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類火災隱患分析及對策研究(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860
2022-07-18
4頁
32KB
1、1. 前言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其它各項事業的興旺發達,城市用地日益緊張,促進建筑物正朝著高層化、密集化方向發展,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已經成為城市生活的一種建筑圖騰,并且成為當前和今后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又因其功能多元化、布局復雜化,一旦發生火災,面臨著人員難以疏散、煙囪效應導致火災迅速蔓延擴大、火勢難以控制撲滅等困難,其潛伏性和危害性更大。2.高層建筑概述2.1高層建筑定義高層民用建筑是10層及10層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高層工業建筑是指2層及2層以上、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廠房或庫房。2.2高層建筑結構特點2.2.1建筑2、結構復雜主體建筑高、層數多;周圍有裙房,按照規定主體建筑至少留有1/4邊不設裙房;形勢與結構多樣,結構體系有框架、剪力墻等,豎井管道多,用電設備多。2.2.2功能復雜,人員密集高層建筑分為:住宅樓、賓館、辦公樓、科研樓、通信樓、郵電樓、圖書館等。有些高層建筑,同一棟大樓有多種功能,有辦公室、會議室、歌舞廳、展覽廳等,高層建筑內聚集人員多。2.2.3可燃物多,火災負荷大2.2.4消防設施完善高層建筑內一般有比較完善的消防設施,如防火分隔設施、安全疏散設施、火災自動報警設施和自動滅火設施、消防給水系統、防排煙設施等,為撲救高層建筑火災提供了有利條件。3.高層建筑火災特點3.1煙火蔓延途徑多,容易形3、成立體火災豎向管徑、共享空間、玻璃幕墻縫隙等部位,易產生“煙囪效應”,造成煙、火蔓延迅速,煙火易沿吊頂、門、窗、走道向水平方向蔓延擴散,外部風力作用會加劇火勢蔓延,易發生爆炸。3.2疏散困難,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人員密集,發生火災時往往人員驚慌、擁擠,易造成踩傷踩死,甚至出現人員跳樓事故。高溫、煙氣充滿建筑物內,能見度低,增大安全疏散難度;煙氣極易造成人員窒息、傷亡。3.3玻璃幕墻易造成人員傷亡有玻璃幕墻的高層建筑受高溫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墻碎裂下落。甚至形成“玻璃雨”,影響戰斗行動,破壞水帶等器材,甚至造成人員傷亡。4.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分析4.1火場環境復雜,煙氣蔓延快,威脅人員生命安全在高4、層建筑火災撲救過程中,煙氣的影響非常大,搜救人員進入高層搜救滅火時,能見度非常低,疏散設施少,嚴重影響了救援的時間。因此,及時有效地控制、引導煙氣流動,降低煙氣濃度,對人員疏散有很重要的意義。國內外統計數據表明:近70-80%火災中傷亡的人員均是由于濃煙導致窒息和熱煙毒氣導致窒息所為,而不是由于直接接觸燃燒導致的。火災資料表明:煙氣中含有CO、CO2、HF、HCL等多種有害有毒成分,高溫缺氧會對人體生理機能造成傷害。例如:2004 年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傷亡慘重。據調查,大部分人員死亡的原因是CO中毒窒息死亡。4.2裝修裝飾用火用電造成火災荷載過大,消防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在現代社會中很多5、人為了美觀等原因在各項裝修工作中大量使用易燃、可燃裝修材料,這樣使建筑物的火災危險性大大提高。加之使用電冰箱、電腦、電視等帶電設備,使火災的危險性再次加大。例如在1115”上海靜安區公寓樓火災等多起高層建筑火災都是由于外裝修過程中,使用易燃材料導致發生火災事故,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在廣州2013年“1215”建業大廈火災中由于存放有大量皮鞋、服裝、紙箱、塑料等易燃物品,部分樓層設有貨架,并擺放有辦公桌椅和電腦等電器設備。貨物擺放密集、隨意,建筑內部火災荷載大,物品燃燒熱值高。起火后火勢發展猛烈,橫向蔓延迅速,火場溫度高、煙霧濃度大,尤其是橡膠、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熔化燃燒,毒性大、浸水性差,撲救困難6、。