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9586
2022-07-19
9頁
27.33KB
1、素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方案一、施工組織:1.人員組織:根據工程量和工程特點, 該分項是本標段的軟基處理的重點項目,我方由項目領導統一安排;具體如下:施工由周天民總體負責,謝堯為施工負責人,楊文彬為該工區主任,工程技術由杜衛乾把關, 工程質量檢測為代發明等, 試驗室為李曉飛負責(附本分項工程施工組織圖) 。2.施工部署:在我標段所用砼均為商品砼,罐車運送,汽車泵灌注;在滬寧路南側硬化好的場地進行預埋鋼筋的加工; 在施工便道外側設立泥漿池;現場拖入循環鉆機 45 臺。二、施工方法:1. 施工準備:、施工前,首先進行泥漿池的布置,修好現場的泥漿池,渣土臨時堆放場地;泥漿池采用統一開挖或磚砌,泥漿2、池必須由沉淀池和循環池,嚴禁在新坡腳線 2m 以內開挖,現場配備泥漿車,將鉆渣運至指定地點存放。施工時,做好排水工作,確保在較干凈的環境中進行施工;在靠近施工便道范圍一側進行圍檔,做好現場臨時交通、安全等工作。、準備好施工用電和施工用水;施工用沿線所提供的變壓器,同時現場配備備用發電機,架設電線桿接線到施工作業現場;施工用水使用地下水和河水,通過水管引至施工現場。、做好施工便道的維修,我標段的施工便道已完全貫通,能夠滿足各種材料及設備進入施工區。2. 測量放樣:首先以設計圖紙計算出邊樁和邊樁間隔 10 米的整樁的樁位坐標值, 根據加密的導線點, 用全站儀準確的放出其中心位置,經復核無誤后, 通3、過邊樁和整樁用鋼尺拉出未放線的樁位坐標, 經復核無誤后,在樁位四周埋設護樁,然后報監理檢測,認可后進行下步工序。3. 埋設護筒:根據本工程的樁直徑,采用直徑 70cm 的鋼護筒,根據現場情況,護筒高 12 米。埋護筒的坑人工挖成,護筒要坐在已成型報驗的土層上, 護筒高度控制在高出路面 30cm,護筒周圍回填土需分層用木夯夯實。護筒埋設完畢后,檢查其是否偏位,最大偏差不得超過 10cm。護筒定位后,由引樁拉線將引樁穩到護筒上,并用紅漆做明顯標記,以便檢測鉆頭的對中情況。4.泥漿的制備:泥漿選用優質的膨潤土造漿, 按一定比例配制后在泥漿池中拌制,泥漿循環使用,廢棄泥漿沉淀后運至指定的位置。在施工的4、過程中,要按下列指標控制泥漿質量:1.比重: 1.11.3;2.粘度:如孔泥漿的粘度在粘土、淤泥質粘土地層中為1622S;在松散的粘土地層中為1928S;3.含砂率:新制泥漿不宜大于4%;4.膠體率:不大于95%;5.PH 值:應大于 6.5。4.鉆孔:本分項工程采用循環鉆機成孔, 下面就鉆機的成孔進行說明:(1)鉆機就位:鉆機置在堅硬、平整的位置,必要時加墊枕木。鉆頭對中后徐徐進入護筒內,等泥漿輸入孔內一定數量后,開始鉆孔。(2)開孔、鉆孔:鉆進過程中要確保泥漿水頭高度,泥漿比重。鉆進23米就要檢查孔徑,豎直度。在鉆孔過程中,隨時注意土質的變化、取樣與設計地質資料核對,做好各種記錄;對鉆渣取5、樣進行分析,核對地質資料,根據地質變化,確定泥漿指標和鉆進速度。 在整個鉆孔過程中嚴格控制其垂直度,傾斜度不得大于 1/100。(3)下探孔器:成孔后,下放探孔器和測繩,檢查孔深是否鉆到設計孔深、孔徑、垂直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若探孔器不能下到孔底,要進行擴孔,直到滿足要求。5.清孔及終孔驗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標高后,應對孔深、孔徑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清孔,清孔方法應根據設計要求、鉆孔方法、機具設備條件和地層情況決定。 清孔后進行泥漿性能檢測,符合規范要求后,報送監理審查,合格后立即下放導管。6. 導管的安裝:導管采用內徑250mm 導管,每節長100300cm,底節長400cm,短管的安裝位置6、在最上端;導管使用前做沁水試驗, 合格后方可使用于灌注混凝土;吊放導管要順直、居中,導管底距離孔底控制在 0.40.6m。7. 二次清孔:導管下完,重新檢查孔深、孔內沉淀層的厚度、泥漿比重等各項指標, 若不合格,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要進行二次清孔,清孔采用循環法,清孔的指標符合表 5-1 規定后,方可灌注混凝土。項目表 5-1允 許 偏 差孔的中心位置()孔徑()傾斜度100不小于設計樁徑小于 1%孔深不小于設計值沉淀厚度()不大于 100mm相對密度: 1.031.10 ;粘度: 1720Pa.s;清孔后泥漿指標含砂率: 2%;膠體率: 98%8.