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后澆施工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7543
2022-07-18
9頁
40.65KB
1、繽紛南國綺霞居人防地下室工程后 澆 帶 施 工 方 案一、編制依據1繽紛南國綺霞居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 設計圖紙要求采用的相關圖集和標準。3 公司內部項目管理文件及施工技術標準。4 國家、行業及地方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范、規定及要求。5 安徽省五維空間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設計的繽紛南國綺霞居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圖紙、會審紀錄、設計變更洽商。二、工程概況和施工條件1 工程概況:地下室:(1) 層數:地下 1 層;工程設計標高 0.000 相當于絕對高程22.30 ,層高 4.5m。(2) 結構型式:鋼筋砼框架墻結構; 抗震等級為三級,抗力等級為核六級,設防烈度為 7 度。結構安全等級為2、二級。(3) 基礎類型:鋼筋砼整體片筏,設抗浮樁。底板厚為 400mm,板面標高為: -5.30 。(4) 后澆帶和施工縫:在軸與 軸之間、 軸與 軸之間、 ?軸與 ? 軸之間設置三道 800mm寬后澆帶。地下墻在 1/3 凈高處設一道垂直施工縫,施工縫處設 3m厚鋼板止水帶。(5) 構件尺寸:柱:矩形柱為 600600;地下墻:砼墻為 300,局部為 250;梁:地下室主梁為 6001100、次梁為 500X900、500X600、500X700;上部結構地下室底板厚400、頂板為 250。(6) 砼強度等級 :1)地下室與土壤接觸部位采用 C30防水砼,抗滲等級為 S6,室內墻、柱為 C33、0。構造柱為 C25。2)預制混凝土構件采用C25普通混凝土(7)保護層:外墻外側梁、邊柱頂底板外構件名稱內墻內柱外側 / 內/ 內側側/ 內側側保護層厚203040/2040/3040/20度2 施工條件:( 1)地下室設后澆帶,對構件防滲、防漏不利。( 2)本項目采用商品砼。( 3)設計后澆留置時間為主體結構完工后 60 天。三、施工安排1 技術準備(1) 詳細閱讀施工圖及圖紙會審紀錄、規范及企業技術標準:1) 了解混凝土后澆帶的設計要求、規范對后澆帶規定。2) 了解后澆帶的位置、構造和技術要求, 以及對施工質量、 施工安全和建筑使用功能的影響。3) 了解材料及施工條件對后澆帶施工質量的影4、響4) 了解和掌握后澆帶的施工處理方法和質量控制措施(2) 學習和借鑒同類工程的經驗。2、施工作業安排:在地下室結構完工后,立即在地下室后澆帶的兩端頭部應采用500 磚砌擋墻砌成 1.5 2.8m 的磚井,上口采用鋼筋砼蓋板(頂標高為室外自然地面上100mm)進行全封閉保護并設置安全警示牌。主體結構完工60 天前,清理后澆帶、整理鋼筋、安裝止水帶、支模(外墻)。達到允許期限后立即組織全面施工,同時澆筑各部位的后澆帶砼。四、施工方法1、后澆帶的設置方式1) 地下室底板后澆帶的設置方式: 該處后澆帶設置方式詳見結構施工圖 01 節點大樣。為了防止后澆帶處底板砼墊層在后澆帶留置期間出現開裂、滲水,造5、成基層土浸水擾動,后澆帶兩側砼產生結構性裂縫,影響底板的防水性能,在后澆帶下設置加強止水帶。后澆帶內加強鋼筋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搭接位置和方式符合規范的規定。2)地下室墻板豎向后澆帶: 地下室外墻后澆帶設置形式詳見結構施工圖 01 節點大樣。為了防止砼的滲水在外墻砌120 磚保護墻并用柔性密封條密封,附加層寬度為后澆帶寬+20.5 m=1.8 m。3)地下室頂梁板后澆帶:地下室頂板上為覆土,可采用外墻后澆帶的設置形式,為了防止頂板砼的滲水在頂板上部沿后澆帶方向增加一層 SBS卷材防水層(附加層),寬度為后澆帶寬 +20.5 m=1.8 m。4)上部梁板后澆帶:板采用平接頭、梁采用企口接頭。加強鋼6、筋按設計要求設置。2、后澆帶的施工工藝1)后澆帶的施工流程底板后澆帶的施工流程: 跨內結構鋼筋包括后澆帶鋼筋綁扎后澆帶兩側接縫收口 (安裝快易收口網) 澆筑兩側砼后澆帶保護后澆帶處理整理鋼筋安裝止水條主體結構完工60 天后澆筑后澆帶砼養護砼外墻后澆帶的施工流程: 跨內結構鋼筋安裝、 支模后澆帶兩側接縫收口(安裝快易收口網) 澆筑兩側砼后澆帶保護焊接后澆帶鋼筋后澆帶處理安裝止水條支后澆帶模板主體結構完工 60 天后澆筑后澆帶砼養護外墻后澆帶防水處理頂板后澆帶的施工流程: 跨內結構包括后澆帶鋼筋安裝、 支模后澆帶兩側接縫收口 (安裝快易收口網) 澆筑兩側砼后澆保護焊接后澆帶鋼筋后澆帶處理支后澆帶模7、主體結構完工60 天后澆筑后澆帶砼養護地下室頂板2)后澆帶的施工a 后澆帶鋼筋的處理:在先澆砼澆筑前應認真檢查后澆帶內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搭接長度和接頭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尤其是后澆帶內鋼筋如果斷開,則要求綁扎搭接接頭面積的百分率不超過25%,焊接接頭不超過50%。后澆帶內鋼筋由于暴露時間較長,鋼筋銹蝕在所難免,故在后澆砼澆筑前,應要求對鋼筋表面顆粒狀或片狀老銹進行除銹處理。若有鋼筋被踩彎或壓彎現象,在混凝土澆筑前應要求及時進行矯正。b 后澆帶兩側接縫收口的處理:采用快易收口網,鋼絲網片板與鋼絲網片板之間的接口及下口50mm保護層的接口必須封閉,50mm保護層8、露口下方遇底板縱向鋼筋處可采用將下翻網片剪開;混凝土振搗宜控制在距快易收口網450mm 左右,振搗時聚集到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應盡快排除, 要保證快易收口網后面沒有空隙產生,也不可讓混凝土漿沿網下流; 在地下室底板施工時快易收口網的上、 下邊界距底板上下表面各 50mm,以免收口網形成貫穿底板通縫,為滲水提供通道。后澆帶快易收口網c 頂梁板模板支撐體系: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在后澆帶跨內的梁板兩側結構長期處于懸臂受力狀態,在施工期間本跨內的模板和支撐不能拆除,否則可能引起各部分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問題。這部分模板支撐體系必須待后澆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后澆帶跨內模板支撐體系設置:板模及支9、撐體系同其他跨。