4.3人員素質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現如今高層建筑中都設置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自動防排煙系統、室內外消火栓系統、防火卷簾操作系統有的高層建筑還設有氣體自動滅火系統、雨淋或水幕系統、自動閉門裝置系統等。這些系統對于我們撲救火災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對于這些設施的保養使用卻是目前存在的問題之一,對于這些設施,操作要求高,據消防法的要求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沒有證件上崗的、有證件不是本人上崗的現象在,上崗過程中不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例如在2013年北京“1011”石景山區西隆多商場火災中,由于最先起火的麥當勞餐廳店長和員工自顧逃命,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員7、兩次對警報消音后繼續玩游戲,導致在火災發生初期不能及時啟用消防設施,造成嚴重后果。工作落實不到位,在一些建筑維修過程中存在關閉樓層消防管網的現象,而維修結束后不能及時打開,給火災的撲救工作帶來很大不便。例如在2009年廣州與“2.20”黃埔大道富力盈泰廣場在建高層建筑樓頂火災撲救中,由于工作人員維修時官兵消防管網,導致發生火災時不能正常供水影響了火災的撲救工作。4.4滅火救援力量不足,撲救難度大據統計目前廣州市珠江新城超高層建116筑棟,高層建筑262棟,然而廣州市用云高層滅火的云梯車最高僅有2014年投入執勤的博浪濤101米云梯舉高消防車(該車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440KW,最高舉高高度可達18、01米,最大工作跨度可達29米,工作斗載重量可達400公斤(約4人),自帶水炮射程可達50米),其次就是78米云梯舉高消防車和53米云梯消防車、56米高噴消防車等,遠遠滿足不了執勤的需要。廣州市珠江新城內執勤消防力量有兩個消防中隊(珠江東消防中隊、珠江西消防中隊),管理轄區共12.9平方公里,雖然轄區很小但是任務很重,廣州市珠江新城政治地位高、轄區基本全是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處置不當造成社會影響大。4.5群眾自救逃生能力差,消防宣傳教育不到位4.5.1自救能力差,不會自救在近些年的火災撲救過程中發現,很多遇難人員都是由于在火災發生時不能及時逃生、不知道怎么逃生而導致死亡的。主要是以下幾個方9、面:一是對建筑結構、出口位置、標志情況不熟悉。二是心理焦急煩躁。當煙霧刺激和威脅人體時,就會使人心理緊張,反應遲鈍,不知所措,容易做出錯誤、魯莽的行為。三是急于逃生,忽視前期準備。缺乏防護意識,急于逃生。四是盲目跳樓逃生。面對熊熊的大火,被困者自身求生意識強,來不及做出正確思考極易出現缺乏理智、莽撞的做法。尤其是被困在房間內,大火堵住了門,身邊只有一扇窗戶,于是,被困人員就不假思索、不顧后果地盲目跳樓逃生。這是相當危險的,輕則受傷,重則死亡。4.5.2宣傳教育不到位在火災中很多人不能及時逃生都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導致悲劇的發生,雖然我們消防部隊每年都在進行消防培訓、疏散演練,但是這樣的10、培訓是有限的。消防宣傳教育不足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一是宣傳人員不足。對于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我們消防部隊區區十幾萬人既要保持執勤戰備還要進行消防宣傳,遠遠不夠。二是宣傳力度不夠。在進行的消防宣傳過程中,大多都是走形式,沒有很好的利用機會進行全面的消防宣傳。三是宣傳方式有限。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我們應該多利用現代電視、廣告等形式進行宣傳,但是在工作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宣傳方式局限性大。5.高層建筑處置對策研究5.1合理選擇疏散逃生方式、救援路線火災安全疏散指的是當建筑發生火災時,建筑物內的人采取一定的疏散方式向不受火災威脅的區域撤離的行為。