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層建筑地下室外墻混凝土裂縫控制的探討(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6306
2022-07-18
4頁
40.78KB
1、關于高層建筑地下室外墻混凝土裂縫控制的探討摘要:隨著我國建筑企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混凝土施工的要求也逐步加強,而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嚴重的阻礙著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建筑企業的進步。本文結合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總結,對地下室鋼筋混凝土外墻開裂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程概況;收縮裂縫;干縮裂縫;防治措施;原材料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echnology advances, concret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also strengthened gradually, and the gen2、eration of crack in concrete, serious hind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work in some summarized, the basement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cracking reason for the exterior wall, and puts forward some p3、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engineering outline; Shrinkage crack; Dry crac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aw materials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工程實例:某大廈,建筑面積61224m ,框剪結構,地上三十五層,地下三層。1地下室外墻裂縫成因分析地下室外墻在施工階段特別是在混凝土澆筑后328d之間常常會出現不同程度、不同數量的開裂、裂縫多為豎向裂縫,裂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地下室的平面形狀、4、設計構造、外墻周長、配筋、施工及養護條件等都有關系。11塑性收縮裂縫混凝土在初凝前由于水分蒸發,內部水分不斷向表面遷移,形成混凝土在塑性階段體積收縮。一般混凝土的塑性收縮約為1,坍落度大的混凝土則可達2。當施工時溫度高,相對濕度較低時,混凝土內部水分向表面遷移供應不上蒸發量的情況下,表面失水干縮受下面混凝土的約束,會出現規則的塑性收縮裂縫。這種塑性收縮裂縫在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振搗(壓抹)可以愈合,但是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發展為貫通性有害裂縫。12水化收縮及自干縮裂縫水泥在水化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水化收縮。硅酸鹽水泥的水化收縮量約為12。水化收縮在初凝前表現為漿體的宏觀體積收縮,初凝后則在已形成的5、水泥石骨架內生成空隙。水泥在繼續水化過程中不斷消耗水分導致毛細孔中自由水減少,濕度降低,外部養護水供應不充分的情況下,內部產生白干燥現象。由于自干燥作用導致毛細孔內產生負壓,引起混凝土白干燥收縮。由于一般混凝土的水膠比較高所以比較少發生自干燥收縮。但是對于高強商品混凝土水膠比可能小于035,白干燥收縮則不可忽略。13溫差脹縮裂縫混凝土澆注后,水泥的水化熱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高,一般每lOOkg水泥可以使混凝土溫度升高l0左右,加入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在25d央,內部溫度可達5080 ,而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約為10l0 。試驗表明,在標準環境下,混凝土溫度和環境溫差大于25時,即出現肉眼可見的溫差收6、縮裂縫。13干燥收縮地下室鋼筋混凝土外墻開裂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以后, 內部的游離水會由表及里逐漸蒸發失水,導致混凝土由表及里逐漸產生干燥收縮。在約束條件下,收縮變形量導致的收縮應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混凝土出現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縮裂縫。干燥收縮包括發生在開始階段不可逆收縮和再潮濕后的體積膨脹,后期干燥時發生的可逆收縮。影響混凝土干燥收縮的因素有:水灰比、水化程度、養護溫度、含水量、水泥含量、構件百度與體積和表面積之比、相對濕度、干燥速率、干燥時間等,而地下室外墻拆模后(一般為23d),雖然進行了澆水養護,但由于受到現場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做恒溫恒濕進行養護,而只能采用澆水進行養護,因此混凝7、土外墻的干燥及收縮在所難免。