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建筑背后的故事(建筑300秒)(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4924
2022-07-18
2頁
41.50KB
1、建筑300秒第三季第八期重慶洪崖洞歡迎收看建筑300秒,我是建筑師高強。咱們過去講了很多北上廣深的建筑,今天我們來到中國的西南,我們來講講重慶的建筑。說起重慶這座城市,我們大家知道重慶是我們國家的第四個直轄市,重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它的地理特征,山城。其實中國能夠叫得上山城的城市也不少,但像重慶那么山的城市卻很少,在重慶,說沒有一塊地是平的有點夸張,但在重慶走路和爬山差不多,我估計大多人都是同意的。在山城搞建筑設計是很受地形限制的,不過每個城市都做的不太一樣,比如前幾年我去貴州看項目,貴州也是幾乎沒有平地,但那個城市建設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是遇山削山,逢溝填溝,可以說在貴州人人都是愚公。但是到2、了重慶就不太一樣了,重慶的城市建設會更加講究依山就勢的做法,這樣也就形成了重慶非常有特色的城市特點。這種依山就勢的做法并不是現代人發明的,實際上,由于古人沒有現在那些強大的機械,因此,古代生活在重慶的人很早就知道要借助地形地貌來做建筑,這種建筑就是重慶的吊腳樓。那么什么是吊腳樓呢?簡單來說,就是把房屋的腳吊起來的做法,外觀看上去,吊腳樓一般都是靠山而建,建筑的一半落在山體上,而另一半由于是山,總有坡,所以建筑只能懸空,單純的懸空肯定結構不穩,于是就用一堆堆的柱子在下面支著。這種非常有特點的民居形式最終成為了當年在重慶大量存在的建筑形式,而這種形式從建筑學的角度來說也叫半干闌式建筑。 所謂干闌式3、建筑簡單來說,就是南方由于經常會下雨,潮濕,而且沒事再發個小洪水什么,于是古人就把人住的地方用柱子支起來,架在空中,就形成了干闌式建筑。說來干闌式建筑真是歷史非常久遠,它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經充當當時的建筑主角。吊腳樓由于只架了一半,因此還被稱為半干闌式建筑。我相信,吊腳樓對于老重慶人的記憶應該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庫門是差不多的,但由于這些年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原始古老的這些建筑形式都在大量的消失,重慶也不例外,因此,在這種背景之下,洪崖洞項目的出現就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說起洪崖洞,重慶人沒有不知道的,就算是外地人,只要你作為游客這幾年去過重慶,應該也都去看過,我之前在網上某個著名的旅4、游網站查了一下,洪崖洞在重慶的必去景點排名中位列第一,可想而知有多火爆。那么洪崖洞項目是個什么樣的項目呢,它的設計有什么特點呢,我很有幸,在做這期節目的時候,通過朋友找到了當初負責洪崖洞主體建筑部分的主創建筑師了解了一些當年的情況,今天給大家好好聊一下。李老師是深圳華筑公司的重慶公司老總,同濟大學建筑學博士,是一位很有情懷的建筑師,在重慶讀的大學,對重慶可以說非常熟悉,對吊腳樓本身也是充滿了感情。因為建筑學這個專業是要學畫畫的,沒事老師領著學生到處去寫生,最好的對象就是每個城市的那些又老又舊又破的房子,這樣的房子畫起來最有韻味。李老師當年接手洪崖洞項目的時候,正是這個項目的設計進入困境的時候,5、這個項目本身是一個商業項目,開發商是重慶著名的小天鵝火鍋。我們大家都知道,重慶火鍋全國聞名,但重慶火鍋品牌的建立可以說小天鵝火鍋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小天鵝火鍋的老板何永智,被稱為中國的火鍋皇后,中國版阿信,一個典型的商界女強人。何老板火鍋做的好,但是不太安分,總考慮企業轉型的事情,而且對重慶的傳統文化感情很深,總想做點什么,最后選擇了洪崖洞這個商業項目。結果前期找了五家不同的設計單位,折騰了幾年,先建了西邊的一塊,但是建完效果不是很理想,容積率也低,建筑也一般,于是就找到了李老師。一般這個時候甲方如果找到建筑師,對于建筑師來說是最佳的時候,為啥呢,開發商折騰那么久沒弄明白,一方面是原來的建筑師可6、能能力一般,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何老板畢竟是外行,開玩笑呢,開火鍋店的,轉眼去搞地產開發中最難的商業地產,當然就會走很多很多的彎路。在這種情況介入,李老師手也快,思路敏捷,迅速拿出了解決方案,政府領導認可,何老板也沒時間再折騰了,于是迅速完成了從方案報批,到初步設計,施工圖的全過程,開始建設。可以說是非常順利。當然,后來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其實還有很多的設計師,藝術家參與,最終形成了現在這個非常震撼的建筑群。