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大東方國際高層住宅二期工程模板、外架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52698
2022-07-15
19頁
215.04KB
1、桓大東方國際二期工程模板及支撐施工方案編制單位: 重慶桓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編制項目: 東方國際項目部編 制 人: 劉滿前審 核: 何安永編制時間: 二零一一年三月一日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施工方案概述1三、模板及支撐施工設計依據1四、模板結構支撐架的搭設1五、常用數據1六、結構模板及支撐桿件驗算2七、粱板支撐系統的構造和施工設計要求6八、支模架施工安全保證措施7九、模板架料的拆除8十、樓面設計標準荷載參考表8一、工程概況1、本工程抗震烈度按6度設防;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 2、結構形式:本工程6號樓主體結構均為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柱為墻及邊緣構件和短肢剪力墻,短肢剪力墻有“L2、”、“T”、“”形等,所有樓蓋系統均為現澆梁板??蚣芰捍斫孛娉叽鐬?50400、200300、200400、200500、200550、200600,最大斷面為200600。樓板厚度有130mm、120mm、100mm及80mm。4、主體結構砼強度等級:柱、墻為C30、C40、梁板為C30。建筑功能:高層住宅、車庫。 二、施工方案概述1、本工程層高為3.Om。2、本工程短肢剪力墻、剪力墻厚均為200mm。薄腹梁,其截面尺寸主要為2004003800,板厚主要有: 120mm、100mm及80mm。3、砼澆筑方式采用商品砼(坍落度1822 cm),泵機輸送砼入模內的方式進行施工。支撐采用4833、.5的鋼管,柱墻梁模板采用優質九夾板,12高強對拉絲桿,板模板采用優質竹膠板、50100300的木楞配合使用,模板接頭縫用雙面粘膠帶封閉。三、模板及支撐施工設計依據 1、本工程有關施工設計圖紙: 2、本企業程序文件及其它支持文件; 3、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項目管理程序; 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l30-2001; 5、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6、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GB50214-2001 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9、施工手冊第三版第一冊腳手架工程分部四、模板結構支撐架的搭設1、4、本工程支撐系統(包括墻、柱、梁、板) 各層均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均考慮采用一次性滿堂架搭設,投入整三層架料周轉使用。2、鋼管支架立柱部分采用上下層架的搭設方法,上層立柱必須采用雙扣件和下層立柱相聯,確保上層能有效地傳遞到下層立柱上。、柱支撐的搭設:立柱鋼管離柱邊約300mm左右,橫向設置四五道水平鋼管,第一道離地面200mm處搭設,最后一道在梁下口(柱頂)搭設,并與周圍架網聯成整體。、梁的支撐搭設:沿梁縱向每800mm設一道立柱,橫向間隔0.7米。水平桿離地300mm處縱橫設置,梁底模下口設置一道,中間按不大于1.80米均勻設置,并與周圍架網聯成整體。為了有效地抵抗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水平剪力,在5、縱橫向每間隔兩排設置一道剪刀撐。立桿搭設時必須拉線,以保證支撐系統橫平豎直。底層立柱基礎局部較軟弱時,必須先將地基夯實,墊好墊板后再搭設。、現澆板支撐系統的搭設:現澆板支撐的立柱按縱橫間距1.1m搭設,立桿上至少設三道水平桿,并與梁柱支撐聯為一個整體網架。五、常用數據:1、模板及支架自重標準值為1.1KNm2:2、砼自重標準值為24KNm3;3、鋼筋自重標準值(按每m3砼含量計算):梁柱為1.5KNm3,板為1.1KNm3;4、振搗砼對水平模板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為2KNm2;5、傾倒砼對梁側模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為4.OKNm2;6、鋼管采用483.5,其截面特性:A=489mm2,I=12.19c6、m4截面模量W=5.08cm3,回轉半徑i=1.58cm;六、結構模板及支撐桿件驗算:1、梁支撐系統及梁模板設計計算 由于梁主要是薄腹梁,其截面尺寸主要為200400600?,F對最具代表性截面200600梁的支撐進行計算:1.1荷載計算:整個滿堂架支撐系統的立桿沿梁橫向間距700-1200,沿縱向間距800。梁板支撐搭設見圖一所示。(1)、模板及支架自重標準值:(1.2+0.7+0.52)0.81.1=2.552kN(2)、新澆砼自重標準值:(1.2+0.7)0.10.8+0.20.50.824=5.568kN(3)、鋼筋自重標準值: (1.2+0.7)0.10.81.1 +0.20.50.87、1.5=0.287kN(4)、振搗荷載標準值:(1.2+0.7)0.82=3.04kN1.2、鋼管扣件抗滑計算一根立桿所承受的軸向荷載為:按:(架規P16)由兩根立桿承擔所以:(2.552+5.568+0.287)1.2+3.041.42=7.172kN一個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設計值RC=8kN7.172kN,因此考慮一個扣件作為抗滑扣件,滿足要求。