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建筑對于城市文化的影響(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640
2022-07-18
4頁
23.66KB
1、火車站建筑對于城市文化的影響所屬分類:數據/知識/短文-建筑設計-其他常用數據點擊:181火車站建筑是城市文化的縮影。火車站傳遞著一種出發和到達的意味,是一個城市與外界聯系的窗口,常常是外來人員對一個城市形成最初印象最直接的媒介。一個城市的火車站建筑,往往是這個城市建筑文化的縮影,堪稱一個城市標志性的建筑。建筑是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的。建筑文化,是一個地方、一個時代的風俗、時尚及技術,在建筑上的反映,可說是地域文化的集大成反映。建筑文化大致包含兩層含義,即建筑樣式和建筑性格。建筑樣式可以比作人的穿著打扮,是外在的形象,隨著時代的審美變化,會有所變化。建筑性格可以比作人的性格,是內在的,相對穩定的2、,取決于一個地方特有的生存環境特征、精神文化基因以及價值判斷取向。一個地方的建筑性格,應該是被集體認同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夠長久地、不間斷地被沿用、傳承。一個地方的建筑樣式,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風格會迥異,這便是建筑中蘊含的人文關懷。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西方工業革命的到來。自那時起,蒸汽機就驅動著滾滾車輪,沿著鋼軌,把現代文明運向遠方。100多年前,當閃亮的軌道鋪進古老的東方大地時,西洋小樓樣式的火車站建筑遍布中國各地,透露著西方文明在中國的強勢滲入。之后,民族復興的精神開始反映在中國各城市的火車站建筑上,現代化的建筑功能和建筑技術與民族形式,精心地組合在一起,成為那個時代強化民族精神的歷史見3、證,這是一種象征主義的建筑風格。火車站是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何為標志,即體現一個地方的主要文化,也就是地域文化。很多城市的火車站建筑,都會突出表達自己城市獨有的精神追求和引以為傲的一段歷史。吉林火車站曾經的“帆船”設計樣式,反映的就是吉林船廠的一段歷史。如今,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在審美上和實用上的要求都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將地域文化和時代性巧妙、自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城市火車站建筑,也是城市建筑追求的目標。火車站建筑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化特征,它更像是一座城市的禮堂,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位置舉足輕重。據了解,新吉林站,外觀造型似櫓,細部由霧凇點綴;總投資約9.54億4、元;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積45278平方米,站場面積54925平方米。預計近期(2020年)旅客發送量為1400萬人,遠期(2030年)旅客發送量為2200萬人,車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數預計為6000人。新站以中康路和遼寧路為中軸線,對稱布局,分東西兩個站房。站房東西兩側分別布置廣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通過高架落客平臺,徹底解決東西車流貫穿的難題。新的吉林站站場,將采用跨線式、上進下出站型,旅客通過車行方式行至高架落客平臺,進入大廳上車;通過步行方式,由站房東側或西側進入進站大廳,通過自動扶梯上高架候車大廳上車;出站旅客通過站臺扶梯引流進入地下出站通道,檢票后,通往東西地下車場或進5、入出站大廳,出入互不干擾。新站旅客上下車的站臺由3個擴展到8個,旅客可根據車次分別進入站臺,不用長距離行走和排隊候車。新吉林站周邊,還配套了廣場、停車站、交通換乘中心等項目,與吉林站項目同期進行。交通乘換中心包括:運輸服務區、休閑景觀區、商貿住宅區和道路擴建及市政通道等,計劃總面積在229110平方米,總投資預計將達到25億元。另外,新站將城際鐵路、普速鐵路、公路客運、公共交通、社會車輛及民航售票聯檢等各種交通換乘轉化為區域性的商業活動中心,形成城市樞紐的新商圈。預計在2010年10月,改擴建后的吉林站,將正式投入使用。分享保定新火車站(帶圖)來源:陳瑞的日志京畿之門新火車站設計方案名為“京畿6、之門”,名字來源于“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古城保定,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天津、石家莊三角地帶,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保定之名,寓保衛國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城市形象穩定、開放、文明、高效,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保定雄渾大氣、端莊典雅的城市風貌和氣質,我們以類似斗拱的石材壁柱和形如冠蓋、層疊出挑的金屬屋頂建出京畿之門的形象,既體現了保定厚重的文化底蘊,又展示了其跨越時代、開拓進取的氣質與精神。”據了解,新火車站造型以“門”為意向,提取定州開元寺塔和中國古典建筑的構成元素,使整個建筑兼具古典氣質與時代精神。新站主站口朝西新火車站的站房設計7、以“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文化性、經濟性”為原則合理布置功能流線,提高乘客快速通過能力,創造舒適、優美、人性化的空間。新保定火車站建成后將作為保定市的對外交通樞紐和城市地標,匯集鐵路、城市公交、社會交通、城際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改造后的新保定站以既有車站廣場中心線作為中軸,在現有站場東、西兩側建設新站房,中間設置高架候車廳。改擴建后的保定火車站主站口由現在的朝東改為朝西。新保定站站場規模為5臺10線(含正線2條),最高聚集人數6000人。站房主體為2層,局部為3層,局部地下一層,總建筑面積為34493平方米。通過效果圖看到,新車站主體建筑上大下小,形如騰飛之勢,舒展大氣,極具北方建筑的宏大氣8、質。東、西兩側站房與高架候車廳組合成“工”字型,總體布局簡潔明了。配套工程同步實施配合火車站改造工程,保定市規劃了火車站市政配套工程。該工程由西廣場及地下車場工程、東廣場及地下車場工程、下沉廣場及地下商業街工程、知青路道路工程、陽光大街道路工程、一畝泉河路道路工程、郵政地道工程、公交車停車場工程8個項目組成。總用地面積188655平方米(約282畝),總建筑面積62080平方米,總停車數量583輛。工程總投資約為8.2億元人民幣,工程與保定站改造工程同步實施。新火車站的市政配套工程建設方案的特點是,在車站站位不動的情況下,增加新舊城區之間的道路聯系,盡可能提升兩個區域的互動,在道路組織上,實行人車分流,進出站車流和過境車流分離。通過地下通道(商業街)、下沉廣場聯系東西側的人流。建成后,保定站將被建華大街、知青路、陽光大街、一畝泉河路圍合,道路流線通暢,能較好的解決鐵路、公交、社會車輛、出租車對接問題,充分體現“公交優先”、“人車分離”的理念。地下商業空間能夠大幅度提升本區域建筑的商業價值,使交通樞紐區域更具活力。原保定火車站位于保定市市中心區,東鄰建華大街,西臨陽光大街,距北京西站146公里,西接保滿線,東接規劃的津保城際,是京廣線保定地區的主要客運站。保定站是京廣線上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