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稱建筑類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積地(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6132
2022-07-18
5頁
238.92KB
1、備案編號:肇慶市綠色建筑設計審查備案表(國標)工程名稱: 建筑類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積:地上 ,地下 層數: 高度: m 綠色建筑建設目標:國標一星級 國標二星級 國標三星級 綠色建筑設計審查情況 一、節地與室外環境(設計參評總分:100 本項目實際參評總分: 本項目實際得分: 本項目計算得分: )國標條文設計內容(指標)設計表達方式參評分得分備注規劃4.1.1 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城鄉規劃,且應符合各類保護區、文物古跡保護的建設控制要求環評報告、批復文件控制項滿足4.1.2場地應無自然災害的威脅,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環評報告、批復文件、土壤氡濃度檢2、測報告控制項滿足4.1.3場地內不應有排放超標的污染源環評報告、批復文件控制項滿足4.1.4建筑規劃布局應滿足日照標準,且不得降低周邊建筑的日照標準居住建筑:日照戶型滿足比例 % ;公共建筑:是否影響周邊住宅日照質量 。日照模擬計算書控制項滿足4.2.1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標 ;公共建筑:容積率 。 人均居住用地指標和綠地面積指標計算書4.2.3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積與地上建筑面積比例 。 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積與總用地比例 ;地下一層面積與總用地比例 。 地下空間利用面積計算書4.2.5場地內環境噪聲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的有關3、規定環境噪音實測或預測值:晝間 dB;夜間 dB。環評報告4.2.6場地內風環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動舒適和建筑的自然通風1.冬季:人行區風速 m/s,放大系數 ;建筑迎風背風面風壓差 Pa;2.過渡季、夏季:活動區出現渦旋或無風區 ;%的可開啟外窗室內外表面的風壓差大于0.5Pa。室外風環境模擬計算報告4.2.8場地與公共交通設施具有便捷的聯系1.場地出入口到達公共汽車站的距離 m,或軌道交通站的距離 m;2.場地出入口800m范圍內設有 條線路的公交通站;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聯系公共交通站點 。所在地交通地圖、設計圖紙(專業/圖號)4.2.9場地內人行通道采用無障礙設計1.場地內人行通道采用4、無障礙設計 ;2.場地外有無障礙通道 ;場地內無障礙通道與場地外相連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4.2.10 合理設置停車場所1.自行車停車設施位置合理、有遮陽防雨措施 R 。2.合理設置機動車停車設施,采取以下 項措施:采用機械式、地下、停車樓等 ;錯時停車向社會開放 ;不擠占步行空間及活動場所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務1.居住建筑:出入口到達幼兒園的距離 _ m;出入口到達小學的距離 m;出入口到達商業設施的距離 m;相關設施集中設置并向周邊居民開放 ;場地1000m范圍內設有 種及以上的公共服務設施。 2.公共建筑: 種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設置,或公共建筑兼容5、 種及以上的公共服務功能;配套輔助設施設備共同使用、資源共享 ;建筑向社會公眾提供開放的公共空間 ;室外活動場地錯時向周邊居民免費開放 。所在地公共服務分析圖;設計圖紙(專業/圖號)規劃及景觀4.2.2場地內合理設置綠化用地。居住建筑:住區綠地率 %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 公共建筑:綠地率 ;綠地向公眾開放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4.2.12 結合現狀進行設計與布局,保護場地內原有的自然水域、濕地和植被,采取表層土利用等生態補償措施采取生態補償措施。生態保護補償報告;設計圖紙(專業/圖號)4.2.13 充分利用場地空間合理設置綠色雨水基礎設施1.有調蓄雨水地表的面積占綠地面積的比例為 ;6、2.合理銜接和引導雨水進入地面生態設施,并采取徑流污染控制措施 ;3.透水鋪裝面積的比例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建筑及景觀4.2.4建筑及照明設計避免產生光污染情況1.非玻璃幕墻建筑 ,玻璃幕墻反射比 ;2.室外夜景照明符合光污染限制規定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4.2.7采取措施降低熱島強度1.遮蔭面積達到 % ;2.超過 % 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陽輻射反射系數不小于0.4。設計圖紙(專業/圖號)給排水4.2.14合理規劃地表與屋面雨水徑流,對場地雨水實施外排總量控制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 。設計控制雨量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景觀4.2.15合理選擇綠化方式,科學配置綠化植物1.7、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植物進行復層綠化 。 2.