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背回填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9487
2022-07-19
8頁
65.05KB
1、目錄1.編制說明 .12.編制依據.13.工程簡介 .14.主要回填部位及回填材料類型及數量.15.回填基本技術要求.26.資源配置.37.施工準備.38.施工工藝及方法、工藝流程框圖.49.三背回填管理制度 .510.質量保證措施 .511.工程工期保證措施 .512.安全保證措施 .613.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措施.61.編制說明橋臺、涵臺、擋土墻三背的回填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公路竣工后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度,為防止三背回填不到位、造成橋頭、涵位跳車,擋土墻臺背路面下陷,確保工程質量,根據相關技術規范及設計文件要求,特制定三背回填方案。2.編制依據(1)、內遂高速土建工程技術規范(2)、公路工程2、技術標準(JTGB-2003)(3)、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6)、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50-93)3.工程簡介內遂六標段起點 K56+563,終點 K62+950,全長 6.387km,大中橋 4 座,涵洞 31 道以及部分擋土墻和路肩墻。三背回填方量合計30575.8立方米,回填材料設計要求橋臺臺背為透水性材料(片碎石、砂卵石、碎石屑等),涵洞臺背為砂礫石,擋土墻、路肩墻要求為石灰土、砂礫石。4.主要回填部位及回填材料類型、數量見下表;樁號回填部位3、設計換填材料回填數量(m3)EK0+628 涵洞臺背砂礫石277.1 K62+058 涵洞臺背砂礫石1164.6 CK0+298 涵洞臺背砂礫石1085.1 EK0+094 涵洞臺背砂礫石589 AK0+210 涵洞臺背砂礫石382 BK0+160 涵洞臺背砂礫石482 EK0+062 涵洞臺背砂礫石391 EK0+360 涵洞臺背砂礫石321 LK0+200 涵洞臺背砂礫石254 LK0+380 涵洞臺背砂礫石265 K59+751 涵洞臺背砂礫石408 K61+105 涵洞臺背砂礫石576 5.回填基本技術要求;(1)、三背回填材料均應是透水性材料或設計規定的材料,嚴禁采用有機土、腐殖土、4、垃圾、鹽澤土等不合格填料,填料中不得含用樹根、草皮等雜物。(2)、三背回填必須和挖、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縱向接縫必須設臺階。(3)、結構物強度達到設計75%方可填筑,應同時在結構物的兩側及基本相同的標高上進行,特別要防止對結構物形成單側施壓。(4)、回填材料應分層攤鋪,松鋪厚度小于20cm,壓實度指標為96%,每 50平方米檢測 1 點,不足 50 平方米按 50 平方米檢測。壓實度指標合格率要求為100%。(5)、回填的部位應及時排水,若無法排除積水時,則應采用砂礫材料回填,K56+775 涵洞臺背砂礫石1710 K60+025 涵洞臺背砂礫石1045 K56+850.56 涵洞臺背砂礫石865、4 K56+990 涵洞臺背砂礫石1009 K57+265 涵洞臺背砂礫石563 K58+237 涵洞臺背砂礫石893 K58+345 涵洞臺背砂礫石393 K58+575 涵洞臺背砂礫石851 K58+842 涵洞臺背砂礫石908 K59+095 涵洞臺背砂礫石885 K60+267 涵洞臺背砂礫石389 K60+684 涵洞臺背砂礫石340 K61+278 涵洞臺背砂礫石560 K61+607 涵洞臺背砂礫石571 K61+835 涵洞臺背砂礫石706 K57+975 涵洞臺背砂礫石562 K58+280 涵洞臺背砂礫石963 K58+663 涵洞臺背砂礫石869 K61+408 涵洞臺背6、砂礫石275 K57+711 紙灣大橋內江臺背透水性材料226 紙灣大橋遂寧臺背透水性材料239 K59+498 云川溝大橋內江臺背透水性材料951 云川溝大橋遂寧臺背透水性材料298 K62+265 石佛互通立交遂寧臺背透水性材料5686 K62+783 文興路跨線橋遂寧臺背透水性材料2271 K59+609K59+630 路肩墻砂礫石及石灰土168 EK0+100EK0+120 擋土墻臺背砂礫石及石灰土186 并在水中分薄層鋪筑,直到回填進展到該處的水全部被回填的砂礫材料所掩蓋并達到能充分壓實的時候時,再進行充分夯實。(6)、基坑回填完成前加強安全圍護措施,防止人員墜入坑內造成人員傷亡。67、.