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石灰改良土試驗段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53730
2022-07-18
18頁
94KB
1、3%石灰改良土試驗段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1、編制依據、環巢湖旅游大道標招投標文件及相關資料。、環巢湖旅游大道標施工圖設計文件、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施工現場調查情況2、編制原則(1)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對公路工程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規定和要求。嚴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的要求并服從業主統一安排。(2)在認真領會初步設計圖紙、施工圖紙及補遺書的前提下,在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根據現場的實際施工條件,優化施工安排,保證工期。(3)根據業主規定的總工期以及階段性目標,制定合理的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區段劃分合理,適時根2、據重點、難點,施工工序及氣候環境的要求和制約,組織分階段控制目標計劃。(4)依靠成熟的技術,先進的工藝,可靠的措施,嚴格的管理,為業主提供優質工程。(5)根據本分項工程的實際情況,我項目部將組織一批施工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的優秀技術、管理人員,調集先進的機械設備,配備先進的測量、試驗儀器,組建一個高效精干的項目領導小組。(6)加強施工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業效益。(7)嚴格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原則。二、試驗段施工目的路基試驗段施工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本合同段K27+600-K27+800段3%石灰土路堤試驗段的鋪筑,采用設計要求的填料,利用各種施工方法,達到施工3、技術規范及設計要求標準為止。所得到的施工方法、機械最佳組合和各種試驗數據用以指導我標段全部3%灰土層填筑施工。試驗段施工中,主要確定路基填筑過程中以下幾項內容:(1) 、確定每層填料的松鋪厚度、最佳含水率、松鋪系數。(2) 、根據填料的性質,確定使用的機械設備(主要是碾壓設備)的型號、數量、最佳組合方式、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3) 、根據填料土的性質、氣候條件、確定灑水量以控制最佳含水量及碾壓時含水量允許偏差。(4) 、根據路基試驗段的試驗情況編制路基作業指導書為路基施工提供依據。三、概況環巢湖旅游大道標起點樁號K25+984,終點樁號K34+400,道路全線總長8.416公里,路線走向由北向4、南行進。石灰土路堤試驗段填方路基選在K27+600-K27+800段,平均填土高度約3m。本次試驗段石灰土為3%灰土,填筑層為填前壓實層上23層,主要分布于下路堤(93區),路基填料施工采用廠拌,即在取土場完成摻灰拌合。素土原計劃選擇標段4#取土場素土(可取天然密實土方11.5萬方),其土質天然含水量為15.0%。由于取土場征地未解決,我部決定暫用K27+450-K27+550段本樁利用土方。此處土源天然含水量18.0%,屬細粒土。在試驗數據的參考下,自然土料按照設計壓實系數為1.19。石灰選用巢湖銀屏石灰,有效鈣、有效鎂含量均60%,屬灰。四、施工準備1、清除施工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垃圾、有5、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30cm內的草皮和表土。清除出來的垃圾、廢料及不適用材料和樹木等運至指定棄土場堆放。2、土源土樣應進行液塑限、顆粒分析、含水量、重型擊實標準、CBR、等試驗,并報送試驗監理工程師的批準。3、在路基兩側開挖縱向排水溝,確保路基的干燥、不積水、不被沖刷,保證路基穩定密實。4、先用推土機對原地面進行整平,用振動壓路機和三輪壓路機對地面進行壓實,達到壓實度90%,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5、原地面整平壓實后,布置測點并測量標高和計算橫坡(用鋼尺在地面布置測點,使用監理工程師確認的水準點測出所布置點位相對應的高程)。