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運輸采用罐車, 路基便道比7、較平整, 罐車可沿便道直接行駛至施工現場。 用漏斗、導管采用剪球法進行灌注。導管由吊車提升, 罐車直接向導管內注入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我分部自拌的混凝土,要求坍落度在 1822厘米?;炷恋墓嘧⒎譃閮蓚€階段, 首先是剪球和混凝土的首批灌注;其次,撈球和混凝土的連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首批管入混凝土的最小管入量為:V=D2/4 (H 1+H2) + d2/4 h 1,其中:3V灌注首批砼所需的數量(m);D鉆孔直徑;H1為導管底至孔底的距離,一般為 0.4m;HWH2導管初次埋置深度;h1d導管內徑;H1h1 樁孔內砼達到埋置深度H2 時,導管內砼樁平衡導管外壓力首批混凝土計算量所需高度, h1=8、HWW/ C;HW 井孔內泥漿的深度; W井孔內泥漿比重; C砼比重。首批砼的灌入方量要滿足導管埋深不小于 1.5 米,漏斗采用大灰斗,根據最大樁長32 米及樁徑 0.5 米的實際計算,首批最小灌注量為1.0m3;在灌注過程中,控制好灌注速度,保證砼連續灌注,在兩罐車銜接灌注中, 相臨兩罐的灌注時間在混凝土初凝時間之前完成。 拆除導管前準確測量砼頂面高度,并保證導管埋深 26 米。9. 預埋鋼筋灌注混凝土完成后在樁頂預埋鋼筋預樁帽相連, 采用 16鋼筋 , 彎成向外的鉤狀,彎鉤長 0.3m,預埋鋼筋埋設深度 50cm,上部預留 20cm,共四根,預埋鋼筋位置距樁邊緣 5cm, 距樁中心20cm9、,呈對稱、正交分布。10. 鉆機移位:在本樁施工完后, 按照施工順序將鉆機移到下一個樁位進行施工。三 . 樁基常見的質量問題和控制方法:樁基工程常見的質量問題有: 孔身未達到設計要求; 孔底沉渣過厚;坍孔;孔徑不足;鉆孔漏漿;樁身混凝土蜂窩,孔洞、縮頸、夾泥、斷樁等質量問題。1 孔深未達到設計要求1 )檢查方法:實測檢查和檢查施工記錄。2 )控制措施:(1)檢查土樣,并防止誤判。(2)根據鉆進速度變化和鉆進工作狀況判定。(3)根據鉆頭和鋼絲繩的長度進行控制。2 孔底沉渣過厚1 )檢查方法:實測檢查和檢查施工記錄。2 )控制措施:( 1)選用合適的清孔工藝。( 2)測量實際孔深與鉆孔深度比較。(10、 3)清孔、澆灌混凝土連續作業。3 坍孔1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施工記錄。2 )控制措施:( 1)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鉆進速度不宜太快。( 2)選用優質泥漿,其視密度、粘度、膠體率均應取較大值。( 3)保證施工連續進行。4 孔徑不足1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2 )控制措施:( l )選用合適的鉆頭直徑( 2)流塑性地基土變形造成縮孔時, 宜采用上下反復掃孔辦法,以擴大孔徑。5 鉆孔漏漿1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施工記錄。2 )控制措施:( 1)加大泥漿視密度或倒入粘土。( 2)護筒防護范圍內,封閉接縫,穩住水頭。四、施工技術措施:1. 在樁位定好后, 在樁位四周垂直方向上用混凝土埋設護樁11、;2. 鉆機場地要整平夯實,防止鉆機在施工中發生偏斜或移位;3. 泥漿的粘度和比重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4. 鉆機就位必須用護樁進行檢測、復核。5. 鉆孔樁成孔后,清孔、安裝導管和澆注混凝土應合理組織施工,盡量縮短施工時間,防止坍孔;6. 必須保證首次混凝土的灌入量, 確保導管埋深在 1.5m 以上;7. 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隨時進行導管埋深的檢測,防止斷樁或堵管;8. 加強設備的維護與保護,確保施工正常進行;9. 樁基檢測試驗嚴格按設計檢測頻率檢測,確保施工質量;10.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將設派專人做好混凝土灌注記錄。11. 在施工作業區,采用圍擋、合理安排泥漿的排放等措施,確保環境不受污染和破壞。12.穿越道路口的地段,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確保交通順暢、行車(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