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混凝土施工養護方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6722
2022-07-18
7頁
18.47KB
1、目 錄一、夏季氣溫對混凝土施工的影響1二、夏季混凝土施工降溫措施11、施工準備12、控制夏季混凝土最佳澆筑時間13、混凝土配合比優化24、對原材料進行有效降溫24.1 拌合用水24.2 骨料24.3 水泥34.4 外加劑34.5 粉煤灰35、攪拌36、運輸47、澆筑4三、混凝土養護5巴達鐵路站前標夏季混凝土施工、養護方案本標段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夏季天氣炎熱,氣溫較高,降水豐富。夏季施工質量控制難度大。一、夏季氣溫對混凝土施工的影響在夏季,日夜溫差很大,中午在太陽照射下室外地面溫度可達5060,夜間溫度在2530。混凝土澆筑后水泥水化熱促使混凝土內部溫度急劇上升, 混凝土內部溫度可達 2、60以上, 乃至更高。因此,在夏季澆筑混凝土,由于溫度過高易產生表面干縮裂縫。隨氣候轉變,氣溫日漸下降,混凝土內部熱量不易散發,造成混凝土內外溫差梯度大,混凝土極易產生裂縫。混凝土裂縫一般可分為貫穿、深層、表面3 類。如因結構物溫差梯度過大而造成貫穿裂縫,將危及結構物整體性和穩定性,因此做好夏季混凝土施工的溫控工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二、夏季混凝土施工降溫措施1、施工準備提前進行夏季施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根據經驗,擬定原材料降溫及成品保溫措施。并提交外加劑種類、數量等夏季施工材料需求計劃。砂石料降溫的沖水設備及混凝土罐車包裹保溫降溫物資等,做好養護設備的配置。2、控制夏季混凝土最佳澆筑時間嚴格3、控制夏季混凝土澆筑時間,宜安排在夜間澆筑混凝土,避免在當天的最高溫期施工,以此控制混凝土內外、與環境溫差。3、混凝土配合比優化優化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盡量減少水泥用量,摻加粉煤灰,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熱(目前,我標段的配合比已經是優化過的,摻加了粉煤灰,使水泥用量降到了最低) ,同時考慮坍落度損失。4、對原材料進行有效降溫應對原材料采用降溫措施, 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滿足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宜高于 30 度。降低混凝土的溫度,首先應降低原材料的溫度,特別是要降低比熱最大的水和用量最多的骨料的溫度。因此,所采取的措施是:4.1 拌合用水降低水溫的措施有:抽用深層地下水;避免日4、光直射儲水池及輸水管;避免拌合用水在水箱中長期存放,目前本標段拌合站的水池位于地面以下,拌合用水能有效起到降低混凝土溫度的作用。4.2 骨料骨料的選擇:首先選擇自然連續級配的粗骨料配制,它具有較好的和易性、較少的用水量、節約水泥用量、較高的抗壓強度等優點,其后根據施工條件和工藝以及配合比設計選用一個最佳的粗骨料級配。對于細骨料,在滿足和易性的前提下選用較小的砂率。骨料的品質指標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沙石料降溫。砂石料是混凝土拌合物中占比例最大的組分,熱容總量的最大。降溫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降低骨料溫度,骨料倉搭設遮陽棚,避免陽光直射。在混凝土攪拌前對骨料噴灑冷水降溫但使用中要嚴格控制含水量。4.3 5、水泥水泥品種的選擇:混凝土升溫的主要熱源是水泥在水化反應中產生的水化熱,因此選擇中熱和低熱水泥品種是控制混凝土升溫的最根本方法。嚴格控制水泥的細度以及水泥進入攪拌機前的溫度 . 確保水泥入機溫度不大于 40.控制水泥用量:試驗資料表明,每增減水泥用量 10kg,其水化熱將使混凝土的溫度相應升降 1。在滿足混凝土強度和流動性的條件下減少水泥用量;4.4 外加劑根據施工要求合理選用具有緩凝性能的復合減水劑。