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承式鋼筋混凝土拱橋施工技術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6907
2022-07-18
8頁
22.50KB
1、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寶象河水環境治理工程K3+280K3+790河道改線工程、河岸村車行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第一章 前 言一、編制說明我公司經過認真研究招標文件和施工圖紙,仔細考察工程現場,針對工程所處位置的交通狀況、地上地下綜合管線及周邊構筑物進行調查并結合我單位在以往在類似項目中的施工經驗和施工工藝技術,組織了本工程項目經理及主要項目管理人員編制本施工組織設計。在本工程組織設計編制中,充分考慮了各關鍵部位和重點工序及相互間的銜接、協調的可行性,及其實現的施工技術方案和工藝操作方法,特別是針對工程現場的交通情況、地上地下管線和可能對本工程產生的影響,作了充分的估計和準備。確保在業主要求的2、總工期內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工程質量確保“優良”并達到昆明市市級優質工程標準。同時爭創市級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標準化樣板工地和云南省級優質工程。二、編制依據(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寶象河水環境治理工程K3+280K3+790河道改線工程、河岸村車行橋工程施工圖設計及招標文件;(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F40-2004;(三)、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四)、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092-96;(五)、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六)、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七)、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08;(八)、3、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九)、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十)、現行的云南省、昆明市的其它相關行業規范和規程;(十一)、現場踏勘的實際情況、我公司實際施工經驗能力、我公司機械設備裝備能力、我公司施工技術與管理水平以及我公司多年來工程實踐中積累的施工及管理經驗;(十三)、依據GB/T19001-2008-ISO9001:2008、GB/T24001-ISO 14001:2004、GB/T28001-2001質量、環保及安全管理的三維一體管理體系。三、編制原則(一)、安全第一的原則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始終按照技術可靠、措施得力、確保安4、全的原則確定施工方案。在安全措施及費用落實到位,確保萬無一失的前提下組織施工。(二)、優質高效的原則加強領導,強化管理,優質高效。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的質量目標,貫徹執行ISO9000質量體系標準,積極推廣、使用“四新”技術,確保創優規劃和質量目標的實現。施工中加強標準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價。(三)、方案優化的原則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優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動指南,在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中,對關鍵工序進行多種施工方案的綜合比選,在技術可行的前提下,擇優選用最佳方案。(四)、確保工期的原則根據業主對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編制科學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術,合理安排工程進度5、,實行網絡控制,搞好工序銜接,實施進度監控,確保實現工期目標。(五)、科學配置的原則根據本工程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項管理目標的要求,在施工組織中實行科學配置,選派具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管理人員,選擇專業化施工隊伍,投入高效先進的施工設備,確保流動資金的周轉使用,并做到專款專用。選用優質材料,確保人、財、物、設備的科學合理配置。(六)、合理布置的原則從節省臨時占地、減少苗木破壞、搞好環保工作,認真實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發,合理安排生產及生活場地、房屋布局,做好環境保護和營區綠化。工程完成后,及時平整場地,恢復植被,搞好環境美化。(七)、突出環境保護的原則結合工程的特殊環境,我們采取積極6、嚴密的環境保護措施。認真執行有關環境管理、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等有關法規的規定,依法文明施工,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第二章 工程概況及特點一、工程概況本次招標的工程項目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寶象河水環境治理工程K3+280K3+790河道改線工程、河岸村車行橋工程,河岸村車行橋位于昆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寶象河沿線河岸村地段;擬建橋梁跨越寶象河,長30m,跨徑為130m,橋面寬8m, 本次設計主橋采用下承式32.0 m預應力混凝土系桿拱橋,全寬10.3m,凈寬8m。主橋下部結構為三柱式橋墩,樁基為鉆孔灌注樁基礎。橋梁位于單向0.3縱坡上,全橋平面道路線形為直線段,橋面設雙向1.5%橫坡7、;主要工程內容包括:K3+280K3+790河道改線工程、K3+280K3+790景觀綠化工程、河岸村車行橋工程、河岸村(K9+100K9+200)景觀綠化工程、道路工程等。二、自然、氣候條件昆明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溫涼氣候區,具有冬暖夏涼、干濕分明的特點。