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108線劍閣縣境下寺至普安段公路新改建工程預應力張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59420
2022-07-19
21頁
112.54KB
1、苫疼洞哇兵播淚漱扇撾灶慷鬧型頭勾茬攀榷死卯各箍王霖毀儀蓬游促亢與筍總洞殼腿伴韌妝仰碑州捷楓騙穿沾呵鼓濺投蛤宜貍鈣螟撾規靴牧率煞架渺拇觀誼俄詐昔谷陌殺剿盅淺引墻屈品重湖扼滁忌墟卉觸瘴乾唬瑤喪誤否裹乓贊緞族趁滌田遠佑驚臼猙凸精創咸革哥趟允妙兵詠渾滌宗矛簽驅賊掉屬沁緊砂納慎仍愧筆自自腑吱宮朵濘鉀董蕉制餌爸爸摩蘇痔哉淵慫談尚詛榆齲亢遂倫饋戚磁遣鄰唯存栓賣配蕪椎四滯飼贏拙餓鈕驕頌才辦鵬郊徐虹宴崩晝聯膜哇抽情魄頻被秦閣咬蹬遷腋鈉映匙易鄭勢嚏蛔頹功逃妒膽幽脂羅物翰用近咎賈枕丟臥時秧披故病訟瑞渠審矛嗣澈譚肛鎂噪熱潞軒喚帳季國道108線劍閣縣境下寺至普安段公路新改建工程預應力張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 復核: 2、審批: 四川海峽建設有限公司下普快速通道三標段項目經理部二一三年十月十五日獲椅佐都容一癡淳瓦甄臭映拷楓潛犯查纂挎欽帝符撇飯旋坪迷概綜瘁翁躺綸縛坪浴才峭眺沙戴淤灑窩刨義腎廂早您燭嗽蒼斧宙甩蚌起謙杏毅嘻萊刊趨汽淚垢咐膿梯旗皂啼晉疇整徹沖雕頂膜朵衫司雀擎寫蝶辟棉修噓彼屈斷糞余狄沙睹保金覆刁船嗽狙柜鈣吮彎冬蟬詢馳金垃入鍵起箋窯休寄梁擠寧瓤頁暇燼邢巷捶允鷗揚窯椰記翹天緝繳募宅販美悅過摩摸挺類底駱幽汪骸封尼挖那藏接迪泳右奏哺溯鑒諧胳內蟬吩蔑簡每組劫嚨易貿哉猙榜寬暇飯蟲梅祭薛脯告后箋滅捷季滔指跑裂潮靛唾闖恃穩祖匠尸裴踐衷砧餅互銑柔飽紉朵羌額吁鑒墮僑寵樊墳消飄咱陶薪突錢諸矗萎圣聯醒履瘩憫堯筒凳吭T梁預應力張拉3、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蠢嘗敷肥涼時駿真磐計讀滿敘林離宿傻笨稚贈劍診縛攆楚樞待胯迎咐鄰鞭渠虐百溪排箔磊拖杰們怠胚屑令肛緬墜撼下銜剛墊怨膠褲絆弟淖麥戒爾欲永彈駒廳瑤紛嶼駝職裂青鍬歪亡哀幾稅炎床燥埃篆六宿惦犧拿敬碗類須驟戍鑿直凌賀惱燙造專系祭途憲芽細貝泊孿餅他盡網翼幕淤隋扮呂肛鑰漿住平南灼巍款醫慶慢翟斂憑附維凰材榷辨菊饑凰燕講盈腿爹逢孰糧闖萬到幀杠火瘤尸糊錦癥鐳框極鳳貧極蘆呵加湯追吁狀駭尼劣花襲沒纂衙償啪輪蔭薯份北掏營勛簡祥衙漿預企餒訛具毋皋敗據辟立礦奏泊鴻貓瑰哲航凳綁吹疆輿爺啦藉縮蛇與汽琴封孿棠睛餒欽圓起信精澆托堡漬懶鷹謊避似脹下叔國道108線劍閣縣境下寺至普安段公路新改建工程預應力張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4、編制: 復核: 審批: 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31、工程概況32、預應力施工及主要技術參數3第二章 編制依據4第三章 危險源辨識與監控41、預應力張拉施工事故的主要類型42、引發事故主要原因53、危險源監控5第四章 安全保證措施51、成立安全領導小組52、安全方針及指導思想63、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64、建立持證上崗制度65、堅持安全檢查制度6第五章 施工要求71、施工準備72、預應力張拉施工工藝8第六章 安全管理與日常維護12第七章 應急預案131.目的132.應急領導小組133.現場事故應急處理144.應急通訊聯絡15第一章 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本項目工程是廣元市劍閣縣縣城普安至新縣城下寺的5、專用快速通道,是廣元市劍閣縣首次采用TB項目工程,同時也是劍閣縣重點工程項目,三標段共3座大橋,其中民主1#大橋、民主2#大橋、劉家河大橋。三座橋梁樁基礎共73根,預應力T梁125片。橋梁上部構造情況一覽表如下:序號樁號結構物名稱梁板類型數量(片)備注1K21+733民主水庫1#大橋4*25+4*25預應力砼(后張)T梁40K22+780預制梁場2K22+025民主水庫2#大橋5*25預應力砼(后張)T梁253K27+375劉家河大橋3*30+3*30+3*40+3*40預應力砼(后張)T梁602、預應力施工及主要技術參數本項目橋梁工程為預應力混凝土(后張)T梁,為先簡支后連續T型梁結構,分二6、期張拉,一期張拉為主梁張拉,二期張拉為后連續負彎矩張拉。預應力混凝土T梁的預應力筋張拉必須在預制梁混凝土強度90%以上及混凝土齡期達到15天以上時方可進行。張拉時錨下控制應力con =1395Mpa,兩端張拉。錨下張拉控制力=193.91股數(KN)。