資源配置、(1)、每工點人力配置、工種普工電工機修工機械操作工技術員檢測員人數8 1 1 3 1 1(2)、每工點主要投入機械設備(臺、套)項次名稱型號臺(套)數備注1 挖機CAT320 1 1.0m33 推土機HD160-3 1 5 裝載機LG853 1 6 振動壓路機YZ20H型1 7 手扶式夯實機2 3.75kw 8 潛水泵2 0.75、2.2kw 各一臺9 柴油發電機15KW 1 合計30 7.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回填前確認結構物的強度滿足回填要求,隱蔽工程驗收合格。(2)、確認回填原材料檢驗合格。(3)、確認試驗室標準試驗成果(包括填料的重型擊實、CBR、含水量、顆粒分8、析等)。(4)、用紅油漆在回填部位臺背水平標出每層松鋪厚度的控制線,兩線間間距20cm。2)、現場準備(1)、組織相應技術人員、技術工、機械工、普工、作業機械、檢測設備等進場。(2)、根據回填量組織合格材料進場,如回填材料為石灰土時,則應根據試驗數據或設計要求參量,采用機械配合人工拌合均勻,使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8.施工工藝及方法、工藝框圖工作準備回填部位排水測量放線以控制換填長度、寬度、高度回填部位清理開挖縱向搭接臺階確認回填尺寸基底夯實檢測合格機械配合人工鋪料小型夯實機配合壓路機碾壓檢驗合格上層鋪料回填作業中注意反濾層的設置,應同時在結構物的兩側及基本相同的標高上進行,特別要防止對結構9、物形成單側施壓。靠近結構物的位置盡量采用小型夯實機夯實。涵洞頂部蓋土 50cm范圍內采用細粒土或粘性土一次填筑,壓路機靜壓,以保證重型機械不對涵洞造成破壞。臺背填筑施工工藝流程框圖9.三背回填管理制度:工作準備開挖臺階場地排水下層攤鋪測量放線材料攤鋪碾壓檢測確認回填尺寸場地清理合格不合格(1)建立完善的三背回填管理臺帳,臺賬要寫清施工樁號、回填結構物名稱、結構物完工日期、開始回填日期和完工日期、回填前基底高程、回填完后頂面高程、每層回填層厚及相應的壓實度、壓實機具等。(2)每一結構物回填臺賬須注明該結構物回填質檢工程師姓名及身份證號碼,監理工程師姓名及身份證號碼。(3)結構物回填要有真實完善的10、影像資料;包括回填前基底、臺階開挖及每一層松鋪、壓實、檢測資料。(4)項目部將對在回填中不按規范、設計要求和監理工程師要求操作的技術人員每次進行 5001000元不等的罰款。10.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遵守招標文件技術規范,遵循國家有關公路施工規范,執行工程師審查批準的方案,嚴格施工工藝,按圖施工。(2)開工前要做好各部位、工序的技術交底工作,按照技術交底的要求,使各級施工人員清楚地掌握對將要進行施工的部位、工序以及施工工藝、技術規范要求,對特殊和重點部位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數,確保施工操作的準確性和規范性。(3)落實“三檢制”,設立專職質檢員,按既定施工工藝和要求,監督檢查,實行質量重獎重罰和11、質量一票否決權。(4)加強對原材料的檢驗、驗證、登記、標識等工作,完善管理,積極配合工程師對原材料的質量抽查工作。(5)上道工序未經檢驗合格,不得轉入下道工序。(6)對施工中需監理工程師(業主)檢查驗收的過程(如隱蔽工程等),應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按規范要求進行檢查,合格后請監理工程師(業主)辦理書面簽證,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11工期保證措施(1)強化施工調度與協調工作,超前布局,密切監控落實,及時解決問題。重點項目或工序采取垂直管理,橫向強制協調的手段,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工作效率。(2)投入配套機械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和機械化作業程度,節約時間,確保工期。(3)提早進行材料的采購、運輸和儲備12、,不因缺料而影響工期。(4)及時調整進度計劃和勞力、機械設備投入,保證施工需要。12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現場全體人員必須嚴格執行 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定 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2)、開工前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一次安全知識教育和一次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3)、建立統一的調度指揮制度和機械管理制度。