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化養牛場的附屬建筑(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4880
2022-07-18
5頁
19KB
1、工廠化養牛場的附屬建筑工廠化養牛場的附屬建筑包括飼料加工廠、青貯窖或青貯塔及干草貯藏室、鍋爐房、水電供應站、消毒池、飲水器或飲水槽、運動場和涼棚、獸醫室、病牛隔離室、糞污處理池等,對于奶牛場最重要的還是擠奶廳,并需要奶品處理間、乳品廠等輔助設施。1飼料加工廠飼料加工廠主要包括粗飼料以及精飼料的加工。在進行飼料加工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對牛群的健康生長不利,一般飼料加工廠應位于全場主導風向的下方;必要時,在飼料加工廠與畜舍之間種植50100m防護林帶,來保證牛群的健康生長。飼料加工廠與外界聯系比較密切,飼料加工廠最好單獨設立一個與外界聯系的大門,門口設置一個消毒池,進出的車輛和個人都需要進行2、嚴格的消毒。為了防止精飼料受潮,精飼料要放置在獨立的飼料間中,飼料間的門窗要時常通風。飼料加工廠的建筑規模要保證存放的精飼料量能夠維持整個場區牛群34個月的飼料量。2青貯窖、青貯塔及干草貯藏室青貯窖、青貯塔及干草貯藏室是整個牛場存放粗飼料的場所,其規模一般要保證維持整個場區34個月的粗飼料量。青貯窖設計建造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選擇土質堅硬,地勢高且干燥,地下水位低,靠近畜舍的地方。根據當地水位條件選擇建筑方式,地上式、半地下式或全地下式均可,但底部應至少高出地下水位05m以上。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窖均可,但方形窖四角要砌成半圓形,窖壁要光滑平坦且有一定坡度,上大下小,便于壓實。窖一端也要3、有一定坡度,便于物料運送、取用。建筑規格要求寬深一般3m左右,不宜過寬過深,長度可根據飼養家畜數量來確定。必須在青貯前10d左右完成壘砌和粉刷工作,保證青貯時水泥窖干燥。在建設這些存放飼料的青貯窖或青貯塔及干草貯藏室時,一定要注意通風防火,以保證整個場區的安全和生產。如圖425所示為地下式青貯窖剖面圖。3鍋爐房鍋爐房是對整個場區提供采暖的主要設施。鍋爐房要與生產區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灰塵對生產區的污染。同時還要盡量縮短管線距離,以便節約投資,降低建設和運行成本。4水電供應站整個場區的水電供應對正常生產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整個場區要保證良好的水電供應。5消毒池養牛場與外界聯系的大門門口都要4、設置消毒池,對進出的車輛進行消毒,以保證整個場區的安全防疫。人員進出牛場,要有專門的消毒通道。一般情況下,消毒池常用鋼筋水泥澆筑。供車輛通行的消毒池長4m,寬3m,深0.1m;供人員通行的消毒池長2.5m,寬為1.5m,深005m。6飲水器或飲水槽 。養牛場要為牛群設置飲水器具,以保證牛群飲用水的清潔、衛生。飲水槽一般設置在運動場內,有助于牛的運動消化。一般水槽寬0.5m,深0.4m,水槽的深度不宜超過0.7m,水槽周圍應設3m寬的水泥地面,來保證水槽范圍內場地的干凈整潔。7運動場和涼棚運動場一般設置在牛舍的陽面,有的設置在牛舍的背面,有的設置在牛舍的雙側。運動場設置在牛舍的陽面,冬季可以獲得5、足夠的太陽照射,改善運動場的衛生環境,有利于牛群的生長發育,但是不利于夏季的防暑,所以設置在牛舍陽面的運動場需要設置涼棚,并在四周栽種高大的落葉樹木,以便夏季為牛遮陰。8獸醫室獸醫室是養牛場必備的主要設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存放一定量的藥劑,并為場內的獸醫提供工作的地方,方便獸醫對牛群的檢查和對病牛的治療。獸醫室的位置也應合理布局,一般與輸精室毗鄰,根據規模配備人員及設備。9病牛隔離室病牛隔離室要與整個生產區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要在100m以上,最好在生產區的下風向,以免病菌對生產區造成影響。隔離室的牛床要比一般的牛床長且寬,最好是對尾布置。