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有害氣體監測施工安全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7259
2022-07-18
10頁
48KB
1、方案預案:_隧道有害氣體監測施工安全方案姓名:_單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頁 共 10 頁隧道有害氣體監測施工安全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合同段麻地箐隧道位于昆明市富民縣麻地箐村,為一座分離式隧道,采用單洞兩車道單向行駛,80km/h行車速度,有效凈寬10.25m,凈高5m的隧道建筑限界,其左幅樁號:K14+645K17+730,長3085m,右幅樁號:K14+640K17+770,長3130m,左右幅全長6215m,均為特長隧道。隧道區內有5條斷層發育,與路線斜交,較富水。分布于隧道區段內白云巖、白云質灰巖及砂巖、泥巖地層中,在巖石接觸帶及斷層破碎帶附近巖石節理發育,巖溶較發育,隙裂隙水、2、巖溶水較富。隧道沿線發育的不良地質現象主要有巖溶、斷層破碎帶、節理裂隙和崩塌。二、有害氣體監測隧道內若有害氣體、含量高、有突出危險,如不重視,不僅將影響施工人員身體健康,還可能給隧道工程造成毀滅性災害。因此有害氣體的防治是隧道施工的重點,而監測則是采取防治措施的依據。(一)監測目的及內容1、監測目的(1)防止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有害氣體超限帶來危險,確保人身、機具和工程安全。(2)根據有害氣體的含量高低、濃度大小,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3)檢驗技術措施效果,正確指導隧道施工。(4)為瓦斯隧道施工積累經驗。2、監測內容根據隧道有害氣體的復雜性,把困擾施工的瓦斯(CH)、硫化氫(HS)、一氧化碳(C3、O)、二氧化碳(CO)作為主要監測對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濃度小的有害氣體作為輔助監控對象。3、監測依據及執行標準隧道有害氣體的監測以隧道安全規程、公路隧道施工規范為主要依據,并根據上述“規程、規范”要求進行有害氣體監測、控制。按照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測定方法及常規有害氣體測定方法執行。4、人員配置應成立低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機構,指定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強化對施工現場的監管。隧道作業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應該接受相應的瓦斯隧道安全施工基本安全知識培訓,持證上崗。制定并落實隧道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用火安全制度,不得在隧道內抽煙、攜帶火種等,加強用電安全管理,提供電力安4、全防范等級。施工管理部門應定期(每周一次)和不定期對隧道安全施工進行檢查,及時處理暴露的安全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隧道施工任務安全順利完成。5、瓦斯檢測成立專業瓦斯檢測組,瓦檢組由4人組成,所有瓦檢人員均經過專業技術培訓。4人分成2組24小時值班,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明確,保證瓦檢儀的精確度,一切情況直接向瓦斯檢測組領導匯報。對存有瓦斯的隧道,所有管理人員進洞檢查要攜帶便攜式瓦檢儀,所有施工人員應經常注意洞內固定瓦檢儀位置、瓦斯濃度情況,以此形成所有洞內施工人員全員監測有害氣體的局面。6、監測數據整理分析瓦檢員在洞內檢測的同時,做好各種有害氣體濃度變化的記錄,并及時匯總到組織指揮系統。掌子5、面拱部的CH濃度均超過了標準中許可的濃度,必須采取通風措施予以降低;通風后再行檢測,CH的濃度降低到1.0()及以下方可繼續施工,以保證施工安全。可見對有害氣體監測數據的整理分析,是指導隧道施工、協調各工序間關系、確保施工安全、有序的重要環節。其他有害氣體的監測、控制與CH基本相同。