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結構設計看住宅造價成本的控制(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673
2022-07-18
4頁
40.40KB
1、基于建筑結構設計看住宅造價成本的控制摘要:隨著我國住房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房地產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有效的優化房屋結構設計,減少建筑的造價成本,已成為房地廠商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將結合實際的工程案例,從影響住宅造價成本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目前建筑市場中結構設計和住宅造價成本之間存在的問題,探究如何通過科學的結構設計達到控制住宅造價成本的目的。 關鍵詞:住宅造價;建筑結構設計;成本控制前言建筑結構設計是工程設計師用結構語言表達自己所想的一種工具,是一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建筑安全使用的基礎。所謂結構語言,就是結構師們從建筑和其他專業圖紙中提煉出來的,包括墻、柱、梁、板、基礎、樓梯和大2、樣圖等在內的結構元素。然后,結構師們會把這些結構元素運用到建筑物的結構設計中,形成一個完整的住宅方案。如何優化建筑結構設計和控制住宅造價成本之間的關系,一直都是建筑師們研究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房地產商們關注的首要問題。1、影響住宅造價成本的因素建筑結構設計的經濟性評價標準包括每平方米的用鋼量和每平方米的混凝土用量兩方面。前者是以整棟建筑為基準,包括上部結構和基礎部分在內的每平方建筑面積所采用的鋼筋含量,后者則是指每平方建筑面積所含混凝土的多少。在現代建筑的設計使用中,如何有效的減少用鋼量是考察住宅結構設計是否合理的主要指標之一。對于房地廠商來說,要優化住宅的結構設計,大致需要考慮兩個“選擇”和3、兩個“確定”:基礎形式和建筑結構類型的選擇,混凝土的設計強度以及上部結構和構件的確定。1.1基礎形式基礎形式的選擇是否合理,不僅直接牽扯到住宅建筑的工程造價,還會影響建筑的基坑維護和施工周期。對于在軟土地基地區施工的小高層和高層住宅來說,常采用的結構形式是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一般采用的基礎形式是條形基礎或筏板基礎。而在樁型的選擇上,建筑師們應該根據其對基礎梁截面和筏板厚度的影響,選擇單樁承載力較好的樁型,并沿軸線布置,從而降低基礎的荷載作用。因此,房地產商應該根據具體的施工環境,選擇最佳的基礎形式,縮短建筑工期,更加高效、便捷的進行基坑維護。1.2建筑結構類型住宅的常用結構可以劃為豎向分體系、4、水平分體系和基礎分體系三類。具體內容劃分詳見表一。表一 建筑結構的基本分品種體系和內容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建筑結構所需的工程造價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將住宅造價的成本控制到最低范圍內的就是最科學合理的。對住宅造價成本的合理控制應依據投資方的投資水平、施工單位的能力和規定的工期長短,在這三者的基礎上,對不同的住宅結構類型展開造價成本的綜合分析,優化配置造價成本,平衡投資與收益之間的比例,以期尋找最適宜的建筑結構設計類型。1.3混凝土的設計強度隨著建筑材料的發展更新和建筑結構的復雜化,在目前的結構設計中,對混凝土設計強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為了有效的的控制住宅造價的成本,在5、實際的建筑結構中,只要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住宅的結構設計就應該盡量的降低混凝土的設計強度。這不僅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的相關規范,還可以降低樓板的裂縫,避免由此引發的矛盾,減少維修費用。根據相關的約定,混凝土的設計強度和構件的最低配筋率之間是存在一定聯系的,這在一般用途的住宅建設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在實際的住宅建設中,開間的面積都不是很大,所以在樓板的配筋選擇上就可以依據最小的配筋率進行設計,最大程度的控制住宅所需的造價成本。例如,對于使用C30混凝土的建筑而言,若是選用HRB335的鋼筋,就會比使用C40的混凝土結構節約19.5,若是選用HRB400的鋼筋,則能節省6.88。1.4上部結構和6、構件從經濟角度考慮,在住宅的設計階段就選擇正確的建筑結構體系、構件截面和材料,可以有效的控制造價成本。但是由于上部結構的使用功能存在著差別,構件的截面類型也會有差異,從而導致了建筑成本和工程造價的差異。以現澆樓蓋為例,一般的梁板式樓蓋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是所占空間較大,樓層的凈高就會較小,因此不能用于住宅樓體建設中;對于層高受限的住宅設計而言,則應選擇無梁樓蓋,這類型的框架結構能承受較大的荷載量,但是成本就會相對較高。