據氣象信息中心資料,區內歷年平均氣溫14.5,歷年平均相對濕度74%,最熱月份為7月,最高氣溫34.0;最冷月份為1月;春、冬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031mm,降雨集中在59月(約占全年降水量80%),其中1月降水最少,月平均117mm,8月最多,最大達2059mm,11月次年5月為旱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20%)。 擬建場地處于寶象8、河兩側的河堤外圍平地,寶象河水流量稍大,流速緩慢,水質稍差,由東向西最終流入滇池。勘察期間河流水位高程為1901.70m,勘察后期連續降雨數天,河水水位上漲約0.2m,高程為1901.90m;據了解,持續降雨(或暴雨后),河水水位將大幅度上漲,近年最高水位可淹沒堤岸及原有橋梁,水位高程約為1904.20m。由于業主暫未正式提供該河道的行洪論證報告,故本報告中河道水文資料等均根據工程經驗類比及現場調查評價,最終設計參數應以該河道的行洪論證資料為準。三、地下水概況及地質條件根據鉆探揭露,場區上覆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 )、第四al+pl系沖洪積層(Q4 ),下伏寒武系風化泥質砂巖及白云巖(29、d),按巖土層成因類型、工程名稱及工程特性分層并描述如下: 1)第四系人工堆積層(Q4 ) 雜填土:雜色,稍濕,由大量礫石、灰巖毛石、碎磚塊、生活垃圾等夾約30%粘性土組成,為近年來周邊工程及河岸建設人工回填,土質結構松散,壓實質量差,均勻性差,層厚約2.84.2m。2)第四系沖洪積層(Q4 ) 圓礫:紅褐、褐色,灰黃、黃色,飽和,中密,礫石粒徑一般220mm,大于2mm的礫石含量約6080%,形狀多為亞圓形及次棱角形,成份以中等風化砂巖及玄武巖為主,充填物主要為粉土、粉細砂,局部充填少量粘性土。3)寒武系泥質砂巖及白云巖(2d) 強全風化泥質砂巖:黃、白灰、灰黃、深灰、等色,濕,堅硬,層狀散10、體結構,節理裂隙發育,已風化呈砂土狀、粘性土夾碎石狀以及碎石狀,局部夾中風化泥質砂巖薄層,具有遇水軟化現象,崩解性不明顯,層間夾薄層頁巖及泥巖,鉆進困難。強風化白云巖:灰、藍灰色,濕,堅硬,塊狀碎裂結構,節理裂隙很發育,巖芯呈碎石狀、砂狀,局部夾薄層中風化白云巖,遇水軟化、崩解現象不明顯,鉆進困難,巖芯采取率約2535%,RQD值為0%,為極破碎較硬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四、施工注意事項有關橋梁的施工工藝及其質量檢查標準,均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 T F50-2011)(以下簡稱施工規范)進行,本施工說明只對施工規范未說明的部分和施工中有特殊要求部分作出說明。對于施工規范及本說明都11、未涉及的部分,可參照國家已批準的有關現行規范及標準進行操作。(一)下部結構:由于橋位處是否存在地下管線不十分明確,因此在下部結構施工過程中應尤其注意對地下管線的探明。施工前應仔細刨驗管線位置,施工時須注意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協調好管線切改與樁基、承臺施工的順序。施工過程中應做好對管線的臨時保護,必須穿越基礎結構的小直徑管線應做好結構加強及管線保護措施, 如影響基礎施工須與設計單位進行聯系,調整后再行施工。橋梁基礎施工時,必須采取措施保證堤岸的安全。1、樁基:(1)泥漿護壁配比應結合地質資料進行。(2)灌注樁凈保護層60 mm,應采取定位鋼筋或混凝土塊等措施予以保證。(3)所有灌注樁在墩柱澆筑前均12、應作無破損檢測,確認質量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4)灌注樁在施工前應與有關單位聯系,刨驗確認地下構筑物的準確位置,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開鉆。(5)澆筑樁身混凝土前,要對鉆孔基底做認真的檢查和處理,要求滿足圖紙對清孔的要求,以保證混凝土與基底連接良好。灌注樁施工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樁的混凝土連續澆筑,避免斷樁、塌孔及樁位移現象,孔底回淤厚度不得大于150 mm,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2、墩臺:(1)模板采用大模板,保證結構各部分形狀,尺寸準確,表面光滑平整。(2)鋼筋制作及混凝土配比、澆筑等均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及有關規定進行,要嚴格控制材料的質量。(3)為防止混凝土水化熱過高13、及收縮過大,不得采用加大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標號。(4)澆筑承臺前墩柱中的預埋鋼筋外露部分保證12m,并錯開預埋。(二)上部結構:1、主橋及引橋施工:(1)主橋結構澆筑時間應盡量選擇在溫度較低的早間。施工時嚴格控制各特征點高程,特別是拱橋橋面高程(2)現澆主橋縱梁、拱肋、引橋橋面板等結構采用滿堂支架現場澆注施工,支架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剛度(彈性變形3mm)、強度和穩定性,支架下應設置必要的基礎,對支架必須進行等載預壓,以消除其非彈性變形及基礎沉降,待支架充分穩定(對支架進行連續觀測,連續3天累計支架沉降量小于3mm)且預壓時間不少于7天后,再澆筑拱橋系桿。(3)支架基礎必須處理,支架施工前應根據14、橋跨結構的特點對支架進行設計和驗算,使其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以滿足結構受力、變形及線形要求,確保橋梁結構的澆筑質量。(4)縱梁及拱肋模板采用整體模板,制作要求精細,尺寸準確,箱體內模也可采用專用建筑木模,留在箱內,但箱內不允許留有永久性支撐。(5)各接縫處均須鑿毛洗凈,以保證新老混凝土的結合,達到結構強度要求。(6)縱梁拱軸線應進行施工過程臨近,作好記錄,分析記錄,分析數據,制定措施以指導施工,確保質量。(7)由于拱橋拱腳處鋼筋較密,應加強振搗,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密實性。(8)各接縫處應嚴格按施工縫要求進行鑿毛、沖洗等,以保證連接牢靠。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錨下混凝土的搗實,防止出現蜂窩狀。(9)鋼束張拉時,按對稱原則張拉,從兩邊向中間對稱張拉。(10)應注意塑料波紋管、錨墊板、喇叭管、螺旋筋等構件位置要準確,定位要牢固。(11)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避免振搗棒觸擊波紋管使其變形或破裂,造成堵塞現象。(12)現澆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達到100%,,且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預應力鋼束方可張拉。預應力鋼束張拉應嚴格按設計順序、張拉控制應力及工藝進行。預應力張拉、千斤頂與油泵壓力表應按有關規定配套及定期標定,張拉人員應持證上崗,監理人員應現場旁站、并認真做好張拉記錄。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