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坨施工測量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7061
2022-07-18
8頁
49.62KB
1、一、編制依據1.1工程測量規范( GB 5002693) ;1.2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 );1.3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 01-51-2003 );1.4建設工程監理規程(DBJ 01-41-2002 );1.5設計圖紙。根據以上規范、規程關于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對施工精度的有關要求,本著“ 技術先進,確保質量 ”的原則,制定本施工測量方案,確保圓滿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測量任務。二、工程概況本工程為五里坨110KV變電站配套線路工程的一部分,自終端塔沿京門公路新線 - 五里坨 -110KV五里坨變電站,全長約1160 米,本工程為雙回路110KV線路工程,因2、現場開闊,電纜隧道施工采用名開挖方式??拐鹪O防烈度:8 度;0.00 相當于絕對高程108.10m。設計單位:深圳供電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三、測量準備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3.1檢查各專業圖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預留洞口是否有沖突,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以便及時解決;3.2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及人員進行初步調配,并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重新進行檢定;3.3復印預定人員的上崗證書,由主任工程師進行技術交底;3.4根據圖紙條件及工程內部結構特征確定軸線3、控制網形式。四、場區平面控制網的測設求4.1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及要求。4.1.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4.1.2軸線控制網的布設要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等進行;4.1.3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4.1.4控制樁必須用混凝土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4.2場區平面控制網的布設4.2.1 建筑物四角樁的校測根據甲方提供的總平面布置圖和北京測繪院所定紅線樁,我測量人員使用TOPCON601 全站儀,依據總平面布置圖對溝道進行角度、距離校核。然后將測量結果報知監理。4.2.2 軸線控制樁的測4、設測量技術人員依據結構平面圖上有關檢查井、通風井、三通井、溝道走向距離確定位置關系, 采用極坐標或直角坐標定位放樣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軸線的控制樁,并對軸線控制樁進行角度、距離校測。校核無誤作為本工程建筑物的軸線控制網。4.3軸線控制網的精度技術指標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等 級測角中誤差( m)邊長相對中誤差( k)二 級21/15000五、 高程控制網的建立5.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5.1.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應布設三個水準控制點,建立高程控制網;5.1.2 水準點應布設在通視良好的位置,距離基坑邊線不小于15 米;5.1.3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網的精度;5.1.45、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是根據甲方提供的場區水準基點,測設一條三等附合水準路線,測出場區所布設施工水準控制點高程,作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網。5.2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觀測技術要求5.2.1. 高程控制網的等級為三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等高差全中誤差儀器水準尺與已知點附合或閉合級(mm/km)型號聯測次數環線次數DS銦瓦往返各三等6.01往返各一次DS3雙面一 次注: L 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線長度(km)5.2.2.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見下表:平地閉合差 (mm) 12 L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前后視距視線高基、輔分劃讀 基輔分劃測高等級差(m)累積差 (m)度 (m)數較差( mm) 差之差( mm)(6、m)三等7525 0.32.03.0六、0.000 以下施工測量6.1 軸線控制樁的校測6.1. 1. 在溝道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段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6.1.2.校測儀器采用測量精度2“級、測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儀。6.2平面放樣測量6.2.1. 開挖線放樣。首先根據軸線控制樁投測出控制軸線,然后根據開挖線與控制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線,并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 當基槽開挖到接近槽底設計標高時, 用經緯儀根據軸線控制樁投測出基槽邊線和集水坑開挖邊線,并撒出白灰線指導開挖。6.2.2. 軸線投測。墊層混凝土澆筑并凝固后,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7、控制樁,將 TDJ2 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 ( 軸線標志 ) ,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然后以控制軸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他軸線和邊線等細部線。6.2.3 、當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時填寫放線記錄表并報監理驗線,以便能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6.2.4模板垂直度檢測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線墜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過檢查線墜與軸線間距離,來校核模板的位置。