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壓站獨立基礎專項施工方案-副本(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9563
2022-07-19
10頁
59.35KB
1、華能湖南蘇寶頂風電場150MW 工程升壓站建筑工程(#7 標段)獨立基礎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華能湖南蘇寶頂風電場150MW 工程升壓站建筑工程(#7標段)項目經理部2013 年 10 月 12 日華能湖南蘇寶頂風電場150MW 工程升壓站建筑工程(#7 標段)獨 立 基 礎 專 項 施 工 方 案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華能湖南蘇寶頂風電場150MW 工程升壓站建筑工程(#7 標段)2、工程地點:懷化洪江市蘇寶頂 3、工程規模:中控樓、綜合樓、主變壓器、10KV 箱變、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室)、污水處理裝置及污水調節池、消防泵房及水池、生活給水基礎、事故油池、2、避雷針、主大門、傳達室及上述范圍內的設備基礎、電纜溝道、溝道、地下設施、基礎處理、硬化地坪、所有建(構)筑物工作平臺及欄桿、站區室內外給排水及消防管道和安裝等。本工程地上四層,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5500m2,最大建筑高度為 15 m;室內地坪+0.00 相當于黃海高程1460.80m;工程為四類多層建筑,耐火等級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六級,森林防火等級一級。二、編制依據 1、華能湖南蘇寶頂風電場工程升壓站建筑工程施工圖紙。2、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2002 3、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287 4、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 88 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3、程JGJ55-2011 6、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7、建筑用砂 GB/T14684-2011 8、水泥技術規范 GB175-2007 三、施工條件、施工準備、(一)該工程緊靠山體,占地面積大,建筑面積小,根據該工程的地理位置,交通受限,氣候條件較差,基礎主要在冬雨季節施工。(二)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水泥:水泥品種、強度等級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進場時必須有質量合格證明書及復試報告。砂石:混凝土的砂石含泥量應不大于1.5%,進場時必須有復驗報告。外加劑:外加劑摻量應符合有關標準規定,其摻量經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摻合料:粉煤灰其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并應符合有關標準。24、施工機具。主要機具:電夯、攪拌機、磅秤(或自動計量設備)、手推車、鐵鍬、插入式振動棒、木抹子、鐵插尺、膠皮水管、龍門吊等、48 架子管及相應卡具、模板、48 方木、8#鉛絲、50 插入式振搗器。3、技術準備:辦完基槽驗線預檢手續、有砼配合比通知單、準備好試驗用工器具、做完技術交底。4、基礎采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的持力層微風化,持力層的設計地基承載力 400 Kpa,基礎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為40mm。四、基礎工程施工方案(一)基礎工程施工順序土方開挖墊層C15 砼澆筑承臺支模、扎筋、澆筑砼基礎梁支模、扎筋、澆筑砼土方回填(二)土方開挖及邊護:本工程土方采用挖掘機進行開挖,機械開挖至墊層標高5、以上200mm 后,采用人工挖至設計標高,自然放坡,放坡系數取1:0.75;土方開挖前,先放好基礎邊線和土方開挖線,并將其引到基坑以外不會被破壞的地方,開挖時注意底局部預留200 厚土層,待驗槽后澆筑墊層時挖除以防止因基底長時間暴露而受擾動。