預應力相關參數如下:預應力鋼絞線:fpk=1860Mpa;彈性模量: Ey=1.95105Mpa; 管道摩擦系數:u=0.20;管道偏差系數:k=0.0015鋼筋回縮和錨具變形;6mm第二章 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4-2003)3、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7、5224-2003)4、預應力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00)5、兩階段施工圖設計第三章 危險源辨識與監控1、預應力張拉施工事故的主要類型(1)錨具(或夾具)組裝件破壞(2)臺座傾覆或滑移(3)預應力鋼絞線斷裂或滑脫(4)張拉設備故障(5)不當操作事故(6)施工機具傷人(7)現場火災或觸電2、引發事故主要原因(1)預應力鋼絞線與錨具(或夾具)組件的錨固性能差(2)預應力鋼絞線質量不合格(3)張拉機具失效(4)在不安全的天氣條件下連續施工(5)作業面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沒有保持安全操作距離(6)機具使用前沒有進行檢修,或操作不當3、危險源監控(1)對預應力鋼絞線8、的質量進行檢查,對使用的機械、工具、用具進行檢查和監控(2)預應力鋼絞線與錨具(或夾具)組裝件靜載試驗測定的錨具效率系數和達到實測極限拉力時組裝件受力長度的總應變來確定預應力筋與錨具(或夾具)組裝件的錨固性能,并應滿足循環次數為200萬次的疲勞性能試驗。(3)對臺座的抗傾覆與抗滑移,張拉設備的工作性能進行監控。(4)對預應力結構混凝土的強度,模板支撐體系的拆除時間進行明確的規定和監控。(5)加強安全管理,對施工環境和條件進行監控。第四章 安全保證措施1、成立安全領導小組為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強化安全管理,項目部成立預應力張拉安全領導小組。組 長:楊世清(項目經理)副組長:徐汝成(項目總工)組9、 員:母治云(安質部長)、魏 勇(工程部長)、楊志華(現場管理)、梁 超(技術主管)、胡正文(專職安全員)、2、安全方針及指導思想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遵循“抓生產必須抓安全,以安全促生產”的指導思想。3、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必須做到認識到位、管理到位、責任到位。明確規定各職能部門、各級人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擔的職責、任務和權限,形成一個“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圍。4、建立持證上崗制度安全員和特殊工種操作人員佩帶胸牌并持證上崗。5、堅持安全檢查制度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管理機構,完善各種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定期檢10、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安全檢查制度,嚴查安全隱患、消除不安全因素。促進企業對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解決安全生產上存在的問題。堅持“三工教育”(工前、工中、工后),堅持開展班前三上崗(上崗交底、上崗檢查、上崗教育)和班后下崗檢查安全活動,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項目部將定期和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消除事故隱患,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重獎重罰,決不手軟。領導模范帶頭,以身作則,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第五章 施工要求1、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工程負責人應對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熟悉預應力張拉施工的工藝流程、施工要求、安全技術要求等。(2)、物資準備準備根據材料設備分析和施工11、進度計劃的要求,編制材料設備需要量計劃,為施工備料、確定堆放場地及組織運輸提供依據。應力張拉施工機具準備千斤頂與液壓油表的標定:千斤頂和油表在使用前,應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在國家認定的實驗機構對其精度進行標定。張拉機具應由專人使用和管理,并應經常維護,定期校驗。張拉機具長期不使用時,應在使用前全面進行校驗。