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建筑藝術教育開放式教學體系的研究(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4914
2022-07-18
2頁
38.89KB
1、高職建筑藝術教育開放式教學體系的研究(1)一、建筑藝術教育開放式教學體系研究的內涵 我國高等職業建筑藝術教育,一直是參考高等學校建筑教育模式,沒有形成自身特色。教學體系的某些局部雖有所變革,但并非根本性的改變;關于教學方式的改革也僅僅是在原有的課程框架內展開,其局部的優化并未帶來高職建筑教育的整體優化;近年雖在廣泛開展如何在教育中鼓勵創新發展個性的討論,并進行有關課程改革,但整個建筑教育體系仍未改變。封閉的格局、呆板、僵化的體制,抑制學生個性發展。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育模式,教師教學的惰性狀態以及教育與社會脫節、教學內容陳舊、不重視實踐、缺少交流機會、缺少協作精神的現象依然存在。 發達國家和地2、區建筑教育在經歷幾個世紀以后,已從學院派形式化的封閉、僵化教學模式向追求開放式多元化的教育體系發展。經驗表明,作為建筑教育穩定發展基礎的主干專業設計課的師徒技藝傳承關系雖沒有根本改變,但開放的教育環境對學生成長進程的催化作用越發重要,如歐洲一些國家:英、法、德等國的某些建筑院校發展繼承了傳統的“師徒制工作室”,強調低年級至高年級共同組織成縱向學習小組,由教授、建筑師、工藝美術師領導的各專業組共同指導。日本建筑院校普遍實行的本科高年級與碩士研究生的縱向組合,進入教授負責制的研究室共同學習和研究,也很有特色,香港大學建筑系打破各年級之間的“圍墻”,促進不同年級之間的交流,建筑系內聯網,使不同年級學3、生可以通過網頁瀏覽所有相應課程的全部內容,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些成功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高等職業建筑藝術教育開放式教育體系的研究將針對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根據高職建筑類專業的教學特點,研究和借鑒發達國家建筑教育的先進經驗。通過優化組織教育過程,打破舊有的教與學的組合形式和封閉的教學局面,來建立一種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揮其天性中創造力的師生合作開放式教學體系。它將主要體現在開放的教學組合、開放的教學方法、開放的教學環境、開放的技術知識體系等幾個方面。這種體系強調自立、自主的教育精神和自我的教育進程,要求提供最優的教育體驗,使學生掌握未來的工作方法。 二、建筑藝術教育開放式教4、學體系研究的實踐 根據高職建筑藝術專業特點和本世紀建筑藝術專業的發展方向,打破舊有的教學組合形式和封閉的教學局面,探討開放式知識體系的構建和開放式教學體系的運行模式。其核心是:建筑藝術類專業主干設計課,通過不同年級學生縱向組成的教學班,設計專業教師縱向組成的課程梯隊指導組和相關專業人員(包括建筑師和其他社會力量)的橫向參與,建立一種縱向為軸,橫向展開的全方位開放式教學體系。 1建立開放的教學組合 (1)組合優化的教師群隊。由專業教師縱向課程梯隊與打破教師專業界限、相關專業橫向參與,包括聘請職業建筑師、規劃師、設計師、工藝美術師以及城市開發建設管理部門專業人員為兼職教師而組成的專業開放式教學指導5、組織是根據專業發展需要的“優化的教師群”,設計主干課的教學由各學科聯合作業,在落實教學的同時,強化學生相關知識的應用能力,面向社會實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整體建筑教育效果。 縱向教學班與縱橫結合優化的教師群構成的建筑教育過程組織方式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師徒制工作室”,是繼承而不是簡單的回歸,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改革和發展。更通過設計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動態管理,改變設計課教學師生一對一的封閉式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教師,在開放的環境中擴大學生選擇教育信息的范圍和增加思維交流的機會,尋求一條能使學生天才充分發揮、真正提高創造力的途徑。 (2)縱向間的教學班組“工作室制”。“工作室制”即實行專業教6、師負責制,教師結合自身特長建立以教學為中心,完成教學實踐任務、培養學生所需專業教學為中心,完成教學實踐研究和實體創收的教學、科研統一的教學班組制。“工作室制”實行將高低年級的學生按班級或專題小組組織成縱向臨時“班組”在一起上同一專業技能課,在高、低年級學生實現各自技能訓練的目的(理性和感性)的同時,加強不同年齡學生間的專業思維、實踐交流與合作意識。研究師生合作的開放式教學與工作模式使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建筑裝飾設計、建筑裝潢設計教學組織方式 (以工作室為核心)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目的,它強調自立、自主的教育精神和自我教育過程,在開放的環境、開放的氛圍中師生共同工作,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研7、究能力創造能力、表達能力與組織管理能力,讓學生懂得設計教育是終身教育,同時使學生掌握未來的工作與學習方法。 “工作室制”既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同時也是產教結合、專業實體化、實現高職“雙師”型教師授課的有利途徑,同時,促進了教師自身動手能力、創造性教學思維和教學組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高效、競爭的教學局面。 (3)橫向教學交流。建筑藝術類專業本來就有很大的共融性,這為專業間進行橫向教學資源整合與交流提供了可能。對于建筑、規劃與藝術設計專業間的橫向交流應該站在大藝術、大設計角度圍繞教學等方面進行總體規劃設置。各專業在課程設置、教師隊伍、教學設備、實驗室(實業)建設等資源上統籌安排,優勢互補,增進各專業的學術交流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在加強有機聯系的基礎上,突出各專業教學特點、特色,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專業教學理念和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共2頁: 1 論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