大體積混凝土中主要摻加的是減水劑,它有減水和增塑作用,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及強度不變的條件下,減少用水量,減低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其緩凝性能還可保證有足夠的緩凝時間,確保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延緩混凝6、土內部溫度峰值出現 , 嚴禁在施工現場自行將減水劑于緩凝劑混合使用。4.5 粉煤灰根據施工要求合理選用的粉煤灰。粉煤灰取代了部分水泥,可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不變,減少單位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使得混凝土的水化熱降低,可以有效的防止溫度裂縫,并充分利用粉煤灰混凝土的后期強度。5、攪拌5.1 混凝土攪拌料斗、 皮帶運輸機、 攪拌機采用遮陽措施, 避免日光直射,攪拌根據攪拌方量大小選擇在一天溫度較低的時間段進行,攪拌前對相關攪拌設備進行灑水降溫。使用時與混凝土材料接觸面不得存在附著水。為了降低混凝土攪拌時發生摩擦產生的熱量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攪拌時間。5.2 在進行混凝土攪拌前,7、 除對骨料含水率進行測量外,對環境溫度以及膠材、骨料、水等材料的溫度進行測量,并形成相關記錄。并對混凝土的出機溫度進行測量。 當測量出混凝土出機溫度大于30時,對原材采取上述措施進行降溫。6、運輸6.1 采用混凝土運輸攪拌車包裹濕布及噴灑冷水對其降溫的降溫措施運輸混凝土,混凝土運輸容器采取防曬降溫措施。運輸混凝土過程中慢速攪拌混凝土。6.2 嚴格規范現場管理, 加強與現場的信息溝通, 對現場澆筑進展進行嚴格控制,合理安排,控制并縮小混凝土到達現場等待澆筑的時間,確保降低在運輸過程中受環境溫度的影響。7、澆筑7.1 混凝土澆筑根據施工方量選擇澆注時段避開中午澆注,在進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試驗以及對8、混凝土溫度進行測量。確保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大于 30.7.2 夏季澆筑混凝土前, 做好充分施工準備, 保證混凝土澆筑連續性;縮短混凝土從攪拌機到入模的傳遞時間及澆筑時間。7.3 鋼模板拼裝到位后, 模板周圍采取遮陽措施, 防止鋼模板被陽光直射。在澆筑之前,采用冷水淋灑降溫。7.4 鋼筋綁扎完畢后, 盡量避免在陽光下長期曝曬,在澆注混凝土前,采用冷水淋撒鋼筋骨架,對非模板的接觸面也徹底淋濕,在澆筑時控制不能有附水。這不僅能夠使鋼筋骨架保持相對較低的溫度,還能夠使由吸收和蒸發引起的混凝土水蒸氣的損失降到最低。7.5在混凝土澆注完畢后, 對于混凝土的裸露面, 及時采用覆蓋塑料薄膜、覆蓋土工布反復灑水保9、濕,并保持濕潤,防止塑性裂紋的產生。三、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注完成后表面應及時覆蓋保濕,保濕狀態不應少于7d,保濕養護應不間斷,不得形成干濕循環。1、高墩養護:夏季氣溫高時,高墩分段澆筑時,對已澆筑段采用軟水管環繞墩身,軟管上留泄水孔,軟管與水泵水管連接,從河里或者蓄水池中抽水進行灑水養護。當高墩墩身、托盤混凝土澆筑完后,將水箱吊放至托盤頂部, 用塑料軟管與上水管一起用膠帶粘接牢靠, 橋梁墩身、托盤包裹完塑料薄膜后,用繩索圍繞墩身、托盤繞圈固定,避免薄膜遇風開裂;在日常養護階段,開啟高壓水泵將水引至墩頂水箱中放水,水沿著塑料軟管環繞托盤帽檐四周緩緩流出2、低墩養護:矮的橋墩在施工完后將水箱吊放至托盤頂部,用塑料軟管與上水管一起用膠帶粘接牢靠, 橋梁墩身、托盤包裹完塑料薄膜后,用繩索圍繞墩身、托盤繞圈固定,避免薄膜遇風開裂;在日常養護階段,開啟高壓水泵將水引至墩頂水箱中放水,水沿著塑料軟管環繞托盤帽檐四周緩緩流出3、墊石養護:對墊石進行表面噴淋并進行覆蓋,給螺栓孔內注滿水進行養護。4、承臺養護:承臺在澆筑完初凝后,采用土工布覆蓋保濕,并設專人灑水養護7d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