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施工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8062
2022-07-18
8頁
26.97KB
1、煙霞鎮街道工程項目改造(街道景觀提升工程)室外部分污水管道施工專項方案一、工程概況二、編制依據2.1、相關專業提供食物給排水資料;2.2、國家現行有關給水、排水、和衛生設計規范及規程;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給水排水(2009年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4年版;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68-972、;相關設計圖紙及文件。三、勞動力及配置序號工種數量備注1項目管理人員22電工13挖機操作手14管工45普工86測量工2四、施工措施4.1、測量放線1、以施工圖紙為依據,對管線進行定位放線,經復測無誤后進行管溝開挖。2、在管溝開挖后,應對管溝的標高進行測量,確認無誤后,才能做管道基礎。3、在下管前,復核測量安裝管道的坐標、標高和坡度。確認無誤后方可安裝。4、當施工現場的給排水與其他管道的平面位置及標高相互發生矛盾時,可按現場的實際情況調整管道的敷設,調整原則為:小管讓大管,有壓管讓無壓管,新建管讓以建管,臨時管讓永久管。施工時,如遇到壓力管道與排水管道或動力管道交叉,壓力管道走上。如壓力管道交叉3、時,根據空間的位置現場調整。4.2、溝槽開挖及措施1、土方開挖要先了解開挖區域的地下狀況,當地下有電纜、管道等不明物體時,嚴禁機械開挖。2、當機械開挖土方接近設計底標高200mm,應改用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嚴禁超挖。如果局部發生超挖或發生擾動,應換填1015mm天然級配砂石料或540mm的碎石,整平夯實。3、基坑開挖后應立即設臵防護桿,護欄高度不低于1.2m,橫桿兩道,設警示標志,護欄離坑邊1m以上。4、溝槽開挖的土方直接外運,外運地點由業主指定。5、嚴格控制溝槽開挖的放坡系數,開挖時應注意溝槽的土質情況,必要時應請相關單位現場確定放坡系數,以防槽邊塌方。6、在溝槽開挖百米左右,土方外運人工清4、槽后,并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7、溝槽槽底凈寬度,宜按管外徑加 600mm確定,以便于人工在槽底作業為宜。8、雨季施工,應盡可能縮短溝槽開挖長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并做好防泡措施。一旦發生泡槽,應將水排出,把受泡的軟土層清楚,換填砂礫或中粗砂,做好基礎處理。4.3、地基處理1、管道基礎:管道基礎采用30cm素土、30cm3:7灰土、10cm中粗砂基礎,中粗砂基礎施工時,槽底不得有積水、軟泥。基礎厚度符合設計要求。2、管槽開挖后,發現地基土質松軟、底部不均勻等特殊情況,會同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確定處理措施并會簽變更設計、洽談記錄。基地嚴禁超挖,必要時可以用砂土回填。地基需要換土時5、,要徹底清理干凈,回填材料、操作方法及質量標準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基底按設計要求夯實處理驗收合格之后,按設計要求進行管道基礎施工。3、管道分段回填時,相鄰段的接茬程臺階性。4、井室周圍壓實回填時,應按井室中心對稱回填,且不漏夯。5、溝槽回填從管頂到管頂以上50cm部位采用人工回填,從管底到管底以上10cm范圍內,采用中粗砂回填。4.4、下管管道安裝一般均可采用人工安裝。安裝時,由人工抬管道兩端傳給槽底施工人員。明開槽,槽深大于3m的管道,可用非金屬繩索溜管,是管道平穩的放在溝槽管位上。嚴禁用金屬繩索勾住兩端管口或將管道自槽邊翻滾拋入槽中。混合槽或支撐槽,因支撐的影響,宜采用從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6、槽底將管道運至安裝位置進行安裝。4.5、管道安裝1、砂墊層夯實之后, 即可開始安裝。管道要求外觀顏色一致,管身不得有裂縫,管口不得有破損、裂口、變形等缺陷。2、管材的端面應平整,與管中心軸線垂直,軸向不得有明顯的彎曲出現;另外管材內壓強度及剛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管道安裝應將插口順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低點向高點依次安裝。3、接口作業時,應將插口清洗干凈,套上膠圈,檢查膠圈是否配合完好,并涂上軟化劑,將插口端的中心軸線對準承口端的中心軸線就位,緩慢對接。3、因管道為膠圈接口,故管道在頂進過程中不得強行頂進,以防損壞管口,頂進深度符合規范要求。4、污水管均采用管頂平接(檢查井中上游最低端管與下7、游管管頂平接),由室內通向室外的排水檢查井得排水管管頂向平,并有不小于900的流水轉交,當流水轉交小于900時,應有大于30cm的跌落差。5、管道長短的調整,可用手鋸切割,但斷面應垂直平整,不應有損壞。4.6、管道檢查井砌筑1、污水檢查井均采用1000磚砌檢查井,檢查井的井蓋和井座采用700球墨鑄鐵井蓋和井座井蓋選用重型井蓋,切各種面上均標注功能名稱。2、在井室砌筑時安裝爬梯,周圍空隙必須用1:2水泥砂漿封實,砂漿為凝固前不得擾動爬梯。3、檢查井得溜槽與井壁同時砌筑。表面用砂漿分層壓實抹光。砌筑后的溜槽應與上下游管底部順接。4、檢查井砌筑時預留支管應隨砌隨按,預留的直徑、方向、標高應符合設計要8、求,管道與井壁銜接處應緊密,預留支管管口宜用低標號砂漿砌筑封口抹平。4.7、閉水試驗1、將管道兩端封堵,封堵用磚砌,養護3-4天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向試驗段的檢查井注水。2、管道閉水試驗前應提前灌水并浸泡24小時,使接口及管身充分赤水后再進行閉水試驗。3、當實驗水頭達到規定水頭時開始記錄,觀測管道水量,直至觀察結束時,應不斷的向實驗管段內補水,保持實驗水頭恒定。滲水量的觀測時間不得小于30min。4、滲水量的計算實測滲水量的計算Q=W/T*L公式中Q-測滲水量(m3/24h*KM)W- -補水量(L)T- -實際滲水量觀測時間(min)L- -試驗段長度(m)5、 閉水試驗驗收標準 Q=0.0046*Di(Di為管內徑)4.8、溝槽回填1、閉水實驗合格后立即進行清底回填,防止暴露時間過長或遇水浸泡。管回填施工時,必須采用中粗砂回填,回填范圍不得小于設計支撐角2+30(180),回填密實度應達到95%以上。每層回填厚度不宜大于0.2m。2、管側及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的溝槽回填可以采用碎石屑、粒徑小于15mm的中粗砂或者溝槽開挖出的良質土。3、回填壓實度,如圖:a- -回填壓實度不小于90%。b- -回填壓實度不小于95%。c- -回填壓實度按照地面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