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遼寧省滿族民居建筑風格的調查研究(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058
2022-07-18
4頁
42.02KB
1、關于遼寧省滿族民居建筑風格的調查研究摘要:遼寧省是滿族分布的主要地區,滿族在歷史的變遷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風格。本文采用實地調研與文獻研究的方式,對遼寧省滿族民居的建筑風格進行調查研究。 /1/view-12282944.htm關鍵詞:滿族民居;建筑風格;調查研究引言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滿族與漢族、朝鮮族、蒙古族等其它各個民族都有著非常廣泛的交流,特別是在民居與建筑風格上,在保留自身傳統建筑文化的同時,又對其它民族的建筑風格進行了一定的借鑒與參考。遼寧省是滿族大省,其轄區內的滿族人口在整個滿族人口中擁有著近一半的數量。近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滿族的民居也在面臨著不斷被城市與2、城鎮建設所融并的問題。研究滿族的民居建筑風格,對于豐富關于少數民族的風俗文化與我國的民族建筑的史料內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以遼寧省為例,對其滿族民居建筑風格進行調查研究。一 遼寧省滿族民居的主要建筑風格。1滿族基本分布概況介紹在進行遼寧省的滿族民居的建筑風格調查以前,我們有必要對滿族分布的地理位置、人口規模、包括獨有的民族文化進行初步的了解。根據國家最新的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目前滿族的人口數量有10410585人,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份。其中以遼寧省居多,按照國務院的統計的行政區域劃分,在遼寧省境內有八個滿族自治縣。另外,由于歷史及人口遷移等原因,在我國其它地區包括臺灣在內的很多3、省份都有滿族人群的分布。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滿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包括自己服裝、語言、信仰與建筑,都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很多學者對于滿族的圖騰、信仰、服飾等方面都做了比較深入調查與研究,但關于建筑風格的研究還不是很多。2 滿族民居主要建筑風格的基本介紹滿族的民居建筑是獨特的地理環境與特有民族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在筆者走訪的遼寧省錦州市北鎮滿族自治縣的過程中,雖然在時代的變遷中,滿族民居的建筑材料由原來的土培與茅草,漸漸地發展為鋼筋混泥土,但是從整體的建筑布局與設計風格來看,還是沿襲了原有的民族特色。首先,在滿族的民居中,比較顯著的特色之一是火炕的設置。在遼寧省北鎮等滿族4、分布的地區,火炕依然是現在建筑中保留的內容。火炕對于冬天氣溫比較溫暖的南方地區來說,是一種很陌生的房屋構造,這一點和目前在歐美國家中依然存在的壁爐從功能與構造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相通之處。在滿族的民居中,火炕從地理位置上分為南、北、西三面,作為滿族民居的一個主要建筑特色,它幾乎在每個滿族民居中存在著。在滿族的語言中,這種炕又被叫作“土瓦”。根據炕分布的方位不同,滿族的火炕中,西炕一般是用來供奉著這個家族一些過世的先輩,因此具有比較隆重的地位,一般不允許人隨意的碰觸。南面的火炕一般朝陽,在白天的陽光下,溫度會稍高一點,因此這個方位的火炕,大都留給歲數見長的老輩人家居住。最后的北炕就留給一些歲數較小的5、晚輩們居住。其次,在民間的諺語中,有關于滿族的民居建筑風格有這么一個形象的描述:“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落在地面上”,根據這一描述筆者在走訪滿族民居的建筑風格的過程中,對于“煙囪出在地面上”進行了較多的調研工作。筆者通過訪談與現場觀察發現,滿族在民居的建筑與設計的過程中,對于煙囪的設立具有很濃郁的文化氣息。具體來說,根據滿族家庭的物質富裕程度,煙囪的外形與高度都有著很多的講究。很多比較熟悉滿族民居風格的學者會通過對房屋前煙囪矗立的外形及位置來對這個房屋主人家庭狀況有著一個初步的了解。再次,在滿族民居建筑中所體現的“風水”文化。滿族在入主中原以后,很多的民族文化與華夏的主流文化進行了并軌,例如漢字6、的學習,漢服的普及等等,體現在建筑層面的就是在民居的修建上開始注重對房屋修建位置的考察與選擇。從總體上來看,滿族民居建筑的結構和我國其它地區的建筑結構基本一致,也是講究房屋結構的對稱。在筆者的調研過程中,很多滿族的民居,在經濟條件的允許下,都會將房屋的選址設定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按照他們的說法,有山有水的地方能給他們未來的發展帶來很多的庇佑,這就是我們今天比較熟悉的“好風水”。對房屋的選址具有很多的講究這一點在整個華夏民居的建筑風格中存在著很大的相通之處,除此之外,在滿族民居的風格設計中是對于屋舍布局的要求。