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質量控制措施(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2615
2022-07-15
5頁
23.95KB
1、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質量控制措施第一條給水塑料管管道穿越樓板必須采取防滲漏措施。穿越處應采用C20細石砼分二次嵌縫(第一次為板厚的,待達到50%強度后進行第二次嵌縫到結構層面),并用定型模具支設,確保其嵌灌密實。第二條敷設管段支撐應符合設計要求,其間距亦應符合DB13(J)23-2000建筑給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術規程及CJJ/T29-98要求。給水管道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嚴格的水壓試驗及外觀檢查,同時應對管道進行沖洗、消毒(消毒液采用含2030mg/l有效氯溶液)。第三條排水塑料管材宜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且應按高度不大于4m設一道伸縮節。排水管道穿越樓板、屋面應做好防水措施,并應設2、止水環,板底應設置塑料裝飾圈。立管支撐間距,管徑為50應不大于1.2m,管徑大于等于75的不得大于2m;橫管按管徑確定,但最大不得超過2m。第四條管道穿越墻體時,必須設置套管,套管內采用柔性材料填塞,表面應進行封閉處理。管道井的板頂標高應低于休息平臺100mm,當管道井板標高與休息平臺標高一致時,管道穿越墻體應采用聚氨酯防水做封閉處理并制作混凝土防水墩臺。第五條給水管道采暖系統安裝完成后必須按規定進行打壓試驗,試驗時須由現場監理人員見證,填寫有關試驗記錄。系統打壓前,必須將系統中所有截門打開,不得遺漏,以確保試驗準確。第六條下列管道及衛生器具須進行試驗,并填寫相關資料、經甲方或現場監理人員簽字3、認可:1、0.000以下埋地管道做灌水試驗;2、各種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水壓試驗;3、衛生器具須做滿水和通水試驗;4、給水系統應打開三分之一的配水點做通水試驗;5、生活給水系統管到在交付使用前必須進行清洗和消毒。第七條采暖、給水水平管支架應采用204角鋼加設套箍或定型卡箍,不得用立管卡具代替。在墻上固定管道支架應灌填M10水泥砂漿、細石砼或預制混凝土塊固定,不得用木楔、鋼釘等固定支架。第八條設置管道支架、吊架時,應充分利用已有的砼帶、砼預制塊或過梁進行固定;在樓板上安裝吊架時應穿透樓板。第九條采暖管道安裝前,應清除腔內留存焊渣,防止堵塞。第十條采暖管道主管道中供水管的開口應向下、回水管的開口4、應向上,管口不得平開。第十一條建筑物采暖入口處應設置平衡閥,戶內系統設置過濾器。第十二條采暖及給水管道井內應設置鎖閉閥及插卡式水表。第十三條采暖管道的彎曲應采取現場煨制的方法,不得使用彎頭、三通等構配件。第十四條散熱器安裝距墻面宜為130,固定暖氣片的支架應有前后限位措施(可背襯角鋼)。第十五條散熱器水平支管長度大于1500的,應設置水平支架。第十六條水暖、衛生器具安裝應嚴格控制標高,嚴禁出現管道返坡、地漏超高等問題。第十七條衛生器具安裝時,其與地面或墻體的連接應采用金屬固定件安裝牢固,金屬固定件應進行防腐處理。衛生器具與金屬固定件的連接表面應安置橡膠墊片。第十八條構造無內存水彎的衛生器具與生5、活管道或其它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排水管道連接,必須在排水口以下設置存水彎,存水彎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第十九條各種衛生器具與臺面、墻面、地面等接觸部位均應用硅酮膠或防水密封條密封。第二十條衛生間穿樓板管道套管上口應高于地面50。第二十一條當墻體或吊頂內的管線可能產生冰凍或結露情況時,應對管線進行保溫、隔熱處理。不采暖的地下室、車庫安裝水平支管必須采用“橡塑海綿”或巖棉等保溫材料進行處理。第二十二條建筑物上下水總管道出入口處應進行防水處理。預留洞口管道上部凈空應采用礦棉鑲填,兩側外抹20水泥砂漿,室外做兩道SBS防水層,防水層寬度應比洞口每邊大不少于150。防水層施工應在主體施工完成后進行。