(三)基礎 C15墊層砼施工方案墊層隨挖隨澆,采用JDY350 攪拌機攪拌,插入式動棒振搗,澆筑前做好各施工準備,材料準備,運輸采用人工手推車運輸,墊層模板采用10cm寬木模澆注,8 鋼筋 L60cm打入土中固定模板。(四)基礎模板施工方案1、模板的安裝順序:豎直方向由下至上,水平方向由兩端向中間進行;2、獨立基礎、基礎梁、杯口基礎模板施工3、承臺連接處采6、用木模板澆筑,模板配制根據施工現場不同基礎的設計尺寸,選定相應不同規格、模數模板。4、天然地基基礎土方挖至設計標高,檢查中線、標高、測試地基承載力,合格后通知業主、設計、監理、質監代表進行驗槽,驗槽合格并簽證后方可澆搗砼封閉墊層。墊層達到一定強度時即可將各基礎的中心線(軸線)用經緯儀投測到對應的墊層表面,作為基礎模板施工依據。5、柱下獨立基礎側模采用 12mm 厚竹膠板配制而成的定型模板,板帶為6080 木枋壓刨均勻且間距不大于 200mm,48 鋼管支撐系統間距 600mm;模板采用上口拉通線方法進行校正,面標高采取在側模上彈墨線或釘釘子方法控制。6、當基礎梁高超過 600mm 時,并在梁高7、 1/2 區間設置一道 12500m 對拉螺桿,基礎梁上口搭頭木間距1000mm;支模完成后,檢查中線、標高是否正確,支撐是否牢固,合格后進行砼澆筑工序。7、為保證模板的剛度及強度,模板背楞采用48 鋼管腳手管支撐,12鉤頭螺栓固定;具體支撐詳模板支撐體系圖。8、地梁模板采用鋼模,支撐采用48 鋼管支撐。9、模板施工細部處理按以下方式進行:a、基礎承臺轉角處設連結角模、陽角轉角模,以保證模板支撐系統的整體性和結構設計截面尺寸;b、模板之間短邊連結處U形卡不低于兩扣(在頂角呈現外八字形卡牢),長邊 U型卡連結間距不大于300;c、模板與砼接觸面在支模前均打掃干凈、滿刷隔離劑;d、為保證構件棱角完8、整,在砼澆筑完畢后第二天拆模;e、模板安裝檢驗評定標準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評定,達到優良標準。(五)基礎鋼筋施工方案 1、鋼筋材料購置及材料檢驗鋼筋質量是保證全現澆框架結構質量的重要材料之一,為保證工程質量,每批鋼筋進場時出具鋼材材質證明及檢驗合格證,并隨機按規范要求抽樣檢驗合格后使用。2、鋼筋加工方案 a、鋼筋加工工藝流程材質復驗及焊接試驗配料調直除銹斷料對焊彎曲成型成品堆放 b、鋼筋配料前由放樣員放樣,配料工長認真閱讀圖紙、標準圖集、圖紙會審、設計變更、施工方案、規范等后核對放樣圖,認定放樣圖鋼筋尺寸無誤后下達配料令,由配料員在現場鋼筋車間內完成配料;鋼筋加工后的形狀尺寸,規9、格、搭接、錨固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鋼筋表面潔凈無損傷、無油漬和鐵銹、漆漬等;c、鋼筋調直: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I級鋼筋冷拉率不大于4,II、III級鋼筋冷拉率不大1;d、鋼筋斷料采用鋼筋切斷機,斷料前檢查鋼筋配料無誤后進行斷料,斷料時按配料嚴格進行;調整值 0.35d 0.5d 0.85d 2.0d 2.5d e、鋼筋焊接:調伸長度的選擇:I級鋼筋 0.751.2d,II級鋼筋1.01.5d(直徑小的鋼筋取大值);閃光留量取值連續閃光焊為兩鋼筋切斷時嚴重壓傷部分之和。另加 8mm 預熱閃光焊為 810mm。預熱閃光焊預熱留量為47mm,預熱頻率適當。f、閃光對焊注意事項對焊操作由持證上崗10、操作熟練工人專職操作;對焊前,清除鋼筋端部1.5m 范圍內鐵銹、污物,避免在夾具和鋼筋間接觸不良引起打火,另外對端部有彎曲的鋼筋,予以調直或切除;、當調換焊工或換焊接鋼筋規格和品種時,先作對焊試件(不小于2件)進行冷彎試驗,合格后正式成批焊接;、焊接完畢后,待接頭由白色變為黑色后松夾具,平穩取出鋼筋避免過熱引起接頭彎曲。、鋼筋的運輸:成品鋼筋在地面采用平板車及人工相結合的運輸方式,垂直運輸依靠龍門吊進行。、鋼筋的安裝:基礎底板鋼筋采用人工綁扎的方式安裝,基礎底板鋼筋網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每點綁扎,中間部位間隔交錯綁扎,相鄰綁扎點鐵絲扣成八字型,以免網片因順峰綁扎變形,柱插筋“L”形腳放在鋼筋網片11、上,電焊點牢,承臺口柱插筋用扎絲在鋼管箍上綁牢,防止砼澆筑時跑位。鋼筋保護層墊塊采用5050mm2 砂漿預制,按規范規定布置;砼澆筑時派專人守護,避免鋼筋變形、移位。鋼筋的綁扎:基礎底板為雙層雙向鋼筋,綁扎時鋼筋支架用8 號槽鋼,豎向設置,下部通長連接500mm 長的 705 角鋼,每 2m 2m布置一個 8號槽鋼支點。、基礎鋼筋施工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達到優良標準。