施工中人員、工程車輛、工程機械進行統一指揮。定期進行安全和紀律教育,杜絕違規操作責任事故。(4)、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按規定配戴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用具,作業人員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5)、機械設備操作司機、電工等專業工種,必須按GB5036-85 特種作業13、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定 經過技術培訓,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后方可單獨作業。嚴禁無證操作。(6)、施工現場臨時電線路必須符合建設部頒發的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TJ46-88)的要求,嚴禁任意拉線接電。(7)、配電系統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設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實行分級配電。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符合 GB6829-86的標準要求。(8)、其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不得有黑暗死角。(9)、嚴禁酒后上崗。13.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措施(1)、遵守當地政府的各種規定,尊重當地居民的習俗,和當地居民友好相處,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貫徹地方政府、業主和監理工程師的各項指示要求。(2)、14、創建文明工地,維護周圍環境整潔,加強文明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文明施工水平。(3)、合理布置場地,為文明施工創造必要的條件,施工設備嚴禁沿道停放,在指定地點有序停放,經常沖洗擦拭,確保設備的車容車貌和完好率。(4)、盡量少破壞施工周圍原有的地物、地貌、植被。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時拆除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其它臨時設施,并將工地及周圍環境清理整潔,做到工完、料清、場地凈。(5)、材料和土石方工程的棄方處理,按圖紙規定或工程師的指示在適當地點設置棄土場,避免影響農田耕作。(6)、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其它地方性法律、法規。不違章,不將有毒有害廢棄物用作土方回填。(7)、加15、強檢查監督,從嚴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嚴格獎懲。淺談三背回填施工質量控制結構物和路基交界處由于剛性構造和柔性填土銜接,二者強度、穩定性差異很大,加之填土壓實不夠,易產生不均勻沉降,造成今后路面起伏、開裂和橋頭跳車。擋土墻背、涵墻背和橋臺背的回填統稱為三背回填,雖然規范明確選用透水性材料、分層填筑、分層夯實的要求,但在實際施工中該部位仍是薄弱環節。筆者就如何做好三背回填質量,談談其質量控制的要點:一是填料控制。嚴格選用內摩擦角較大的透水性材料如碎石土、石渣等,其最大粒徑控制在 5cm以內。選用的材料必須經試驗合格且經監理試驗、路基工程師批準,方可填筑。中途不得私自換用。二是分層填16、筑、壓實。每一填層厚度不大于150mm,根據選用的材料特性建議采取加砂水夯法進行遂層夯實,確保壓實質量。三是配合使用小型壓實機具,橋涵背回填的范圍相對路基施工作業面小,是碾壓的死角。臺背胸腔部分又始終拌有模壁效應,在施工時更難以壓實,所以必須利用小型機具進行局部夯實,確保每填層壓實符合規范要求。四是規范化施工。按設計要求,填筑前形成土拱,并在土拱上設置盲溝和泄水管,分層填筑事先在墻、背上用紅漆標識,每層厚度不得超過15cm。五是嚴格檢測手段。填筑前,監理現場查看基坑處理情況,依據開工報告和施工方案、圖紙的要求檢查回填基坑與臺階以及層次標線的尺寸,并核對人員、設備等。回填過程中施工單位做好每層自檢,合格后,按總監辦規定頻率報監理處試驗室抽檢,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層施工,完工后,監理處再隨機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