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在中國古代園林建筑中的應用(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023
2022-07-18
4頁
23.97KB
1、花卉在xx古代園林建筑中的應用以xx為例學院:文學院學號:52姓名:xx摘要:中國古代的園林建筑中向來少不了花卉的裝飾,自然生態的花卉與人文建筑相結合,往往會達到出乎意料的美學效果。歸納和總結了我國傳統花卉的歷史文化內涵,并以蘇州園林為例,重點闡述了荷花、梅花、菊花、桂花等花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美學特點和應用形式。關鍵詞:花卉文化內涵xx應用中國是世界上擁有花卉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花卉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其培育利用花卉植物裝飾園林建筑的歷史也極為悠久,由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的花卉往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一、傳統花卉的歷史文化內涵花卉是人們賦予情感的載體,人們往往通過贊頌花卉來2、表達自己的寄托。從屈原佩蘭示節,陶潛采菊東籬,李白醉臥花叢,乃至林逋梅妻鶴子,中國竟有無數風流文人為花卉草木所傾倒,創造了許多以花卉為題材的千古佳作。人們稱贊松、竹、梅,謂之“歲寒三友”,表示在風霜嚴寒中結成的忠貞友誼,也表示經得起嚴酷環境考驗具有堅貞節操的人格。竹積淀著深厚的文化意韻,所謂“未曾出土先有節,縱凌云處也虛心”,竹被視作最有氣節的君子,蘇東坡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句。“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陸游贊賞梅花不畏強暴的素質及虛心奉獻的精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表示其自尊自愛、高潔清雅的情操。荷花被視作“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清白、高尚、無邪的君子3、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雅士都把豐富的情感寄托于花卉草木,表達贊美、寄托憂思,更借花比德,暗喻自己的才學修養、高尚品格,賦予了花卉豐富的文化內涵。花卉不僅可以寄托情感同時也是表達吉祥如意的象征。自古以來,松柏都被視為長壽和子孫興旺的象征;梅花花開五瓣,人稱“梅開五福”,成為園林裝飾的吉祥圖案之一。竹視為謙虛、氣節、堅貞的象征,同時有竹報平安之意;牡丹有“花開富貴”之意,成為富貴、繁榮昌盛的象征;桂花有“仙友”、“仙客”之稱,蟾中折桂,象征登第;蘭花象征友誼,結拜弟兄被稱為“義結金蘭”善用比興,賦予花草樹木以一定象征寓意,其內涵多是“福”、“祿”、“平安”、“富貴”、“如意”、“和諧美滿”等吉祥的祝4、愿之意。一、荷花荷花作為江南水鄉花卉的典型代表,在蘇州園林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例如別譽為“園林之首”的拙政園中就有以荷花命名的建筑,荷風四面亭,遠香堂。荷風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此亭坐落在園中部池中小島,四面皆木,蓮花亭亭凈植,岸邊柳枝婆娑。亭單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聯:“四面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遠香堂的名字也是因荷而起的,此建筑為四面廳,面水而筑,面闊三間。堂北平臺寬敞,池水曠朗清澈。夏日池中荷葉田田,荷風撲面,清香送遠,因此而得名,更是賞荷的佳處。那么蘇州園林中為什么這么喜歡用荷花作為裝飾的花卉呢?我認為首先荷花,具有端莊典雅,典雅端莊、柔媚明艷,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5、雕飾”。周敦頤更是在愛蓮說中盛贊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直”的花中君子姿態。其次在蘇州園林中,荷花作為主題水景植物,構成了景點的意境。而且蘇州園林又是以不對稱為美,講求的就是層次變化以形成遠近高低不同的豐富景觀,荷花本身造型就是高低錯落,與岸上的亭子相映成趣,更是成為了觀賞風景的最佳處。在蘇州園林的花卉栽培中柳荷并栽就是典型的手法,春季柳絮紛飛,小荷露尖;夏秋花葉亭亭,柳絲翠綠;冬季柳絲批雪,殘荷有聲,不失為佳景勝地。二、xx梅花也為蘇州園林的美景提供著功不可沒的作用。梅花被譽為“花魁”,風姿高雅,清香雋永,凌寒獨放,斗雪盛開。自古就有詩云:“寶劍6、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其中香便指的梅花的香氣,梅花的香寒而不俗,清而有韻,攝人心魄。在蘇州園林的造景中,選用紅梅作為種植花卉,典型的代表景觀是雪香云蔚亭。其中雪香,則指的就是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適宜早春賞梅,清風拂過,暗香浮動。另外,松風水閣也是典型的代表建筑,說起梅花就不得不提松樹。松、竹、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作“歲寒三友”。松樹經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將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是園林中的主要樹種之一。蘇州園林中常選用紅梅作為主景,以蒼松作為背景,修竹作為客景,形成一幅有生命的“三友圖”。三、菊花菊花雋美多姿,不以嬌艷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后。菊花集“7、色、香、姿、韻”于一身,其色彩之全躍居百花之首,以其特有的觀賞價值,成為塑造園林景觀中的佼佼者。菊花可大量用于盆栽布展組景和花臺、花鏡及地被栽植;菊花是重要的切花材料,干高、花型豐滿的品種可用于切花,宜單獨使用,也可與滿天星、月季、鐵樹葉、梅蘭搭配;案頭菊適于室內桌案擺放;盆景菊用于造型及展覽,布置廳堂;小菊類株矮枝密的品種,適宜布置巖石園及花壇,構成清新淡雅的環境。在蘇州園林中,著名的獅子林就曾舉辦過菊花的花展,在展期間,這里儼然成了花的海洋,菊花花海配上錯落有致的獅子林,大氣又不失韻味,引得眾多游客去競相觀看。此外,指柏軒前的刻有“涉趣”二字的園洞門也是由菊花裝飾,而且名字更是取自于愛菊君8、子陶淵明的“園日涉以成趣”的名句。拙政園的見山樓上也刻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見古代人非常崇尚菊的品性,更喜歡種植和栽培。四、xx桂花姿態優美、亭亭玉立,仲秋盛花、飄香濃郁,可謂“獨占三秋壓群芳,何夸桔綠與橙黃”,在蘇州園林中主要和玉蘭一起種植,典型的代表建筑有玉蘭堂,玉蘭堂是一出獨立封閉的幽靜庭院,高大寬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墻高聳,好似畫紙,墻上藤草作畫,墻下筑有花壇,種植玉蘭和桂花,采用叢生灌木的姿態植于亭臺樓閣附近,配湖石數峰,玉蘭和桂花,色香宜人。不僅是蘇州園林,在中國,素有傳統庭前植兩桂的習慣,窗前植桂更是能收到“金風送香”的效果.若和菊花配植可構成怡人的秋景;同牡丹、荷花及山茶花配植,會出現盛春牡丹怒放、炎夏荷花盛開、仲秋桂子飄香、隆冬山茶吐艷的四季花景。蘇州園林的歷史文化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其園中的花草樹木的映襯也同樣“著眼在畫意。”既講究樹木的錯落有致,又照顧到了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古代園林乃至現代園林花卉景觀設計的典范。古代園林中的傳統花卉文化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應該把這種文化用于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創造出更舒適優美,賞心悅目的生活環境和人文景觀。參考文獻:(1)黎伯鋼,徐慧寧中國古典園林植物文化內涵及其對現代園林的啟示(2)楊先芬花卉文化與園林觀賞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3)凋xx花與xx文化xx:xx農業出版社,1999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