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高考提升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附屬中學(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747
2022-07-18
4頁
72.50KB
1、感悟高考 重視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附中 陳怡電話:85530947 郵編:710055摘 要: 針對目前文科綜合-地理的命題思路和高三地理復習課現狀提出:解讀高考、注重雙基、調整結構、整合內容;以圖為主,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探索學生練講結合方法,各抒己見,廣泛議論,注重能力培養的新模式。關鍵詞:解讀高考、調整結構、關注生活、地圖應用、知識遷移、能力培養、穩定心態。 一、05年文科綜合地理的思路的解讀05年文科綜合試題有7個版本,全國試卷3套、自主命題試卷4套。陜西省采用的是全國試卷試題,分析這套試題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1、注重雙基,突出地理原理的靈活運用。特別是對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2、;試題平穩,不乏創新,如選擇題1-2 2004年7月28日,我國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 河站(7855N,1156E)建成。據此回答1-2題。 1從黃河站往正南方,將到達 A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B西伯利亞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顛島 2黃河站至北極點的距離約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2、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綜合學習能力,突出信息處理的考查,圖表數量較多。 36(36分)假設圖示的冬季天氣系統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東移動。讀圖3完成下列要求。 題目均是以區域地圖為載體,提供豐富的“地圖語言”信息,學生可根據圖上信息進行地理位置和時間的判斷,充分體現了學習地理最基本的3、意識。例36題 (1)簡要說明A地在未來30小時內風向、風力及氣溫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不考慮地形的影響)。(18分) (2)簡要回答B城市成為交通樞紐的區位因素。(14分) (3)C山的名稱是 ,它已被列入 名錄。(4分) 3、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比例大至持平。從05年文科綜合地理100分的分值總體來看,人文地理由04年的65%47%,自然地理部分35%53%,其用意是側重考查考生在一定區域環境中相關的自然與人文地理基本原理的應用,人類活動的空間區位分析。4、不回避熱點問題,關注生活、時代感強。例:可持續發展,北極科學考察,印尼海底地震等等。39(60分)根據圖4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5、以問題4、為中心,多層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學科的設問,以多元信息為載體,突出考生全面素質。例:39題共設7問,涉及政、史、地三個學科,4、5問為地理學科。(4)根據圖4簡要分析河西走廊成為綠色走廊的主導自然條件。(12分) (5)如果農業開發強度超過上述自然條件的承載力,分析將會產生什么環境問題。(8分) 6、充分體現國家課程改革方向,尤其是研究性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方法等,新課程標準方面表現特別突出。例05年試題中10-11題中出現的分析交通樞紐的區位因素,中、日、韓蔬菜貿易關系等基本方法引用。圖2表示中國、日本、韓國2000年蔬菜貿易關系,圈中箭頭表示貿易方向,相應的貿易量見表1。據此回答1011題5、。10甲、乙、丙代表的國家依次是 A韓國、日本、中國 B日本、中國、韓國 C日本、韓國、中國 D中國、韓國、日本 11甲國每年大量進口蔬菜的原因之是 A氣候不適宜種植蔬菜 B農業用地比例小,蔬菜種植成本高 C山地眾多,交通不便 D生產力水平較低,農業粗放 二、文科綜合試題中的啟示1、試題將繼續保持其穩定性,難度適中。因05年高考試題難度有較大幅度的升高,06年考題可能會有所下降,但幅度不會大且在安全范圍之內。2、更加關注主干知識,重視基礎,注重知識結構的完整性,考查內容覆蓋地理初中、高中8本教材。3、重視學生的能力立意,全面考查學生能力素質,即語言表達能力,識圖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應用能力,綜6、合分析能力等,充分體現出新教材的新理念。4、關注考試大綱、關注新教材中新增內容,如選修一、二冊。適當參考新課程標準。