6、原地表土質和石灰土等經試驗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各項性能指標6、均應符合規范要求。五、工期計劃及安排我合同段路基土方3%灰土試驗段K27+600-K27+800,施工計劃工期于2012年9月20日至2012年9月28日。六、試驗段項目組織管理機構及人員分工1、組織機構及人員配備我項目部按照合同要求組織相關人員、機械、試驗儀器已全部進場,并確定其職責、人員分工。1)、項目經理審批全面、科學而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抓好具體落實工作。2)、總工程師制定施工方案,并對技術、工藝、質量、進度進行把關控制,向現場施工及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3)、質檢人員按路基施工技術規范中的自檢頻率和方法完成所規定的試驗和檢查,做好質量檢查記錄,施工記錄,建立管理檔案,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7、分析。試驗段工程由專業路基施工一隊進行施工,項目部相應成立如下組織管理機構: 施工投入的主要人員數量表序號名 稱姓名數量(人)1項目經理12項目總工13專業道路工程師14技術人員25試驗工程師16其它管理人員17現場安全員18機械操作手12合計202、機械設備配置根據工程量和施工工期要求,投入如下機械設備: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名稱單位規格型號數量1挖掘機臺卡特22022推土機臺160HP23自卸汽車臺6m3104壓路機臺YZ18/2225平地機臺PY16016灑水車臺2000L17裝載機臺山工5018寶馬灰土拌合機臺LX21019旋耕機臺CJD-1001A-1110鏵犁臺1L-4351七8、試驗段施工技術方案本路段屬于填方路基的典型代表路段,根據設計意圖,考慮到項目的功能及重要性,對于填方高度大于1.52m(結構層72cm+路床80cm)的路段,擬對路基填土進行全斷面摻灰處理,路床以下路基部分摻灰量為3%。具體見如下路基填筑斷面圖:2%2%5555556%灰土路床(96區)8.25m11.25mm1:2.50.8m3%灰土0.7m上路堤(94區)1:2.53%灰土下路堤(93區)原地面路基填筑橫斷面施工工藝流程:取土場取土 翻拌、晾曬 摻灰拌合運輸 攤平 二次摻灰 灑水/翻曬 整平 碾壓 自檢 報驗。(一)、填料拌制 1、取土場取土:清除樹根、草根及不合格土層,在取土場按預定深9、度規定范圍內由上而下用挖掘機挖取,然后晾曬降低含水量,對土質變化較大的土場(土的塑指變化在5以上)不能混取,應分層按施工段落挖取,確保同一施工段落土質均勻,現場要做好防水和排水措施。 2、翻拌:石灰土采用挖掘機與裝載機、推土機配合進行拌合,先將石灰與土拌后打堆,用推土機、挖掘機翻拌67遍,每天上、下午各測一次原材料的含水量,調整原材料的進料數量,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2個百分點左右,試驗人員應重點進行灰劑量及含水量的檢測。拌合好的灰土應色澤均勻、無離析、成團塊現象。灰土攤鋪至路基時,利用寶馬灰土拌合機進行破碎拌合處理,使其達到灰土顆粒大小、拌合均勻度均能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3、灰土10、拌制要求:在取土場取土時先進行摻灰拌合,在裝車卸車時分別進行了一次簡單拌合,施工攤鋪時,又進行了一次拌合,經過以上工序基本可以達到灰土拌合的要求。(二)、運輸 用自卸汽車將土運往施工現場,根據每層松鋪厚度確定單位面積上的卸土數量,具體為:每車按照6m3計算并進行裝土,每車數量應計量一致,根據每車土數量劃定面積,均勻卸土。用石灰劃出每車土的攤鋪面積方格4m6m,(每車按照6m3 計算裝土量),自卸汽車按照方格面積卸車每格一車。(三)、攤鋪攤鋪晾曬:按照預定的攤鋪厚度均勻攤鋪,并檢查攤鋪厚度,保證攤鋪厚度基本均勻,檢查土的含水量,含水量大時使用鏵犁進行翻拌晾曬,晾曬時配合使用旋耕犁進行打碎土和灰土11、拌和更均勻的工作,晾曬后使土達到適宜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左右,以考慮后續施工至碾壓前的含水量損失)。含水量偏小時,則需適量加入水量,水量計算公式:V=(W0-W)*Q/(1+W)V=所需加水量W=天然含水量W0=最佳含水量Q=需加水的土質量使用水量進行補水,之后翻拌二遍,再悶料12小時,使水份均勻滲透入土中。