從目前的走訪來看,滿族民居在農村的修建過程中大多還是沿用這種風格的布局。最后,在滿族民居7、的建筑風格上,還有一個比較具有滿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就是“糊窗戶紙”,雖然現在的滿族民居中的這種修飾已經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是在一些有著歷史文物價值的民居中,這一特色依然可以比較深切的感受到。作為東北地區的“一大怪”之一,滿族民居對于窗戶紙的講究還是別有匠心的。一方面,對于紙張的質量與加工,帶有很大的特色氣息。糊窗所用的紙張,不是我們平常所用的普通紙,它要經過一系列的加工程序,才會經得起歲月與風雨的洗禮。具體的加工過程就是,首先選取質地比較堅韌的高麗紙張,然后將酥油與鹽水進行攪拌,把這種攪拌好的混合物均勻地涂抹在紙張上,經過這樣程序的加工,可以有效地提高紙張耐水與耐風化的強度。另一方面,就是8、在紙張的張貼位置上也有著一定的說法。一般來說,在窗戶的安置上,一般都是將紙糊在窗戶的內側,可是由于滿族居住的地區大都在我國冬天氣溫比較低,風力比較強的地區,因此,在滿族民居的設計中,窗戶紙一般糊在窗戶的外側,從而更好地防御冬天的寒冷,這一點也構成了滿族民居的另一大特色。二 滿族民居建筑的發展現狀調查研究在筆者走訪的幾個具有地域特色的滿族民居的分布地區,發現隨著工業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滿族的民居建筑從風格的保留與建筑的保護等方面都面臨著比較嚴峻的發展現狀。具體來說:首先,具有滿族民居建筑風格的民族特色正在趨于淡化。滿族民居是滿族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不斷沉淀與積累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種建筑文化9、代表。隨著滿族人口的不斷流動,很多滿族人在就業與發展的方位變化的影響下,逐漸離開自己的民族聚集區,走到了全國的各個地區。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代表著滿族文化一部分的滿族民居建筑的規模與數量也在不斷地減少。在筆者采訪的一些滿族民居聚集地時發現,很多屯子中居住的主要人群是老人與孩子。在這種人口的遷移過程中,我們發現:滿族民居的建筑特色與文化內涵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 其次,城鎮的開發與建設對滿族民居的發展構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滿族民居中,對于房屋的面積有著一定的具體要求,在一些家境比較好的村落里面,民居的設計與規劃中大都會留有一定的面積用來規劃為院落,或者開墾為菜園,在夏季的時候種一些時令的蔬菜。但是隨10、著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均擁有的建筑用地越來越少,特別是對于分布在城市邊緣的滿族聚集區來說,很多屯子都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而不斷地被兼并重建,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容納更多居住人口的高層或者多層。在這種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原有的滿族民居慢慢地融為了高樓大廈。最后,原有的滿族民居的建筑風格與功能在發展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滿族民居是滿族在特有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具有極大的民族地域特色的一種文化。可是隨著滿族人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與提高,原有滿族民居的建筑風格在很大層面上,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于舒適居住條件的要求。特別是對于新生的滿族一代來說,由于建筑觀念比較前衛與新潮,在具體的房屋修建過程中11、,開始朝著時尚現代的思路發展。原來的作為冬天取暖的滿族民居最大特色的“火炕“也正在被集中供暖所取代。原先我們比較驚奇的糊窗戶的紙張,現在在很多新式的滿族民居中已經漸漸的被各種高級的玻璃所代替。因此,筆者在走訪中發現,在未來的一天,滿族的民居建筑有可能只會在歷史的教科書中找到,因此,如何有效的保留與保護好這一具有極大的民族地域特色文化的滿族民居是當前我們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三 滿族民居建筑特色的保護與發展策略研究滿族民居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是我們分析與研究滿族民族文化特別是建筑風格的重要參考材料,但是如何在保留原有的滿族民居的建筑風格的基礎上進行很好的繼承與發揚是我們當前在發展中要突出解決的12、問題。筆者從相關的參考文獻出發,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滿族民居建筑風格的繼承與發揚。首先,在解決如何繼承與發揚滿族民居建筑風格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達成一種共識。