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至邵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基床表層級配碎石試驗段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54030
2022-07-18
12頁
61.50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組織機構4四、試驗段設置5五、試驗段施工原則及目的6六、試驗段施工計劃安排6七、試驗段施工準備61、基床底層驗收62、測量放樣73、級配碎石填料檢驗74、施工人員及設備機具7八、施工工藝及流程81、施工程序82、工藝流程8九、質量保證措施11十、安全保證措施11十一、環境保護措施12十二、附件13附件1:拌合設備計量檢定證書13附件2:級配碎石配合比選定報告13一、編制依據1、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 2、新建時速200公里客貨共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48號 3、客貨共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22、-2008 4、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20105、鐵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19986、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2-20097、婁底至邵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路基工點施工設計圖8、婁底至邵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設計詳圖集婁邵圖集婁邵施(路)9、上級單位有關文件內容及要求。二、工程概況婁底至邵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LSZQZH-標路基執行新建200公里時速客貨共線鐵路相關標準,路基按有砟軌道斷面設計,基床表層設計為級配碎石填筑,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前,根據初選的攤鋪和碾壓機械及試生產的填料,在現場選取長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進行攤鋪壓實工藝試驗,確定工藝參數,并3、報上級單位確認。本標段各類型路基斷面基床結構如下:1、普通路堤基床:基床厚度2.5m,其中表層設計級配碎石厚0.6m,底層設計A、B組填料(或場拌改良土)厚1.9m,表層頂底面設4%雙向橫向流水坡。2、低矮路堤基床:對于填筑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路堤,表層設計級配碎石厚0.6m,底層范圍內當存在天然地基承載力180KPa的土層時應換填施工處理,表層頂底面設4%雙向橫向流水坡。3、路塹基床:路塹基床表層換填0.45m厚級配碎石+0.1m厚中粗砂+復合土工膜+0.05m厚中粗砂,表層頂底面設4%雙向橫向流水坡。一般粘性土、極軟巖及弱膨脹土表層底部換填1.0m改良土。強風化軟質巖石、全風化巖表層底部換填4、0.5m厚AB組填料(或場拌改良土)。4、站場:站內正線及進出站線路基床結構及填料與區間相同。站線換填0.3m厚中粗砂。三、施工組織機構本試驗段由中鐵七局武漢公司婁邵鐵路項目經理部第二綜合架子隊組織施工。項目經理部設七部一室。四、試驗段設置現我部新建邵東站站場路基DK68+000-DK68+100路堤施工段已基本完成基床底層填筑施工,由于該段路基位于膨脹土路基施工區段,地質及地表情況能代表本地區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施工的特點,故計劃選定該段做為試驗段施工區段,施工區段縱向長度為100m,可利用站臺間施工橫向寬度45m。填料采用邵東站WBS500填料集中拌合站場拌生產,最大施工運距500米,5、拌合設備檢驗標定計量準確可滿足施工要求。五、試驗段施工原則及目的依據規范要求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應分層填筑,每層最大填筑壓實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壓實厚度不得小于15cm,結合管段內表層級配碎石設計厚度,試驗段施工計劃按照松鋪厚度35cm、30cm、25cm、20cm進行填筑試驗。根據不同填層厚度、不同碾壓遍數的檢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繪制出不同填層厚度的碾壓遍數與K30值、孔隙率n值的變化曲線關系圖,確定出不同填層厚度的最優碾壓遍數,通過技術經濟比選確定路堤、路塹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分層最佳組合方式。編制試驗段成果總結報告報監理及建設指揮部審批通過后指導全段表層級配碎石大面積施工。六、試驗段施6、工計劃安排1、2013年7月9日6月10日:基床底層驗收;2、2013年7月10日7月13日:試驗段填筑施工;3、2013年7月14日7月16日:試驗數據及現場記錄整理,試驗段成果總結報告編制報審;七、試驗段施工準備1、基床底層驗收試驗段表層級配碎石填筑前對基床底層進行驗收,檢查幾何尺寸、頂面高程、壓實質量等。不符合要求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后方可進行試驗段填筑。2、測量放樣填筑前由測量人員放樣試驗段填筑區段邊線及分區位置,指導下步填筑施工。3、級配碎石填料檢驗施工前對不同料倉內的不同粒徑的料源進行現場取樣、篩分檢測以確定填料滿足施工的相關驗收標準。級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徑、級配及材料7、性能應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碎石道床底碴,每2000方抽樣檢驗1次顆粒級配、顆粒密度、粘土團及其他雜質含量等指標。