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火災危險特性及撲救措施(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5882
2022-07-18
5頁
16KB
1、高層建筑火災危險特性及撲救措施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高層建筑不斷涌現,但是,隨之而來的消防安全隱患也在不斷升級。最近,筆者在參與高層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整治行動中,對高層建筑進行了一些調研,針對其一旦發生火災如何撲救進行了一些思考。一、高層建筑火災危險特性的主要表現一是火勢蔓延快、途徑多,易形成立體火災。高層建筑的各種樓梯通道、管道井、風道、電纜井等豎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處理不好,發生火災時就好像一座座高聳的煙囪,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尤其是高級旅館、綜合樓以及重要的圖書館、辦公樓等高層建筑,還有可燃物品的庫房,一般室內可燃物較多,一旦起火,燃燒猛烈,蔓延迅速。加上高樓受氣壓和風速的影2、響,易使得整棟建筑物形成立體火場。高強度熱輻射會引起臨近建筑物燃燒,建筑物內起火,煙火擴散的方向沿著水平方向,再沿著墻壁向上、向下運動,隨著空氣的對流,越燒越烈,一旦燒透房頂門窗或設備孔洞,火勢呈迅速蔓延之勢。二是疏散和進攻途徑受限多。高層建筑發生火災,1、層數多,垂直距離長,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場所的時間長;2、人員集中;3、發生火災時由于各豎井空氣流動暢通,火勢和煙霧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難度,我國有些經濟較發達城市的消防部門購置了少量的登高消防車,但大多數有高層建筑的城市尚無登高消防車,而且其高度也不能滿足安全疏散和撲救的需要。普通電梯在火災時因不防煙火或停電等原因而無法使用,因此,多3、數高層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靠樓梯,而樓梯間內一旦竄入煙氣,就會嚴重影響疏散。這些,都是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進行疏散的不利條件。三是撲救難度大。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工作,與普通建筑火災有很大差別,難度相當大:1、內部滅火救援人員難以深入作戰。2、登高困難,不易接近火點,年輕的消防員如攜帶兩盤水帶徒步攀登到一定高度,體力就難以支撐。當高樓失火、消防人員徒步登高,不僅消耗體力,還會與自上而下的疏散人員相遇,耽擱滅火戰機。至于消防電梯,因經濟等因素,設置數量終究有限,且火災時運送的人員和裝備器材又比較重,耽誤控制初期的火災的有利時機。3、用水量大,供水困難,需要特種登高,排煙消防車和搶險救援車,消防用水量是4、相當大的,除依靠建筑物本身供水能力外,還依靠消防員千方百計往高樓著火點供水和消防車供水,且限制較大,常因供水不足而貽誤戰機。對于高層建筑火災,普通消防車輛是難以奏效的。四是火災隱患多。一些綜合性的高層建筑,結構復雜,功能眾多,可燃物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隱患。如一些商業營業廳,可燃物倉庫,餐廳等人員密集場所便是如此。有的建筑物產權由多家單位使用,消防安全管理不統一,潛在火災隱患多,一旦起火,容易造成大面積火災,且火勢蔓延速度快,損失大,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二、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措施1、選用正確的戰術方法,內攻與外攻結合撲救高層建筑火災,首先應該以內攻為主,也就是近距離滅火戰術展開,這種戰術展開,要行5、動迅速,要有效地開辟滅火陣地。一是要行動快。包括,時間要抓緊,火情偵察和戰斗展開要快。