李老師在設計之初,他的構思來源于城市陽臺這個概念,所謂城市陽臺其實簡單理解,我們大家都知道陽臺在一個戶型中的作用,陽臺是特殊空間,人們可以在陽臺放松,會客,交流,感受自然等等,對于洪崖7、洞在整個城市區域定位也是這樣一個定位,洪崖洞的位置我們都知道,南面是解放碑地區,重慶的CBD,那是相當的繁華,北側呢,面對嘉陵江,風景沒的說。這樣一個地方,作為商務,休閑,交流,觀景的場所,甭提多合適了。而且,洪崖洞的洪崖滴翠是重慶的老十二景之一,雖然當時只剩下一個巖壁,但名聲在外,還是很有群眾基礎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把洪崖洞定位為一個城市陽臺先把準了項目的脈。定位好了之后,再說設計,洪崖洞的設計其實和重慶很多地方面對的問題很相似,那就是巨大的地形高差,在前后不到50米的深度內,要處理的高差達到48.5米,這樣的高差變化,如果在一般的城市,這個地方肯定是不適宜建設用地,但在重慶,這些對于建筑師8、來說可能是司空見慣的。但不同的是,洪崖洞項目是要結合傳統方式來進行設計,是要用吊腳樓的設計理念來進行現代商業項目的設計,這一點來說才是比較難的。因此如果我們對這個項目進行拆解我們就會發現,建筑師考慮的是通過在不同的高度上布置商業街,然后將這些商業建筑組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現在洪崖洞建筑空間布局的基本結構。這個結構的布置原則是源于吊腳樓的建筑理念,但又針對商業建筑本身進行了很多的延伸和拓展,包括結合商業業態的需要進行不同商業功能的布置等等。總之,從豎向高差設計到建筑功能設計,洪崖洞項目找了一種將傳統民居和現代商業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在后面的建造過程中,建筑的外立面的裝修又引入的其他專業設計公司,一9、起完成了這個建筑作品。對于洪崖洞這個項目本身,李老師有一個總結很棒的,他說,洪崖洞的震撼其實是在城市尺度上完成的,如若沒有這樣一座充斥著林林種種高樓大廈的都市背景,洪崖洞將會是另外一種圖景。洪崖洞恰好印證了吊腳樓建筑的堅毅、堅強和對生命的抗爭,從某種意義上,它也反映了對傳統的反諷意味,用一種類似好萊塢的方式和后現代建筑的空間敘事結構,以其特有的符號、隱喻和夸張,將人置入一種曾經仿佛的生活狀態。今天,前往重慶旅游觀賞洪崖洞的人很多,多到幾乎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包括那令人抓狂的電梯和樓梯,我在查閱網友的評論中經常見到,而這恰恰是建筑師的遺憾和無奈,在滿足開發商利益最大化的面前,很多理想也只能是理想10、。洪崖洞項目在重慶算是開了一個先河,一個成功的將傳統和現代結合的商業項目,但是,這個項目建成之后也面臨了大多數商業項目的危機,那就是運營。小天鵝本身雖然是做餐飲的,但商業運營完全是比地產開發還要復雜的一個事情,而且當年的小天鵝正處在企業轉型升級,迫于現金流的壓力,對商鋪進行了部分的零售,這也直接導致了這個整體項目的商業品質大幅下滑,另外,即使是在山城重慶,人們進入商業購物的習慣也沒有不同,商業建筑的交通可達性問題在洪崖洞也十分明顯,直接結果是位于底層的商鋪曾經多年無人問津,呈現出一種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不過后來,由于洪崖洞項目本身的文化特點和位置特征,項目的旅游屬性凸顯出來,大量的外地游客取代了11、本地的人群,再加上一個有趣的巧合,洪崖洞的夜景像極了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的那個魔幻城鎮,于是洪崖洞就此徹底轉型,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旅游勝地,一個拍照勝地。不過有意思的是,小天鵝集團后來考慮將洪崖洞項目作為成功的范本向全國進行復制,于是他們跑到蘭州又搞了一個黃河春城項目,這個項目磕磕絆絆,現在的進展不太清楚,但似乎并不順利。其實,對于小天鵝的這種做法我實在是不太樂觀。洪崖洞的成功,既是一種必然其實也是一種偶然,很多的條件促成了這個項目的成功,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建筑如果不是在山城重慶,人們如何能夠容忍這種上上下下的交通,如果這個建筑不是在解放碑的旁邊,緊鄰嘉陵江,如何保證巨大的商業人流,12、如果這個項目不是沾上了洪崖洞景區這個招牌,如果不是大量的旅游人群支撐,如何挽救本已走向失敗的商業運營,正是以上這種種條件,才讓洪崖洞存在并活的很好,但這些條件和模式又如何復制,我曾經接觸過很多商業甲方,沒有進行商業策劃就進行設計的大有人在,當然,很多策劃其實也是瞎忽悠,但商業本身還是有很多講道理講邏輯講專業的東西,如果只想依靠文化就去支撐這樣一個巨大的商業體量,恐怕最終只能淪為劣質的文化贗品。其實遍布中國城市的民俗街何止千千萬萬,但成功的又有幾個?大多數的民俗街如今都湮沒在城市的塵埃中,最終成為粗糙,劣質,惡俗的代表,成為城市景觀中無法修復的一道文化傷疤。扎哈的全名是什么?找五個人上去問題淘汰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