(六)基礎砼施工方案本工程基礎砼施工全部采用現場攪拌,施工現場設一臺攪拌機,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A、施工要點:1、砼澆筑前的準備 a、用合格水泥及相應砂、石按設計標量進行試配,試配結果及配合比由建12、設單位,監理單位簽字認可后澆筑砼;、準備好足量的水泥、砂、石等材料;檢修JDY350攪拌機、搗動器等機械無故障;c、組織各相關人員到位,班組、施工管理、檢查人員、機械操作人員分成兩班配備,并做好砼澆筑安全技術交底;d、砼運輸跑道搭設完畢、牢固;e、搭設好天秤,做好計量、取樣準備;f、準備好雨披、雨具、塑料布、油毛氈等以防雨、防雹;g、查詢氣象臺,確認澆筑砼時間范圍內無大雨等災害性天氣;h、檢查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等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澆筑平臺安裝牢固;做好隱蔽驗收工作,備齊水泥合格證、檢驗報告;試驗強度報告、配合比,由建設單位、監理、質監部門簽字認可。2、砼澆筑方案:對基礎面積在10m2以內13、采用全面分層澆筑。3、砼澆搗時在基坑周邊搭設獨立澆搗操作臺,避免踩踏基礎模板和碰擊柱預留插筋;4、澆筑砼前檢查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等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澆筑平臺安裝牢固;做好隱蔽驗收工作,備齊水泥合格證、檢驗報告;試配強度報告、配合比,由建設單位、監理、質檢部門簽字認可;5、砼澆筑期間,掌握天氣變化情況,避免雷雨天澆筑砼,澆筑過程中準備水泵、塑料布、雨披以防雨;發電機備足柴油及檢修好以保證施工用電不間斷;6、澆筑砼時,砼自由傾落高度不大于2m,振動器操作做到“快插慢拔”,防止發生分層、離析現象,控制振搗時間,一般每點振搗時間2030S,當砼表面不出現氣泡,泛出灰漿時停止振搗,振動棒插點間隔314、040cm均勻交錯插入,按次序移動,以防止漏振,振動棒與模板的距離不大于15 厘米,避免碰撞鋼筋、模板,砼澆筑完后,小木錘輕敲模板,檢查砼澆搗密實度,杜絕蜂窩麻面及狗洞的出現;7、砼澆筑基礎承臺時做到“換人不停機”連續作業;8、砼澆筑后,在砼初凝時間,及時根據砼施工前抄測的軸線依據檢查、復核、修正預留插筋位置,保證上部鋼筋質量;9、砼澆筑過程中,嚴格按規定取樣;10、對基礎底板施工時,及時振搗,避免超出砼初凝時出現蜂窩、麻面現象。11、砼養護:注意掌握養護時間,塑性砼灰澆筑后12 小時左右,或輕輕用指壓無印痕時開始養護,新澆注的砼養護采用二層新薄膜。12、砼澆筑成型后,注意后期養護溫度和濕度,15、防止水份散失過快造成砼內外不均勻收縮,引起砼表面開裂。B、砼保溫養護措施 1、基礎底板砼澆筑后,前期(通常72 小時,根據現場砼溫度和濕度定)覆蓋二層塑料薄膜(0.20.14mm)密封保溫保濕,外加三層麻袋保溫,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膜防風,五天后,揭掉底層薄膜利用三層麻袋澆灌水,表面覆蓋薄膜蓄水蓄熱養護。2、加強砼澆灌后的特殊養護措施,采取不列特殊措施進行養護。、養護層次:a、底層為一層塑料編織袋進行砼初期保溫。b、中間為三層麻布片進行保溫保濕。c、面層為一層塑料編織袋防風。、養護用水:養護用水溫度不低于25 度。3、施工注意事項 1)上、下二層薄膜均封蓋嚴密,薄膜間搭長度400,將上平層薄膜搭接16、處及四角周邊用木方壓緊蓋嚴。2)隨時觀察砼養護情況,保證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適當溫度和濕度條件。3)模板拆除后,勤于澆水養護,防止砼表面出現泛白和干縮裂縫現象。C、砼澆筑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達到優良標準。五、土方回填1、因工程現況,基礎回填分為一次回填,回填時采用自然土分層夯實。2、本工程土方采用人工回填,鋪平、機械打夯,打夯遍數為34 遍,每批回松土 20cm,其夯實厚度在 15cm左右。填土時,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填表土后將填方邊緣寬度填寬0.5m。3、回填前,將坑內樹根、木料等雜物垃圾清理干凈,將洞、坑積水抽干,清凈淤泥砂,將挑擔洞用細石砼堵實,并保證墻體及砼強度達到一定的要求,在土方回填時不致于損傷方可回填。4、回填時,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錯,并且嚴禁使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5、在填方過程中,取土、鋪土、壓實等各工序應按設計要求、土質、含水率、回填規范進行回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