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山隧道噴射溷凝土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9606
2022-07-19
9頁
79KB
1、 沈海復線仙游至金淘高速公路A3合同段 獅山隧道噴射混凝土 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定: 中交二航局沈海復線仙游至金淘高速公路A3合同段項目部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一章 編制說明1.1 編制說明 (1)、沈海復線仙游至金淘泉州段A3合同段施工招標文件、設計文件及隧道設計圖紙、答疑書、補遺書及投標文件等。(2)、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當地資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境等調查資料。(3)、我單位所擁有的技術力量、機械設備狀況、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積累的類似工程施工經驗。1.2 編制依據沈海復線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沈海復線仙游至金淘泉州段A3合同段工程設計圖紙、工程2、數量。本項目部的施工復測及調查資料,本項目部的綜合施工能力、現有技術裝備水平和類似工程施工經驗。國家、交通部、地方有關施工質量、安全、環保的相關法律、法規。交通部現行施工規范、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安全技術規則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范(JTG H12-2003)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JTG/T F602009)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隧道)1.3 編制原則堅持科學性、先進性、經濟性、合理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整體推進,均衡生產,確保工期的原則。保證重點,突破難點,質量至上的原則。保持施組設計嚴肅性與動態控制相結合的原則。強化組織指揮,加強管理,3、保工期、保質量、保安全。優化資源配置,實行動態管理。文明施工,保護環境。第二章 工程概況獅山隧道工程中拱墻初期支護和模筑仰拱。具體見下表。襯砌類型拱墻濕噴砼模筑仰拱標號厚度(cm)標號厚度(cm)ZDK-1C2530雙層鋼筋網C2530Z5-1C2530鋼筋網C2530Z5C2528鋼筋網C2528Z4C2020鋼筋網Z3C2013鋼筋網Z2C208Z8C205Z9C205ZPD1C205 表2-1 噴射混凝土工程概況第三章 施工組織機構3.1 施工組織機構(1)、我公司擬成立“沈海復線仙游至金淘泉州段A3合同段項目經理部”,全權代表我公司負責本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及管理。(2)、根據本合同段4、的工程特點,項目經理部設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及設“六部二室”。(3)、項目部下設隧道工段專業施工隊,項目部下設隧道工段專業施工隊,項目總部設在樂峰鎮,組織機構見圖3-1組織機構圖。圖3-1組織機構圖3.2 崗位職責(1)項目經理:工程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經理部在公司總部的領導下獨立進行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全權代表我公司行使職權、履行合同,組織協調并負責本合同段的總體控制及與業主、設計、監理等單位的溝通協作。(2)項目總工程師:主管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全面技術工作及對業主、監理、合作單位的技術聯絡工作。(3)項目副經理:主管生產,對工程進度、施工安全、施工質量負有直接責任。(4)工5、程技術部:制定施工計劃,施工方案編制,施工技術指導。(5)安全環保部:施工安全質量控制,分析和處理安全隱患及安全事故。(6)物質設備部:設備和物資材料的租賃、采購、管理等。(7)計劃合同部:承包合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工作。(8)綜合辦公室:負責對外接待、后勤、宣傳、員工工資發放等工作。(9)農民工工資管理辦公室:負責農民工工資的結算、發放工作。第四章 資源配置計劃4.1 勞動力配備為優質高效地完成邊仰坡防護工程的施工任務,根據邊仰坡防護工程特點以及相應的工程數量,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和機械設備。人員計劃見表4-1施工人員表。 表4-1 開挖工班人員名稱計劃到場人員說明工班長2人司機12人工人26、6人合計40人4.2 機械設備計劃 機械設備應本著性能優良、配套合理、工效高的原則配備,滿足污染小、耗能低、效率高的要求,并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分階段、分期組織上場,以滿足施工要求。機械設備計劃見表4-2主要機械設備。 表4-2 機械設備表機械設備名稱單位數 量混凝土噴射機臺2自卸汽車輛2空壓機臺2JS500攪拌機臺1第五章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方法5.1 施工程序施工準備 混凝土攪拌和運輸 噴射作業 養生 檢驗驗收隧道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采用濕噴工藝。噴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至洞內,采用濕噴機噴射作業。在隧道開挖完成后,先噴射不小于4cm厚混凝土封閉巖面,然后打設錨7、桿、架立鋼架、掛鋼筋網,對初噴巖面進行清理后復噴至設計厚度。噴混凝土流程圖如下。 圖5-1 噴射混凝土工工序流程圖5.2 噴射前準備 (1)噴射前應對受噴巖面進行處理。一般巖面可用高壓水沖洗受噴巖面的浮塵、巖屑,當巖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時,宜采用高壓風吹凈巖面。 (2)設置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一般采用埋設鋼筋頭做標志,亦可在噴射時插入長度比設計厚度大5cm的鐵絲,每12m設一根,作為施工控制用。 (3)檢查機具設備和風、水、電等管線路,濕噴機就位,并試運轉。 