牛床的數量要按照整個場區牛群數量的2%5%來建設.106、擠奶廳擠奶廳是奶牛養殖場中最重要的附屬設施,擠奶廳是為全場的成乳牛提供擠奶場所的地方,為了牛群周轉以及人員的方便,擠奶廳要建在成乳牛舍的附近。一般情況下,為了節約成本,幾棟成乳牛舍共用一個擠奶廳,其建筑規模要根據整個場區奶牛的數量和擠奶臺運轉時擠奶的效率來確定。除了設有擠奶臺的擠奶間外,擠奶廳還要設置更衣室、洗滌室、奶品處理間、鍋爐房、飼料間、機械間、冷庫等輔助用房。設計擠奶廳的時候,要組織好奶牛進出擠奶間的行走路線,并布置適當規模的待擠場等來保證擠奶臺高效率運轉。在設計擠奶間的時候,要把擠奶間設計在采光、通風條件最好的位置,其次是奶品處理間和洗滌室;要保證奶牛在進出時避免冬季寒風的吹襲。為縮7、短輸送牛奶的管線長度,節約投資成本,在設計時要使奶品處理間、洗滌室盡量靠近擠奶間。鍋爐房要與冷庫有一定的距離,冷庫最好布置在背陰面,并接近奶品處理間。總之,擠奶廳的布置要組織好奶牛進出擠奶間的行走路線,盡量減少輸送管道的距離,注意奶品處理間等所處的環境。擠奶間的擠奶臺上設有的擠奶欄位數約為可擠奶牛群的8%10%,每個擠奶欄位都必須配有相應的擠奶設備,包括洗滌設備、擠奶器、牛奶計量器、牛奶輸送設備等。常見的擠奶臺有以下幾種形式。(1)橫列式 如圖426(a)所示為橫列式擠奶臺示意圖。其擠奶欄位的排列與牛舍相似,箭頭表示了奶牛的行走路線,奶牛從待擠場進入擠奶間中擠奶臺內的擠奶欄位里,由擠奶員進行擠8、奶前的各種工作以及擠奶。每個擠奶欄位需要建筑面積6m。左右。擠奶員在工作時需要彎腰操作,勞動強度大,且勞動效率不高。這種橫列式擠奶廳一般只適用于小型奶牛場。(2)串列式 如圖426(b)所示為串列式擠奶臺示意圖。與橫列式不同的是,在擠奶欄位中間設有擠奶員操作的地溝,這樣擠奶員操作時就不需要彎腰,即減輕了勞動強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同時,識別牛容易,乳房無遮擋。這種形式的擠奶臺的擠奶欄位數不能過多。一般溝深為0.60.85m。每個擠奶欄位需要建筑面積5m。左右。缺點是擠奶員行走距離長,每個擠奶員最多只能操縱一排4個牛位,每工時可擠2030頭奶牛,只能適用于規模不大(100頭以下)的牛場。(3)側9、進式 如圖426(c)所示為側進式擠奶臺示意圖。擠奶欄位和走道平行布置在地溝兩側,奶牛從每個擠奶欄位的后側門進,前側門出。這樣便于照顧高產奶牛,擠完奶的奶牛可以先行離開,不必等待其他的奶牛一起離開擠奶間。每個擠奶欄位需要建筑面積8m2左右。這種形式的擠奶臺所需要的建筑面積較大,并且打斷了擠奶員的流水操作順序,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適用于規模不大的奶牛場。(4)魚骨式 如圖426(d)所示為魚骨式擠奶臺示意。也稱為斜列式擠奶臺,它綜合了前三種擠奶臺的優點,擠奶臺兩排擠奶機的排列形式有如魚骨,在我國采用比較廣泛。奶牛按照一定的角度排列,一般擠奶臺的欄位按傾斜30。設計,這樣就使得牛的乳房部位更接近10、擠奶員,有利于擠奶操作,減少走動距離,提高勞動效率,每工時可擠3040頭奶牛。大型的魚骨式擠奶臺排成菱形,有32個擠奶欄位,生產效率非常高。每個擠奶欄位只需要建筑面積4m。左右,建筑面積比較緊湊,節約了用地。同時,基建投資低于串列式,在生產中用得比較普遍,一般適用于中等規模的奶牛場。(5)轉盤式 如圖426(e)和圖426(f)所示為轉盤式擠奶臺示意圖。這種形式的擠奶臺利用可轉動的環形擠奶臺進行流水作業。其優點是奶牛魚貫進入擠奶廳,擠奶員在入口處沖洗乳房,套奶杯,不必來回走動,操作方便,每轉一圈710min,轉到出口處已擠完奶,每工時可擠5080頭奶牛,勞動效率高,適用于較大規模的奶牛場。由于11、勞動效率高,擠奶欄位數可減少到擠奶牛群數的5%6%。目前主要有魚骨式轉盤擠奶臺和并列式轉盤擠奶臺,但設備造價高,目前在我國還難以大面積推廣,這種形式的擠奶臺適用于大型的奶牛場。11奶品處理間奶品處理間是奶牛場又一重要的輔助設施。剛剛擠出的新鮮牛奶必須立即送到奶品處理間進行處理。奶品處理間主要包括收奶、過磅、降溫、冷藏等工藝流程,此外還需要配備洗滌室、更衣休息室和鍋爐房等。對于小型奶牛場來說,奶品處理間一般設置在牛舍內的端部。對于較大型的奶牛場來說,由于奶量比較多,為了方便集中管理,所以就設置集中的奶品處理間,以發揮設備的效益和保證牛奶的質量。由于奶品處理間是全場牛奶集中處理后暫時存放的地點,所以其指標應達到國家有關的食品建筑規范,尤其在建筑熱工處理和衛生設施方面應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