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建筑專業“雙證制”人才培養創新(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6045
2022-07-18
3頁
39.95KB
1、高職院校建筑專業“雙證制”人才培養創新摘要: 隨著國家不斷的發展,建筑行業對于人才的培養革命也在不斷的創新,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不斷的尋求改革,而“雙證制”的推出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學習培養人才的規范要求。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l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talent training revolution of architecture industry also innovates constantly, and the reform of the successor for the nation in the futu2、re is searched constantly, double certificates are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s on students, but the spec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on talent training.關鍵詞: 高職院校;建筑;雙證制;人才培養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rchitecture;double certificates;talent training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07-03、110-020 引言高職院校建筑專業“雙證制”人才培養,不單單是師資教育方面的問題,學院的管理及教學模式也是重中之重。1 雙證制概念雙證制是根據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對學生進行雙重的認定,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鑒定。其本質在于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與專業理論知識的融合,對于高職院校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雙證制將學生自身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以及評價考核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歷證書反映著學生的學歷水平以及文化知識程度,職業資格證書是對學生職業技能的一個認定,反映的是能否達到從業水平。由此可見雙證制更能直觀地反映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為將來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2 高職院校建筑專業“雙證4、制”的教學模式2.1 高職院校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構成的多樣性 為滿足“雙證制”人才培養的目標,高職院校建筑專業在課程的設置上,應該更加廣泛,一是在課程和工作崗位的聯系上,廣泛的尋求和社會人才崗位的聯系,確定課程和人才的培養方式相吻合,可以更加明確的讓教師指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二是在內容上,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確定以學生為主體,利用如討論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情景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增加課堂的活躍度,三是在組織上,教師適當的開展如專業技能比賽等實踐技能培訓的主題活動,針對建筑專業的特殊性,可以采用情景式的方式,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的能力,使得學生們能適應未來的工作需求5、。2.2 高職院校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方式的廣泛性 在以往高職院校管理課程實踐教學中,實踐通常被理解成為實習,這一錯誤也使得教學質量不高。隨著實踐性教學的廣泛深入,對于建筑專業這個對實際技能要求較高的專業來說,實踐教學的廣泛性是豐富教學文化的主要方式。2.2.1 相關企業實習 組織學生去企業進行專業的實習,是了解企業特點,熟悉建筑行業工作環境的一個有效的措施。通過學生在企業實習,了解建筑企業的運營情況以及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并進一步地將專業知識融入到工作的具體操作上,縮短學生在社會的適應期,提高學以致用的有效性,增加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這個方法是傳統的實習教學方法,不過也是十分有效的。2.2.6、2 社會實踐 在不同時期學生掌握的知識程度是不同的,那么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可以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期間。新的課程改革目標突出培養適應時代的人這一本體功能。社會實踐是對學生認知社會了解社會的一個重要的調查手段。建筑專業的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融入到社會實踐中,通過思考,認識到當前建筑行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結合所學課程進修相應的調查,可以促進學生的技能提高,增加其社會的實踐能力。3 高職院校建筑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建議與措施3.1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高職院校由于其學校的特殊性,教師引導其對現實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讓學生在準確定位自己的同時,調整學生過高的工作7、期望值,能夠使得學生更加地對知識渴求和對實踐能力重視。“雙證制”便是采用雙重認證,對于學生未來就業有著很大的優勢,在這個培養模式下,教師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只有教師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學以致用,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相結合,并對學生加以嚴格的管理,做到審時度勢,因材施教。3.2 建立有利于建筑工作的管理體制 學院通過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相應的督導機構,對建筑專業的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管理措施。在物質和資金保障的前提下,統籌管理,制定和專業相關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和符合學生發展的課程計劃,并具體負責組織實施。3.3 專業教師全面推行“雙師”制,學生全面實行“8、雙證”制 實現雙證制,在老師中推行雙師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對學生要求雙證制的同時,對教學質量進行提高,要求所有教師必須取得技師、高級技師或其他職業資格證,是符合教學發展需求的。在學生實行雙證制的時候,校方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認識,使其明白制度對自己將來帶來的好處,要求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加強自己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結合的能力。4 高職院校建筑專業“雙證制”人才培養創新措施4.1 調整考核比例 現如今在教學中,存在著高分低能以及考試作弊的現象,誤導著學生真實能力的表現。從學生自身角度來說高職學生對于自己的自我評價依然居高不下,缺乏對于自身優缺點的理性認知分析,一味好高騖遠地落在知名企業或者熱門9、行業以及發達地區企業,往往最后卻落得錯失良機無業可就。針對這些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調整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針對高分低能現象和考試作弊現象調整考核比例。因為高職學生樂于動手實作,學生只要平時上課認真參與,基本上可以得到50%-70%的分數,因此期末考試只要能考取10%以上的分數就可以合格,取得該門課程的學分或成績,所以學生就沒有必要冒著被留校察看或開除學籍的處分危險去取得合格成績。4.2 改變考核方式 目前仍然存在著一些用人企事業單位對于高職畢業學生的偏見,認為高職學生的能力在本科以及更高學歷的學生能力之下。在人才招聘會或者招聘信息中隨時10、都可以發現一些并不需要高學歷的工作崗位卻對于高職學生設置了拒絕門檻。而且高職學生即使就業但是卻也難以得到高薪酬待遇并且能夠得到的發展機會也比較少。難以得到社會較高認可和評價,讓很多壯志滿懷的高職學生在頻頻碰壁屢遭挫折傷害之后逐漸喪失斗志。提高教學水平以及學生技能的培養需要的是嚴格的考核制度,對學生的考核方式和評價結果應與企業、行業的要求接軌。在對學生考核中,首先應該嚴肅紀律,在高職學生中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是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不應只以學生的課堂成績作為參考,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核評價,評價的內容要與相關產業發展所吻合,提高高職學生在社會的適應力。5 結束語“雙證制”人才培養的創新帶來的不只是學生的成長、教育業的進步,也是我國企業文化的進步,更是國家精神更加濃厚的象征,帶給社會的不只是豐厚的物質生活,更重要是精神文明的所在。參考文獻:1趙鴻雁.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提高高職高專學生就業率的重要途徑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6):78.2馮文杰,宋鳳鳴,劉雪,馬金鳳,張超.積極推進“雙證制”,促進職業教育大發展J.青春歲月,2010(11):62.3肖興達,張建平,趙輝.“雙證制”培養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高校科技,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