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學知識點 (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697
2022-07-18
4頁
21.72KB
1、房屋建筑學1.構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質技術條件、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房屋的使用要求,它體現建筑物的目的性。 物質技術條件:是實現建筑物的手段,它包括建筑材料、結構與構造、設備、施工技術等有關方面的內容。 建筑形象:是建筑體型、立面處理、室內外空間的組織、建筑色彩與材料質感、細部裝修等等綜合反映。2.建筑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方針。3.建筑的分類: 按使用性質分類: A.民用建筑供人們居住好進行公共活動的建筑 a.居住建筑,供人們居住使用的建筑 b.公共建筑,供人們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 B.工業建筑生產性建筑 C.農業建筑農副業生產建筑 按建筑物層數好高度分類2、: A.住宅按層高分類:1-3層為低層建筑,4-6層為多層建筑,7-9層為中高層建筑,10層及10層以上為高層建筑。 B.公共建筑按高度劃分:不大于24m為單層和多層建筑,大于24m為超高層建筑。 C.無論住宅還是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均為超高層建筑。 按建筑規模和數量分類: A.大量性建筑 B.大型性建筑 按主要承重結構的材料分類: A.木結構 B.磚混結構(砌體) C.混凝土結構 D.鋼結構 E.鋼、鋼筋混凝土結構4.建筑模數是選定的標準尺度單位 基本模數:數值100mm,符號M 擴大模數:基本模數的整數倍 分模數:基本模數除以整數5.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是由其組成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3、火極限來確定的。6.耐火極限:是指對任一建筑物按時間-溫度標準曲線進行耐火試驗,從受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壞或失去隔火作用時為止的這段時間,用小時表示。7.建筑工程設計一般包括建筑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等幾個方面的內容。8.建筑設計的程序: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擴大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9.建筑平面定位軸線是確定房屋主要結構構件位置和尺寸的基準線,是施工放線的依據。 建筑平面定位軸線有橫向軸線和縱向軸線之分。 開間:相鄰兩橫向軸線之間的距離。 進深:相鄰兩縱向軸線之間的距離。10.南北朝向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廣泛采用的,因為南向夏季太陽高度角大,冬季太陽高度角小。11.4、凈高:樓地面到結構層(梁、板)地面或頂棚下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12.層高:該層樓地面到上一層樓地面之間的距離。13.建筑物:供人們在其內部生產、生活或者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 構筑物:人們不直接在其內部生產,生活的工程設施。14.建筑物的組成構件與作用: 基礎:基礎是房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 墻和柱:墻是建筑物的豎向構件,其作用是承重、圍護、分隔及美化室內空間。柱也是建筑物的豎向構件,主要用作承重構件,作用是承受屋頂和樓板層傳來的荷載并傳給基礎。 樓地層:樓地層是建筑物的水平分隔構件,也起沉重作用。 屋頂:屋頂是房屋最頂部起覆蓋作用的圍護結構,用以防風、雨、雪、日曬等對5、室內的侵蝕。 