眾所周知,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滅時間,是最難的問題。對于設有消防電梯的高層建筑,首選消防電梯登樓滅火,乘坐消防電梯登樓滅火,不但可以節省戰斗時間,而且可以大大節省參戰人員的體力消耗,尤其是器材的運送,更突顯消防電梯的優勢。若沒有安裝消防電梯,應選擇沿疏散樓梯登樓滅火,迅速查明起火原因和火場情況。到達火場后,指揮員要第一時間找到知情人,了解著火的位置,具體時間、燃燒物質、過火面積、有無人員被困等重要信息,只有掌握現場情況,才能有效迅速的部署滅火救援力量,保證滅火力量的連續性和針對性,以適應火場的實際需求;避免貽誤戰6、機。二是處置程序要果斷。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后,易產生煙囪效應,如果到場處置人員動作緩慢,作風不緊張,極易貽誤最佳滅火和救人時機。因此,第一到達火災現場的滅火救援力量不能等增援力量全部就位之后才積極有效投入戰斗,應爭取火災初期的寶貴時機,把火勢壓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然后再完善戰術部署,進行滅火。三是有效開辟陣地。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后,由于室內空間密閉,造成濃煙大、溫度高、能見度低等問題。消防人員上去后,要解決如何能站得穩、留得住的問題。1、要組織精干力量進行偵察、搜救和滅火。2、要佩戴好空氣呼吸器、照明燈具、呼救器、通訊設備等防護裝備;3、要各小組配合協同默契,從著火下層利用室內消火栓系統出水槍,分別7、沿著火層側面樓梯間進入,作為向燃燒區進攻的前沿陣地,即可以實施內攻近戰的戰術,而且便于進攻和撤退,不易出現退路被堵死的可能。4、后方指揮員要及時掌握建筑單位供水、排煙等相關設施,保障內攻人員的需求,減輕內攻人員的壓力。撲救高層建筑火災應以內攻為主,特別是救人和物資的疏散更應實施內攻。內攻能準確消滅明火,當室內火勢猛烈,煙霧彌漫,或者消防電梯不能正常運行時,以及疏散樓梯被煙火封堵而難以內攻,則應選擇內攻外攻相結合,外攻還可以達到以下目的。(1)配合內攻,形成內外夾擊。在保證舉高消防車救人,而起火層在舉高車作戰范圍之內時,可以實施。(2)從外部壓制火勢,幫助消防員進入滅火戰斗樓層,展開內攻。(3)8、在火勢太大,到場作戰力量不足時,射水壓制火勢,控制火勢的橫向、縱向蔓延,達到控制火勢的目的。實施外攻,可利用舉高消防車,從室外樓梯、陽臺、相鄰建筑物平臺及其他可以利用的設施組織人員登樓滅火。2、運用正確的戰術措施,堵截火勢。一是水平堵截火勢。水平堵截火勢,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即,以防火區為重點進行設防,按照“先控制,后滅火”的原則,將火勢壓制在一定范圍內,然后消滅。第一,調查清楚,劃分防火分區防火墻的走向,然后再部署滅火力量的同時,檢查是否存在日常工作中因需要而私自在防火墻上開孔,挖洞增設門窗的現象,防止火勢蔓延。第二,對于采用防火卷簾門進行防火分區時,要在消防控制室或者現場工作人員的協同下,將9、其關閉,防止火勢進一步擴大。二是縱向堵截。在上層和下層的電纜井、管道井、垃圾井等設防。防止火勢從上述的渠道蔓延,另外還要對起火上層的窗口進行封堵,防止火勢沿縱向擴大。3、選擇正確的進攻路線。應采取消防電梯為主、樓梯間為輔的進攻路線。消防電梯的設置是為了使得滅火人員和器材迅速到達高層起火建筑而設計的。因此,在選擇進攻路線時,首選消防電梯,以保持消防員的體力,為火災的撲救發揮更大作用。二是可以避免通過樓梯間進攻與疏散人員的“碰撞”,消防人員要往上沖,被困人員要往下跑,如果通過樓梯進入火場,極易貽誤戰機。使用消防電梯,必須是在著火層下面的三層停梯,然后步行進入火場滅火,而目前僅有少數單位設置消防電梯,如果在沒有消防電梯的情況下,或者消防電梯運行部正常,則只能通過樓梯間進攻。4、廣泛開展消防教育,普及消防知識,培訓社區義務消防員和信息員。組織消防重點單位人員進行探討,研究針對性的撲救對策,熟悉這些單位的建筑消防設施和其他有關情況,實地了解。使其一旦發生火災,相關單位人員能夠及時有效應對。普及全民消防知識,提高安全意識。此外,通過消防展覽、講課、示范器材使用方法等,提高社會人員的防火滅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