同時由于地下室外墻混凝土體積和表面積之比較小(厚度較小),從而導致干燥速度快、時間短;通過觀察發現,地下室外墻混凝土收縮開裂大多數均發生在澆筑后的15d內,裂縫主要集中在墻高12處向上下擴展,根部及頂部幾乎沒有。沿墻長每23m一道。2 防治措施21 設計方面(1)選擇適當的外墻厚度,12層地下室宜選4O0500mm厚,34層地下室的下兩層可選600800mm厚。(2)外墻中暗柱和暗梁可減小混凝土的收縮裂縫,外墻每隔34m設一附墻(或暗)柱,在外墻頂部、12墻高、水平施工縫處設置暗梁,加強側墻剛度,能夠有效減小裂縫。(3)外墻水平鋼筋宜設置在豎向鋼筋外側,建議布置細而8、密的鋼筋,間距150mm,對抗裂較為有利。(4)采用冷軋帶肋鋼筋焊接網片或采用無粘結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技術,抗裂效果較為明顯。(5)混凝土宜采用中強度(C30C40)。22 施工221鋼筋工程地下室外墻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間距、尺寸應嚴格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加以控制,外墻內外層鋼筋之問的拉鉤可改成小的方箍加以支撐,縱橫向鋼筋采用綁扎。222混凝土澆搗從技術角度講,混凝土采用現場攪拌膠凝材料用量較少,混凝土的收縮裂縫少,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用量小及坍落度較小,容易控制混凝土凝結過程的收縮。針對商品混凝土流動性大的特點,施工中采用斜面分層法澆筑,在施工中加強混凝土的二次振搗,二次振搗的時間一定要控制9、在混凝土初凝前,保證混凝土的握裹力,另外,澆筑速度宜控制在30m。臺?h左右,澆筑時,嚴禁在一處面料厚度超過lm,下料間距不超過3m。振動時要快插慢拔,暗柱和暗梁等鋼筋處應仔細振搗。根據氣候條件及結構特點可以考慮墻板與頂板分開澆搗,降低地下室內外溫差,但這樣會增加施工縫的處理和施工的難度。223設置外墻垂直后澆帶通過計算外墻鋼筋混凝土的收縮預估值,并將其與混凝土極限變形值相比較,根據比較結果,在外墻澆筑時,每隔一段跨度設一垂直后澆帶,后澆帶一般設在應力可能集中的外墻轉角附近,且又要便于施工,地下室400500mm的外墻,若是采用預抖混凝土(摻入12粉煤灰),施工縫間距取2030m為適宜。22410、拆模、養護對于剛澆筑的混凝土因其尚處在凝結硬化階段,水化速度快,表面熱量散失大,在“散熱順利,適當保溫”的養護原則下,及時采取養護措施。混凝土干縮隨齡期增長而減少。大部分干縮發生在早期,而早期混凝土抗拉強度低,因而,混凝土易在早期發生干縮裂縫。為此,加強混凝土早期濕養護,可以推遲產生收縮的時間,減少干縮裂縫。當混凝土終凝之后,即應開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冬季施工時,采取保溫措施,混凝土表面溫度宜控制在30左右。地下室外墻一般為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拆模時間不能過早,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之差不得超過20 ,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未拆模前從板墻上澆水養護。拆模后地下室外墻養護可11、以采用塑料管(或鋼管)打上細而密的孔眼,利用自來水的壓力對墻全長進行淋水養護,以操持混凝土表面持續濕潤,養護效果極佳,而且可以節省大量人工。模板拆除后,應及時施工防水層和回填土方,以利于混凝土后期強度增長,對混凝土抗裂大有好處。23裂縫修復措施由于地下室外墻要承受一定的水壓且是常處在潮濕環境中的結構,其允許的裂縫寬度為005mm,因此對于大于005mm的裂縫應進行修復處理,修補材料主要采用環氧樹脂及改性環氧樹脂,修補方法主要有:表面處理法、灌漿法和填充法。231表面處理法表面處理法是針對02mm的細微裂縫,采用彈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及滲透性防水劑等,涂刷于裂縫表面可以達到恢復其防水性及12、耐久性。表面處理法分騎縫涂復修補及全部涂復修補。對于稀而少的裂縫,可采用騎縫涂復候補;對于細而密的裂縫采用全部涂復修補,表面處理法由于涂層較薄,涂復材料應選用粘著力強且不易老化的材料。處理時先用鋼絲刷將混凝土表面刷毛,清除表面附著污物,用水沖洗干凈,干燥后先用環氧膠泥等嵌補混凝土表面缺損,最后用所選擇材料涂復。232高壓灌漿法高壓灌漿法是采用空氣壓縮機將樹脂漿液、聚合物水泥漿灌入裂縫深部,達到恢復結構整體性、耐久性及防水性的目的。適用于裂縫寬度較大(03mm)、深度較深或貫穿的裂縫修補。233填充法大裂縫和接縫可以用膠凝性砂漿和油灰等堵縫材料來堵塞。先把裂縫鑿成V型槽再用鋼絲刷刷干凈,采用525以上水泥配成1:l水泥砂漿仔細搗實,當有時水,可采用專用催凝劑或快硬水泥,修補后在裂縫兩側各通過工程實踐的應用,取得了較好效果,施工期間及交付使用后出現超過允許范圍的裂縫150mm寬范圍做防水附加層以加強防水效果。3 結束語經過上述的分析,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是多樣的,因此,在施工當中,要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出更好的技術,同時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范,精心組織,細心施工,注意每一個細小環節,確保建筑企業經濟的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