a.選用的空壓機應滿足噴射機工作風壓和耗風量的要求,壓風進入噴射機前必須進行油水分離。 b.輸料管應能承受0.8MPa以上的壓力,8、并應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c.保證作業區內具有良好通風和照明條件。 d.噴射作業的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4)若遇受噴面有涌水、滲水或潮濕的巖面,噴射前應按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a.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漿堵水后再噴射混凝土。 b.小股水或裂隙滲漏水宜采用巖面注漿或導管引排后再噴射混凝土。 c.大面積潮濕的巖面宜采用粘結性強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劑、摻合料以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5.3 噴射作業(1)噴射操作程序應為:打開速凝劑輔助風緩慢打開主風閥啟動速凝劑計量泵、主電機、振動器向料斗加混凝土。(2)噴射混凝土作業應采用分段、分片、分層依次進行,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分段長度不宜大于6m。噴射時先將低洼處大致噴9、平,再自下而上順序分層、往復噴射。噴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時,上次噴混凝土應預留斜面,斜面寬度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壓力水沖洗潤濕后再行噴射混凝土。分片噴射要自下而上進行并先噴鋼架與壁面間混凝土,再噴兩鋼架之間混凝土。邊墻噴混凝土應從墻腳開始向上噴射,使回彈不致裹入最后噴層。分層噴射時,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0mm,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1h后再進行噴射時,應先用風水清洗噴層表面。復噴時邊墻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70150mm,拱部控制在50100mm,并保持噴層厚度均勻。頂部噴射混凝土時,為避免產生墮落現象,兩次間隔時間宜為24h。(3)噴射速度要適當,以利于混10、凝土的壓實。風壓過大,噴射速度增大,回彈增加;風壓過小,噴射速度過小,壓實力小,影響噴混凝土強度。因此在開機后要注意觀察風壓,起始風壓達到0.5MPa后,才能開始操作,并據噴嘴出料情況調整風壓。一般工作風壓:邊墻0.30.5MPa,拱部0.40.65MPa。黃土隧道噴射混凝土時噴射機的壓力一般不宜大于0.2MPa。(4)噴射時使噴嘴與受噴面間保持適當距離,噴射角度盡可能接近90,以使獲得最大壓實和最小回彈。噴嘴與受噴面間距宜為0.81.2m;噴嘴應連續、緩慢作橫向環行移動,一圈壓半圈,噴射手所畫的環形圈,橫向4060cm,高1520cm;若受噴面被鋼架、鋼筋網覆蓋時,可將噴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11、于70。如果噴嘴與受噴面的角度大小,會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噴面上的滾動,產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噴面,增加回彈量,影響噴混凝土的質量。(5)回彈率應予控制,拱部不超過25%,邊墻不超過15%,掛鋼筋網后,回彈率限制可放寬5%。應盡量采用經過驗證的新技術,減少回彈率,回彈物不得重新用作噴射混凝土材料。第六章 質量保證措施1 噴射混凝土采用濕噴法,嚴禁采用干噴。2 噴射前要檢查開挖斷面的質量,處理好超欠挖。原則上應盡量減少超挖,嚴格控制欠挖。3 噴射時噴嘴應垂直于巖,噴射距離一般為1.52.0m。4 保證噴射速度適當,以利于混凝土的壓實; 5正確地掌握噴射順序,不使角隅處及鋼筋背面出現蜂窩或砂囊; 6 12、當開始或停止噴射時,給噴射機司機以信號,當料流不能從噴嘴均勻噴出 時,也應通知噴射機司機停止作業; 7 及時清除受噴面上的砂囊或下垂的混凝土,以便重新噴射; 8 待噴面的準備工作在修理損壞了的結構時,首先要清除掉松散物質,用壓力水徹底沖洗,再將積水吹走。9 噴射混凝土支護應與圍巖緊密粘貼,結合牢固,噴層厚度應符合要求,不能有空洞,噴層內不允許添加片石和木板等雜物,必要時應進行粘結力測試。噴射混凝土嚴禁掛模噴射,受噴面必須是原巖面。10 噴射混凝土應該分區段,自下而上進行。防止噴射時污染下斷面,并減少回彈;且噴好的下部混凝土對上部有襯托作用,可防止或減少噴層脫落。11 噴射回彈料嚴禁重復利用。113、2 支護前應做好排水措施,對滲漏水孔洞、縫隙應采取引排、堵水措施,保證噴射混凝土質量。13 無漏噴、離鼓、裂縫、鋼筋網外露現象。不符合要求返工處理。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區域設置警示標志,非工作人員嚴禁出入。2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3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1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4在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噴射手控制好風壓、噴射距離,避免回彈料傷人。5安全員應隨時觀察地質變化,發現有松動滑塊現象,應立即組織所有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6 注意掌子面掉塊,防止傷人。7在施工過程中,所有施工用電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箱一保護”的標準。 8 噴射施工人員應該帶護目鏡。第八章 環境保護措施1對施工中產生的污水及油水設置沉淀池進行沉淀過濾,對沉淀池中污油水加以處理,達到環保部門要求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放,采取油水、污水分類排放。2噴射混凝土時,所有操作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防塵工作服、雨靴、橡膠手套。3生產中的廢棄物及時處理,運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棄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