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建筑結構抗震大作業(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4965
2022-07-18
3頁
18KB
1、2013年建筑結構抗震大作業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1. 地震按其成因主要分為三類: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 構造 )地震,其中( 構造 )地震破壞性大、發生頻繁、影響面廣,約占破壞性地震總量的95%以上。2我國抗震設防的目標是:小震不壞,中震( 可修 ),大震( 不倒 )。3根據建筑物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壞時產生的后果,抗震規范將建筑分為( 甲、乙、丙、丁 )類,大量的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屬于( 丙 )類建筑。4. 通常根據( 液化指數 )來劃分液化等級,其值越大,建筑物的液化震害就越( 嚴重 )。5在振型分解法中,各平動振型產生的地震作用效應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開平方 )的方法進行2、組合。6. 內力組合時,若僅考慮水平或豎向地震作用,則地震作用效應的分項系數取( )。7. 建筑物的高寬比值愈大,地震作用下的側移愈( 愈大 ),地震引起的傾覆作用愈( 嚴重 )。8. 對于突出屋面的屋頂間(電梯間、水箱間等)、女兒墻、煙囪等小塔樓建筑,因其“鞭端效應”,采用底部剪力法算得塔樓的地震作用偏( 小 ),因此抗震規范規定,對此處地震作用效應,宜乘以增大系數( 3 )。9. 現澆框架彎矩調幅系數可以取( 0.80.9 )。梁端負彎距減小后,應按平衡條件計算調幅后的跨中彎距,且調幅后的跨中彎距不應小于簡支情況跨中彎距的( 50% )。10. 多層砌體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變形以( 層間3、剪切 )變形為主。二、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1. 抗震設防烈度答:抗震設防烈度是指按國家批準權限審定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2. 軸壓比答:軸壓比指柱(墻)的軸壓力設計值與柱(墻)的全截面面積和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積之比值。3. 液化答:在地下水位以下的松散的飽和砂土或飽和粉土受到地震作用時,土顆粒間有壓密的趨勢,因此表現為土中孔隙水壓力增高以及孔隙水向外運動,引起地面出現噴水冒砂現象,或因更多水分來不及排出,致使土顆粒處于懸浮狀態,形成有如“液體”一樣的現象,稱為液化。4. 地震影響系數三 問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1.什么是“概念設計”?概念設計有什么意義?答4、:“概念設計”指根據地震災害和工程經驗等所形成的基本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進行建筑和結構總體布置并確定細部構造的過程。概念設計的意義是:實踐證明,在設計一開始,就把握好能量的輸入、房屋體形、結構體系、剛度分布、構件延性等幾個主要方面,從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環節。2. 什么是二階段設計方法?答:二階段抗震設計方法指的是多遇地震下構件抗震承載力驗算和通過構造措施與薄弱層彈塑性變形驗算相綺合來防止結構在罕遇地震中的倒塌。它遲用結構抗震動力學理論和概率可靠度分析來改進抗震設計方法,以實現“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這個設計原則。3簡述加強多層磚房結構抗變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的構造措施主要有哪些。4. 框架結構的合理屈服機制是在梁上出現塑性鉸,避免或減少柱端出現塑性鉸,抗震設計時是如何實現這一點的?四計算題 (20分)某三層框架結構,底層層高為5米,第二、三層層高為3米;第一、二、三層的總側移剛度D1、D2和D3分別為1800、1200、600kN/mm;各層重力荷載代表值為:G1=2000kN, G2=1500kN,G3=1000kN。已知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為0.433s,場地特征周期Tg=0.25s,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10g,試計算該結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頂點位移。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0-26
1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6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3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