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專業術語名詞解釋(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598
2022-07-18
5頁
31.50KB
1、房屋建筑專業術語名詞解釋建筑面積 住宅的建筑面積是指建筑物外墻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如果計算多、高層住宅的建筑面積,則是各層建筑面積之和。建筑面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積、墻體柱體占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使用面積 住宅的使用面積,指住宅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墻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公用2、面積 住宅的公用面積是指住宅樓內為住戶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設置的公共走廊、樓梯、電梯間、水箱間等所占面積的總和。開發商在出售商品房時計算的建筑面積存在公共面積的分攤問題。實用面積 它是”建筑面積”扣除公共分攤面積后的余額。居住面積 住宅的居住面積是指住宅建筑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居室凈面積之和。所謂凈面積就是要除去墻、柱等建筑構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積(即結構面積)。一般作為衡量居住水平的面積指標。計租面積 作為計算房租的面積。在住房制度改革中,作出統一規定,住宅用房按使用面積計算,包括居室,客廳,衛生間,廚房,過道,樓梯,陽臺(閉合式按一半計算),壁櫥等。非住宅用房按建筑面積計算3、。容積率 容積率是建筑總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筑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4。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套(單元)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分攤得公用建筑面積。開間 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墻皮到另一面墻皮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0米3.9米,磚混結構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開間5米以上,進深7米以上的大開間住宅可為住戶提供一個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間,與同樣建4、筑面積的小開間住宅相比,承重墻減少一半,使用面積增加2%,便于靈活隔斷、裝修改造。進深 在建筑學上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從前墻皮到后墻壁之間的實際長度。進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節約用地,但為了保證建成的住宅可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條件,住宅的進深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過大。目前我國大量城鎮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套內面積 俗稱”地磚面積”。它是在實用面積的基礎上扣除了柱體、墻體等占用空間的建筑物后的一個內容空間的概念。動既有章可循,也有利可圖,吸引居民和機構投資住房租賃市場。公攤面積 商品房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5、變電室、設備室、公共門廳和過道等功能上為整樓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 2各單元與樓宇公共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竣工面積 竣工面積是指竣工的各幢房屋建筑面積之和。房屋建筑的竣工應是按照設計要求全部完工,經驗收合格的建筑. 輔助面積輔助面積是指住宅建筑各層中不直接供住戶生活的室內凈面積。包括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起居室、貯藏室等。共有建筑面積 房屋系指各產權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積。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系數 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積與整幢建筑物的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的比值,即為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系數。銷售面積 銷售面積是指商品房按”套”或6、”單元”出售,其銷售面積為購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筑面積(以下簡稱套內建筑面積)與應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之和。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在居住區用地內各類建筑的基底總面積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圍內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綠化率綠化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對購房者而言,綠化率高為好。綠地率 綠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綠地率所指的”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其中,公共綠地,又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組團綠地及其他的一些塊狀、帶狀化公共綠地。層高 層高是指住宅高度以7、”層”為單位計量,每一層的高度國家在設計上有要求,這個高度就叫層高。它通常包括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凈高 凈高是指層高減去樓板厚度的凈剩值。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 將建筑物整棟的公用建筑面積除以整棟樓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即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實用率 實用率是套內建筑面積和住宅面積之比,大于使用率。即實用率套內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積標準層 標準層是指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樓層。陽臺 陽臺是指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晾曬衣物等的空間。平臺 平臺是指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的上層屋面或由住宅底層地面伸出室外8、的部分。走廊 走廊是指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地下室 地下室是指房間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半地下室 半地下室是指房間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居住區用地 居住區用地是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綠地等四項用地的總稱。住宅用地 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間距內的用地,含宅間綠地和宅間小路等的總稱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是指規劃范圍內除居住區用地以外的各種用地,應包括非直接為本區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單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設用地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一般稱公建用地,是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建的9、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的用地,應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屬場院、綠地和配建停車場等。道路用地 道路用地是指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車、單位通勤車等停放場地。公共綠地 公共綠地是指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合于安排游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綠地,應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和組團綠地及其他塊狀帶狀綠地等。道路紅線 道路紅線是指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建筑線 建筑線一般稱建筑控制線,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公用建筑面積 公用建筑面積不包括任何作為獨立使用空間租、售的地下室、車棚等面積,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計入公用建筑面積。一般公用建筑面積按以下方法計10、算:整棟建筑物的面積扣除整棟建筑物各套(單元)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并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為整棟建筑的公用建筑面積玄關 玄關就是登堂入室第一步所在的位置,它是一個緩沖過渡的地段。居室是家庭的“領地”,講究一定的私密性,大門一開,有玄關阻隔,外人對室內就不能一覽無余。玄關一般與廳相連,由于功能不同,需調度裝飾手段加以分割就是自己人回家,也要有一塊放雨傘、掛雨衣、換鞋、擱包的地方。平時,玄關也是接受郵件、簡單會客的場所。隔斷 隔斷是指專門作為分隔室內空間的不到頂的半截立面. 過道過道是指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女兒墻】以前因建筑防水材料的限制,房屋11、的屋面都為坡屋面,大量坡屋面的建筑顯的單調,于是把建筑屋頂的外墻伸高,使建筑物的立面造型新穎、別致,向女孩子一樣美麗,人們把這部分伸處屋面的外墻稱為女兒墻。女兒墻不但豐富了建筑立面造型,也是屋面的外圍防護結構,保證了屋面上人維修時的安全。【單元式住宅】指在多層、高層樓房中的一種住宅建筑形式;通常每層樓面只有一個樓梯,住戶由樓梯平臺直接進入分戶門,一般多層住宅每個樓梯可以安排24到28戶。所以每個樓梯的控制面積又稱為一個居住單元。【躍層式商品房】指由上、下兩層樓面、臥室、起居室、客廳、衛生間、廚房及其他輔助用房,并采用戶內獨用的小樓梯連接的房屋。【復式商品房】由香港建筑師創造設計的一種經濟型房屋,是在層高較高的一層樓中增建一個夾層,從而形成上下兩層的樓房。房地產:在我國所謂房地產,由兩部分構成,土地及附著于土地上的一切建筑物。香港亦叫物業。其重要的兩大特性:位置固定性、無重復性。“五證”:建設用地許可證、建設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工程開工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二書”: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三通一平:指供熱、供電、供水到位,場地平整。七通一平:指道路、供電、供水、供煤氣(天然氣)、給排水、排污、場地平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