那就是:我們為什么要繼承與發揚滿族民居的建筑風格,也就是我們傳承與發揚的意義與落腳點是什么。關于這一個問題,早在六十年前,北京政府在進行城區與規劃設計時就已經為我我們做出了回答。滿族民居作為滿族文化的一部分,應該在新的時期實現新的意義上的保護與發展。我國著名的建筑設計大師梁思成曾經說過:“建筑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縮影”。所以,在世界的各個地方,我們都會找到具有地理標志性意義的建筑,并能從中領略到建筑物所蘊含的文化氣息。例如,法國巴黎市中13、心的凱旋門,美國的白宮等等都彰顯著他們各自的文化特色。所以,滿族民居作為滿族歷史與文化發展的見證者,應該在新的時代得到應有的傳承與發揚,只有從具體的物質載體上進行保護,才會有利于包括滿族在內的我國其它各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這也是我們繼承與發揚滿族民居建筑風格的原因之一。其次,挖掘滿族民居建筑風格的新價值。滿族民居在滿族發展與繁衍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角色。在滿族民居的風格設計上還是有很多理念值得我們今天的建筑設計師們進行借鑒與思考的。例如,在民居建筑材料的選擇時,大都采用天然的石材與木料,這些建筑的原材料具有環保無公害的效果。這些都給我們今天的建筑與裝修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雖然新的建筑技術與裝14、修材料不斷提升,人們從外在的審美方面已經獲得了很大水平的滿足與提高,但是隨著很多化工產品的出現,在裝修方面存在的污染,已經成為了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個隱形的殺手。當前,滿族民居的環保建筑理念已經逐漸地上升到一種行業的標準,去引領著滿族民居建筑在新的時代綻放新的建筑之魅力,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繼承與發揚滿族民居中對于建筑裝修材料中的環保理念的追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最后,進行滿族民居的統一規劃。目前,我國在滿族聚集的地區設立了自治縣。這種區域規劃的統一設置對于保護與傳承滿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設計滿族民居的繼承與發揚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這種統一規劃的方式,來最大限度的實現對滿族民居建15、筑風格的保護。特別是伴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們要從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角度出發,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與發展方案。在最大限度的保留滿族民居建筑風格的基礎上,進行新時代的發展與進步。需要指出的是,在具體規劃的執行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滿族聚集地區的經濟與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因素,避免一刀切,與千村一面的現象出現。規劃可以統一,但特色還要凸顯,滿族居民的現實居住需求也要尊重與滿足。這也應該是進行滿族民居規劃的指導思想。結語遼寧省滿族民居建筑風格的獨特性在我們的民族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與地位。從本質上來講,滿族民居建筑所代表和彰顯的應該是滿族文化。一個沒有文化氣息與底蘊的建筑,就16、好像一個沒有生命力的花瓶,即使起初的時候光鮮亮麗,但是在歲月的沉淀中會逐漸失去它原有的色澤與美麗。但是有著文化氣息與底蘊的建筑,就好像一個在歲月中不斷沉淀智慧的老人,在時間里感受著歷史的變遷,見證著時代的巨變,卻依然保持著自己不老的青春。作為滿族居住文化的反映,滿族民居在工業化與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面臨著非常嚴峻的發展形勢。本文從滿族民居的建筑特色入手,研究分析了其在新時期繼承與發揚的進步意義,以及如何實現這一民族建筑風格繼承與發揚的相關舉措,希望能引起學術界關于包括滿族民居建筑在內的民族文化的重視,也希望滿族民居在新的時代實現更好地發展。參考文獻1 魏迪增. 感悟滿族民居風情D. 東北師范大學 20112 盧迪. 東北滿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8 3 韓聰. 氣候影響下的東北滿族民居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74 唐大為,何銳. 東北撫順滿族民居的地域特色J. 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5 王靜. 民族旅游與民族文化的變遷J. 學術探索. 2004(07)
地產商業
上傳時間:2022-04-25
10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