7、有害氣體測定時,應注意下列事項:(1)使用測定儀器,要熟讀使用說明書;(2)測定前一定要檢查儀器有無故障;(3)要考慮送風或壓氣的影響,選擇合適地點進行測定;(4)測定結果有疑問時應重新測定;(5)測定結果應按測定表要求進行填寫,并正確的向負責人報告,同時接受其指示。三、有害氣體監測管理(一)培訓專職瓦檢員進行6、專業技術培訓,取得資格證后方可上崗,所有進洞施工人員都要經過瓦斯知識培訓,合格后方可進洞施工。(二)監測瓦斯工區每班檢查三次,每隔100m量測一個斷面,每個斷面測五個點:即拱頂、兩側拱腰處和兩側墻腳處,掌子面處應多測幾點。對斷層或含煤層地段和高含氣段地層,實行重點監測,增加監測斷面的密度重點監測的風流和場地包括:開挖面回風流、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的風流、局部坍方冒頂處、各種作業臺車和機械附近20m處以及隧道頂部局部凹陷有害氣體易于聚集處等;地質破碎帶處應及時檢查。(三)管理措施(1)瓦檢儀器專人保管、充電,應隨時保證測試的準確性。按各種儀器說明書要求,定期送檢查站鑒定,日常每3天校正一次。(7、2)堅持“一炮三檢制”,即裝藥前、爆破前、爆破后,均應進行檢測。(3)每個檢測點應設置明顯的記錄牌,每次檢測應及時填寫在瓦斯記錄本上,并定期逐級上報。四、有害氣體綜合治理目前對隧道內有害氣體的綜合治理,主要是采用超前探測、排放、通風、防護、注漿止氣及氣密性混凝土封閉等方法。(一)超前探測、排放利用防爆地質雷達對開挖面至前方60m范圍進行超前探測,了解其地層構造、含氣狀況,對探測出的裂隙發育、連通性好的含氣層或較大的氣囊,用ZY一150型鉆機進行超前鉆探,對有害氣體進行判斷,并通過鉆孔排放有害氣體。在每個開挖循環作業之前,加強局部鉆孔以便對開挖面前方5m范圍進行探測,判斷是否有有害氣體逸出。超前8、鉆孔的位置可根據巖層產狀確定;采用5m超前鉆探工藝,避免了鉆機的頻繁移動,不中斷隧道的正常掘進。超前探孔還可兼做炮眼,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功效。(二)通風通風是降低有害氣體濃度、防止有害氣體積聚的最有效手段;通風可以不斷向洞內送人新鮮空氣,排出有害氣體和降低粉塵濃度,從而改善洞內施工環境,確保洞內施工安全和人體健康,提高生產效率。1、通風標準根據經驗及安全規范要求,通風量至少應滿足以下要求:(1)洞內空氣含氧量不得少于20,并保證洞內施工人員每人每分鐘能獲得4m的新鮮空氣。(2)粉塵允許濃度,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1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必須控制在2mg以下。(3)洞內最小風速:口=025(9、ns)。2、通風方式隧道斷面大,所需風量較大,施工中的調整布置、合理匹配、防漏阻降均是通風的技術關鍵。采用壓人式通風。隨著隧道洞身的不斷延伸,分階段采用不同的通風方法。管路壓入式通風;施工進入洞內1000m以上時,根據通風需求采用二臺風機二道管路壓入式通風,以滿足施工要求。在施工實踐中發現,由于襯砌臺車阻擋,大量煙塵聚集在襯砌臺車內,為解決這一問題,在襯砌臺車架空處安裝一臺28kW防爆小通風機并安裝4.40cm軟通風管(5Om),以形成局部通風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3、防護(1)隧道內機電設備均采用防爆型,在有害氣體含量高地段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攜帶個體自救器。爆破采用安全炸藥以及非電毫秒起爆系統10、和電雷管引爆,洞內人員全部撤離,再起爆。通風后,先由救護人員帶滅火器、自救器及檢測儀進入工作面,經檢查無燃燒、無有害氣體涌出后再供電,待檢測各種有害氣體濃度降至安全標準以下后,才能開始出碴作業。(2)因隧道斷面大,在有害氣體含量高的地段,開挖前采取超前注漿封閉,且開挖后均噴射混凝土,因此瓦斯滲出量較小。一般開挖、打眼、放炮時可能瓦斯滲出量較大,因此,洞內任何一處瓦斯濃度超過1時,則洞內必須停止施工,人員撤出。(3)洞內不能停止通風,必須有備用電源。五、瓦斯的防治(1)保證洞內有足夠的風量和風速。洞內設雙機雙管路通風,供電采用雙回路電源。施工期間連續通風,瓦斯地段的風速最小不低于1m/s,最大不11、超過6.0m/s。(2)機電配置。在瓦斯施工地段,所有機電設備配備防爆型。洞內各種機電設備嚴禁接零,嚴禁帶電檢修。