(四) 、二次摻灰路基灰土攤鋪完成后,按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灰土灰劑量自檢,灰劑量自檢不合格須進行二次摻灰,二次摻灰后利用寶馬灰土拌合機進行拌合,自檢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其摻灰步聚如下:首先每10m打一灰格,根據試驗員提供的灰土實測灰劑量計算第二次所需摻灰劑量,白灰運至指12、定方格中,然后使用平地機攤鋪,完畢后必須檢查布灰均勻性,防止未燒透的石塊上路現象,否則采用人工再次找平及剔除石塊。每方灰土摻灰公式:V=A*干*B壓-(A*干*B壓)/(1+C摻)A:土方數量干:灰土的最大干密度B壓:灰土的壓實度C摻:摻入的石灰量(五)、整平碾壓 1、初整型:檢查含水量后用推土機整平,整平前進行放樣,放出路基中樁及邊樁檢測標高,拉線檢查高程(控制在3cm 以內)控制攤鋪厚度,保證均勻一致。 2、二次整型:拌合均勻并檢測合格,且含水量適中的灰土先用履帶式推土機穩壓一遍,使之形成凸凹不平的較密實表面,凸凹不平的較密實表面使低洼處找補的灰土不容易起皮,在穩壓后的灰土上放出20m 路13、基中樁、邊樁并測量高程,拉線檢查高程,局部低洼處將表面的8cm 深度內耙松,用灰土找補平整,人工拉線檢查,仔細刮平到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為止,注意最后一遍整平時遵循高刮低不補的原則。防止薄層貼補造成的表面起皮現象。整平結束后碾壓前測量特征點高程,計算松鋪系數,以后根據此系數進行施工控制。 3、恢復中線、邊線:整平結束恢復路基中心線,按照碾壓范圍(路基設計寬度+0.5m)確定邊線撒成灰線。 4、碾壓 刮平整型完成后及時進行碾壓,首先使用振動壓路機靜壓兩遍,碾壓速度控制在1.5km/小時,再使用振動壓路機振動壓實,頭兩遍碾壓速度控制在1.51.7km/h,后幾遍控制在22.5km/h,橫向錯輪0.14、40.5m,直至壓實度合格為止,(其間每碾壓一遍檢測一次壓實度,確定碾壓遍數與壓實度間的關系曲線)。 碾壓順序按照先外側后中間,縱向進退進行,同時壓路機主輪在前,錯輪位置選在碾壓段外,禁止快速起動、急剎車和調頭。 碾壓過程中,路基表面應始終保持應有的濕度,表面缺水應及時、少量、均勻灑水。碾壓原則是先靜壓后振動,先弱振后強振,最后三輪靜壓。 路基灰土施工重點控制壓實度及灰劑量。(六)、自檢報驗 試驗段作為工程實體的一部分,應按照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及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進行現場自檢。特別注意碾壓完成后進行壓實度檢測(同時檢測灰劑量),檢測采用灌沙法試驗,經檢測合格簽認后,轉入下一道工序。不合15、格時重新進行補壓,直至試驗合格。本項目質量檢測標準見下表。 土方路基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一級公路1壓實度(%)上路堤0.801.5094每200m每壓實層測4處下路堤1.50932彎沉(0.01mm)不大于設計值-3縱斷高程(mm)+10,-15每200m測4個斷面4中線偏位(mm)50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5寬度(mm)不小于設計值每200m測4處6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7橫坡(%)0.3每200m測4個斷面8邊坡坡度不陡于設計坡度每200m抽查4處 另:本試驗段K27+622處有一道圓管涵,為了填筑不分段,在該處設臨16、涵一道,以后管涵正式施工采用反開挖方式施工。八、試驗段數據采集 1、現場根據測量采集松鋪厚度和壓實厚度確定松鋪系數一至兩個。 2、試驗人員跟蹤檢測實際含水量及含水量損失情況以便與室內數據進行對比來確定現場和拌制最佳含水量等。 3、現場人員記錄機械設備運行情況及參數,為以后的施工機械組合及過程控制提供依據。九、質量保證措施及質量保證體系圖框(一)成立路基試驗段專項質量控制機構在路基試驗段處理之前,在項目部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路基土方施工專項質量控制小組。 (二)管理保證措施1、加強質量教育,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嚴格按照國家及地方有關文件要求組織施工。開工前由項目總工向全體參17、加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熟悉本工程設計、質量標準和施工工藝要求。 、各班組設專職技術人員,檢查施工質量,嚴把每道工序質量關。 3、強化工序管理、嚴格工序控制。(三)制度保證1、嚴格執行質量自檢制度。