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公司強夯地基施工質量標準(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大寶
編號:45265
2021-01-24
9頁
251.25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房地產開發公司別墅洋房項目質量管理標準做法及制度資料合集
1、1 碧桂園集團 地基工程 強夯法地基施工工藝和質量標準 (試行版) 碧桂園集團工程管理中心 2014 年 8 月 1 目 錄 一、編制說明-2 二、概述-3 三、適用范圍-3 四、準備工作-3 五、強夯施工藝工流程-4 六、施工工藝、質量標準-5 6.1 施工技術參數的選取-5 6.2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6 6.3 質量檢驗標準 -7 七、 質量檢測和驗收-7 2 一、編制說明 由集團工程管理中心編制的 碧桂園集團地基工程強夯法施工工 藝和質量標準 ,是根據: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行 業 標 準 建 筑 地 基 處 理 技 術 規 范 (jgj79-2012) 結合碧桂園集團軟基工程實2、際情況綜合編制而成。本標準為 試行版,各區域、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如有疑問和建議,請與集團工程 管理中心聯系。 試行期間,工程管理中心將收集、整理各方意見,調整成熟后正 式出版。 3 二、概述 強夯法又稱動力加固法, 它是利用起重機械將重錘(一般10T-60T)從高處(一般落 距6M-40M)自由落下,給地基強大的沖擊力和振動力,從而達到提高地基土的強度和 降低其壓縮性目的。它具有加固效果顯著、適用土類廣、施工方便、縮短工期、節省 費用等優點,在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筑、倉庫、機場跑道、鐵路和高速公路路基等工程 已得到迅速、廣泛的應用。 三、適用范圍 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3、濕陷性黃土、素填 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對含有良好透水性夾層的飽和細粒土地基應通過試驗后應采用。 四、準備工作 強夯地基施工前至少應完成下列工作: 4.1 調查強夯場地及毗鄰區域內的地下和地上管線、建(構)筑物及障礙物,清除地 下管線、樹根等障礙物; 4.2 對可能受強夯施工影響范圍內的建(構)筑物(特別是老、舊居民房) ,應由有資 質的鑒定單位對其作出鑒定,做好記錄(拍照或錄相); 4.3 當強夯所產生的震動對周圍鄰近建(構)筑物有影響時,應在靠建(構)筑物一 側挖減振溝或采取適當加固防振措施,并設觀測點; 4.4 對振動、噪音以及粉塵有特殊要求時應采取相應措施; 4.5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44、.6 強夯設計圖紙會審并形成圖紙會審紀要; 4.7 強夯地基專項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 施工組織設計或強夯地基專項施工方 案得到總監理工程師的批準; 監理規劃 (可根據項目進展進行補充完善)得到監 理公司技術負責人的批準。 4 五、強夯施工藝工流程示意圖 施工場地清理和平整 測高程放點 第N遍夯放點施工 起重機就位 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第一遍點夯施工 滿夯施工 填平夯坑并測量高程 測量夯后場地標高 監 理 復 核 監 理 旁 站 地基承載力檢測 竣工驗收 監理組織 不合格另案處理 5 六、施工工藝、質量標準 6.1 施工技術參數的選取 6.1.1 單點夯擊擊(次)數 每遍每夯點的夯擊擊數可通過試驗5、確定,且應同時 滿足下列條件: 1.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下列數值: 當單擊夯擊能小于 3000KN.M 時為 50mm; 當單擊夯擊能為 3000-6000KN.M 時為 100mm;當單擊夯擊能為 6000-10000KN.M 時為 200mm;當單擊夯擊能為 10000-15000KN.M 時為 250mm;當單擊夯擊能大于 15000KN.M 時為 300mm; 2.夯坑周圍底面不應發生過大隆起; 3.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 6.1.2 夯擊遍數 應根據地基土的性質確定,一般情況下,可采用點夯 2-4 遍,最 后再以低能量(為前幾遍能量的 1/5-1/4,錘擊數為 2-4 擊6、)滿夯 1-2 遍,滿夯可 采用輕錘或低落距錘多次夯擊,錘印搭接。對于參透性較差的細顆粒土,必要時夯擊 遍數可適當增加。 6 6.1.3 在缺少試驗資料或經驗時,可參考表 6-1 和表 6-2 參數。 表 6-1 強夯施工技術參數的選擇 項次 項目 施工技術參數 1 錘重和落 距 錘重C與落距h是影響夯擊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錘重一般不宜小于8t,常用的為10、 15、20t。落距一般不小于10,多采用10、13、15、18、20、25不等幾種 2 夯擊能 錘重C與落距h的乘積稱為夯擊能E,一般取6003000N.m;一般對砂質土取10001500 N.,對粘性土取15003000N.。