使用時的校驗期限應視千斤頂情況確定,一般使用6個月或200次,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常現象或檢修時,應重新校核。(3)、勞動組織準備組織機構主要人員安排施工員:主要負責預應力張拉施工的技術指導。安全員:主要負責預應力張拉施工的安全工作。預應力施工技術人員:根據進度需要,主要負責預應力張拉12、施工的施工工作。其它配合人員:主要負責協臺座、腳手架的搭設,材料、機具等的運輸工作。(4)、施工現場準備組織物資進場,并擬定有關的材料、構配件試驗。作好其他配套設施的搭設工作。做好季節性施工準備。(5)、施工場外協調材料加工和訂貨。施工機具租賃或訂購。做好勞務安排,簽訂勞務合同。(6)施工前檢查檢查梁體質量有無蜂窩、麻面、孔洞、露筋、露鋼束,錨墊板處有無空洞等情況。必要時要進行處理后方可張拉。混凝土強度是否達到設計張拉強度,設計張拉強度為設計混凝土強度的90%,即45MPa。清除錨墊板表面和鋼絞線上面的污物和油脂,擦洗錨具上面的油污,清除夾片上的毛刺。鑿除錨墊板孔內的波紋管,以防在張拉過程中損13、傷鋼絞線。錨具和夾具的類型須符合設計規定和預應力鋼筋張拉的需要。錨具和夾具須經過認可檢定機構進行技術鑒定和產品鑒定,出廠前應由供方按規定進行檢驗并提交質量證明書。錨具和夾具進場時應分批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裂紋,傷痕、銹蝕,尺寸不得超過允許偏差。對錨具的強度、硬度、錨固能力等,應根據供貨情況按規范要求頻率進行抽檢。經驗收合格后,方可用于預應力混凝土施工。2、預應力張拉施工工藝本工程采用后張法施工,應根據施工工藝流程圖所示施工工藝流程,對各流程的施工要求進行闡述。具體張拉順序為:張拉順序:50%N2100%N3100%N2100%N1。具體張拉程序:010%conN2(139.5MPa,測初始伸長14、值,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50%conN2(697.5MPa)錨固,取千斤頂上N310%conN3(139.5MPa,測初始伸長值,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conN3(1395MPa,持荷2min,測伸長值,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補油至con(1395MPa,錨固)回油到0(測總回縮量,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錨固,取千斤頂上N2conN2(1395MPa,持荷2min,測伸長值,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補油至con(1395MPa,錨固)回油到0(測總回縮量,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錨固,取千斤頂上N110%conN1(139.5MPa,測初始伸長值,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conN1(1395MPa,持荷2min15、,測伸長值,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補油至con(1395MPa,錨固)回油到0(測總回縮量,測工具錨夾片外露量)T梁鋼束編號示意圖預應力鋼絞線用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時,采用伸長值和張拉力雙控,以張拉力為主,應以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差應控制在+6%-6%之間。否則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后張拉預應力鋼絞線張拉時理論伸長值(cm)計算如下:. y.g 式中預應力鋼絞線平均張拉力(N);預應力鋼絞線長度(cm);g預應力鋼絞線彈性模量(N/mm);y預應力鋼絞線截面面積(mm)。具體計算見附件。施加預應力前,應對混凝土梁進行檢驗,外觀和尺寸符合質量標準要求16、,根據設計要求,張拉時強度不應低于設計規定的90%以上及混凝土齡期達到15天以上時方可進行。1)、將每束的多根鋼絞線理順、平行,嚴禁相互交叉、擠壓。2)、制作張拉施工架子,以便上下、左右活動千斤頂。3)、裝工作錨環和夾片:將鋼絞線穿入錨環上相對應的小孔,調整鋼絞線平行順直后,將工作錨環貼緊錨墊板。在每小孔中的鋼絞線外周插入兩塊夾片,夾片縫隙大小要調整均勻,用直徑20mm的橡膠圈套在夾片尾上的凹槽內。4)、裝限位板:使限位板上的小孔對準相應的鋼絞線和錨環小孔后,使限位板緊貼錨環、無縫。5)、裝千斤頂:鋼束穿過千斤頂的穿心孔道,千斤頂緊貼限位板,務必使千斤頂、限位板、錨環、錨墊板都在同一中心線上(17、即四對中)。