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6019
2022-07-18
4頁
28KB
1、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txt如果不懂就說出來,如果懂了,就笑笑別說出來。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幽默就是一個人想哭的時候還有笑的興致。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由高層建筑存在的必然性和問題尋求其發展出路摘要:現代經濟高速發展,高層建筑對于城市空間利用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使得高層建筑發展成為一股不可遏止的潮流。然而,高層建筑對于城市環境帶來的各種消極影響也是日漸突出。在反思的同時,我們需要探求未來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的和諧發展的出路。關鍵字:高層建筑 城市環境 和諧 出路高層建筑古已有之,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高層”的定義在改變而已,這變化首先表現在縱向高度上。現代意義上的“高層建筑”在12、9世紀末出現,20世紀中葉開始在全發展,尤其是近幾十年來,更是如雨后春筍,逐漸遍及到世界各國。一、高層建筑發展必然性考察高層建筑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城市發展的必然產物。對于它的發展的必然性、合理性考察,我們大致可以從歷史和美學兩個角度來探討。對于高層建筑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考察,可以歸結為一下兩點:第一,經濟發展。眾所周知,高層建筑的建設不同于低層、中層建筑的建設,首先,高度的增加意味著建設成本的增加;其次,從建筑學角度考察,不難理解高層建筑越往高層,其建設難度越來越大,無論是對于施工,還是對于科技考察本身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高層建筑的建設需要雄厚的財力作支撐,需要高科技為輔助。而科技發展水平3、和經濟發展水平又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因為科技發展需要投入,那么經濟發展就成為科技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于是,我們知道,經濟發展是科技發展的必要條件,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又同時構成高層建筑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們可以歸結出這樣一個結論:高層建筑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標志。而事實也是如此,許多國家、城市都將自己的高城建筑作為自己國家、城市現代化、大都市化的名片。于是,高層建筑也被歸入國家、城市間的競爭的一個方面。第二,空間利用。全球人口日益膨脹,出去地球上那些無法讓人居住,或者暫時還無法改造其成為讓人居住的地方外,全球平均人口密度越來越大,這些最終造成地球空間嚴重不足。現時條件下,各國無論實力強弱都在積4、極研究宇宙空間技術,試圖在地球空間不足的壓力推動下去探索利用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并且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但是,以現時的科技條件,試圖用探索浩渺的宇宙空間來解決地球空間不足的設想要想變為現實,還需要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那么,面對地球空間資源嚴重不足的現實,高層建筑的發展無疑是一劑良方。它不僅有效解決了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人地矛盾沖突,而且使城市變得相對完整、緊湊,這對調整城市空間結構、減少交通負荷、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都具有積極的作用。除卻歷史必然性之外,我們還可以從美學的角度為高層建筑的存在找到依據:探討建筑的美是很早很早就已經存在的一個話題,現代建筑美學的哲學根基是從文藝復興5、特別是自18世紀啟蒙運動以來的西方現代哲學。現代哲學力求用人類理性來重建和理解整個世界,其特征就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來評判一切,“知識就是力量”,強調人性的自由、平等和愛,西方現代哲學催生了西方現代藝術和現代建筑美學的誕生。從建筑本身去發現美,以及存在于建筑的美的意義,對于美的發現和欣賞,以及對于美的繼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建筑這樣一個實體性的東西去探求美,用發現的眼光去欣賞美。高層建筑不是以它自身獨自存在著的,它是與城市聯系在一起的,我們會發現,每當我們提起上海就會想起東方明珠,提起東方明珠就會想起上海,提起101塔就會想起臺北這些偉大的高層建筑不僅僅以他們自己的名字存在著,還變6、成了其所在城市的代名詞。在城市里,他們表現出一種獨特的多維空間美;通過其“高”的特點,城市美景得到延伸和擴充;還有建筑本身的造型美;現代高層建筑的設計還凸顯出一種雕塑美;有的還折射出城市或者國家的精神美等等。總之,高層建筑凸顯了美,這也是它何以得到存在的原因,這也是它何以價格高昂卻總能搶售一空的原因。總之,城市的發展已經使得高層建筑的發展不可遏止,而且它的發展也確實帶來了眾多的社會效益,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忽視的。二、高層建筑之于城市環境的消極影響的呈現高層建筑乘著不可遏止的發展勢頭不可遏止的發展,任何問題都存在著利弊兩面,所謂全面看問題就是針對這樣狀況而存在。就像科技一樣,高層建筑的發展也是一把7、雙刃劍。