4、施工人員及設備機具施工人員計劃表序號姓名職務工作分工1架子隊長總體負責試驗段施工各項工作2技術負責人總體負責試驗段施工各項技術工作3架子隊副隊長負責施工現場組織安排4技術員負責試驗段施工技術交底、卡控5質檢工程師負責試驗段質量自檢報檢等工作6試驗員負責級配碎石原材料取樣檢測及現場壓實試驗檢測7測量員負責現場放樣及高程測量等工作8領工員負責施工現場帶班作業等工作設備機具計劃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設備狀態1推土機SD-161良好2平地機WD615.2201良好3壓路機LG520A1良好8、4自卸汽車8良好5裝載機ZL501良好6級配碎石拌合站WBS5001良好7K30平板荷載儀1良好8電子稱1良好9灌砂桶1良好10全站儀SOKIA1良好11水準儀SOKIA1良好八、施工工藝及流程1、施工程序基床表層的填筑宜按驗收基床底層、攪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修整 “四區段”和拌合、運輸、攤鋪、碾壓、檢測試驗、修整養護 “六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2、工藝流程2.1填筑前對所需的材料作全面的檢查,并提前作好儲料的一切準備工作,并有足夠的儲料場,保證正常連續鋪筑。2.2驗收基床底層:表層級配碎石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核對壓實質量,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9、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或級配砂礫石施工工藝框圖驗收基床底層區段攪拌運輸區段攤鋪碾壓區段檢測修整階段施工準備測量放樣拌合運輸碾壓修整養護攤鋪檢測試驗2.3測量放樣:在施工現場附近引臨時水準點,報監理審批,嚴格控制標高;按10m一樁,按照方案計劃的松鋪厚度劃線并按照試驗段方案的松鋪厚度打好方格。2.4拌和:級配碎石混合料用級配碎石拌和設備在拌和場集中進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勻,采用不同粒徑的碎石和石屑,按預定配合比在拌和設備內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所用的場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級配和含水量都能達到規定的要求。2.5運輸卸料:裝料時,車要有規律的移動,使混合料在10、裝車時不致產生離析;卸料嚴格按照方格控制,確保松鋪厚度滿足方案要求。2.6攤鋪平整:檢查填料的含水量與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過2時立即予以攤鋪整平,本次試驗段路基基床表層松鋪厚度按35cm、30cm、25cm、20cm分別進行試驗。填料攤鋪平整,先用推土機進行初平,再用平地機進行終平,推土機攤平時按標高控制樁控制厚度。2.7碾壓:攤鋪整平后,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開始碾壓本試驗段采用重型光面振動壓路機一臺,碾壓時記錄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碾壓時采取從兩側向中心的順序,縱向進退式碾壓,行與行輪跡重疊0.20.3m,橫向同層接頭處重疊0.40.5m,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1.5m,以保證11、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碾壓方法為:靜壓一遍,弱振碾壓一遍,強振碾壓26遍(同步檢測結果定),弱振碾壓一遍,最后再靜壓一遍消除輪跡。即:靜壓 弱振 強振 靜壓。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用滿速(宜為2-3km/h),最大速度不超過4km/h。2.8檢測:在每一試驗填層碾壓三遍后即用K30平板載荷儀、灌砂法檢測地基系數K30、孔隙率n。檢測頻率為每試驗填層每遍(自碾壓三遍后開始)6個點,直至滿足設計要求。試驗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筑施工的總結報告。K30要求合格指標:190MPa/m,孔隙率n要求合格指12、標18%。2.9 路基面修整與場地清理基床表層頂面要按設計斷面圖要求施工橫向排水坡,壓實后的級配碎石表面如有局部不平整處,將局部不平整處刨松灑水,加級配碎石補填補壓,使其外型達到路拱平順。九、質量保證措施為確保試驗段所得各項數據全面、準確,真正達到試驗目的,除滿足一般施工要求外,尚應著重加強以下措施:開工前對全體參與人員進行試驗段實施方案的講解,領會試驗目的,明確試驗工作程序,掌握需控制的標準,從而將各階段的質量責任分解到各具體人員或班組。各種檢測、測量儀器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在試驗期間,保證同一測試項目的儀器不得中途更換。施工機具的性能應保持良好,進場前應向監理報驗。坐標和水準基點位置必須牢13、固可靠,數據可信,并請監理復核認可。應在專門的記錄表格上,及時、準確做好施工記錄。推土機攤鋪整平后進行壓實,壓實順序應按先兩側后中間,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壓的操作程序進行碾壓。十、安全保證措施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制訂合理的作業程序和機械車輛走行路線,現場設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嚴禁在離電纜1m以內作業。機械運行中嚴禁接觸轉動部位和進行檢修。在修理工作裝置時應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應在懸空部位墊上墊木。機械不得靠近輸電線路作業,并應留出安全距離。配14、合作業人員應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外工作。當必須在回轉半徑以內工作時,應停止機械回轉并制動好后方可作業。機械作業完后應停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十一、環境保護措施路基外的材料及時清理,不得影響路基以外的植被。做好路基表面臨時排水,減少雨水沖蝕邊坡造成的水土流失。夜間施工避免燈光擾民。施工現場和施工便道應及時清掃、灑水,減少揚塵污染。加強機械維修保養,減少跑冒滴漏。機械設備維修保養集中進行,所產生的含油污水集中收集,經澄清、吸附出油后回用或散排。固體廢棄物集中收集封裝,回收利用或運至環保部門指定場所進行處理。在距離居民生活區較近的施工現場,須建立必要的噪聲控制設施,如隔聲屏等。減少因施工對周圍居民環境的影響。十二、附件附件1:拌合設備計量檢定證書附件2:級配碎石配合比選定報告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