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給排水中的節水節能研究(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2578
2022-07-15
4頁
41.18KB
1、建筑給排水中的節水節能研究摘要:在城市的總水量中,建筑內部用水占據的比例逐年增加,使得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的節水、節能問題越來越重要。鑒于此本人對怎樣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實現節能、節水作了詳細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設計Abstract: in the citys total water, water within the building up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crease year by year, make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water 2、saving, energy saving problem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view of this I how to realize the design in building water supply energy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 detailed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water and energy savin3、g; design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在城市的總水量中,建筑內部用水占據的比例逐年增加,使得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的節水、節能問題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工程設計人員和有關管理部門應對此引起足夠重視,在設計過程中統籌考慮,全面規劃,在強調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的同時,設計中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水電的浪費,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建筑工程給排水設計中的節水節能技術。 1,合理利用市政管網余壓 在城市供水中,按照城市供水規模大小不同,一般市政給水管網壓力均在02-04MPa之問,只能滿足35層多層建筑供水壓力。現在城市城區的土地利用率均較高,城區住宅高層建筑增多,且一般多層住宅樓層均在4、5層以上,供水壓力要求應用二次加壓。合理利用市政管網壓力,應用分區供水方式并應用新型供水設施,能減少二次加壓能耗。如市政管網壓力為03MPa,則5層和以下樓層可應用市政管網直接供水,5層以上應用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供水。這樣既不浪費市政管網余壓又不至于使低樓層管網壓力過高,造成能耗和水量浪費。 自來水管網供水范圍較大,從經濟技術和供水安全性方面考慮,城市管網系統供水壓力一般為15m左右,正常情況下可直供到二層用戶用水。目前情況是:設計部門一般按甲方和市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地下室用水由市政管網直供,其它用水均需樓內自行加壓供給。這顯然沒有充分利用市政水壓。從節能角度考慮是對能量的一種浪費。針對這一問5、題,設計部門應和市政主管部門充分溝通,準確掌握建筑周邊市政資料,在滿足用戶用水量、水壓安全性基礎上,在市政水壓直供范圍內盡量直供。無負壓變頻供水裝置是一種能充分利用市政水壓的新型供水方式。 2,應用新型節水設備 首先,應用優質管材、閥門,以往生活給水管道常使用的鍍鋅鋼管容易生銹,會造成水質污染,長時間閑置后再使用時會有銹水放出造成浪費,同時接頭處若銹蝕也會漏水滲水。現在通常應用新型管材如鋁塑復合管、鋼塑復合管、不銹鋼管、銅管、PP-R管、PE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地解決此類浪費問題。閥門是建筑給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類型和質量的好壞也能影響用水的質量。一般來講,截止閥比閘閥關得嚴,閘閻比6、蝶閥關得嚴。在同等條件時,我們應當優先選用更能夠節水的閥門。 其次,應用節水節能型衛生器具和配水器材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應用新型節水節能衛生器具和配水器材,如雙沖洗量坐便器,氣動和真空式大便器,充氣或者泡沫口水咀,腳踏開關淋浴器、節水延時自閉沖洗閥等等,均能不同程度地起到節水節能的效果,例如真空式大便器就是利用真空節水技術,用空氣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負壓產生的高速氣水混合物,快速將潔具內的污水,污物沖吸干凈。達到節約用水、排走污濁空氣的功效。應用充氣水龍頭和泡沫口水龍頭比普通水龍頭節水25。 3,生活給水管道中減壓節流。 生活給水系統按規定豎向分區后仍然存在著部分衛生器具配水點水壓偏大的7、問題,而這一點常常被忽視。因為即使在分區后各區最低層配水點的靜水壓仍高達300kPa-400kPa。而在進行設計流量計算時,衛生器具的額定流量是在流出水頭為20kPa-30kPa的前提條件下所得的。故而,若不采取減壓節流措施,衛生器具的實際出水流量將會是額定流量的45倍。隨之帶來了水量浪費、水壓過高、漏水量增加的弊病,同時易產生水擊、噪聲和振動,致使管件損壞、破裂。