1.3、立桿穩定計算由上式可知:一根立桿所承受的軸向力設計值為:N=7.172KNNfA (架規P16)其中f=205N/mm2 A=489mm2。L0=h+2a=1200+274=1348mm (架規P20)取=74 mm =1200 mm=L0/i8、=134815.8=85.3查表得:=0.692,則0.692489205=69.4KN7.172kN,滿足要求。1.4、梁模計算:1.4.1、荷載計算:(1)、模板及支架自重標準值:(0.7+0.52)0.81.1=1.496kN(2)、梁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0.60.20.824=2.304kN(3)、鋼筋自重標準值:0.60.20.81.5=0.144kN(4)、振搗荷載標準值:0.20.82=0.32N1.4.2、梁下鋼管橫梁計算:(1)、內力計算:梁荷載傳給橫梁簡圖,見圖2。q=0.321.4+(1.496+2.304+0.144)1.20.2=25.904KN/m圖2q=25.19、8KN/M200250250即:橫梁跨中的最大彎矩Mmax=qbL(2-b/L)8=25.9040.20.7(2-0.20.7)8=0.777kNm=Mmaxw=0.777106(5.08103)=152.95Nmm2205Nmm2滿足要求。(2)、橫梁撓度計算:進行組合時僅組合恒載,受力圖如下:F=4.733KN350350圖3F=(1.496+2.304+0.144)1.2=4.733kN橫梁=FL3 /(48EI)=4.7337003103(482.0610512.19104)=1.35mmL/150=700150=4.67mm滿足要求。1.4.3、梁底模計算:梁底模計算:梁底模采用九夾10、板,其厚度=17mm;彈性模量E=5000MPa,凈截面抵抗矩WX=9.633cm3;凈截面慣性矩IX=8.188cm4。由于九夾板凈曲強度設計值f=24(順紋),故需在橫梁之間設小楞,間距為400。計算簡圖入如圖所示:ql=0.321.4+(1.496+2.304+0.144)1.20.8=6.476kNm即:模板所受的最大彎矩:MmaX=0.1256.4760.42=0.13kNm(1)、強度計算:=MmaxWX=0.13106(9.633103)=13.495Nmm2f=24Nmm2滿足要求。(2)、撓度計算:在計算撓度時,梁作用在模板的荷載為線荷載且對進行組合時僅組合恒載,受力圖見圖411、。400q1=6.476KN/m或q2=5.916KN/m圖4q2=(1.496+2.304+0.144)1.20.8=5.916kNmW梁底模=0.273q2L4/(100EL)=0.2735.9164004(10051038.188104)=1.01mm=1.5mm 滿足要求。1.4.4、累計撓度計算:小楞撓度與梁底模自身撓度之和即為梁的累計撓度值累計撓度=梁底模+橫梁=1.26+1.35=2.61mm=4.0mm滿足要求。1.4.5、梁側模計算 、側壓力計算分別按及計算設已知=300,=2.5mh,即: 1=1.2,2=1.15KNm2KNm2取二者較小者 KNm2計算。、按強度要求計算12、立擋間距為500mm,設模板按連續梁計算,梁上板厚按100mm考慮,則側壓力化為線荷載q=14.4(0.6-0.1)=7.2 KNm2彎矩系數與底板相同ql2=7.20.52需要 mm3選用側模板的截面尺寸為17mm500mm。截面抵抗矩mm3可滿足要求。、按剛度要求計算符合要求。2、剪力墻模板支撐及模板計算標準層:剪力墻高H=3.0m,厚度200mm。柱模采用九夾板大板拼裝,本工程均為短肢剪力墻及剪力墻,由于短肢剪力墻多為異形截面柱,因此柱側模板采用50100枋木組成的豎向楞及483.5mm的鋼管水平楞夾牢,鋼楞外采用對拉螺栓拉緊,枋木間距200 mm,鋼楞間距600mm,先背枋木,后背立桿13、。12對拉螺栓設置間距為600600mm。砼輸送方式為輸送泵送入模內,澆筑速度為2.5mh,混凝土入模溫度為25C,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坍落度1820cm。 由于其采用的振搗器為插入式振搗器(屬于內部振搗器),因此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二式計算,并取其中較小值作為側壓力的最大值: ; 2.1、模板設計計算2.1.1、荷載計算:(1)、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計算:混凝土溫度T=30,坍落度為18-20cm摻外加劑,混凝土澆筑速度為2.5mh,即: 1=1.2, 2=1.15KNm2KNm2按規定取較小值,即取g=51.148KNm2(2)、振搗混凝土時對模板側面產生的壓14、力標準值為4kNm2;(3)、混凝土有效壓頭高度h=51.14824=2.13m圖58702130600600600600300300q1=41.4=5.6KN/m2q3=51.1481.2=61.38KN/m2q1+ q3= q2因此該模板所受的側壓力如圖5。2.1.2、模板所受的設計荷載(不考慮荷載設計值折減系數0.85):模板采用九夾板:其肋板厚度d=17mm,凈截面抵抗矩W=9.633cm3,凈截面面積A=6.91cm2。計算簡圖如圖6所示。由于受傾倒荷載的影響,模板所受的最大荷載為:(1)、計算強度的荷載組合:q4=(51.1481.2+41.4)0.2=13.396kNm;(2)、15、計算撓度的荷載組合:q5=51.1481.20.2=12.276kNm。2.1.3、模板受力的計算簡圖見圖6。