在梁高受限而跨度大的建筑結構中,密肋樓蓋可以有效的控制因為跨度增大而增加的樓板自重,經濟效益也會更加明顯,但是這類型的上部結構施工環節復雜,對技術水平的要求也就相對較高。為了解7、決密肋樓蓋的跨度值不應超過九米的局限,預應力混凝土平板上部結構應運而生。這種結構可接受的跨度能達到九米以上,適用范圍為更加廣泛,同時所需的投資成本費用也會相對較高。2、結構設計和控制造價成本之間的問題2.1缺乏對建筑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無法實現預期的成本監控有數據表明,低于投資費用百分之一的結構設計能對整個住宅的造價成本產生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影響,這足以表明建筑結構設計對住宅造價成本的決定性作用。然而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房地產商卻忽視了對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適用性的考核,對方案的考察也只是停留在施工圖預算和立面效果等表層上,導致在設計方案中缺乏有效的衡量能力。2.2忽視結構設計對造價成本的8、控制我們將一個完整的工程建筑劃分為三個階段:項目決策、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其中決策和設計這兩個階段對造價成本的控制起著關鍵的作用。在投資決策確定以后,項目設計就是影響住宅造價的核心環節,項目設計的是否科學合理成了主導房地產商投資和影響住宅造價成本的主要因素。在實際的住宅項目開發過程中,房地產商們卻是緣木求魚,舍本逐末,把注意力放在了項目開發的預算、決算和竣工環節上,卻忽略了建筑結構設計全過程的造價成本控制,本該受到重視的造價成本控制卻無人問津,更談不上實施統籌兼顧的結構設計了。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師們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秉著安全適用、經濟美觀和便于施工的基本原則。結構設計雖受制于建筑設9、計,處于建筑設計之后,但對建筑設計也有反作用。具體說來,就是結構設計不能違背了建筑設計,要滿足不同建筑的要求;建筑設計也不能超過結構設計的預期范圍,要符合經濟、安全、合理的設計原則。此外,房地產商還應該在遵守建設規范的前提下,選擇既符合建筑結構的要求,又經濟實用的構造和節點,從而有效地控制住宅造價成本。3、實例分析3.1基礎結構形式的選擇對于普通的剪力墻結構住宅而言,目前所選用的基礎形式都是等厚度的筏板,厚度的選擇以5cm*n(n為建筑的層數)為依據,這種取值法是偏于保守的。如果住宅的樁型選擇合理,底板的選擇只需考慮沉降差異所產生的內力和水浮力這兩個因素,筏板的厚度可依據3.5cm*n(n為建10、筑層數)。然而在實際的工程建筑中,一項目的建筑層數為十四層,其剪力墻的住宅板厚是五百,十九層的板厚則為六百五。若是將上部結構的剛度納入考慮范圍之內,底板的整體彎曲率就都會偏小,一般情況下都不到0.05。比如法蘭克福展覽會的大樓筏板撓曲度就只有0.025,實測的筏板鋼筋應力是在2030N/mm2。而測得的陜西省郵政電信管網中心大樓的最大筏板鋼筋拉應力雖比法蘭克福展覽會的筏板鋼筋應力大,卻也只有42.66N/mm2。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基礎底板內力小于一般計算方法所得結果的現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得歸結于上部結構與地下室整體剛度共同作用的結果,減小了地板的內力和撓曲。表二所示內容是將一般做法的經濟性11、和基于有限元的做法進行了比較。表二 某高層住宅二號房的基礎經濟性比較3.2樁基形式的選擇以溫州地區某商用綜合小區的試樁結果為例,兩棟33層樓高的剪力墻結構依據該地塊的地質初勘報告,初步預訂選用600的預應力管樁樁型,樁長57m,試樁長62m,這樣計算出來的Rd=3400KN。如果按樁身的結構強度計算,得出的Rd=3300KN,比按公式計算所得的Rd=3000KN提高了百分之十。 總結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市場的發展也是日益蓬勃。在發展格局逐漸復雜化的市場競爭中,降低住宅的造價成本、優化建筑的結構設計無疑成為了建筑企業強化自身競爭力、擴大自身市場份額的不二之選。因此房地產商要充分意識到建筑結構設計在住宅造價成本控制中的作用,遵循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選擇最合適的設計方案,從而推進房地產事業結構的優化,使建筑企業獲得長足穩定的發展。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以PDF形式查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4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6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09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