目前應用于高層建筑中的疏散方式有很多,例如消防電梯、避難層、屋11、頂直升機停機坪、樓梯、舉高車輛等幾種,它們在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中使用較多。據有關資料記載,通常情況下,火災從初期起火階段發展到猛烈燃燒階段只需要2030min左右,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員使用樓梯疏散到安全區域所需的時間都在30min以上。例如當每層的疏散人數為240人時,在10層的疏散人員疏散到安全區域就需要36min,超過了30min,而且隨著高度的增加,疏散時間也會更長。所以,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受困人員使用樓梯進行疏散是十分困難的,而且如果樓梯中聚集人數過多,就會造成相互擁擠現象,甚至踩踏事件的發生。因此在高層建筑火災中疏散人員中選擇正確的疏散路線是十分重要的。5.2合理選用消防車輛、器12、材,加大基層器材創新力度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對于室內消防設施可以使用的建筑我們要大力推舉使用固定消防設施撲救火災,對于建筑好消防設施不能投入使用的我們要利用現有消防設施,研究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對于著火區域在舉高車輛能夠到達的情況,要利用舉高車輛進行外攻配合內攻滅火。在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內攻的難度非常大,只有使用內外夾擊的辦法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撲滅火災,同時保護救援人員的安全。對于著火區域舉高車輛不能到達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高噴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利用高噴車接水帶向著火區域供水,這樣可以大大節省人力、撲救時間,為火災撲救奠定基礎。廣州市珠江東消防中隊根據自身轄區特點,創新研究出利用高噴車向13、高層供水撲救火災的方法,得到了支隊的肯定,并向廠家反應制作了專門的轉換接口,并投入使用。在廣州西塔供水測試中,獲取了第一手資料,使駕駛員對車輛的性能更加了解,明確了中隊車輛在高層滅火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單車供水的最大供液高度為60層(約216米),所用水帶為25型80口徑水帶,水帶鋪設時間大約30分鐘,供滅火劑時間5分34秒,泵浦壓力18.5Mpa,發動機轉速1600轉/分;單車與手抬泵耦合供水,最大供液高度68層(約250米),使用25型80口徑水帶,水帶鋪設時間約30分,供滅火劑時間約9分54秒,泵浦壓力為18.5Mpa,水槍出口壓力2.5Mpa,發動機轉速1600轉/分。5.3合理制定火災14、救援疏散預案,加大實戰性、可行性高層建筑火災的危險性越來越大,公安消防部隊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裝備和經驗卻未能同步于高層建筑的建設發展。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戰斗的成敗與否,不僅取決于戰斗兵力和消防裝備的優勢,更重要的取決于指揮員指揮水平的高低。通過滅火演練,進一步在滅火救援的指揮行動中,加強每個指揮員具有沉著、果斷、靈活自如的指揮能力,正確部署和調整參戰力量。所以,提出一個周密的滅火演練方案,讓指揮員和戰斗員多參加這種近于實戰的演練,不僅能讓指揮員靈活運用戰略,增強戰斗員信心,還能最大限度地在真正的高層建筑火災救援中降低財產損失,減少人員傷亡。5.4從不同需求角度構建新型應急通信系統要構建立體化的應急通信體系通過強化系統設計,采取有線無線相結合,固定機動相結合,空中地面相結合,建設運行相結合的方針全面提高通信網絡的安全可靠性,在網絡建設的各個層面和網絡配置的各個環節上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綜合運用、的安全可靠性,加大無線和衛星等技術手段的配置和應用力度與此同時,在國家應急通信整體框架下,還要構建跨部門、跨運營商、跨行業的統一應急通信系統和應急保障體系通過應急網絡建設和調度,構建天地結合、模式多樣、快速響應的立體應急通信體系,以求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通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