q4=13.396KN/m 或q5=12.276KN/M圖63006006002.1.4模板內力計算:(1)、模板所受的最大彎矩:Mmax=0.125q4L2=0.12513.3960.22=0.067kNm(2)、強度計算:=Mmax/W=0.067106(9.633103)=6.955Nmm2f=20Nmm2(橫紋),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W=0.52Iq5L4/100EI=0.5212.2762004/(10051038.188104)=0.249mm=0.8mm,滿足要求16、。2.2、內楞計算:2.2.1、荷載計算:枋木內楞直接與模板接觸,承受模板傳來的荷載。由于木楞間距200mm,對拉鋼螺栓設置間距為600600mm,因此木楞所受的荷載:計算強度的荷載組合如下:g6=(51.1481.2+41.4)0.2=13.396kN計算撓度的荷載組合:g7=(51.1481.2)0.2=12.276kNm2.2.2、內楞受力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受力簡圖見圖7。圖7q6=13.396KN/m或q7=12.276KN/m6006006002.2.3、內力計算:(1)、模板所受的最大彎矩: Mmax=0.10q6L2=0.1013.3960.22=0.054kNm(2)、強度計算17、:=MmaxW=0.054106(9.633103)=5.606Nmm2f=13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q7L4/(150EI)=12.2762004/(15051038.188104) =0.32mmL400=200400=0.5mm滿足要求。 2.3、外鋼楞的作用主要是加強各部分的連接及模板的整體剛度,可不計算。2.4、累計撓度計算:木楞撓度與墻柱側模自身撓度之和即為墻柱側模累計撓度,其值累計撓度=柱側模+鋼楞=0.249+0.32=0.569mm=4.0mm滿足要求2.4、對拉螺栓驗算:采用間距600600mm,、對拉螺栓的拉力N=F對拉片水平間距對拉片豎直間距 =66.18、980.30.3=6.028KN、對拉螺栓的應力 =NA=6.72103(3.1462) =59.448mm22,8758100梁8758100懸臂構件275懸臂構件2100、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中施工荷載較大,在坼除模板支撐時的跨中可留23排模板和支撐系統不拆除,以承受產生的施工活荷載。、拆下來的模板及架料應按規格、分類堆碼及清理。十、樓面設計標準荷載參考表:、主要使用荷載標準值序號使用部位荷載標準值序號使用部位荷載標準值1住宅臥室客廳2.0KN/m24電梯機房7.0KN/m22住宅廚衛間2.0KN/m25上人屋面2.0KN/m23住宅陽臺2.0KN/m26樓梯及前室2.0KN/m2、施工堆料19、重量均不得超過以上標準值。目 錄一、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11、工程概況.12、編制依據.1二、施工方案.11、概述.12、操作步驟.1三、鋼挑梁懸挑腳手架計算書.41、架設計及計算說明.42、外架懸挑梁驗算.4 一、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1、工程概況東方國際6號樓及車庫為短肢剪力墻結構,地上為33層,其主體施工及裝飾腳手架采用鋼挑梁支承式懸挑外架。它能夠起到結構施工外防護和外墻裝修等作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懸挑外架的工作范圍是:做主體時從標準層開始搭設,外墻裝飾施工時搭設至一層裝修完后拆除。2、編制依據、本工程有關施工設計圖紙。、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及法規。、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0、30-2001、J84-2001。、高層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二、施工方案1、概述、懸挑外架鋼挑梁采用I16工字鋼,總長2.3m/根,其平面布置方案如圖一、圖二所示。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需要,共設56個支承點。、做主體時搭設成單排防護腳手架,如圖八所示。裝飾外墻時為便于操作,搭設成雙排防護腳手架,如圖五所示。、單排腳手架只搭設外排立桿,步距1.8m,立桿間距不大于1.8m,雙排腳手架步距為1.8m,立桿間距不大于1.8m。2、操作步驟2.1、架體搭設前先平整好基礎面,第一次直接從基礎面上開始立桿搭設,待四層搭設完畢后,開始在第四層樓面上預埋14的鋼筋環,以固定懸挑鋼梁,如圖三所示,其預埋位置及尺寸21、應滿足圖一、圖二和圖四要求。2.2、待混凝土強度達到C10時,將鋼梁一端穿入所預埋鋼筋環,并加以固定,方可進行架體搭設。、架體搭設時,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搭設總高度為19.5(六層半樓)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相鄰立桿對接扣件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0mm。、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頂層立桿搭接長度與立桿頂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應符合立桿頂端高出女兒墻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22、5m。