5、不回避熱點,焦點問題,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及以前曾經考過的問題。6、政史地三科分值持平,跨學科綜合會有所加強,還應立足地理學科的雙基內容。三、06年文科綜合備考方案1、 詳細解讀考試說明,依據考綱重組教材內容,提高復習效率。根據中學階段地理課程設置的現狀,對所有初中、高中地理教材及內容進行整合,重組知識體系,設計出新的復習模塊。現高三學生在初中階段,由于地理沒有恢復高考,學生不重視從而造成初中基礎知識薄弱,從而造成的對地理學科、地理知識的忽視;初三一學年沒開設地理課程,高7、二文理分科后才開設地理課程,從而造成中學階段地理課程的大斷層,都加大了復習的難度。學校現在開設地理課4節/周,但新教材中增加了選修1選修2兩本,使地理學科從05年中高考文科綜合試題開始,地理考查的范圍由6個課本增加為8個課本(歷史為6個課本,政治為5個課本)。內容增多,課時開設雖然有所增加,實為不足,課時相對緊張。地理課程難度大。地理是一綜合性學科,自然地理部分為理科,需要理性思維。地理事物范圍宏大,還需要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等,這些都是文科學生中最欠缺的。所以,自然地理部分內容成為拉開文科綜合成績高、中、低檔的重要學科內容,地理成績好壞直接關系到文科綜合分數的高低。因此,我將初中、高中所有內容8、單列,重新整合,分四大部分,一、自然地理部分,二、世界地理部分、三、中國地理部分、四、人文地理部分。內容重復的以高中為主,刪除初中相應內容,如地球運動,大氣運動部分等。將選修2的內容放到中國地理區域部分相應的章節中。2、夯實基礎,以智取勝是第一輪復習的主要目的。自實施文科綜合考試以來,試題內容強調對主干知識的考查,有些知識點的重復率很高,如時區換算,地球運動、大氣運動等。依據主干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將其網絡化,以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量,再利用地圖將其空間化、規律化,以實現文圖轉化。通過對主干知識的掌握,可為文科綜合提供支撐點。3、充分利用地圖,突出學科特點,深化學生判讀各類地理圖表的能力。9、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事物的重要載體,它比文字或知識網絡更能說明地理事物的空間性。學生可以通過地理事物的分布,記憶地理事物的名稱,找出分布規律,分析成因以提高獲取各類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及描述論證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對于學生來說,要想學會閱讀地圖,就得學會繪制地圖。在復習過程中強化繪圖練習。就本校學生目前的能力來說,此方面尤為欠缺,繪圖方法尚待培訓,繪圖技巧更談不上。今后每周至少測試一次相關內容的地理分布圖,并在各練習中適當曾加一些繪圖練習,以強化學生的地圖意識。做到腦中時時有圖。4強調研究性學習方法等新學法的應用,關注課后活動題。高中新課本中每節課后都有活10、動題目,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提示。它的完成是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應用與實踐。這些題目絕大多數存在于我們身邊的生活之中,取材實際,有的略做改動即可成為一個熱點或焦點問題的切入口或載體。另外通過對活動題目的思考、討論等完成也是實現知識遷移與應用的良好途徑。5引導學生關注社會 關注生活,聯系現實,尋找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著眼點。關注天氣變化 堅持每天收看天氣預報。可以了解常用天氣符號;通過天氣形勢分析,熟悉等壓線圖;懂得怎樣分析天氣的變化并做出天氣預報;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生產;如何避免天氣災害等知識實踐。同時,也可增強三學科間的綜合。6.精選能力訓練試題,尋找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著眼點11、。從生活中的問題入手結合所學的主干知識,分析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例:為了使西安市功能分區更加合理,試論西安市政府中心移動的可行性。7引導學生關注熱點 、焦點問題,聯系實際,掌握分析思路。對于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學生要學會從地理角度分析設問。首先是根據所學知識正確判斷問的是什么?在哪里?有什么?地理環境的特征是什么等等,沒有必要將問題復雜化。8跨學科的綜合聯系當然先定位于學科主干知識。先學科內綜合,再為政、史、地跨學科知識的交叉與融合。主要還是先修渠后流水的問題。9第2輪復習強調研知識重組,轉變角度探討問題。如:以運動為題串起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洋流運動等;以循環為題串起地殼物質循環 、水循環、生物循環等。10關注、穩定學生心態迎接考試。平穩良好的心態是決定考生高考時能否發揮正常水平的關鍵,具有功虧均在此一舉的效果。 2005-10-24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