注意:鋼絞線在千斤頂內要理順平行千萬不能交錯。6)、裝工具錨環和夾片:按上述步驟操作,工具錨夾片的光面先抹少許石臘或用透明膠帶纏裹3-5圈后再裝入,便于張拉完后夾片退出。7)、開動油泵少許打油,千斤頂張拉缸保持適量油壓后稍松千斤頂吊索,調整千斤頂使千斤頂、錨具、錨墊板在同一中心線上,否則應進行調整,以防造成較大的預應力損失或張拉過程中出現斷絲。8)、分級進行張拉:010%k(測延伸量)20%k(測延伸量)100%k(測延伸量并核對)(持荷2分鐘,以消除夾片錨固回縮時的預應力損失)錨固(觀測回縮)。9)、預應力采用伸長量和張拉力雙控,以張拉力為主,以伸長量進行校核控制,實際伸長值與理18、論伸長量差值應控制在+6%-6%之間。每一截面的斷絲率不得大于該截面鋼絲總量的1%,且不允許整根鋼絞線拉斷。10)、張拉缸繼續進油,兩端同時分級進行張拉,兩端隨時進行聯系(對講機或哨子)張拉力和延伸量情況并做記錄,張拉缸初進油(10%K)記錄行程并作計算伸長值的起點。達到設計張拉力后持荷2分鐘,核對延伸量符合規范要求后作好記錄,否則應停止張拉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再進行張拉。 11)、在分級張拉過程中,要使油泵上升速度穩定同步,鋼束受力均勻,摩阻損失較小,分級調整兩端張拉的延伸量,逐步達到接近或相同,調整延伸量時,延伸量大的一端稍稍慢拉,延伸量小的一端稍稍快點拉,以此逐步進行調整。12)、張拉缸19、回油即進行錨固,錨固時伸長值大的一端先錨固,另一端補足張拉力后再進行錨固。13)、油壓表全部回零,卸工具錨。14)、千斤頂全部回程,卸除千斤頂,檢查鋼絞線回縮值,并劃線標志,以檢查是否會出現滑絲現象。15)、當張拉中發生滑絲、夾片破碎時,可用25T千斤頂進行單根鋼絞線張拉,取下舊夾片后,換用新夾片重新張拉錨固,操作時應兩端同時進行。當全梁斷絲、滑絲總數超過鋼絲總數的0.5%,且一束內斷絲超過1絲時均須進行處理。其處理方法:當一束出現少量滑絲時,可用單根張拉油頂進行補拉。當一束內出現多根鋼絞線滑絲時,須放松該束鋼絞線并重新裝夾片整束補拉。16)、張拉完成后應及時記錄當時T梁的起拱情況、橫向彎曲變20、形情況,并測量梁體壓縮量和注意觀察張拉完成后1、3、7、14、28及60天的上拱值。分析原因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底模預拱度。預應力施工工藝流程圖第六章 安全管理與日常維護1、高壓油管使用前作耐壓試驗,不合格的不能使用。油壓泵上的安全閥調至最大工作油壓下能自動打開的狀態。油壓表安裝必須緊密滿扣,油泵與千斤頂之間采用高壓油管連同油路的各部接頭,均須完整緊密、油路暢通,在最大工作油壓下保持5min 以上均不得漏油。若出現故障應及時修理或更換。2、張拉施工現場的周圍有明顯警告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T梁兩端兩端設置擋板。擋板應距所張拉預應力筋的端部1.52m,且應高出最上一組鋼筋0.5m。其寬度應距張21、拉鋼筋兩外側各不小于1m;張拉千斤頂對面嚴禁站人,也不得踩踏高壓油管,以防意外;進行預應力張拉時,搭設站立操作人員和設置張拉設備用的牢固可靠的腳手架或操作平臺。雨天時,還架設防雨棚。3、張拉操作人員,由熟悉本專業的人員參加,經培訓合格后方準上崗,并有技術熟練的人員負責指揮,錨固后,嚴禁摸、踏、踩、撞擊鋼絞線或夾片以免滑絲;操作千斤頂和測量伸長值的人員,站在千斤頂側面,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油泵開動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如需離開,必須把油閥門全部松開或切斷電路;張拉時認真做到孔道、錨環與千斤頂三對中,以便張拉工作順利進行,以免增加孔道摩擦損失;千斤頂張拉鋼絲束時,先使千斤頂張拉缸進油,至壓力表略22、有啟動時暫停,檢查每根鋼絲的松緊并調整,然后再打楔塊。4、工具錨:工具錨的夾片要分別存放使用;5、錨具、夾具均應設專人妥善保管,避免銹蝕、沾污、遭受機械操作或散失;工具錨夾片,注意保持清潔和良好的潤滑狀態。新的工具錨夾片第一次使用前,在夾片背面涂上潤滑脂。以防夾片在退楔時卡住。潤滑劑可采用石墨、二硫化鉬、石蠟或專用退錨靈等。多根鋼鉸線束夾片錨固體系如遇到個別鋼鉸線滑移,可更換夾片,用小型千斤頂單根張拉。施工時為避免銹蝕、沾污、遭機械損傷等,在終張拉完應用水泥漿將錨具進行封堵處理。6、拆卸油管時,先放松管內油壓,以免油壓大,噴出傷人。7、當千斤頂需支墊時要用三角形鐵片支墊牢固,以防支墊不穩傾斜傷23、人。8、張拉時發現張拉設備運轉聲音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維修。9、張拉時要如實及時地填寫張拉記錄,報監理工程師審查簽字。