國外一些國家均應用在給水支管上安裝孔板、壓力調節閥或者減壓閥等手段來避免部分供水點超壓,為用戶提供適宜的服務水龍頭,使豎向分區的水壓分布更加均勻。所以在高層建筑給水系統豎向分區后仍應注意減壓節流的問題。 4,合理設置建筑配套消防系統8、 生活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兩者宜分別單獨設置。在高層建筑給水設計中宜把生活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兩者分別單獨設置,因為2種給水系統對水壓的要求不同,若合用個系統為滿足2種用水需要,勢必造成水量或者電能浪費,還會增加運行管理費用。消防貯水池宜單獨設置或者和游泳池、水景兼用,做到一水多用、重復利用和循環使用。因為在消防水和生活貯水池合建的情況下,會因為消防貯水量遠大于生活貯水量而致使生活供水在貯水池中停留時問過長,造成水質的劣化,使給水系統用戶用水端發生二次污染。而按標準定期更換貯水池中的全部存水(包括消防貯水)又會造成巨大浪費。 以區域集中消防加壓貯水系統取代各建筑物中的單個消防加壓貯水系統,9、這樣既可避免消防加壓給各建筑設計帶來的諸多技術問題。又能節省工程建設和設備投資,降低運轉費用,便于集中管理,同時可避免多座貯水池的大量消防貯水和定期換水而造成的浪費。 5,推廣中水回用技術 中水來源于建筑生活排水,包括人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廢水。生活廢水包括冷卻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和廚房排水等雜排水。不含廚房排水的雜排水稱為優質雜排水。中水指的是各種排水經過處理后,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中國的建筑排水量中生活廢水所占份額住宅為69,賓館、飯店為87,辦公樓為40,若收集起來經過凈化處理成為中水,用作建筑雜用水和城市雜用水,如沖10、廁所、道路清掃、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筑施工、消防等雜用,從而替代出等量的自來水,這樣相當于增加了城市的供水量。 因為中水工程是影響到整個建筑的系統工程,在已建成建筑中改造比較困難。同時又因為其初期投資較高,所以要想制定成標準規范,至少在目前看來是比較難于讓開發商接受的。但是從長遠看,在水資源越發缺乏的情況下,建設第二水資源-中水勢在必行。它是實現污水資源化、節約水資源的有力措施。 6,開發建筑雨水的集蓄利用技術 集蓄來自屋頂或者其它區域的降水作為中水水源加以利用,已成為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有效方法,對于實現水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1980年以來,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相繼開展了雨水收集利11、用的研究。研究表明,若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將雨水就近收集、就近處理、就近循環使用,作為中水用于沖洗廁所、清洗車輛、綠化、噴淋街道,或者作為景觀用水和河道補充水等,將節省相當可觀的水資源。不過,雨水集蓄利用系統并不是適用于每個地方,若降雨量不高或者用水量不大。則雨水集蓄利用系統的成本回收就比較慢。 一個完整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統主要包括匯集、蓄存和利用3個方面。因為雨水存在不易控制流量的特點,其匯集較為困難。在建筑中可應用滲水性能好的材料,并設置儲水設備,以收集和儲存雨水。雨水經收集、過濾、貯存等,便可用于廁所和馬桶的沖洗和清洗、水景和植物的澆灌、洗車、灑水、消防用水等。按照雨水處理后的用途不同,12、處理流程也不同,和人體不接觸的水水質要求較低,處理過程簡單,而和人體直接接觸的水水質要求高,處理過程復雜。通過建筑的屋頂收集的雨水,若帶有少量的泥沙和枝葉,能利用簡易的截留、泥沙過濾、沉淀等就能用于衛生清潔、澆灌植物等。 7利用太陽能用作建筑熱水加熱 利用太陽能制備生活熱水,既節約能源又保護環境。多層居住建筑太陽能宜分散設置,在樓梯間公共部位設管道井,各戶的太陽能進出水管均設在管井中,每戶的太陽能集熱板熱水箱設置在屋面。陰雨天無法使用太陽能時,熱水由設在室內的燃氣熱水器補充。對于高層住宅除上部幾層能設置分散的太陽能熱水器外,其它層不宜應用分散設置太陽能,應應用集中供熱的太陽能熱水系統。高層建筑13、太陽能的利用有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直接利用是把整個屋面均布置成幾組串連集熱的太陽能聚熱板。在樓梯間頂部設水箱間,熱水箱內設電輔助加熱設備,熱水應用上供下回,循環泵設置在水箱間:間接利用是太陽能板集中設置在屋面或者和景觀相結合,設置在小區內的道路架空間上面,換熱器熱水箱設在地下室沒備間內,制備好的熱水再用變頻泵送到各用戶。當太陽能不足時,用燃氣式電能輔助加熱。 結語 在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我們應“堅持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同時依靠科技進步,通過不斷采取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來達到節水節能的目的。這樣不僅能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解決高峰期缺水問題,還能減少污水排放量,保護環境。參考文獻1,孫海洲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若干問題探討中國給水排水2010-08簡歷:郎進 男 1982年8月17日生 云南昆明人 現為助理工程師職稱 本科學歷 工學學士 研究方向主要為建筑節水技術及中水 水污染處理、水環境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