居住建筑:喬木 株/100m2 ;公共建筑:垂直綠化 %屋頂綠化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二、節能與能源利用(設計參評總分:100 本項目實際參評總分: 本項目實際得分: 本項目計算得分: )建筑5.1.1 建筑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強制性條文的規定節能計算書控制項滿足5.2.2外窗、玻璃幕墻的可開啟部分能使建筑獲得良好的通風1.幕墻透明部分開啟面積比例 ;2.外窗可開啟面積比例 %。節能計算書5.2.3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優于國家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1.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提高幅度 ;2.供暖空調全年計算負荷降低幅度 。8、節能計算書規劃建筑5.2.1結合場地自然條件,對建筑的體形、朝向、樓距、窗墻比等進行優化設計1.居住建筑:朝向 ,窗墻比 ,樓間距 ; 2.公共建筑:窗墻比 ; 3.進行優化設計 。節能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暖通5.1.2不應采用電直接加熱設備作為供暖空調系統的供暖熱源和空氣加濕熱源采用電加熱進行供熱熱源 采用電加熱作為加濕熱源 。節能計算書控制項滿足5.2.4 供暖空調系統的冷、熱源機組能效均優于現行設計標準以及現行能效限定值要求機組類型 ;能效指標 ; 提高或降低幅度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2.5 集中供暖系統熱水循環泵的耗電輸熱比和系統風機的單位風量耗功率符合現行設計標準9、等有關規定,循環水泵的耗電輸冷熱比比現行設計規范規定值低20%1.非集中空調或供暖 不參評R 。2.耗電輸熱比 ;通風空調系統風機的風量耗功率 ;冷熱水循環水泵的耗電輸冷(熱)比較現行國家規定值低 。空調冷熱水系統循環水泵的耗電輸冷比計算書、空調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2.6合理選擇和優化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能耗降低幅度 ??照{動態負荷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2.7采取措施降低過渡季節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能耗采取 措施降低過渡季空調系統能耗。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2.8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負荷、部分空間使用下的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能耗110、.區分房間朝向,分區控制 ;合理選配機組臺數與容量,部分負荷性能符合標準 ;水、風系統采用變頻技術,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2.采用分體機、多聯機,可認定 為滿足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2.13 排風能量回收系統設計合理并運行可靠1.無獨立新風系統,或溫差不超過15不參評R。 2.排風熱回收裝置熱回收效率 % ;雙向換氣裝置的熱回收效率 %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2.14 合理采用蓄冷蓄熱系統1.居住建筑或峰谷電價差低于2.5倍的公共建筑 不參評R。2.蓄能設備提供的設計日冷量達到 %;谷價時段設備運行能量的 %被存儲使用。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暖通及給排水5.2.15 合理利用余熱11、廢熱解決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熱水需求1.建筑無可用余熱或無穩定熱需求 不參評。2.余熱或廢熱提供的能量占建筑所需蒸汽設計日總量的 %,供暖設計日總量的 %,生活熱水設計日總量的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電氣5.1.3冷熱源、輸配系統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應進行獨立分項計量。1.居住建筑: 不參評 。2.公共建筑:對建筑內各耗能進行獨立分項計量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1.4 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中的現行值規定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控制項滿足5.2.9 走廊、樓梯間、門廳、大堂、大空間等場所的照明系統采取分區、定時、感應等節能控12、制措施采用 不采用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2.10 照明功率密度值達到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中的目標值規定主要功能房間滿足要求 ;所有區域均滿足要求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電氣及建筑5.2.11合理選用電梯和自動扶梯,并采取電梯群控、扶梯自動啟停等節能控制措施1.無電梯 不參評R;2.合理選用電梯,且采用群控、自動啟停等節能控制措施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電氣及給排水5.2.12合理選用節能型電氣設備1.變壓器類型800KVASCB10干式變壓器;2.