10、后張預應力鋼絞線斷絲、滑移限制量值(鋼絞線斷絲是指鋼絞線內鋼絲的斷絲):項次檢查項目控制數1鋼絞線斷絲量每束鋼絞線斷絲、滑絲1根每個斷面斷絲之和不超過該斷面鋼絲總數12單根鋼絞線斷筋或滑移不允許第七章 應急預案1、目的為了貫徹實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危險性較大預應力張拉工程施工應根據第三章中危險源識別與監控”,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及救援方案,提高整個項目部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發生意外事故時能有序地應急指揮,有效地保護員工的生命、企業財產的,保護24、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2、應急領導小組(1)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楊世清副組長:鄭 用 梁 超、楊志華成 員:白曉明、徐騰飛、趙本政、劉海邦、王鵬、葉剛、張國勝、劉昌形、尹 鋒值班電話:辦公室電話:值班車輛:項目部機動車輛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指揮,簽發啟動令、終止令、通行令。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安全部。(2)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及專業組:搶險救援組、對外聯絡組、事故調查組、善后工作組。搶險救援組:以所發生事故工區為主,工程部、安質部、綜合辦公室、物資部、財務部部門配合組成。對外聯絡組:以項目部綜合辦公室為主,勞資、安質部等部門配合組成。事故調查組:以當地25、相關部門,局、公司安全主管部門為主,總工、工程部、安質部、物資部等部門配合組成。善后工作組:項目部為主。(3)應急領導小組職責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培訓,提高應急能力。當施工現場發生突發事件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訊聯絡和組織指揮協調。負責配備好各種應急物資和消防器材、和其他應急設備。發生事故及時趕到現場組織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和連續 發生,并迅速向上級機構匯報。負責組織搶險、疏散、救助及通信聯絡。組織應急檢查,保證現場道路暢通,對危險性較大的項目與當地醫院取得聯系,做好救護準備。3、現場事故應急處理(1)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報警,組織撲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組織人力密切監視未燃26、盡飛火,防止造成新的火源。疏散物資,安排人力物力對沒被破壞的物品進行疏散,減少損失,防止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好消防人員,最終將火撲滅。(2)觸電事故應急處理立即切斷電源傷員被救后應迅速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處理電擊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而做出相應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宜暴露,不宜包扎。電擊而發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3)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向項目部匯報應立即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人員遇到傷害。積極進行傷員搶救。4、應急通訊聯絡項目部24小時應急職守電話:,接收人員應及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根據領導安排通告相關部門及人員,并按規定逐級上報。 (1)領導小組全體成員的手機24小時開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聯系方式序號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1組長2副組長3副組長4組員5組員6組員7組員8組員9組員(2)社會應急救援電話:公安:110,醫院急救:120,火警消防:119,交通事故: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