、立桿搭設時其垂直度應控制在100mm范圍內??v向水平桿搭設、隨立桿搭設進度同時搭設縱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搭設時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立桿用對接扣件按長,對按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有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在封閉型腳物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橫向水平桿的搭設。每搭高完一步架的立村及縱向水平桿后,緊接著搭設橫向水平桿。、搭高橫向水平丁時在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作業層23、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單排肢手架的橫向水平桿一端用直角拓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后,另一端擱在板上或插入墻內插入長度不應小于180mm,擱在板上時加上掃地桿并采用夾墻或抱柱子方式固定。、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的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宜大于100mm。、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不應設置在下列部位:設計上不允許留腳筆眼的部位;過梁上與過梁兩端成600角的三角形范圍內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梁或梁墊下及其兩側各500mm范圍內;磚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2024、0mm和轉角處450mm的范圍內;其它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300mm和轉角處600mm的范圍內;獨立或附墻磚柱;、隨著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的搭設,同時設置連墻件、剪刀撐及橫向斜撐。、當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墻件二步時,應采用臨時穩固措施,直到上一層連墻件搭設完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所設置的連墻件水平間距單排時為立桿間距的3倍,雙排時為立桿間距的3倍。、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出現困難時,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采取其它可靠措施固定。、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所設置連墻件采用拉筋加頂撐25、配合方式。、隨搭設進度一道同步完成架體剪刀撐及橫向斜撐。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為57根,斜桿與地面夾角為450600,其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 m,在架體外側面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由底至頂連續設置,剪刀撐采用搭接方式接長。其斜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由于鋼挑梁懸挑外架前端有鋼絲繩倒拉,將其荷載傳至建筑結構上且高度小于24 m,故橫向斜撐無須設置。、外腳手架上需留出進出料平臺洞口時,其洞口宜采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形式,斜桿與地面傾在450600之間,如圖九所示。、扣件安裝、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26、同且無裂紋及滑絲現象。、扣件螺檢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時采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 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大于等于100 mm。、作業層欄桿,擋腳板設置、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為1.2 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 mm。、密目式安裝網設置側面防護用密目式安全網密封,安全網每個繩也均須綁扎在縱向水平桿上。、腳手板鋪設。、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 mm。、采用對接方式鋪設腳手板進,應設置三根橫向27、水平桿做為支承點。腳手板接頭必須設在兩根橫向水平桿上。腳下手板外伸長度應為130150 mm,并用14#鐵絲綁扎在橫向水平桿上。、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自頂層作業層的腳手板往下計,宜每隔12 m滿鋪一層腳手板。