損耗:空載1770W,負載7650W ,能效等級2級 ;3.水泵能效值 ,風機能效值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5.13、2.16 根據當地氣候和自然資源條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熱水比例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調用冷量和熱量比例 %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電量比例 %??稍偕茉幢壤嬎銜?;設計圖紙(專業/圖號)三、節水與水資源利用(設計參評總分:90 本項目實際參評總分: 本項目實際得分: 本項目計算得分: )給排水6.1.1應制定水資源利用方案,統籌利用各種水資源水資源規劃方案;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控制項滿足6.1.2給排水系統設置應合理、完善、安全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控制項滿足6.1.3應采用節水器具水資源規劃方案;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控制項滿足6.2.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網漏14、損1.選用密閉、耐腐蝕、耐久的閥門的管材 ;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網漏損 ;3.安裝分級計量水表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6.2.3給水系統無超壓出流現象用水點供水壓力不大于 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壓力。設計圖紙(專業/圖號)6.2.4設置用水計量裝置1.按使用用途,分別設置用水計量裝置 ; 2.按付費或管理單位,設置計量裝置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6.2.5公用浴室采取節水措施1.無公共浴室: 不參評 。2.采用帶恒溫控制和溫度顯示的淋浴器 ;設置用者付費的設施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6.2.6使用較高用水效率等級的衛生器具衛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級達到 二 級。水系統規劃15、方案、設計圖紙(專業/圖號)6.2.9 除衛生器具、綠化灌溉和冷卻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節水技術或措施其他用水中采用節水技術或措施比例達到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6.2.10 合理使用非傳統水源1.養老院、幼兒園、醫院 不參評。2.建筑類型: ;1)非傳統水源利用率 %,采取的措施 ;2)綠化、道路沖洗、洗車用水采用非傳統水源比例 %,沖廁采用非傳統水源比例 % 。水資源規劃方案景觀及給排水6.2.7 綠化灌溉采用節水灌溉方式1.采用節水灌溉方式的面積達到 % ,設置濕度感應器等節水控制措施 ;2.種植無需永久灌溉植物面積達到 %,其余部分采用節水灌溉方式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6.2.1216、結合雨水利用設施進行景觀水體設計,采用生態水處理技術保障水體水質1.不設置景觀水體 。2.景觀水體利用雨水的補水量占其水體蒸發量的 %,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面源污染 ; 利用水生動、植物凈化水體 ??偲矫鎴D(專業/圖號)暖通及給排水6.2.8 空調設備或系統采用節水冷卻技術1.不設置空調 。2.設置空調:循環冷卻水設置水處理裝置 ,采取避免停泵溢出的措施 ;采用無蒸發耗水量的冷卻技術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6.2.11 冷卻水補水使用非傳統水源1.項目沒有冷卻水補水系統 。2.冷卻水補水使用非傳統水源的量占總用水量比例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四、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設計參評總分:80 本項17、目實際參評總分: 本項目實際得分: 本項目計算得分: )建筑7.1.1不得采用國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控制項滿足7.1.3 建筑造型要素應簡約,且無大量裝飾性構件工程總造價 ,裝飾性構件造價 ,比例 。 無裝飾性構件。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控制項滿足7.2.1 擇優選用建筑形體規則 不規則 特別不規則 嚴重不規則設計圖紙(專業/圖號)7.2.4 公共建筑中可變換功能的室內空間采用可重復使用的隔斷(墻)1.居住建筑 不參評。 2.公共建筑:可重復使用隔斷(墻)比例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7.2.12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環材料1.住宅建筑:可再利用材料18、和可再循環材料用量比例達到 % 。2.公共建筑: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環材料用量比例達到 ??