樓梯:樓梯是建筑的垂直交通聯系設施,其作用是供人們上下樓層和安全疏散,樓梯也有承重作用,但不是基本承重構件。 門與窗:門是建筑物及其房間出入口的啟閉構件,主要供人們通行和分隔房間。窗主要是建筑中的透明構件,起采光、通風以及圍護等作用。15.基礎:基礎是房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 地基:(持力層、下臥層)地基則是支承基礎的土體和巖體,它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16.基礎埋深: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叫基礎的埋置深度。17.基礎按材料可分為: 剛性基礎:(適用于多層民用建筑和輕型廠房)用燒結磚、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受壓強度大、而受拉強度小的剛性材料做成6、,且不需配筋的墻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也稱無筋擴展基礎。 非剛性基礎:(普遍應用于單層、多層民用與工業建筑)將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通過向側邊擴展成一定底面積,使作用在基底的壓應力等于或小于地基的允許荷載力,而基礎內部的應力應同時滿足材料本身的強度要求,這種起到壓力擴散作用的基礎稱為擴展基礎或非剛性基礎。18.基礎按構造形式可分為: 條形基礎:當建筑物上部采用框架結構承重時。 井格基礎:當框架結構處在地基條件較差的情況時,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體性,避免各柱之間的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方向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又稱十字基礎。 筏形基礎:當建筑物上部荷載較大,而建筑基地的承7、載能力又比較弱,這時采用帶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變形要求時,常將墻下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成為一個整板,這種基礎稱為筏形基礎,適用于較弱地基,可減少一定程度的不均勻沉降。 箱型基礎:箱型基礎整體空間剛度大,對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有利,一般適用于高層建筑或在軟弱地基上建造的重型建筑,可兼作地下室。 樁基礎:(樁和樁頂上承臺)多用于高層建筑。19.普通磚的規格:240mm115mm53mm20.墻體在建筑中有承重、圍護、分隔、環境四個方面的作用。21.墻的類型: 按位置:外縱墻、外橫墻(山墻)、內縱墻、內橫墻、窗下墻、窗間墻。 按材料:磚墻、石墻、土墻、鋼筋混凝土墻、其他墻。 按受力情況:承重墻、非承重8、墻。 按施工方式:疊砌墻、板筑墻、裝配式墻。22.過梁有磚拱過梁、鋼筋磚過梁和鋼筋混凝土過梁。23.散水:為便于將地面雨水排至遠處,防止雨水對建筑物基礎侵蝕,常在外墻四周將地面做成向外傾斜的坡面,這一坡面稱為散水。 明溝:為將雨水有組織地導向地下雨水井而在建筑物四周設置的溝稱明溝。 勒腳:勒腳是外墻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其高度一般指室內地坪與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它起著保護墻身和增加建筑物立面美觀的作用。 垛:當在墻上開設門洞且門洞開在縱橫墻交接處時,為了便于門框的安裝和保證墻體的穩定性,須在靠墻轉角部位一邊設置門垛。 壁柱:當墻體的窗間墻上出現集中荷載而墻厚又不足以承受其荷載,或當墻體的長度和高9、度超過一定限度并影響墻體穩定性,通常在墻身局部適當位置增設凸出墻面的壁柱來提高墻體剛度。 防潮層:為隔絕土中水分對墻身的影響,在靠近室內地面處設防潮層。24:圈梁是沿外墻四周及部分內墻設置的連續閉合梁。其作用是配合樓板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間剛度及整體性,增強墻體的穩定性,減少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墻身開裂,對地震設防區,設置圈梁與構造柱形成骨架以提高墻身抗震能力。