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前階段我國建筑經濟發展的探索(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4997
2022-07-18
3頁
39.73KB
1、關于當前階段我國建筑經濟發展的探索摘 要:在當前我國經濟結構中,建筑經濟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國當前城市化建設建設中,建設也得到大力發展,建筑業經濟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建筑企業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在新時期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研究和了解建筑經濟的發展軌跡,對于更好的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建筑經濟;經濟特點;經濟轉型在經濟領域引入多種不同的經營方式對于創造經濟發展的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遏制行業惡性競爭,對于規范經濟產業結構和運行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經過30改革發展,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架構,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尤2、其是在城市化進程中對于建筑經濟的關注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必須要對建筑經濟有足夠的認識,保證其在持續健康的發展。一、地產經濟對我國GDP的重要促進作用1.我國自改革開放伊始大力發展市場經濟,時至今日民營經濟在GDP中已占據相當比例,在商用建筑領域體現得更為明顯。中國目前的城市化建設及其附帶經濟推動作用對于緩解就業以及增加就業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民營地產行業經濟力量已經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貢獻者。2.民營經濟的空前繁榮發展也是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我國經濟建設成果的重要體現,與公有制建筑經濟一道促進了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功,不論是何種所有制經濟,都是我國3、GDP的重要貢獻者和推動者,二者互相促進。3.縱觀整個建筑經濟總量,民營企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占據主體地位的任然是公有制建筑企業,對于地產經濟的發展具有主導作用。公有制經濟由于受到體制的限制,在市場適應性方面遠不及民營企業靈活自如,企業效益不高且進步緩慢。這些限制對公有制建筑企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沖擊力,已經嚴重影響公有制建筑經濟的健康發展,隨著市場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在整體經濟建設中應更多的將資源放到效益好、貢獻大的領域,民營地產經濟的市場適應性對于促進建筑市場的更新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對于健全市場運行持續也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發展好民營經濟,既有利于促進建筑經濟將的全面4、健康進步,同時也有利于杜絕建筑經濟行業的一些不良現象。二、當前我國建筑經濟發展狀況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就是以競爭促進發展,我國當前的建筑市場就是在競爭的條件下茁壯成長。隨著市場管理機制和競爭機制的逐步完善,民營建筑經濟由于靈活適應性的特點將得到更多的發展空間,這一特點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指標得以體現:首先,與建筑行業的互補行業得到迅速發展,體現最為明顯的是商用住宅樓對于裝修、防水、室內美化等行業的發展促進作用巨大。其次,我國建筑經濟的發展是在國有體制改革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民營經濟的基礎是公有制經濟,建筑行業也不例外,體制雖然發生了變化,但其承擔的社會角色與社會義務依舊沒有發生改變。三、影響我國建筑經5、濟發展的因素(一)公有制建筑經濟體制問題1.公有制建筑經濟體制改革造成的資產轉移或者資產流失問題。利用改革為名進行的資產轉移,或者利用權力將企業利潤分配到少數人手中。造成企業資產流失,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得不到足夠的支撐,致使企業生產和生存能力都受到影響,面對競爭毫無優勢可言。2.由于公有制建筑企業的社會地位和管理制度,公有制建筑企業在面對民營建筑企業時往往具有更多的話語權。某一些公有制建筑經濟企業負責人以責任制實現大權獨攬,利用話語權進行謀私活動,不顧企業發展,只顧自己腰包,導致領導與普通員工出現貧富分化。再有就是一些公有制建筑經濟企業在企業體制改革過程中,利用話語權以公有制企業之名行私人之事,6、致使一些公有制建筑經濟企業逐步成為一個空殼企業,甚至毫無生產能力。這些利用話語權進行謀私活動的行為,往往不會考慮企業責任和義務,一味地只是朝著錢而前進,喪失了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最終致使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場。(二)影響民營建筑經濟發展的阻礙因素1.影響民營經濟發展到主要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社會責任和市場認可。在社會責任方面,民營經濟的發展受到的監督力量有限,一些企業在取得大量利潤面前容易喪失企業精神,出現較早和盲目自信,把利潤放在首位不注重企業社會責任,嚴重影響工程質量。在市場認可方面,由于傳統的身份問題,國人目前更多還是認可以“公”字頭為準的企業,全社會對于當前階段的民營7、經濟沒有給予正確的社會定位,加之民營企業在社會責任和義務方面的缺乏是的這一影響更為現實具體。結合以上因素,在面對公有制建筑企業時缺乏公平的競爭環境和應對,尤其是在某些關鍵領域,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受到嚴重影響。2.管理模式對于民營建筑企業的影響民營建筑企業的發展起步大多是經歷了作坊式階段、眾籌式階段、家族化階段,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家天下”的管理方式。在企業初期,家庭化管理方式能夠有效調動積極性,并使資本效益得到最大化運用,但是隨著企業漸成規模之后,家族式管理模式對于企業決策相反會產生阻礙作用,難于真正有效地體現出管理的專業性,從而制約民營建筑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民營建筑企業在形式上一8、般采用小規模的正式編制人員組成企業組織架構,當有需要的時候再臨時組織工程施工隊伍,難以適應專業化的市場競爭。在資本獲取方面民營建筑企業一般是企業主自有資本或者是民間合伙方式組成,投融資制約使得民營建筑企業對市場風險的抵抗能力不強。四、對策與改進措施首先是提高認識,改變對民營建筑企業的固有觀念,市場經濟深化改革目的就是要實現民營建筑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加活躍,充分發展資源配置的優化方案。優化公有制建筑企業與民營建筑企業的配比,更多、更活的加大民營建筑企業的行業話語權,讓民營建筑企業從被動轉向積極主動。并對已經不適應市場環境的公有制建筑企業進行較為徹底的改革,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出市場,使整個建筑經濟9、市場更為穩固。其次是從政策上鼓勵和保護公有制建筑經濟的發展,將與監制經濟有關的國家政策全面落實到位,剔除“公”與“私”的歧視,更多地保護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營建筑經濟。同時對民營建筑企業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尤其是在投融資方面鼓勵民營建筑經濟體積極創新,大膽突破,以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再者是改變民營建筑經濟自身缺點,引入職業化企業管理團隊,進行規范化運作,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感和企業文化精神建設,提高自身價值。截至目前,我國民營建筑經濟已經取得了較為完善的結構體系,整體上民營建筑經濟已趨成熟。隨著市場結構的不斷變化,民營建筑企業也應當適時調整產業結構,結合所有制結構調整,對不適應市場環境的企業進行資產重組,以推動建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西南科技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參考文獻:1 張岳東主編.日本的建設業.中國計劃出版社,1988.7.2 蔣冬青,劉金彩.陜西建材.2000.(7).3 中國私營個體經濟的現狀與對策.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4 黃健.淺談建筑經濟中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當代經理人(下旬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