稍傺h材料比例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結構7.1.2 混凝土結構中梁、柱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應采用不低于400MPa級的熱軋帶肋鋼筋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控制項滿足7.2.2 對地基基礎、結構體系、結構構件進行優化設計,達到節材效果是 否結構優化分析報告、設計圖紙(專業/圖號)7.2.8現澆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是R 否二次設計承諾書7.2.9建筑砂漿采用預拌砂漿建筑砂漿采用預拌砂漿的比例達到 % 。二次設計承諾書7.2.10合理采用高強建筑結構材料1.砌體結構和木結構 不參評。2.混凝土結構:高強鋼筋19、的比例%,豎向承重結構中高強混凝土的比例%。3.鋼結構:高強鋼材的比例%。高強度鋼筋比例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7.2.11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結構材料1.非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 不參評。2.高耐久性混凝土的比例%;或采用耐候結構鋼或耐候防腐涂料 。高耐久性混凝土比例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建筑及裝修7.2.3 土建工程與裝修工程一體化設計居住建筑:土建與裝修一體化設計的戶數比例達到 %。公共建筑:公共部位裝修一體化 ;所有部位均裝修一體化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7.2.6采用整體化定型設計的廚房、衛浴間1.非居住及旅館的建筑不參評;2.采用整體化定型設計的廚房 ,旅館建筑不參評 20、;3.采用整體化定型設計的衛浴間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建筑及結構7.2.5采用工業化生產的預制構件預制構件用量比例 。預制構件用量比例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五、室內環境質量(設計參評總分:100 本項目實際參評總分: 本項目實際得分: 本項目計算得分: )建筑及暖通8.1.1 主要功能房間的室內噪聲級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 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是R 否室內背景噪聲計算報告控制項滿足8.2.1 主要功能房間室內噪聲級1.主要功能房間室內噪聲級達到國標平均值 ;2.主要功能房間室內噪聲級達到國標高要求標準限值 。室內背景噪聲計算報告建筑8.1.2 主要功能房間結21、構構件的隔聲性能應滿足現行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50118中低限要求圍護結構空氣隔聲性能達標 ;樓板撞擊隔聲性能達標 .圍護結構隔音量計算書控制項滿足8.1.5 在室內設計溫、濕度條件下,建筑圍護結構內表面不得結露結露檢查計算書控制項滿足8.1.6 屋頂和東西外墻隔熱性能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 GB 50176的要求節能設計報告書控制項滿足8.2.2 主要功能房間的隔聲性能良好1.構件及相鄰房間之間空氣聲隔聲性能達國標平均值 ;達到高要求標準限值 ;2.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達到國標平均值 ;達到高要求標準限值 。建筑構件隔聲性能分析報告8.2.3 采取減少噪聲干擾的措施1.22、建筑平面、空間布局合理,沒有明顯的噪聲干擾 ;2.采用同層排水或其他降低排水噪聲的有效措施,使用率達到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8.2.4 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廳、接待大廳、會議室和其他有聲學要求的房間進行專項聲學設計,滿足功能要求1.居住建筑:不參評 2.公共建筑:滿足 不滿足 聲學設計專項報告;設計圖紙(專業/圖號)8.2.5 建筑主要功能房間具有良好的戶外視野1.居住建筑:與相鄰建筑的直接間距 m; 2.公共建筑:與主要功能房間能通過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觀,無明顯視線干擾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8.2.6 主要功能房間的采光系數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的要求1.居23、住建筑:窗地面積比 , 可見光透過率 ;2.公共建筑:采光系數滿足國標要求的面積比例 。節能設計報告書8.2.7改善建筑室內天然采光效果1.有控制眩光措施 ;2.內區滿足采光要求的比例 %;3.地下空間平均系數不小于0.5%的面積與首層地下室的比例 %;4.建筑無內區 ,無地下空間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8.2.8 采取可調節遮陽措施,降低夏季太陽輻射得熱外窗和幕墻透明部分中,有可控遮陽調節措施的面積比例達到 。可調節遮陽比例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8.2.10 優化建筑布局和構造設計,改善自然通風效果1.居住建筑:通風開口面積與房間地板面積的比例 % ;設有明衛 。2.公共建筑:平均24、自然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2次/h的面積比例 %。節能設計報告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暖通8.1.4 采用集中空調系統的建筑,設計參數符合現行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的規定設計圖紙(專業/圖號)8.2.9 供暖空調系統末端現場可獨立調節1.非集中空調建筑:不參評 2.