(3)爆破使用毫秒雷管和炸藥。毫秒電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超過130ms,施工爆破另做特殊設計。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過1%時禁止放炮。放炮時工作面內全部停電,洞內全部人員撤至洞外。(4)爆破后,施工支護及時施作。襯砌根據設計按耐腐蝕混凝土灌注,抗滲不小于P9,襯砌緊跟開挖面,以便及時封閉瓦斯逸出。(5)瓦斯濃度超過規定值,要進行瓦斯排放,排放前按照雙通道回流抽壓排放措施,有步驟地組織排放。六、進行職工安全教育及上崗培訓:(1)凡從事瓦斯隧道工作的干部、工人都必須進行瓦斯的安全技術培訓12、,并經考試合格后發給安全工作合格證。未經培訓未取得合格證人員,班干部不許指揮生產,工人不準上崗作業;(2)電工、爆破工、瓦斯檢測人員,電器設備防爆檢查員及儀器、儀表校正人員和突出措施效果檢查人員等特別作業人員,必須經地方勞動局等有關部門培訓,取得合格證后,方準上崗。”(3)調換工種人員及參與技術革新的有關人員,必須重新進行安全技術培訓。(4)結合開挖施工和安全教育,每到工序前,必須對干部工人進行防突防爆教育,工程隊每周安全檢查進行周安全教育,組織學習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提高防止事故的能力。七、施工時安全注意事項(1)施工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和其它安全勞動防護用品13、。檢測人員應隨時觀察檢測區域的圍巖變化,發現異常現象立即撤離到安全地帶。(2)全員重視、合理投入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先決條件把有害氣體監測放在第一位,把通風管理作為“重中之重”,在“人、財、物”上優先保證,牢固樹立“防有害氣體災害大于一切”的思想,當施工進度與有害氣體監測及防治相矛盾時,以“寧停三天,不搶一秒”作為處理問題的準則。(3)建立完善的各種有害氣體監測和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結合隧道實際情況,制定各種隧道有害氣體監測與綜合治理技術制度、安全檢查制度等,并嚴格執行,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4)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安全工作只有100和0兩種結果,因此,提高洞內每一個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14、是保證安全的前提。除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還要經常在各種大、小會議上提安全、講安全,做到警鐘長鳴,甚至舉行專題知識競賽等生動有趣的活動,使每一個施工人員頭腦中隨時都有安全這根弦,樹立“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無事”的觀念。(5)綜合治理見成效瓦斯隧道安全施工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部門、哪一個施工環節能夠完全保證的,它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只有進行全時效、全方位綜合治理,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技術措施,消滅一切安全隱患,才能保證安全。對于有害氣體監測,要狠抓制度落實,明確每班瓦檢員的檢查地點、時間。(6)施工中為了確保安全衛生的作業環境,必須高度重視作業環境;必須將因鉆孔、爆破、裝渣、噴射所產生的粉塵,爆破后產生的有害氣體、機械排放煙塵、廢氣、圍巖中發生的可燃性氣體、有害瓦斯、缺氧空氣等除去,就必須采用必要的措施,給施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第 9 頁 共 10 頁方案預案本文至此結束,感謝您的瀏覽!(資料僅供參考)下載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頁 共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