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用地和建筑物補償簡述(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4599
2022-07-18
5頁
64.50KB
1、建設用地及建筑物補償簡述(參見2001年建筑工程評估基礎輔導教材P383-P404)(一)、建設用地概述(二)、建設用地的費用補償(三)、建筑物損耗的概念及造成建筑物損耗的因素(四)、建筑物損耗率的計算(五)、確定建筑物損耗的現場勘察工作(六)、建筑物新舊程度的評定參考標準(一)、建設用地概述1、建設用地的特性(1)、建設用地的非生態利用特性(2)、建設用地的地位利用特性(3)、建設用地逆轉的相對困難性2、建設用地的環境(1)自然環境條件自然環境條件主要包括地貌、地質、水文和氣候等方面。(2)經濟環境條件建設用地的選擇,不僅耍求冇滿足建設工程需耍的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其他自然環境條件2、,而且也要求具有合適的經濟環境條件。(1)、一般要求由于建設用地性質的不同,會對經濟環境條件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最基本的經濟環境條件應包括: 城市規劃條件。 交通運輸條件。 基礎設施條件,包括電力供應、上水、下水、道路等。(2)、工業建設用地要求3、城市規劃對房屋建筑和建設用地的限制4、建設用地的分類(1)城市用地分類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城市用地一般按照其所擔負的城市功能,劃分成不同的用地類型。根據我國城市規劃部門制定的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規范,城市用地劃分為大類、屮類和小類三個層次,共分10 大類,43中類,78小類。如大類居住用地包括中類一、二、三、四類居住用地,中類中每類居住用地3、又包括不同等級的住宅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道路用 地和綠地四小類。(2)建設用地分類5、建設用地的取得(1)征用集體土地征用集體土地是指國家依據各項建設和公共利益的需耍,以補償為條件,依照法律規定,對集體所有土地實行征用。它作為一項國家措施,具冇一定的強制性,但用地單位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及其附著物給予合理補償,并對征用地造成的剩余勞動力作出妥善安排。(2)劃撥國有土地劃撥國冇土地是指國家因建設需要,將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等正在使用的國冇土地或國冇儲備土地,依照法律規定劃撥給另一 個單位建設使用的用地方式。因撥用土地使原用地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新用地單位應按規定給予合理補償。(3)出讓國4、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 權出讓金。(4)改變集體土地使用權(二)建設用地的費用補償1、建設征用土地費用補償的構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規的規定,建設征用土地費用由以下兒個部分構成:(1)土地補償費(2)青苗補償費(3)地上附著物補償費(4)安置補助費(5)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6)耕地占用稅(7)土地管理費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和耕地占用稅這兩項費用應上交國家財政。2、國家建設征用土地費用補償的標準及計算方法(1)土地補償費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征用菇5、他土地的補償費標準,由省、門治區、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補償費標準規定。(2)青苗補償費已征用的土地上長有青苗的,在不影響工程正常進行的情況下,應等待農民收獲,不得鏟毀;不能收獲的,應山用地單位按在田作 物一季產量、產值計算,給予補償,具體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頁轄市規定。(3)地上附著物是指房屋、水井、樹木、涵洞、橋梁、公路、水利設施、林木等地呦建筑物、構筑物、附著物等。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應根據拆什么,補什么;拆多少,補多少,不低于原來水平的原則確定。(4)安置補助費標準每一個農業人口的安賈補助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但每公頃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離不得超過被征用前6、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個別特別情況還可適當增加,以能保證維持群眾 原冇生產和生活水平為原則。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需耍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被征地 單位征地前農業人口和耕地 而積的比例及征地數量計算。(5)新菜地開發基金征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冇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6)耕地占用稅耕地占用稅,根據人均占有耕地數和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區別,規定了不同的稅額; 全縣人均耕地在1.0畝以下(含1.0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2. 010.0元; 全縣人均耕地在1. 02. 0畝(含2. 0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1. 68.7、 0元; 全縣人均耕地在2. 