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現澆混凝土裂縫分析(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614
2022-07-18
3頁
39.66KB
1、房屋建筑工程現澆混凝土裂縫分析摘要:伴隨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我國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的采用,混凝土是房屋建筑工程最主要工程材料之一,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遇到的混凝土裂縫問題越來越多,一直困擾著施工人員。基于此,本文將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縫的成因以及相應的改善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1/view-12177005.htm關鍵詞: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縫;分析一、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結構裂縫原因的分析(一)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在混凝土結構中經常都會因為材料的質量問題而引起裂縫,而材料質量問題最常見的就是水泥和砂石的質量不合格。如果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使用這些質量不合格的材料,那么混凝土結構輕2、則就會出現蜂窩和麻面,問題嚴重的話可能會直接影響混凝土強度,進而影響到房屋建筑的整體質量,所以在混凝土結構形成的過程當中應該要對關鍵的材料進行嚴格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對混凝土的強度產生直接的影響,不當也會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當主要就是指含砂率不正確、水泥的用量不合適、選擇使用的外加劑不合適以及粗細骨料的種類不合適等。(二)施工工藝不當。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涉及的方面非常多。首先因為水分的蒸發從而導致的混凝土結構裂縫;其次是混凝土在進行現場澆筑的時候,振搗棒插入的時候和進行振搗的時間不恰當,如果拔出振搗棒的時間比較快的話,內部空氣沒有完全出來,就可能會對混凝土的密實性和3、均勻性產生影響,這樣混凝土結構可能就會出現裂縫。所以在運輸、振搗、攪拌以及澆筑混凝土的過程當中都需要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要求來嚴格執行。第三,模板安裝出現問題,模板不嚴密出現漏漿、拆模的時間過早以及模板的支撐剛度不夠等都可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在房屋建筑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如果鋼筋混凝土表面受到污染、混凝土的保護層太小或者太大都可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三)混凝土自身收縮。混凝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所以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的時候,混凝土結構就會產生形變,這樣就會產生附加的應力,如果這種應力比混凝土抗拉強度還要大的話,那么混凝土結構就會產生裂縫。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過程當中,因為這種應力而產生4、的混凝土結構裂縫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混凝土結構裂縫,比如在大體積混凝土中的梁、板等小塊體構件的伸縮縫以及現澆面板上面的裂縫都是屬于這種原因造成的混泥土結構裂縫。對于房屋建筑來說,因為混凝土收縮造成的裂縫具有非常大的危害,特別是對于那些暴露在外的房屋建筑結構來說,危害更大。如果因為混凝土收縮造成的裂縫不斷發展的話那么房屋建筑可能就會出現變形、開裂以及破壞的情況。(四)養護工作不到位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養護的時候,混凝土結構在早期進行養護質量的好壞會對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混凝土結構在早期養護的時候如果混凝土表面比較干燥、溫差比較大、在實際的養護過程當中相關的措施沒有及時到位,那么混凝土結構可能5、就會出現脫水的現象,從而混凝土結構就會出現裂縫。如果混凝土工程的面積比較比較大那么就需要進行二次抹面,否則混凝土結構也可能會出現裂縫。養護工作往往被房屋建筑企業所忽略,認為只要澆筑和振搗合格,養護方面就可以不作為重點,于是養護時間不足,養護過程中溫度和濕度控制不嚴格等現象就會出現,這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在初凝后的過程里,沒有得到規范的養護,進而導致構件失水,升溫,最終形成混凝土裂縫。二、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分析(一)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及配合比在房建施工進行混凝土的配置時,外加劑、砂、水泥、石子等配置混凝土主要材料的質量及混凝土配合比質量的好與壞,對混凝土的結構抗拉性有著直接的影響。混凝土配置過6、程中,如果注入了容易吸收的骨料,其干縮就會增加,其中的含泥量增加時,也會增加混凝土的干縮性。若在混凝土中摻入粉狀煤灰材料,或者減水劑,可以使混凝土獲得較好的抗滲性,有利于混凝土表面處理。技術操控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摻配比例,其中包括澆搗工藝、工人操作水平以及結構剖面等現實情況,選擇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針對施工現場資源量大小,適時調整配置比例。改善骨料級配,摻入粉煤等減少凝膠材料的多余用量,降低水化熱反應,配合使用合適的摻合料與外加劑,抑制堿骨料反應。(二)控制二次抹壓進行二次抹壓對降低混凝土結構發生裂縫非常重要,二次抹壓是降低混凝土發生裂縫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房建施工的過程中,要對二次7、抹壓的時機進行良好的把握,這種方法將更加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結構發生裂縫的現象。如果沒有把握好二次抹壓的時間,過早的進行了二次抹壓,在這個時間段內混凝土并沒有裂縫現象出現,進行二次抹壓就不會達其預期的效果。如果二次抹壓的時間太遲,在此時間段的混凝土就處于了半凝固的狀態,它的可塑性有所降低,也不能達到到預期的抹壓效果。所以,施工人員應當及時對出現裂縫的混凝土結構進行二次抹壓,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承壓性。(三)強化施工過程質量保證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對樓層的混凝土完成澆灌任務后,要定期做出測量,查看內部結構是否完整,在混凝土結構面之上,不允許吊卸重型材料,造成對混凝土的沖擊。24小時之后可以按照8、輕重緩急以及樓層高度做出規劃分層,盡量吊卸輕小型材料,做到輕放,減小對其“著力支撐”。對在施工計劃中所需要搬放重型材料的部位應建立結構性支架,或者緩沖模板,預先采用加密立桿或橫桿,以此來增加模板支撐架的支撐強度。通過以上方式,實現對區域內混凝土的減壓抗沖擊處理,防止內部因劇烈沖擊震動出現板面震動出現“共振效應”而導致裂縫的發生。(四)保證混凝土養護到位保溫保濕是混凝土養護的重要環節,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降低混凝土的內外溫差,降低混凝土的塊體自我約束力。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強度范圍,控制其本身由溫差引起的伸縮。在混凝土凝固的過程中,應當對其進行相應的養護,這種方法就是用人為的因9、素降低外界因素對混凝土的影響。在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時,要對混凝土凝固的濕度、溫度進行良好的控制,從而減少混凝土裂縫的發生。施工人員在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時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第一,要保持混凝土的濕度。在混凝土初凝的狀態時,為使混凝土在凝固期出現裂縫的幾率降低,施工人員可以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抹壓,并且在水泥的表面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從混凝土內部流失;第二,要保持混凝土的溫度。在養護過程中應當很好的把握混凝土的中心溫度,對混凝土保溫時所需要的溫度進行確定;第三,在春季和夏季時應當對混凝土進行及時的養護,由于季節特征的影響,此季節時晝夜的溫差沒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在進行養護時可以采用蓄水的方式,也就是,等到混凝土凝固后,對混凝土內部的濕度、溫度進行檢測,從而使蓄水池的高度得到調節。參考文獻1 徐有鄰、顧祥林, 混凝土結構工程裂縫的判斷與處理 2010-3-12 張建華,混凝土施工裂縫防止措施J. 四川水泥,2014,10:84.3 范麗萍、王林義,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探討J. 江西建材,2014,22:96.作者簡介:張永飛,男,198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建筑、機電),2007年6月畢業于石家莊鐵道學院,至今在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