夯擊7、能過小,加固效果差,夯擊能過大,對于 飽和粘土,會破壞土體形成橡皮土(需另行采取措施處理),降低強度 3 夯擊點布 置及間距 夯擊點布置對大面積地基,一般采用梅花形或正方形網格排列;對條形基礎,夯點可成 行布置; 對工業廠房獨立柱基礎, 可按柱網設置單點夯擊, 夯點間距取夯錘直徑的2.5-3.5 倍,一般為5-9,一般第一遍夯點的間距宜大,以便夯擊能向深部傳遞. 4 夯擊遍數 與擊數 一般為2-3遍,前2遍為“點夯”,最后一遍以低能量(為前幾遍能量的1/5-1/4或按設計 要求)進行“滿夯”(即錘印彼此搭接),以加固前幾遍夯點間隙之間的粘土和被振松 的表土層。每夯擊點的夯擊數以使土體豎向壓縮量8、最大而側向移動最小,最后兩擊沉降 量之差小于規范要求或試夯確定的數值為準,一般軟土控制瞬時沉降量為5m,廢渣填 石地基控制的最后兩擊下沉量之差5m。每夯擊點之夯擊數一般為69擊,點夯擊數 宜多些,多遍點夯擊數逐漸減小,滿夯只夯23擊 5 兩遍之間 的間隔時 間 通常待土層內超孔隙水壓力大部分消散,地基穩定后再夯下一遍,一般時間間隔12周。 對粘土或沖積土常為3周,若無地下水或地下水位在5以下,含水量較少的碎石類填土 或透水性強的砂性土,可采取間隔12周,或采用連續夯擊而不需要間歇 6 強夯加固 范圍 對于重要工程應比設計地基長(L)、寬(B)各大出一定加固寬度,有設計要求的則按 設計,對于一般9、建筑物,則加寬3一5 7 加固影響 深度 加固影響深度H()與強夯工藝有密切關系,一般按修正的梅那氏(法)公式估算: H=Kc.h/10 式中 C夯錘重力(KN); h落距(錘底至起夯面距離)(); K折減系數,一般粘性土取0.5,砂性土取0.7;黃土取0.350.4 7 表 6-2 強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m) 單擊夯擊能(KN.M) 碎石土、砂土等粗顆粒土 粉土、粘性土、濕陷性黃土等細顆粒 1000 4.0-5.0 3.0-4.0 2000 5.0-6.0 4.0-5.0 3000 6.0-7.0 5.0-6.0 4000 7.0-8.0 6.0-7.0 5000 8.0-8.5 7.0-710、.5 6000 8.5-9.0 7.5-8.0 8000 9.0-9.5 8.0-9.0 10000 10.0-11.0 9.5-10.5 12000 11.5-12.5 11.0-12.0 注:強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應從最初起夯面算起;單擊夯擊能 E 大于 12000KN.M 時,強夯 的有效加固深度應通過試驗確定。 6.2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6.2.1 清理并整平施工場地; 6.2.2 標出第一遍夯點位置,測量場地高程; 6.2.3 夯機就位,起吊吊鉤至設計落距高度,將吊鉤牽引鋼絲繩固定,鎖定落距; 6.2.4 將夯錘平穩提起置于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6.2.5 起吊夯錘至預定高度,11、夯錘自動脫鉤下落夯擊夯點; 6.2.6 測量錘頂高程,記錄夯坑下沉量; 6.2.7 重復步驟6.2.56.2.6,按設計的夯擊數和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 6.2.8 夯錘移位到下一個夯點,重復步驟6.2.2-6.2.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 6.2.9 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夯坑內的水必須排除】或推平壓實,用方格網測量場地 高程,計算本遍場地夯沉量; 8 6.2.10 在規定的間歇時間后,按以上步驟完成全部夯擊遍數; 6.2.11 滿足間歇時間后,進行滿夯施工。 6.3 質量檢驗標準 表6-1 項目項目 序號序號 檢查項目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檢查方法檢查方法12、 主控主控 項目項目 1 1 地基壓實度地基壓實度 設計要求設計要求 按規定方法按規定方法 2 2 地基承載力地基承載力 設計要求設計要求 按規定方法按規定方法 一一 般般 項項 目目 1 1 夯錘落距()夯錘落距() 300300 鋼索設標志鋼索設標志 2 2 錘重()錘重() 100100 稱重稱重 3 3 夯擊擊數及順序夯擊擊數及順序 設計要求設計要求 計數法計數法 4 4 夯擊間距()夯擊間距() 500500 用鋼尺量用鋼尺量 5 5 夯擊范圍(超出基礎范圍距離)夯擊范圍(超出基礎范圍距離) 設計或規范要求設計或規范要求 用鋼尺量用鋼尺量 6 6 前后兩遍間歇時間前后兩遍間歇時間 設13、計或規范要求設計或規范要求 七、 施工質量檢查和驗收 7.1 打夯前 主要檢查夯錘質量和落距; 7.2 打夯中主要檢查 在每一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 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復核每個夯點的夯擊數、每擊的夯沉量、最后兩擊 的平均夯沉量和總夯沉量、夯點施工起止時間。 7.2 打夯后主要檢查 7.1 地基承載力的檢測、地基均勻性的檢測; 7.2 地基承載力的檢測, 應在打夯結束后間隔一定時間進行。 對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 間隔時間宜為 7-14d;粉土和粘性土地基,間隔時間宜為 14-28d。 7.3 竣工驗收 應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工程項目副總組織。 參加單位為: 建設、 監理、 施工、質監站、設計、地質勘查等。
培訓課件
上傳時間:2021-01-24
13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