施工中每一道工序工班都必須自檢,自檢合格后,上報項目部試驗室復檢,最后報監理工程師抽檢。2、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度。充分做好質量自檢工作的同時,有專職質檢工程師積極配合監理工程師和業主對工程進行的質量監督檢查。自檢合格后,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證,隱蔽工程經監理工程師簽證后隱蔽。3、嚴格執行質檢工程師“一票否決權”制度。工區作業隊設專職質檢工程師,班組設兼職質檢員。保證施工作業始終在18、質檢人員的嚴格監督下進行。質檢工程師有質量否決權,發現違背施工程序、不按設計圖、規則、規范及技術交底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設備不符合質量要求者,有權制止,必要時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權進行處罰。4、認真執行質量管理制。把施工圖審簽制,技術交底制,測量復核制,質量自檢、互檢、專檢“三檢制”,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安全質量檢查評比獎罰制,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制,質量事故(隱患)報告處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具體到施工合同中,并落實到工班,使質量控制做到干群結合,上下結合、內外結合、貫穿于施工全過程。5、實行質量責任制,逐級落實到工班,責任到人。建立質量獎罰制度,明確獎罰標準,做到獎罰分明,杜絕質量19、事故發生。6、嚴格施工紀律,把好工序質量關,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則質量問題由下道工序的班組負責。對工藝流程的每一步工作內容認真進行檢查,使施工作業標準化。7、堅持質量檢查制度,按制度進行日常、定期、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對結果進行驗證。8、在施工中,對每道工序、每個工種、每個操作工人,做到質量工作“三個落實”,即:(1)施工前,每個操作人員明確操作要點及質量要求。(2)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必須隨時檢查指導施工,制定工序流程圖,確定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的關鍵點,進行連續監控,對比分析質量偏差,及時糾正質量問題,把質量隱患消滅在施工過程中。(3)每個工序施工結束后,20、及時組織質量檢查評比,進行工序交接,并根據檢查結果對施工班組及操作人員進行相應獎罰,強化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四)施工過程中的質量保證1、施工準備階段(1)堅持圖紙學習與會審,領會設計意圖,提出修改意見,同時對現場的地質情況與設計情況勤加對比,杜絕片面依照圖紙施工的思想,避免產生技術事故和工程質量問題。(2)不斷完善和優化施工組織設計,使施工方案科學合理,措施詳實、可行、可靠。(3)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制度。(4)控制物資采購。作好分供方的評價和材料的進貨檢驗,確保用于工程的所有材料均符合質量要求。2、施工過程中(1)嚴格進行材料、構配件檢驗、試驗和工程試驗。(2)實行工序質量監控。一是監控工序活21、動的條件,即“人、機、料”必須符合質量要求;二是監控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3)加強質量檢查,包括質量自檢、互檢、專業檢查、工序交接檢查,做到三必檢(即施工前機械、材料必檢;施工過程中各工序必檢;施工完畢后對質量必檢);三必看(即施工前看交底;施工中看工序;施工后看記錄),對各個工序均實行全過程旁站監察。(4)嚴格設計變更管理,如遇到現場地質與設計不符的情況時,及時與監理及設計代表溝通,避免盲目依照圖紙施工造成質量隱患。(5)加強對以完樁點的保護,著重抓施工順序和防護措施,不顛倒工序,按正確的施工流程組織施工,防止前道工序損壞或污染后道工序。(6)注意積累施工技術資料,作好工程日志等第一手資料的22、收集,全面、科學、準確,及時地記錄試(檢)驗資料,完備手續,按規定計算、整理、歸檔。(五) 其他保證措施 關心員工的生活,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施工強度相應調劑員工的飲食,加強飲食衛生管理,減少疾病。