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毗鄰建筑物構筑物專項防護措施(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625
2022-07-18
4頁
23.28KB
1、環境毗鄰建筑物、構筑物專項防護措施該項目位于大英縣江西路。周圍居民較多,對周圍可能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這三方面也是對居民正常生活帶來干擾的主要原因。根據遂寧市有關新聞報規定,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施工擾民:對本工程的施工擾民問題,我們擬從以下兩方面入手,解決好這一矛盾:一、建立周圍的協調關系1、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及大英縣有關環保的規章制度,在全面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噪音粉塵等對周邊環境的污染。2、組織專人,成立擾民問題工作小組,建立從組織-實施-檢查記錄-整改的環保工作自我保證體系,配合業主設立居民來訪接待處,積極和附近居民建立協調互助關系。3、定期對附近的居民進行互訪,2、及時了解情況,達成諒解。二、xx,減少污染,防止施工擾民施工污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地下管網、管線保護措施本工程為新建地坪,下部沒有地下管網、管線。2、減少大氣污染的措施、對現場細料材料運輸,垃圾清運,施工現場拆除,采取遮蓋、撒水措施,減少揚塵。、現場道路進行硬化,現場道路出入口設清理槽,減少車輛帶塵。、現場控制煙塵在規定的指標內。3、減少水污染1、現場設置隔油池、沉淀池、三級化糞池。使現場生活用水經過處理后進入城市排污管網。2、現場洗車、生產等排水必須經過沉淀池。3、基坑內外必須建立有組織排水系統,避免積水。4、貫徹執行大英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施工現場及噪聲擾民管理的有關規定,特別做到:對于3、特殊分部分項工程,如需22時到6時進行施工時,必須向大英縣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批準后到環保部門備案,未經批準,禁止在此時間進行超過國家標準噪聲限值的施工作業。如必須進行連續施工時,應在施工前公布連續施工的時間,并向工程周圍的居民做好解釋工作。5、保護措施為盡量減少和避免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周邊環境,我們將根據ISO14000國標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大英縣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針對施工現場的環境管理體系,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減少各種污染,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本工程現場環境保護由項目經理部專職文明施工管理員負責。加強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根據我們多年的施工經4、驗,向業主承諾:我們完全有能力解決施工擾民問題,處理好與市容、市政、環衛等部門的各種協調配合關系,不因為上述問題影響工程施工進度和增加業主的額外支出。對本工程的環境保護問題,擬從以下方面入手,解決好這一問題。6、建立與政府部門及周邊居民的協調互助關系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及大英縣有關環保的規章制度,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噪音、揚塵、廢水等對周邊環境的污染。進場前主動與建委、市容、市政、環衛等部門提前聯系、備案,辦齊各項手續,施工過程中隨時保持聯系,加強溝通。教育全體施工人員加強環保意識,把作好環境保護、開展文明施工、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影響、保護市容、場容整潔變成每個施工人員的自覺5、行動。所有擾民及民擾帶來的影響和市政、環保等部門的協調配合關系由我們負責處理。7、xx,減少污染本工程施工污染主要包括揚塵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1)減少揚塵污染的措施施工現場設專人負責工地的揚塵治理工作,成立文明施工保潔隊,配備灑水設備,作好壓塵、降塵工作。對現場細顆料材料運輸,垃圾清運,采取遮蓋、撒水措施,減少揚塵。現場車輛離開現場前應對輪胎進行清潔,不得帶泥上路。運輸車輛不得滿載,應留有余量,用彩條布覆蓋嚴密,嚴防遺撒,并設專人沿路途巡視,一旦發現遺撒,及時組織人力清掃。主要運輸道路及材料堆場進行硬化處理,每天派人打掃、澆水、非硬化區域采用花草綠化,盡可能減少裸露地6、面。(2)減少污染沿臨時設施、建筑四周及施工道設置排水明溝,并做好排水坡度,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經過沉淀處理后將清水排放市政管線。排水溝要定期派人清掏,保持暢通,防止雨季水位時發生雨水倒灌。施工廢水設沉淀池、廁所設化糞池。使現場用水經過處理合格后進入城市管網。沉淀池應定期清淘。8、防噪音措施(1)控制人為噪聲,盡量減少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的防噪場擾民的自覺意識。(2)砼施工、拆除模板等噪音較大的工作,盡量安排在白天施工,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早晨作業不早于6時,晚間作業不超過22時,特殊情況夜間施工要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將噪音控制到最低限度。(3)加強施工現場環境噪場的監測,采取專人檢測,專人管7、理。(4)加強與城市環衛部門、建設單位、臨近單位、居民的溝通,耐心誠摯地作好其思想工作并取得他們的諒解。三、毗鄰建筑物保護措施半山華庭二期工程臨近道路均為主干線,車輛繁忙,因此保護好道路,確保居民樓和加油站的安全使用,是本工程施工中必須處理好的重要方面。1、樁基施工前,項目部有關部門應認真研究地質勘察資料,與設計部門充分溝通,確定正確的施工方案。甚至采取必要減震隔振措施,基礎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應建立和加強對可能產生影響的毗鄰建筑物的觀測,跟蹤記錄其有無裂縫以及發生發展情況,并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相應的有效對策。2、已建成的輕型建筑物周圍,不宜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等,以免地面堆載引起建筑物附加8、沉降。擬建的密集建筑群內如有樁基建筑物,應先施工樁基礎。如開挖深基坑及降水工程,應做好基坑支護,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土體變形與地下水位變化對鄰近建筑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3、對原有鄰近建筑物,為保證施工期間及其以后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采取打板樁、地下連續墻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以免開挖基坑時,原有建筑物的地基松動。4、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廣播電視等地下管線資料,氣象和水文觀測資料,相鄰建筑物和構筑物、地下工程的有關資料,充分掌握相關資料,熟悉地下管線情況,做好對相鄰建筑和有關設施的保護措施。5、基坑開挖之前,要按照土質情況、基坑深度以及周邊環境確定支護方案,其內容應包括;放坡要求、支護結構設計、機械選擇、開挖時間、開挖順序、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監測要求等。 4 / 4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