共設置三個操作層。、架體底部必須用竹跳板和10 mm厚竹膠板全密封。2.3、架體搭設及使用事項。、待每二層鋼筋綁扎完后,在每根梁對應處預埋兩根40PVC管,其位置和尺寸如圖一、圖二及四三所示,作為倒拉鋼絲繩的固定點。、當架體搭設至6m高時,加上倒拉鋼絲繩,并用花藍螺絲調緊。、在兩根挑梁之間的立桿底座加上斜撐桿,防止縱向水平桿下撓,如圖五所示。、28、每搭設完19.5m(每層半樓)后,等第二個19.5m高架體搭設至6m高時,拆除前一個19.5m高架體。、做外墻裝修時外架上最多可設三個操作層,每層荷載不大于2KN/m2。、嚴禁拆除連墻件及架體任何材料。三、鋼挑梁懸挑腳手架計算書在現澆主體結構內預埋14圓鋼,用116工字鋼懸挑,材料為Q235B,一端穿預埋鋼筋環內,外挑1300mm,如圖三所示,每3.6米左右設架一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每一跨挑架上I16工字鋼挑梁外端點加兩根直徑為15.5 mm鋼線繩鋼絲繩上端用30對拉螺桿和花籃連接。鋼挑梁前端焊483.5,L=200 mm腳手架立桿底腳,將立桿用對接頭與腳手架連接。1、外架設計及計算說明本工29、程鋼挑梁懸挑外架所用的鋼管腳手架材料,搭設中的立桿、橫桿、連墻件的間距、步距、整體外架高度等,均嚴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布置施工。2、外架懸挑梁驗算2.1、需用數據、P16=210N/mm2,Iz=1130cm4,Wz=141cm3,A=2163mm2、腳手板自重標準值為:0.35 KN/m2、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為:0.14 KN/m2、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為:20.14 KN/m2、標準的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鋼材的彈性模量E=2.06105、懸挑受彎桿件的容許撓度=L/400、安全網自重:0.005 KN/m2、扣件自重:15 N/個、鋼管自30、重:38.4N/m、磚自重:25.6N/塊、操作工人:800N、483.5鋼管腳手架每根立桿每米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qk為:雙排=0.1337KN/m單排=0.1467 KN/m、48鋼管回轉半徑為1.58cm。2.2、驗算外挑架搭設見外架剖面大樣圖六,搭設高度19.5米,立桿間距1.8米。步距1.8米,共12步架。如圖六,縱向取3.6米長為一個計算單元,計算一個步距1.8m高時的荷載,乘以步架數,即可得全部荷載。共12個步架,有腳手板者4個步架,無腳手板者為8個步架。此段內允許兩個步架同時施工。、鋼管雙排立桿:1.838.46=414N大橫桿3.638.43=414N小橫桿1.538.43=31、172N剪刀撐(縱向和橫向)(3.62)38.4=390N連墻桿件3.638.42=276N、扣件:1015=150 N、腳手板(包括40cm高擋腳板)3.60.90.35+3.60.40.14=1335N、安全網:3.61.85=32N以上合計:有腳手板者重:14+414+172+390+276+150+1335+32=31834=12732N13KN無有腳手板者重:414+414+172+390+276+150+32=18488=1478415KN、施工荷載在3.6m范圍內允許2人砌磚,1人遞磚,磚側立放三層高即:一個操作工重800N一個遞磚工重850N側立放三層磚360055325.6=32、5026N腳手架寬度包括內排部分共為1.2m,將施工荷載化為面荷載:(8002+850+5026)(1.23.6)=1730N/ m2=1.73N/ m2通過以上計算,為安全起見,仍按有關規定取施工荷載為2.7KN/ m2于是內、外排立桿的施工荷載分別為:內排立桿:(0.45+0.3)3.62.72=14.58KN外排立桿:0.453.62.72=8.75KN、每個立桿承受的全部荷載:內排立桿:P1=12.733+14.783+14.58=23.75 KN外排立桿:P2=12.733+14.783+8.75=17.92 KN、錨環驗算錨環用14鋼筋制作,尾端設兩個。M=0P21.3+P10.433、-P錨環0.82=0P錨環=( P21.3+ P10.4)(20.8)=( 17.921.3+ 23.750.4)(20.8)=20.5KN14鋼筋抗拉強度=0.205KN/mm2723.14=31.54KN20.5KN通過驗算,14錨環滿足要求。、鋼絲繩驗算鋼絲繩選用15.5 619查五金手冊可知鋼絲繩最小強度破壞值為122.6KN滿足要求。、I16工字鋼驗算、I16工字鋼自重:P/=169N/m1.3m220N=0.22 KN、內力計算Mmax=-RA130+P1130+ P240+ P/1302/2=-29400130+23750130+1792040+ 2201302/2=1841300N.mm滿足要求。、截面驗算最大應力max= Mmax/W=1841300/141102130.59 N/mm2f=205N/mm2、撓度計算工字鋼容許撓度:U=最大撓度:U= = =0.94mmU=9mm滿足要求。、立桿穩定性計算、風荷載:WK=0.7z.s.0=0.71.31.250.40.455N/m2、立桿計算長度:L0=kuh=1.1551.701.83.53 m長細度查附錄C表C可知 、由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為:、組合風荷載時的穩定性驗算:取內排立桿的軸向力:N=23.75/12=1.979KN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