供暖、空調末端 裝置可獨立啟停的主要功能房間數量比例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8.2.11氣流組織合理1.重要功能區域暖通空調工況下的氣流組織滿足熱環境參數設計要求 ; 2.避免衛生間、餐廳、車庫等區域的空氣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間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電氣8.1.3 建筑照明數量和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25、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 的規定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控制項滿足暖通及電氣8.2.12 主要功能房間中人員密度較高且隨時間變化大的區域設置室內空氣質量監控系統1.住宅建筑:不參評 2.公共建筑:對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數據采集分析,與通風系統聯動 ; 室內污染物濃度報警,與通風系統聯動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8.2.13 地下車庫設置與排風設備聯動的一氧化碳濃度監測裝置是 否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六、提高與創新(本項目得分(10分): )規劃11.2.8建筑方案充分考慮所在地域、場地和功能,進行技術經濟分析,顯著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建筑性能是 否 建筑優化設計專項分析報告11.2.26、9合理選用廢棄場地,或充分利用舊建筑是 否 環評報告、廢棄場地利用分析報告、舊建筑利用分析報告建筑11.2.1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比國家現行節能設計標準規定高20%,或者供暖空調全年計算負荷降低達到15%參照建筑: ; 設計建筑: 。圍護結構節能指標計算書;設計圖紙(專業/圖號)11.2.10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設計、施工和運營中,一個階段使用 二個及以上階段使用 BIM技術應用報告,設計圖紙(專業/圖號)11.2.11采取措施降低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強度是 否 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報告結構11.2.5 采用資源消耗少和環境影響小的建筑結構體系建筑主體結構采用 鋼結構 木結構 ;預制構件用27、量比例: 。結構分析報告;設計圖紙(專業/圖號)暖通11.2.2 供暖空調系統的冷、熱源機組能效均優于現行國標規定以及現行有關國家標準能效節能評價值的要求機組類型 ;能效指標 ;提高或降低幅度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11.2.6 對主要功能房間采取有效的空氣處理措施是 否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電氣11.2.3采用分布式熱電冷聯供技術,系統全年能源綜合利用率不低于70%采用冷聯供技術,系統全年能源綜合利用率 。熱電冷聯供方案分析報告;設計圖紙(專業/圖號)給排水11.2.4 衛生器具的用水效率均為國家現行有關衛生器具用水等級標準規定的1級衛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級: 。 設計圖紙(專業/圖號)28、各專業11.2.12采取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其他創新是 否 相關分析報告,設計圖紙(專業/圖號)設計結果匯總項目自評表評價指標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室內環境質量 評分項得分Qi權重wi 加分項得分Q8 總得分 Qw1Q1w2Q2w3Q3w4Q4w5Q5+Q8設計單位意見該項目達到綠色建筑設計標識 星級要求。項目負責人: 年 月 日 (蓋 章) 綠色建筑咨詢單位意見該項目達到綠色建筑設計標識 星級要求。 項目負責人: 年 月 日 (蓋 章)建設單位意見該項目按綠色建筑設計標識 星級要求建設。 項目負責人: 年 月 日 (蓋 章)施工29、圖審查機構審查意見 經審查,該項目達到綠色建筑設計標識 星級要求。 負責人: 年 月 日 (蓋 章)建設主管部門建筑節能管理機構意見同意備案。 負責人: 年 月 日 (蓋 章)填寫說明: 1、本表一式四份,A3紙雙面打印。其中建設主管部門建筑節能管理機構、施工圖審查機構、建設單位各一份,另一份隨施工圖審查備案表一起報建設主管部門備案。2、“設計參評總分”指設計階段參與評價的總分,是固定值,不需填寫;“實際參評總分”指去掉不適用本項目的條文后的總分值;“實際得分”指經審查滿足評價標準的條文的得分值;“計算得分”是實際得分除以本項目實際參評總分后再乘以100的計算值。3、對于“設計內容”一列應填寫具體指標數值,如屬于選擇性的內容,應在中打“”。4、對于“設計表達方式”一列,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分析報告或計算報告類的技術文件,一種為設計圖紙。對于技術文件必須由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提交審圖機構審核,對于設計圖紙必須具體寫明該條文所對應施工圖的圖名和圖號。5、對于“得分”一列按實際得分值填寫,不參評的條文應填“”。6、對于“備注”一列,必須對不參評的條文在備注欄內填寫“不參評”,對在二次設計中落實的條文應在備注欄中填寫“二次設計”,其他需說明的情況自行填寫。 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