0、3. 0畝(含3. 0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1. 3飛.5元; 全縣人均耕地在3. 0畝以上的地區,每平方米為1. 0、5. 0元; 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經濟發達、人均耕地特別少的地區,適用稅額可以 適當提高,但最高不得超過上述規定稅額的5%。獲準占用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在批準占用耕地Z日起30日內繳納耕地占用稅,過期不繳的,從滯納Z日起,按日加收應納稅款 5%。的滯納金。(7)土地管理費土地管理費的收取標準,一般是在土地補償費、青苗費、地而附著物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四項費用之和的基礎上提取2%、4%。如果 是征地包干,還應在四項費用Z和后再加上糧食價差副8、食補貼、不可預見費等費用,在此基礎上提取2%飲做為土地管理費。3、國家建設撥用土地及臨時用地的費用補償(1)國家建設撥用土地費用補償(2)國家建設臨時用地的費用補償閤(三)、建筑物損耗的概念及造成建筑物損耗的因素1、建筑物損耗的概念建筑物的損耗,分為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前者是指山于使用和受自然力影響而引起的價值損失,后者是指苗于功能上的和經濟上 的因素。折舊并不是損耗,這是因為:第一,折舊是高度政策化的損耗。第二,建筑物、構筑物的折I口年限的確定,是以保證資產的正常維修及資產正常使用為前提的。第三,每一幢建筑物的設計要求不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其設計年限不同,使得其實際使用年限必然不同。29、造成建筑物損耗的因素(1)自然因素 因使用產生的破損; 隨時間或風雨侵蝕等自然作用而產生的自然老化; 因風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而發生的損壞。(2)功能因素功能退化引起的損耗包括: 技術更新,指科學理論上的重大突破,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運用; 設計變化,含消費觀念的變更。(3)經濟因素 周邊地區經濟的衰退; 此建筑物與周邊環境不相適應; 區域的優良性發生減退等。(四)、建筑物損耗率的計算1、建筑物損耗率的鑒定方法(1)、觀察法,又稱打分法。即由具冇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對資產的實體各主耍部位進行觀察打分,以判斷確定被評估建筑物的損耗率。(2)、使用年限法。是指利用建筑物的實際己使用年限10、占建筑物耐用年限的比率作為建筑物的損耗率。(3)、綜合法。是指在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基礎上,確定建筑物的損耗率或成新率。2、觀察法損耗率二結構部分合計得分X G+裝修部分合計得分X S+設備部分合計得分X B式中:G為結構部分的評分修正系數;S為裝修部分的評分修正系數;B為設備部分的評分修正系數。由于損耗率和成新率之和等于1的關系,在評估實務中,通常把評分標準直接設計成不同結構建筑物成新率的評分標準。3、使用年限法使用年限法也稱耐用年限法,計算公式如下:D-t/NX100%式中:D為建筑物損耗率;t為建筑物已使用年限(年);N為建筑物耐用年限。由于評估采用的耐用年限為經濟耐用年限,因而通過前述計算11、公式得到的損耗率應是綜合考慮了有形損耗利無形損耗Z后的綜合損 耗率。在估價實務中,經常運用成新率這一概念。成新率可在計算出損耗率的基礎上計算得到,即成新率二1-損耗率也可肖接運用卞列公式計算得到:成新率-預見尚可使用年限/建筑物耐用年限X100%或成新率二預見尚可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預計尚可使用年限X100%4、綜合法綜合法是指在運用多種方法基礎上綜合確定損耗率或成新率的方法。其屮比較典型的冇打分少使用年限加權平均法。打分與使用年限加權平均法是指建筑物的損耗率或成新率的測算同時采用使用年限法和打分法兩種方法,并賦予兩種方法的測算結 果以不同的權數,最后綜合確定建筑物損耗率或成新率。5、其12、他方法修復費用法是通過估算建筑物恢復原冇全新功能所需要的修復費用占該建筑物的重置成木(再生產價值)的百分比確定損耗率。計算公式為:損耗率二修復費用/重置成本x 100%6、關于建筑物的功能性損耗和經濟性損耗建筑物的功能性損耗或稱功能性貶值,是指由于建筑物用途、使用強度、設計、結構、裝修、設備配備等不合理造成的建筑物功能不足或浪費形成的價值損失。建筑物的經濟性損耗或稱經濟性貶值,是指由于外界條件的變化而影響了建筑物效用的發揮,導致其價值貶損。關于建筑物的功能性損耗和經濟性損耗問題,主要是采用成本法時才會遇到。(五)、確定建筑物損耗的現場勘察工作1、在現場勘察過程屮,應重點注意以卜部分:(1).鋼13、筋混凝土結構。 結構部分。地慕肚礎:觀察有無不均勻沉降,對上部結構是否產生影響。承重構件:觀察有無裂縫,混凝土是否剝落,是否露筋銹蝕。屋面:觀察是否局部漏雨,保溫層、隔熱層是否損壞。樓地面:觀察是整體面層是否有裂縫、空鼓、起砂,硬木樓地面是否有腐朽、翹裂、松動、油漆老化。 裝飾部分。門窗:觀察開啟是否自如,鋼門窗是否變形,玻璃、五金是否殘缺不全,油漆是否剝落。內外粉刷:觀察有無空鼓、裂縫、剝落。頂棚:觀察面層冇無局部損壞,冇無明顯卞垂變形。 設備部分。水衛:上水管是否銹蝕,下水有無破漏。電照:觀察設備陳山情況,電線是否老化。特種設備:現狀是否良好,能否正常使用。(2)磚混結構。結構部分。地基基14、礎:觀察冇無不均勻沉降,對上部結構是否產生影響。承重構件:觀察墻、柱、梁是否完好,屋架各部件、節點是否完好。非承重墻:觀察是否有裂縫,間隔墻面層有無局部損壞。屋面:觀察是否局部漏雨,平屋面、隔熱層、防水層破損情況,板屋面基層是否局部腐朽變形,排水設施是否受到破壞。樓地面:觀察整體面層是否部分空鼓、脫落。 裝修部分。門窗:觀察開啟是否白如,有無局部破缺、油漆老化、剝落。內外粉刷:觀察有無空鼓、裂縫、剝落,勒角侵蝕情況。頂棚:觀察面層損壞情況,冇無明顯下垂變形。 設備部分。水衛:上水管是否銹蝕,上、卞水是否暢通,衛生器具是否滴漏損壞。 電照:觀察電線是否老化,照明裝置是否完好。特種設備:觀察是否完好,能否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