6、對有嚴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須采用柔性防水套管。第二十三條室內消防栓的栓口位置應向外。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工程第一條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工程施工應嚴格國家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和國家建筑標準圖集03K404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二條普通供暖方式采用墊層內暗裝管線時,應依照地板采暖中關于暗管敷設的相關要求執行。第三條采暖系統埋地部分的盤管(PE-X管)不得有接頭,彎曲部分不得出現硬折彎現象,盤管的彎曲半徑應符合有關規程要求,彎曲部位的盤管應增加固定卡的數量,其間距不宜大于300mm。施工中出現盤管損壞,應鑿除砼保護層后重新盤管,不宜采用銅接頭連接。第四條當盤管在分集水器附近或穿越門口處排管密集且管的間7、距小于100mm時,盤管外部必須設置柔性套管。第五條當盤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的明裝管段應加裝塑料套管,套管應高出地面150200mm。第六條采暖盤管不得曝曬,應在鋪設完成后24h內開始澆筑砼保護層。第七條找平層施工應按有關要求執行。當設計要求做找平層時,應按設計施工;設計無明確規定時,應根據結構層平整度確定,如用1m檢測尺檢查其平整度偏差大于8mm時,應做找平層。第八條絕熱層聚苯板厚度當為樓層間時不應小于20mm,當與土壤直接接觸時不應小于30mm,當與室外接觸時不應小于40mm;密度不應小于20Kg/m3,壓縮強度不應小于100Kpa,吸水率不應大于4%,氧指數不應小于30,聚苯板的其它物理、8、化學性能應滿足規程要求。第九條設計無具體要求時,邊界保溫帶(聚苯板條)的厚度外墻應不小于20mm、內墻應不小于10mm;邊界保溫帶的高度應滿足地面工程做法,且不得小于120mm,施工后的高度應與地面面層齊平,一方面防止熱損耗,另一方面防止地面塊料面層膨脹起鼓。第十條現澆砼保護層應選用卵石砼,石子粒徑不應大于12mm。第十一條砼保護層振搗和養護過程中,系統應保持不小于0.6Mpa的水壓,養護周期不應小于48h。第十二條砼保護層面積大于30m2或邊長超過6m時,應按不大雨6米間距設置伸縮縫。伸縮縫的寬度不應小于10mm,并將整個保護層斷開。石材或面磚地面與墻柱交接處亦應留設伸縮縫,縫內用聚苯板填塞9、。第十三條砼澆筑過程中,應注意對盤管成品的保護,不得直接上人踩踏,確需上人時,應鋪板或墊磚設置通道,通道下盤管應用塑料布覆蓋,防止污染。第十四條采用地暖的衛生間地面應設置兩道防水隔離層。第十五條進入采暖季節前,如不供暖,則應將盤管內承壓水吹洗干凈,防止凍脹破壞管件。第十六條分戶墻應采取防水措施,防止漏水時滲入相鄰戶內。散熱器集氣、滲漏的質量通病控制:1.1散熱設備的管件與配件必須匹配,原則上應使用同一廠家的配件。1.2散熱器的支架(托架)安裝構造應正確,在墻內埋設應固定牢靠、位置準確,每一平面支架數量不得少于2個。1.3散熱器支管長度大于1.5m時,應在支管上安裝管卡;出地面的塑料管應在轉彎處10、安裝管卡、在閥門處安裝固定支架。1.4散熱器及支管的坡度、坡向必須正確,并保證排氣通暢;散熱器排氣閥的排氣孔應向外傾斜45度安裝。1.5散熱器與墻內表面的安裝距離當設計無明確要求時,應為30mm,距窗臺應不小于50mm。掛裝的散熱器,距地面高度應為150至200mm,衛生間散熱器底部距地不得小于200mm。1.6管道井內的排氣裝置安裝高度必須高于室內散熱裝置最高點不少于300mm,并保證排氣通暢。第一條給排水管道穿樓板處滲漏的防治措施:23.1給排水管道穿樓板處的預留洞口位置應準確,不得事后剔鑿砼樓板。23.2管道安裝完畢,應在樓板預留孔板底支設專用模具(鋼制或竹膠板),并應支設牢固。灌縫時,采用C20細石砼(可摻入適量微膨脹劑)分二次嵌縫,并澆搗密實。23.3地面找平層施工前,應對管道穿樓板處進行防水處理:在管的四周應留出810mm的溝槽,用防水油膏嵌塞嚴密,然后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裹住管壁,并保證粘結牢固。23.4管道根部采用U-PVC套管保護。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