梁模側模、底板面板及次龍骨同其他跨,主龍骨及豎向鋼管支撐應按正常計算的間距加密為正常計算間距的1/2 且不大于 500mm,后澆帶跨內模板支撐體系一次性安裝成型, 待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好以后再進行拆除,確保板底平整。上下層豎向鋼管支撐應對中。在安裝后澆帶所在跨模板時, 在后澆帶處設置伸出后澆帶兩邊各200mm 的獨立模板體系(梁底模除外),此體系的模板構件拆除安裝不受體系外模板的影響, 此體系支撐系統采用2 排間距 800mm 的鋼管支撐,支撐間用 2 道水平拉桿相連接,清除雜物時松下調節螺桿,拆除模板,此時, 后澆帶處形成了一個無遮攔的大開口,清除雜物極為方便。雜物清除后,拆除10、的模板按原位恢復。d 后澆帶后澆砼的澆筑: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的微膨脹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提高一級(C35)。在澆筑后澆帶兩側混凝土的過程中,應采取對稱澆筑的方法,保證后澆帶模板不會位移;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清理干凈后澆帶中雜物,將兩側混凝土的松散石子鑿除,表面清洗干凈,保持濕潤,并刷水泥漿;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應盡量低于兩側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且宜選擇在溫度較低的季節施工;后澆帶應在其兩側混凝土干縮變形基本穩定后施工,本工程設計規定后澆帶在主體結構完成2 個月后再施工,如需提前澆筑必須經設計人員認可。為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漿流失,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振搗時間應適當延長,待11、12h 后再抹平壓光數遍,減少表面裂縫產生。3)成品保護措施為了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之前的清理方便, 后澆帶的溝槽向兩側做泛水,并在端頭部位砌筑集水井, 兩側集水井應及時抽水,本工程底板中部設計有下置基礎梁, 梁后澆帶內的積水也應及時抽干保持后澆帶處于無積水狀態, 降低鋼筋銹蝕程度; 在兩側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用高壓水槍及時清理后澆帶內的浮漿, 水槍清理不動的浮漿及時用長釬搗碎。 建筑物內后澆帶上口采用木蓋板進行全封閉保護,防止混凝土、 砂漿結塊污染及建筑雜物大量堆積,防止損壞外貼式止水帶,防止工程施工中鋼筋污染,保證鋼筋不被踩踏。后澆砼強度達到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進12、行施工作業;在后澆帶混凝土初凝后,應在12h 內進行養護,養護期間應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其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d.五、質量控制措施1 事前控制( 1)做好施工人員內部學習和交底工作。依據施工圖、本工程所涉及的國家、 行業和地方性標準和規范, 由技術負責人向參與管理的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技術交底。( 2)向各專業班組進行專項技術交底。在后澆帶施工前,應召集班組長就后澆帶施工質量控制進行交底, 交底主要內容有: 后澆帶模板支撐、鋼筋處理、兩側接縫收口處理、混凝土澆筑、半成品和成品保護、防水施工和防滲漏措施等, 交底工作完成后應形成書面記錄予以保存歸檔。( 3)通過與設計、監理、建設單位進行技術交流消除13、設計和施工相關疑問,以期選擇適合本工程的施工后澆帶接縫形式、 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接縫收口形式、鋼筋處理方式、地下室底板、墻板與兩側混凝土接縫防水做法, 同時需設計明確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間、 養護時間等問題。( 4)明確后澆帶工程使用材料。重點是砼摻加微膨脹劑的含量、其他外加劑摻量是要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 選擇的后澆帶施工工藝采用的止水材料、 防水材料是應符合設計文件及規范規定。 對止水材料和接縫密封材料, 應檢查出廠合格證、 質量檢驗報告和進場抽樣試驗報告,全部符合要求后才同意使用。2 事中控制后澆帶的鋼筋處理、模板支撐體系控制、兩側接縫收口控制、 后澆帶縫內處理、混凝土澆筑控制、防滲漏措施14、成品保護措施應嚴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要求執行。3 事后控制后澆帶施工完成后監理應按照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進行質量驗收,并及時收集整理下列文件和記錄:設計變更文件;原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進場抽樣試驗報告;混凝土配合比報告單;混凝土工程施工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記錄。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前要進行分級安全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2、地下室結構完工后, 立即對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兩端砌筑保護擋土墻并封閉保護。3、在后澆帶留置期間,地下室頂板的開口部位應支設模板,支設的模板及支撐系統應牢固、穩定、可靠。4、在后澆砼沒有澆筑前,后澆帶部位要封閉保護。5、后澆帶的砼沒有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澆帶及跨內模板和支撐體系不得拆除。只有同條件養護試塊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方可自上而下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