組成。 警告區: 警告區長度不小于2000m。警告區內每一定距離設置有關警告標志(2000米位置設置“前方2Km施工”標志牌,1000米位置設置“14、限速80Km”標志牌, 800米位置設置“限速60Km”標志牌,500米位置設置 “限速40Km”標志牌, 300米位置設置“改道”標志牌。最后一個標志離上游過渡區的第一個渠道裝置間距大于150m,其余各標志間距在100m至300m之間。根據實際路況警告區內增設“禁止超車、頻閃燈”等提示性標志牌及警示標志。 過渡區: 過渡區分上游過渡區和下游過渡區。 當車輛行駛至上游過渡區時,限速40Km/h。該區長度為150300m。在上游過渡區內設置導向標志牌以及防撞裝置。下游過渡區的長度不小于30m。 緩沖區: 緩沖區的長度為100m,區內設置導向標志牌以及防撞裝置。與上游過渡區之間設置路障。 作業區:15、 作業區是作業人員活動和工作的地方,其長度根據施工作業需要確定。作業區設置施工警告標志,其他標識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行增加。自上游過渡區起點放置錐形交通路標,錐形交通路標設置間距為3m,前段設置水馬或防撞桶進行隔離。 作業區與開放交通的車道之間有明確的隔離裝置。工作區的布置為工程車輛提供安全的進口與出口。 終止區: 終止區的不小于30m。在終止區的末端,解除所設的限制標志。 6)施工作業控制區的布置綜合考慮作業的內容與要求、時間和周期、交通量和經濟效益等因素,控制區域內交通標志的設置必須合理、前后協調,起到車流平穩變化的作用。 7)作業兩端安排交通引導人員,交通引導人員穿著反光背心,面向來車方向16、,站立于可視性良好的非行車區域。 8)施工作業給出行者會帶來不便,在作業區適當位置設置溫馨提示標志。 (圖2、橋涵作業交通布控圖)(3)中央分隔帶護欄作業交通導行標志設置 1)施工期間采取“封閉兩側超車道,兩側行車道通行”的作業方式。 2)重點區域交通組織 城區路段:G206 萊州市北外環、沙河鎮街道段、虎頭崖鎮、新城鎮等城鎮路段以及車流量較大的平交道口,兩幅封閉內側超車道車道通行的作業方式。封閉區域內側采用反光錐形標進行隔離,封閉區域外按JTG H30-2015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要求進行車輛分流。 3)施工現場有關規定設置施工警告標志、限速標志、導向標志和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各種交通標志的17、制作、尺寸符合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的規定,各種標志的設置符合部頒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 H30-2015)的規定(見圖3)。因中央分隔帶護欄施工期間,采用“封閉兩側超車道,兩側行車道通行”交通管控方案,中分帶兩側交通標志布置方案相同。 中央分隔帶作業控制區分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工作區、下游過渡區和終止區六個區域。 警告區: 警告區長度不小于2000m。警告區內每一定距離設置有關警告標志(2000米位置設置“前方2Km施工”標志牌,1000米位置設置“限速80Km”標志牌, 800米位置設置“限速60Km”標志牌,500米位置設置 “限速40Km”標志牌, 18、300米位置設置“改道”標志牌。最后一個標志離上游過渡區的第一個渠道裝置間距大于150m,其余各標志間距在100m至300m之間。根據實際路況警告區內增設“禁止超車、頻閃燈”等標志標牌。 過渡區: 過渡區分上游過渡區和下游過渡區。 當車輛行駛至上游過渡區時,限速40Km/h。該區長度為150300m。在上游過渡區內設置導向標志牌以及防撞裝置。下游過渡區的長度不小于30m。 緩沖區: 緩沖區的長度為100m,區內設置導向標志牌以及防撞裝置。與上游過渡區之間設置路障。 作業區: 作業區是作業人員活動和工作的地方,其長度根據施工作業需要確定。作業區設置施工警告標志,其他標識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行增加。19、自上游過渡區起點放置錐形交通路標,錐形交通路標設置間距為3m,前段設置水馬或防撞桶進行隔離。 作業區與開放交通的車道之間有明確的隔離裝置。工作區的布置為工程車輛提供安全的進口與出口。 終止區: 終止區的不小于30m。在終止區的末端,解除所設的限制標志。 4)施工作業控制區的布置綜合考慮作業的內容與要求、時間和周期、交通量和經濟效益等因素,控制區域內交通標志的設置必須合理、前后協調,起到車流平穩變化的作用。 5)作業兩端安排交通引導人員,交通引導人員穿著反光背心,面向來車方向,站立于可視性良好的非行車區域。 6)施工作業給出行者會帶來不便,在作業區適當位置設置溫馨提示標志。(圖3、中央分隔帶作業20、交通布控圖) (4)路基排水及安全附屬設施作業交通導行標志設置 采取單側順向施工的作業方式。多個作業區同時進行施工情況下,每個作業區的間隔距離需在一公里以上,同方向順序推進。交通管制方案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 H30-2015)標準要求執行。(見圖4) (圖4、路側作業交通布控圖) 4、保障交通安全的具體措施 4.1項目部建立安全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切實做到責任到人、落到實處。根據工程特點、難點,全線計劃開設7個作業面,其中路面工程工作面2個,橋涵工程作業面1個,中央分隔帶工程作業面2個,排水工程作業面2個,每個施工作業面配備一名專職安全員,監督施工現場安21、全措施落實情況,對發現的施工現場違章違規行為或隱患當場予以糾正或作出處理決定;排查并跟蹤落實整改情況。安全管理人員應堅持做好日常安全巡查,認真做好工地安全記錄。配備安全巡查人員96人,每個封閉區域每班配備8名安全巡查人員,兩班倒,每人負責500米的路段的巡查,對歪倒和缺失的標志及時進行扶正和補齊,切實加強對施工路段安全設施的管理。現場交通安全人員配備手機和對講機等通訊設備。4.2交通標志的具體設置現場交通標志的設置,要在遵守國家規范的基礎上,提高要求,適當加密錐標的設置間距,防止轎車等小型車穿插超越引發交通事故,現場適當設置彩旗,提醒過往司機注意已進入施工段落,增加標牌數量,增加人性化提示的標22、牌,在維護交通安全的同時樹立公司文明施工的良好形象。4.3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上崗前全部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為每個施工人員辦理人身意外保險,并簽訂安全協議,在施工時要穿著安全作業服裝,嚴禁越過安全作業區,確保交通車輛、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4.4施工車輛安全保證措施駕駛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駕駛,施工車輛上路時懸掛“施工車輛,注意避讓”的醒目標志牌。應特別注意的是車輛在調頭時,要看清相向與對向的車輛,在均無車輛時再進行調頭,同時要禮貌行車,嚴禁超速行駛,不按規定行駛。 5、施工期間保障通行措施 5.1施工前在主流媒體刊登交通封閉公告;提醒廣大司機注意繞行。 5.2在施工點附近公路出入口重點部位設置告示牌對過往車輛進行多次提示,以免駕駛人員錯過提示標志,并引起駕駛人員的足夠重視; 5.3在按照路政交警等部門的指示統一部署道路封閉。 6、協調組織措施 6.1為使交通組織方案全面落實,責任到人,成立相應的交通協調管理小組,交通管理協調小組由交警、路政、施工單位的安全部門組成,主要是負責工程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管理,審查及批準交通組織方案、協調有關單位、人員之間的關系。6.2我公司將與交警、路政協調一致,共同做好施工期間的交通安全工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6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