25.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是從構造角度考慮設置在墻身中毒鋼筋混凝土柱。其作用是與圈梁及墻體緊密連接,形成空間骨架,增強建筑物的剛度,提高墻體的應變能力,使墻體由脆性變為延性較好的結構,做到裂而不倒。26.幕墻按材料分為:玻璃幕墻、金屬幕墻10、石材幕墻。27.樓板層通常由面層、結構層、頂棚三部分組成,根據需要,可增設附加層。28.現澆鋼筋混凝土在樓板按結構布置的分類 板式樓板:在墻體承重建筑中,當房間尺寸較小,樓板上的荷載直接由樓板傳遞給墻體,這種樓板稱為板式樓板。 梁式樓板:當房間的跨度較大,為使樓板結構的受力與傳力更加合理,常在樓板下設梁,以減小板的跨度,使樓板上的荷載先由板傳給梁,再由梁傳給墻或者柱,這種樓板結構稱為梁式樓板。 無梁樓板:是將現澆鋼筋混凝土板直接支撐在柱上的樓板結構。29.屋頂:屋頂是房屋最頂部起覆蓋作用的圍護結構,用以防風、雨、雪、日曬等對室內的侵蝕。屋頂又是房屋上層的承重結構,用以承受自重和作用在屋頂上的11、各種荷載,同時對房屋上部還起著水平支撐的作用。30.房屋的坡度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與屋面材料、地里氣候條件、屋頂結構形式、施工方法、構造組合方式、建筑造型要求以及經濟等方面因素都有一定的關系。31.將屋面坡度大于10%的成為坡屋頂、坡度小于等于10%的成為平屋頂。32.平屋頂排水找坡有:擱置找坡(結構找坡)、墊置找坡(材料找坡)。33.平屋頂排水方式有:有組織排水、無組織排水。34.樓梯主要由樓梯梯段、樓梯平臺及欄桿扶手三部分組成。35.現澆鋼筋混凝土在樓梯按結構形式的分類 板式樓梯:由梯段板、平臺梁和平臺板組成。梯段板是一塊帶踏步的斜梁,它承受著梯段的全部荷載,并通過平臺梁將荷載傳給墻體或12、柱子。 梁板式樓梯:由踏步板和梯段斜梁組成。梯段的荷載由踏步板傳遞給梯段斜梁,梯段斜梁再將荷載傳給平臺梁,最后,平臺梁將荷載傳給墻體或柱子。36.明步樓梯:梯梁在踏步板之下,踏步外漏 暗步樓梯:梯梁在踏步板之上,形成反梁,踏步包在里面齊步樓梯:上下樓梯起步和末步踢面對齊 錯步樓梯:上下樓梯起步和末步踢面不對齊 埋步樓梯:最上踏步與平臺梁平齊 不埋步樓梯:用平臺梁代替一步踏步踢面37.門是建筑物及其房間出入口的啟閉構件,主要供人們通行和分隔聯系空間、兼有采光通風的作用。 窗主要是建筑中的透明構件,起采光、通風、觀察、遞物。38.門的分類: 按材料:木門、鋼門、鋁合金門、塑料門、玻璃門。 按開啟方13、式:平開門、彈簧門、推拉門、轉門、卷簾門。39.窗的分類: 按材料:木窗、鋼窗、鋁合金窗、塑料窗、玻璃窗。 按開啟方式:平開窗、固定窗、旋窗、立旋窗、推拉窗、雙層窗。40.變形縫:是保證房屋在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定的自由伸縮,以防止墻體開裂、結構破壞而預先在建筑上留的豎直縫。41.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 伸縮縫:從基礎表面 沉降縫:從基礎底面 防震縫:從基礎底面42.墻面飾面分類類型室外裝修室內裝修抹灰類水泥砂漿、混合砂漿、聚合物水泥砂漿、拉毛、水刷石、干粘石紙筋灰、麻刀灰石膏粉面、膨脹珍珠巖灰漿、混合砂漿貼面類外墻面磚、陶瓷馬賽克、玻璃馬賽克、人造石板、天然石板釉14、面磚、人造石板、天然石板涂料類石灰漿、水泥漿、溶劑型。、乳液。、彩色膠砂涂料、彩色彈涂大白漿、石灰漿、油漆、乳膠漆、水溶性涂料、彈涂裱糊類塑料墻紙、金屬面墻紙、木紋壁紙、花紋玻璃纖維布、紡織面墻紙及錦緞鋪釘類各種金屬飾面、石棉水泥板、玻璃各種木夾板、木纖維板、石膏板、裝飾面板43.地面飾面分類 整體類地面:水泥砂漿、細石混凝土、水磨石及菱苦土地面。 鑲鋪類地面:粘土磚、大階磚、水泥花磚、缸磚、陶瓷錦磚、地磚、人造石板、天然石板、木地板。粘貼類地面:油地氈、橡膠地氈、塑料地氈、無紡織地氈。涂料類地面:各種高分子合成涂料所形成的地面。44.建筑物保溫性能的影響因素有:熱阻和導熱系數。45.屋頂的隔熱: 實體材料隔熱屋頂:大階磚或混凝土板實鋪屋頂、土堆屋面、礫石層屋面、蓄水屋頂。 通風隔熱屋頂:架空通風隔熱、吊頂棚通風隔熱。 反射降溫屋頂蒸發散熱降溫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