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電氣設計基礎接地做法(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2275
2022-07-15
4頁
69.50KB
1、1 筏板或箱形基礎 為利于保證施工圖質量和便于全國同行間進行交流,民用建筑工程電氣施工圖設計深度圖樣04DX003為國內民用建筑工程建筑電氣施工圖的編制提供了示范畫法,第13、41頁和第68頁對利用此種類型基礎內鋼筋網作接地體作了示范性設計說明。13頁接地體施工設計說明:接地極為建筑物基礎底梁上的上下兩層鋼筋中的兩根主筋通長焊接形成的基礎接地網。41頁接地體作法:接地極為基礎底板軸線上的上下兩層主筋中的兩根通長焊接形成的基礎接地網。第68頁接地體作法:利用建筑物基礎作接地體,將基礎底板上下兩層主筋沿建筑物外圈焊接成環行,并將主軸線上的基礎梁及結構地板上下兩層主筋相互焊接成網作接地體。以上三種接2、地體作法都對該類型基礎體具體利用基礎中哪些鋼筋,如何連接作了明確具體的說明。其共同點是利用了基礎內上下兩層鋼筋中的兩根主筋,即使基礎中單根主筋直徑達不到10mm,兩根主筋通長及相互焊接既滿足了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第3.3.5條第四款或3.4.3條第一款要求,又提高了連接的可靠性。其作法應該成為建筑電氣設計人員進行接地體設計效仿的樣板,不應棄之不顧。設計中具體利用的鋼筋基礎名稱應與該工程結構設計相統一,以方便施工。2 獨立基礎 對于獨立基礎,則應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這種情況取決于柱網間距,當柱網間距在6m以內時,基礎底部一般為34 的方形或矩形獨立基礎或承臺,兩基礎之間只有23、3m,為起到均壓作用和方便金屬管線的連接,用404的鍍鋅扁鋼將獨立基礎內鋼筋焊接連通,并施行總等電位聯結。有時,即使柱網間距較大,如建筑的首層地面中附設有許多金屬管線,仍可利用基礎作為接地裝置,將金屬管線路與基礎內鋼筋連接成一體,也可起到均壓作用。如利用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輕鋼結構建筑物,其接地體作法在現行設計中,一般是將基礎鋼筋作為自然接地體,用40*4的鍍鋅扁鋼將其連通,并施行總等電位聯結。這樣處理,接地電阻很小,一般容易達到設計要求。在設計中需注意,應在室外合適位置預留接地連接板,具體作法可以參考國家標準圖籍接地裝置安裝(03D501-4)。這樣,當接地電阻值達不到要求時,施工單位可以方4、便地連接人工接地體和測試接地電阻值,這一點應在設計圖紙中有所體現。 另外,在設計圖紙中,還應注意不能泛泛而談;利用建筑物基礎鋼筋做自然接地體;。還應交待清楚用不小于10圓鋼將基礎鋼筋和地腳螺栓可靠焊接,具體作法參見國家標準圖籍利用建筑物金屬體做防雷及接地裝置安裝(03D501-3)的17頁。這樣,從接閃器到引下線,再到接地裝置,才能形成完整的雷電流通道。如果柱網間距較大,而首層地面無金屬管線路或管線路很少,就應另加接地裝置,這里不再贅述。3 樁基 建筑樁基基礎,不論挖空樁還是沖孔樁,都是將一根根鋼筋混凝土柱子深入地中,直達幾十米深的巖層,樁基上部澆筑鋼筋混凝土承臺與樁基連成一體,承臺上面是建筑5、的剪力墻和柱子。樁基中鋼筋作接地體的作法一般是:利用樁基內的主筋作為垂直接地體,將樁基頂部一根鋼筋與承臺主筋焊接(預制樁基,一般是預制樁基就位后,在頂端打掉一定長度的混凝土,將外露的鋼筋與承臺鋼筋焊接),利用承臺、地梁內兩條主筋作為水平接地體,承臺的主筋又與上面作為引下線的柱(或剪力墻)中鋼筋焊接。為了便于進出管線的接地,應在室外地平下0.7m處沿建筑四周外延預埋一些鐵件或者用4*4鍍鋅扁鋼圍上一圈,這些鐵件和鍍鋅扁鋼與作為引下線的鋼筋相焊接。 當建筑物周邊有護坡樁時,也應利用其作為接地體,做法是:坡樁頂留出一根鋼筋,用10圓鋼或鋼筋,或者用25*4扁鋼將其連接起來,然后與建筑物基礎鋼筋連接,與土壤接觸的鋼材用1:2水泥砂漿保護起來,水泥砂漿保護厚度50mm,即直徑100mm.4 結束語 接地體用于將雷電流傳導及散流入地,是現代防雷技術措施的基礎。其設計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等電位連接、傳導、分流三個防雷措施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對接地體的設計應引起建筑電氣設計人員足夠重視,使其設計符合規范要求,最大程度地避免和減輕雷電災害。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5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2
2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7
1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