6.3 0.00 以下結構施工中的標高控制6.3.1.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6.38、.2. 0.00 以下標高的施測。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對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坑底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 3mm,取平均值作為基坑的標高基準值,基準點應根據基坑情況設置在較穩定位置;6.3.3. 土方開挖標高控制。 在土方開挖即將挖到設計底標高時,測量人員要對開挖深度進行實時測量,即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用S3 水準儀抄測出墊層底標高,并撒出白灰點指導清土人員按標高清土;6.3.4. 施工標高點的測設。 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是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采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進行。施工標高點測設在柱鋼筋的側立面上,并用紅油漆作9、好標記;七、0.00 以上施工測量7、1 平面控制測量本工程各建筑物0.00 以上的軸線傳遞激光經緯儀內控接力傳遞法進行。7.1.1 平面控制網的布設7.1.2內控點布設平面內控點的布設,要根據施工流水段的劃分進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2個點(其中首段應布設三個點,以作垂直校測),作為該流水段的測量控制點。7.1.2埋件的埋設在底板澆注混凝土之前,在內控點位置上預先埋設鐵件底板鋼筋連接牢固。7.1.3預埋件作法預埋鐵件由 150 150 8mm厚鋼板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12 鋼筋,且與底板或頂板梁澆筑。預埋件示意圖7.1.4控制點的測設待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將內控點所在縱橫軸線分別投測到預埋鐵10、件上,并用TOPCON 601全線儀進行測角、測邊校核,精度合格后作為平面控制依據。內控網的精度不低于軸線控制網的精度。內控點如下圖:7.2. 作業層軸線、細部線放樣軸線控制點投測到施工層后, 將經緯儀分別置于各點上,檢查相鄰點間夾角是否為 90,然后用檢定過的50m鋼尺校測每相鄰兩點間水平距離,檢查控制點是否投測正確。 控制點投測正確后依據控制點與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軸線。軸線測放完畢并自檢合格后,以軸線為依據,依圖紙設計尺寸放樣出柱邊線、洞口邊線等細部線。7.3 高程的傳遞7.3.1首先從高程控制點將高程引測到首層便于向上豎直量尺處,校核合格后作為起始標高線,并彈出墨線,用紅油漆標明高程數11、據;7.3.2標高的豎向傳遞,用鋼尺從首層起始標高線豎直量取。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7.3.3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較差小于 3mm時,取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八、測量技術資料編制、管理本工程的測量技術資料編制、管理依據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01-51-2003 )進行,提供的測量資料包括:8.1 工程定位測量記錄( C3-1);8.2 基槽驗線記錄( C3-2);8.4 施工測量報驗表( B2-2);8.5 建筑物垂直度、標高觀測記錄(C3-5)8.6 甲方或監理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九、人員組織12、及設備配置9.1 人員組織根據本工程測量放線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本工程的測量人員安排如下:測放工長 1 名,負責工作組織安排,設備管理,現場安全管理,工作質量,工作進度,技術方案實施,測量技術資料編制;測量放線工 3 名,負責測量放線操作, 在本工程測量放線操作的人員須從是測量工作 1 年以上,并具有測量放線崗位證書;9.2 設備配置編號設備名稱精度指標數量用途1Topcon-601 全線儀2mm+2ppm1 臺前期工程控制定位2TDJ2E電子經緯儀21 臺施工放樣3DZS3-1 水準儀2mm1 臺標高控制450m鋼尺1mm1 把施工放樣十、安全質量管理10.1 質量過程控制10.1.2測放工13、長或測量責任師要施工進度和測量方案要求,安排現場測量放線工作,并作好施工測量日志;10.1.3現場使用的測量儀器設備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檢校維護、保養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設備送檢;10.1.4本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必須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 )的精度要求;10.2.1測量放線作業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三檢制”10.2自檢:作業人員在每次測量放線完成后立即進行自檢,自檢中發現不合格項立即進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檢記錄;10.2.1互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發現不合格項立即改正至合格;10.2.2 交接檢:由施工負責人14、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給下道工序,交接雙方在交接記錄上簽字,并注明日期。10.3 質量保證體系測量方案的編制主任工程師審核技術交底測放部測量放線自 檢不合格合格互 檢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交 接 檢合格監理公司驗線合格進入下一道工序10.4安全管理10.4.1堅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調動作業人員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意識。10.4.2安全生產管理標準10.4.2.1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必須遵守工地的各項安全管理規定。 進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系好帽帶。10.4.2.2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服從安全員的指揮和監督。10.4.2.3嚴禁酒后作業。10.4.2.4高空作業傳遞設備禁止投擲,特別是儀器必須有100%的安全系數方可上下傳遞。10.4.2.5作業過程中, 儀器要有專人負責。 無論何時何地, 作業人員不得離開儀器。儀器攜帶者坐車時不得將儀器放在車廂上,要抱在身上或放在座位上。10.4.2.6每周組織作業人員召開安全會進行學習,加強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