保證各個員工以健康的體魄、充沛的體力、良好的精神狀況投入到施工中。綜合辦公室定期做好飲食衛生的消毒工作,防止惡性傳染病的發生而影響正常施工。質檢員質檢工程師質量監察部上級質量管理部門組織保證體系思想保證體系創建優質工程質量第一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竣工驗收階段質量控制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工作保證體系質量保證體系質量保證工作計劃質量管理目標的確定質量保證體系框圖十、雨期施工措施1、與當地氣象23、部門保持聯系,了解掌握氣候變化情況,并與當地鄉鎮及有關部門密切聯系,疏通既有排水系統,保證排水暢通。2、施工道路路面平整不積水,確保便道暢通。3、填方地段的土質路基、工程地質不良地段以及沿河路段,盡量避開雨季施工。4、路基及建筑物施工場地周圍保持排水暢通,雨后加強施工便道的維修、養護,確保道路暢通。5、路基施工集中力量做到隨挖、隨運、隨鋪、隨平整和壓實,每層填土表面筑成2%的施工橫坡以利于排水,收工前將鋪填的松土碾壓密實,雨后待表面干燥并經測試達到要求后,進行上一層的填筑。經常測定填料的含水量,不合格時經翻挖、晾曬后,再填筑壓實。6、雨季要注意觀測水位變化。加強用電檢查,防止漏電事故發生。7、24、擋護工程做好施工過程中的汛期防洪工作,確保施工的正常進行。8、雨季施工要每天定時測定土填料的含水率。 十一、 安全環保措施和保證體系圖框1、 安全生產注意事項(1) 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或駕駛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熟悉機械操作性能,經過專業管理部門考核取得操作證或駕駛證后上機(車)操作。 (2) 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嚴格遵守安全操作技術規程,工作時集中精力,謹慎工作,不擅離職守,嚴禁酒后駕駛。 (3) 機械設備發生故障后及時檢修,絕不帶故障運行,不違規操作,杜絕機械和車輛事故。 (4) 專業電工持證上崗。電工有權拒絕執行違反電器安全操作規程的工作指令,安全員有權制止違反用電安全的行為,嚴禁25、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5) 所有現場施工人員佩帶安全帽,特種作業人員佩帶專門的防護工具。(6) 所有現場作業人員和機械操作手嚴禁酒后上崗。 (7) 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各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電纜必須架空2.0m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電纜、電線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并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規定。 2、 環保措施 (1) 易于引起粉塵的細料或松散料運輸時用帆布、蓋套等遮蓋物覆蓋。 (2) 施工廢水不直接排入農田、耕地、26、灌溉渠和水庫,不排入飲用水源。 (3) 食堂保持清潔,腐爛變質的食物及時處理,食堂工作人員定期體檢,為施工做好后勤保障。 (4) 受工程影響的一切公用設施與結構物,在施工期間應采取適當措施加以保護。 (5) 使用機械設備時,要盡量減少噪聲、廢氣等的污染;施工場地的噪聲應符合建筑施工場地界噪聲限值(GB12523-1990)的規定。 (6) 運轉時有粉塵發生的施工場地,如灰土拌和站等投料器應有防塵設備。在這些場地作業的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勞保防護用品 (7) 駛出施工現場的車輛應進行清理,避免攜帶泥土。安全保證體系圖提高預測預防能力安全檢查安全控制建設安全標準工地獎懲兌現提高安全意識安全保證體系框圖消除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專職安全員項目部安質部規范生產管理定期檢查專業檢查安 全 領 導 組安全工作體系安全責任制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獎懲條例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技術培訓上崗前安全教育系統安全教育規范現場設施規范施工作業規范生活設施日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