目前,高層建筑對于城市環境的消極影響越來越多的呈現出來并為人們所發覺。首先,高層建筑呈現出人工與自然間的矛盾。比如說光照,在地理上建筑物之間的距離需要根據太陽高度角計算,現實情況是,高層建筑由于它的高度太高,那么同樣建筑物之間的距離也就相應的應該拉長,但是現在城市建筑物的密集很難使得這樣科學計算得以實現;又如噪音,由常識我們知道,在空曠的地方聲音傳播面積大,很快就會消失;而在城市,尤其是高層建筑林立的城市,聲音經過建筑物的反射等等會久久的縈繞在城市,而造成“噪聲污染”。其次,高層建筑作為新時代的雨后春筍同舊建筑形象上的矛盾,尤其是與傳統建筑之間的矛盾。最近有這樣一個報道,說是西湖邊上要8、建高樓遭到社會各界的反對。我們在此不論它是不是占有了公共空間,西湖景區內以及周邊的建筑物風格和那座“欲”拔地而起的高層建筑肯定是不合的。類似這樣建高樓和周圍文物級別建筑物之間沖突的例子不勝枚舉。另外,據考察,高層建筑由于自重很大,時間長了會導致或加劇地面下沉,研究表明,地面沉降僅僅占到整個沉降原因的30%,但這決不是一個簡單的無足輕重的數字。隨著經濟發展,地面沉降現象日益加劇,許多沿海城市出現標高地帶(低于當地平均海平面地帶),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居民的生存環境和生命財產的安全。高層建筑對于城市環境的消極影響除了上述幾個以外,還有許多沒有呈現或正在呈現的,這些都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和人士的注意。9、其中很多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在盡力去降低他們所造成的消極影響,但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有些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問題。三、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和諧發展的方向既然高層建筑是城市發展不可遏止的一股潮流,我們就不可能去逆歷史潮流而行。當然對于所存在的問題,我們也不能視若無睹。那么,正確的態度就只能是尋求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和諧發展的方向,這個正確的方向就是“人文建筑”。建筑從類別上劃分屬于人文景觀,那么這里人文建筑的內涵是什么呢?其實就是以人文思想指導高層建筑的建設,這里的人文思想,核心在“人”和“文”,“人”自然是要求以人為本,“文”廣義的理解為文化,即高層建筑的建設要透出文化。具體的說10、,我覺得有一下幾條:第一,高層建筑的建設要充分體現出人性化,人性化的要求首先就是環境,這也就是說高層建筑要注意環境的作用。現代人生存的環境到處充滿了鋼筋、混凝土,放眼都是冷冰冰的化學混合物,現代人缺少的是自然之氣。所以高層建筑要想與城市環境和諧發展,首先它要做好小環境內的協調,比如高層建筑花園式建設,先做好與周圍街道、建筑的協調。第二,高層建筑要突出文化,突出美,而且是獨特的地方特色的文化和審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精神,這是現代化難以磨滅的。在高層建筑的設計建設中,我們就需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不能盲目的追求現代化、高科技化,還要體現出骨子里的精神氣。比如有些城市面臨的傳統建筑和高層建筑的11、矛盾,我們就可以通過高層建筑的外觀設計、地點的最優考慮來解決,達到一個平衡點。第三,高層建筑發展還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我覺得高層建筑的“高”,不一定非要直入云霄的向上發展,我們也可以盡量的開采地下空間,有效利用地下的高度。這樣的話,建筑物的總體高度增加了,但是由于地面上的高度相對降低,使得噪音、光照、新老建筑物之間的矛盾都煙消云散了。面對高層建筑已經出現和將要呈現的問題,人們正在積極思考并尋求解決辦法,但是不會改變的是:尋求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和諧發展將是指導高層建筑建設的一條不可違背的法則。總之,關于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的關系,我們可以歸結為,一座高層建筑必須首先與城市達成協議,例如:高層建筑怎12、樣設計、建造才能服務于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街區和周圍的建筑等等。如果可以妥善解決好這些問題,高層建筑一定會逐步完善,并真正為改善城市面貌和為人類創造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參考資料:1、高層建筑設計 美高層建筑和城市環境協會編著,羅福午,英若聰,張似贊等譯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2、中國建筑美學 侯幼彬著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3、高層建筑結構 呂林西主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4、高層建筑設計 劉順校 周相津 美國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協會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5、建筑材料與人居環境 楊靜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6、高層建筑美學價值研究 冒亞龍 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67、高層建筑的有機發展王鋼 王國榮 甘肅科技縱橫2007年(第36卷)第1期8、高層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 黃循城 廣州科技2007年1月 總第1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