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現場處置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7214
2022-07-18
8頁
91.51KB
1、國道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工程項目隧道施工現場處置方案 國道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工程項目經理部第二分部二0一六年二月二十四日隧道施工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事故特征1.1 危險性分析若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不良、隧道施工安全敏感性不夠、地質勘察深度不夠、設計不合理、施工作業不規范等因素都可能引發隧道施工事故有崩塌、冒頂、巖爆、火災、涌水等工程事故;崩塌:主要是由于較陡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主要會使隧道施工人員被困,設備被損壞。冒頂:采掘工作空間內或井下其他工作地點頂板巖石發生墜落的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巖爆:巖爆,也稱沖擊地壓,它2、是一種巖體中聚積的彈性變形勢能在一定條件下的突然猛烈釋放,導致巖石爆裂并彈射出來的現象,會造成人員傷亡;火災:由于可燃物質達到燃燒條件,造成人員傷亡和物體傷害的燃燒。涌水:由于地質結構松散,巖溶水和基巖裂隙水在大量集聚后,原巖應力被破壞后大規模將水噴出的現象,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1.2 事故類型隧道施工事故。1.3 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和裝置可能事故區域:現場施工區1.4事故特征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2 應急組織與職責2.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長:組員:2.2 職責1)組長職責:(1)組織編制現場處置方案;(2)組織現場處置方案演練,指揮應急行動。(3)及時掌握現場事故隱患和險情;(4)根3、據事故現場情況,啟動并組織實施現場處置方案,并向應急救援組報告有關情況;(5)組織落實現場警戒和善后恢復工作。1)組員職責:(1)實施現場處置,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物資和營救被困人員;(2)負責現場傷員的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決定是否送往醫院救治;(3)負責事故現場的安全警戒工作,保證救援工作有序的開展;(4)疏散無關人員至安全地帶。3 應急處置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1)事故信息接受和通報程度事故發現人員,第一時間以電話的方式通知應急小組,通知內容應包擴如下: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和聯系電話、報告人;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4、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發生的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情況和已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應急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以電話的方式通知各成員趕赴事故現場,啟動事故現場處置方案。(2)擴大應急響應程序啟動本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后,當事故不能有效處置,或者有擴大、發展趨勢,現場負責人向項目部應急指揮部申請啟動應急預案。3.2應急措施(1)輔助洞坍方、巖爆事件應急措施1)立即停止施工,作業人員全部撤出至安全地帶,同時清點施工人數,確認是否有人員傷亡或封堵在坍體內,并派專人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盲目進入危險區域。2)巖爆將采用以下措施處理:巖爆發生后應徹底停機待避,同時進行工作5、面的觀察記錄,包括巖爆的位置、爆落的數量、彈射的速度和距離、巖爆前后的聲響等,并盡快加以處理。不論是采用了盡早受力的磨擦型錨桿(或早強錨桿),都必須在掌子面、拱部、兩側邊墻等部位加強找頂,不少于2-3次找頂,盡快施作錨桿。及時噴射砼,掛設鋼筋網,或噴射鋼纖維砼,厚度為5-8cm。采用臺車鉆眼時,對巖爆的強度在中等以下時,為了不間斷施工,可以在臺車及裝碴機械、運輸車輛上加裝鋼板,構成“防石棚”,以避免巖爆彈射出來的塊體傷及作業人員和砸壞施工設備。3)當有人員傷亡時,立即組織救護,并組織車輛送至最近的醫院進行及時救護。如坍體量大,救護人員有較大危險時,應先詳細了解坍方或巖爆范圍、形狀、坍體范圍的地6、質構造,了解坍方或巖爆發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動等情況及隧道覆蓋層厚度,制定處理方案,避免盲目搶救造成事故擴大。4)項目部組織有隧道施工經驗的人員組成搶險隊,開展搶險救援工作。物資供應小組應立即組織相應的搶險救援物資,確保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5)實施救援方案時,必須選派責任心強、有經驗的人員隨時注意觀察周圍巖層情況,并根據觀察結果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防止發生再次坍塌或巖爆(2)涌(突)水情況下處置措施隧道施工過程中,按要求施工隧道兩側設置排水溝,并保持排水系統的暢通。盡早貫通A、B線之間的橫通道,使得在發生涌(突)水后能通過橫通道進行工程急救方案的選定和實施。如果是開挖超前的A線發生涌(突)水7、,則根據涌水的大小情況和涌水量的穩定情況進行處理。如果涌水量大且持續穩定,則暫停開挖施工,盡量加快落后的B線開挖,使其超前于發生涌水事故A線,并在B線內利用超前地質預報的相關手段,對事故部位的儲水構造規模和存在形式作預報,并根據預報結果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如在處理止水的同時利用橫通道或增加一橫通道,從B洞超前掘進再進入A線施工,以確保工期不受大的影響。如果涌水量較小或涌水量消減速度較快,則采取從A線注漿封堵或在涌水量消減到一定程度后直接從A線進行開挖。3.3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系方式和人員 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系方式和人員情況見附件應急指揮部、應急專8、業小組和相關單位的聯系方式。3.4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當在1小時內向公司和政府有關單位報告,可以先用電話報告,簡要說明隧道施工事故傷害發生的時間、地點、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數量、設備受損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待事故救援完畢后再以書面形式補報。3.5 就近醫院的路線圖 前吉林壩村 向正南方向出發,行駛13.1公里,左轉 行駛140米,右轉 行駛13.2公里,右轉進入G303 右轉進入興林路 調頭 右轉 行駛60米,到達終點 林西縣醫院(興林路)4 注意事項(1) 進入隧道施工現場必須合理佩戴安全帽;(2)險情發生至現場恢復期間,9、應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發生意外。(3)在含有瓦斯隧道,應隨身攜帶自救呼吸器;并且嚴禁將引火物質帶入施工現場;(4)在專業救援隊伍未到時,必須提前展開自救準備;(5)對救援無幫助的閑雜人員,及時撤離救援現場;(6)救援隊伍要有組織,有目的的進行救援,拒絕盲目救援,造成救援時間浪費;(7)利用最近的醫療救援隊伍進行簡單急救,嚴重者應該第一時間送往預案指定醫院治療;(8)對預案小組救援人員定期進行培訓;(9)對預案中的救援車輛要定期進行保養維護;5 附件5.1 有關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安全事故快報受理電話(安全部-)-急救及報警受理電話120、110火災事故報警電話119交通事故報警受理電話121說明:各單位所在區域、施工現場或生活、辦公場所發生任何生產安全事故或環境事件,所有現場的人員或目擊者,均有責任和義務積極施救,按指導卡的內容撥打相應的快報急救電話,并按指引路線將受傷人員送往指定醫院搶救。原則上優先撥打120救護電話,指導卡的電話均為24小時接聽電話,請相關人員不要關機。項目經理部電 話事故指定報告電話(安全部部長)主要負責人電話(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分管領導電話安全負責人電話綜合辦公室專職安全人員電話5.2 相關應急預案名錄 隧道施工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