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十一建三爻小區冬季施工方案1(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0094
2022-07-19
10頁
61.84KB
1、陜西省省直機關三爻小區工程E4#樓冬期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編制單位:陜西建工集團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省直機關三爻小區項目經理部日期: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日冬期施工方案為保證冬期施工的順利進行,自冬期施工開始前夕起,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施工現場冬期施工領導小組,作必要的前期準備工作,編制冬期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 穩定低于 5即進入冬期施工,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 穩定高于 5即解除冬期施工。1.1、組織措施1.1.1 冬期施工領導小組組成及各自職責:組長:項目經理馮宏斌,全面負責冬期施工的策劃和實施工作;副組長:項目副經理楊生奇,負責冬期施工的具體2、實施工作;副組長:項目總工陳剛,負責冬期施工的策劃、方案、技術和監督執行情況工作;組員:張桂民、戴維龍,現場落實冬期施工工作。1.1.2 進入冬期施工前,對摻外加劑人員、測溫保溫人員、火爐管理人員,專門組織技術業務培訓,學習本工作范圍內的有關知識,明確職責,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工作。1.1.3 派專人及時收聽天氣預報,防止寒流突然襲擊。1.1.4 試驗人員測量施工期間的室外氣溫,暖棚內氣溫,砂漿、砼的溫度并做好記錄。1.2、圖紙準備凡進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項目,將復核施工圖紙,查對其是否能適應冬期施工要求。如墻體的高厚比、橫墻間距等有關的結構穩定性,以及工程結構能否在冷狀態下安全過冬等問題。1.3、3、現場準備1.3.1 根據實物工程量提前組織有關機具、外加劑和保溫材料進場。1.3.2 搭建加熱用的爐灶、攪拌站,敷設管道,對各種加熱的材料、設備要檢查其安全可靠性。1.3.3 工地的臨時供水管道及白灰膏等材料做好保溫防凍工作。1.3.4 做好冬期施工砼、砂漿及摻外加劑的試配試驗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1.4、安全與防火1.4.1 冬期施工時,要采取防滑措施。1.4.2 大雪后必須將架子上的積雪清掃干凈,并檢查馬道平臺,如有松動下沉現象,務必及時處理。1.4.3 施工時如接觸汽源、熱水,要防止燙傷。1.4.4 外加劑要嚴加保管,防止發生誤食中毒。1.4.5 現場火源,要加強管理;使用天然氣、煤4、氣時,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碳爐、煤爐或天然氣、煤氣時,應注意通風換氣,防止煤氣中毒。1.4.6 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要加鎖,并設專人管理,防止漏電觸電。2、冬期施工測溫2.1、冬期施工測溫的有關規定2.1.1 冬期施工的測溫范圍冬期施工的測溫范圍:大氣溫度,水泥、水、砂子、石子等原材料的溫度,砼或砂漿棚室內溫度,砼或砂漿出罐溫度、入模或上墻溫度,砼入模后初始溫度和養護溫度等。2.1.2 測溫人員的職責2.1.2.1每天記錄大氣溫度,并報告工地負責人;2.1.2.2砼拌合料的溫度、砼出罐溫度、砼入模溫度;2.1.2.3砼養護溫度的測量:按要求布置測量溫孔,繪制測溫孔分布圖及編號。按要求測溫砼養護5、初始溫度、大氣溫度等。控制砼養護的初始溫度和時間。2.2、冬期施工測溫的準備工作2.2.1 人員準備:設專人負責測溫工作,并于開始測溫前組織培訓和交底。2.2.2 準備好必須的工具:測溫百葉箱,規格不小于300mm300mm400mm,宜安裝于建筑物10m 以外,距地高度約1.5m,通風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外表面刷白色油漆。測溫計,測量大氣溫度和環境溫度,采用自動溫度計錄儀,測原材料溫度采用玻璃液體溫度計。各種溫度計在使用前均應進行校驗。2.2.3 測溫孔的設置:測溫孔布置及深度要繪制平面和立面圖,各孔按順序編號,經技術部門批準后實行。各類建筑測溫孔設置要求,測溫孔的布置一般選在溫度變化較大、容6、易散失熱量、構件易遭凍結的部位設置。現澆砼梁、板的測溫孔應與梁、板水平方向垂直留置。梁側孔每 3m 長設置 1 個,每跨至少 1 個,孔深 1/3 梁高。樓板每 15m2設置 1 個,每間至少設置1 個,孔深 1/2 板厚。現澆鋼筋砼構造柱,每根柱上、下端接各設1 個測溫孔,孔深 10cm,測孔與柱面成 30傾斜角。砼墻結構的板墻(大模板工藝),橫墻每條軸線測一塊模板,縱墻軸線之間采取梅花形布置。每塊板單面設測溫孔3 個,對角線布置,上、下測孔距大模板上、下邊緣3050cm,孔深 10cm。現澆陽臺挑檐、雨罩及室外樓梯休息平臺等零星構件每個測溫孔2 個。2.3、測溫方法和要求:根據測溫點布置圖7、,測溫孔可采用預埋內徑12mm 金屬套管制作。注意留孔時要有專人看管,以防施工踩(壓)實測溫孔。測溫時按測溫孔編號順序進行。測溫測量位置應處于結構表面下 20 處。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內不少于 3min,然后迅速從孔中取出,使溫度計與視線成水平,仔細讀數,并記入測溫記錄表,同時將測溫孔用保溫材料按原樣覆蓋好。現場測溫安排見下表:現場 測 溫 安排測溫項目頻次室外氣溫測量最高、最低氣溫環境溫度每晝夜不少于4 次攪拌機棚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 次水、水泥、礦物摻合料、砂石及外加劑溶液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 次混凝土出機、澆筑、入模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 次現場測溫結束時間:砼達8、到受凍臨界強度。3、砼的冬期施工3.1、砼的運輸:泵送砼的管道采取保溫材料包裹,并應采用與砼砼配比的砂漿進行預熱,保證砼在運輸中,不得有表層凍結、砼離析、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損失等現象。保證砼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嚴禁使用有凍結現象的砼。3.2、砼的澆筑3.2.1 入模溫度驗算:在砼澆注前要對入模溫度進行驗算。3.2.2 砼的現場澆筑:遇下雪天氣綁扎鋼筋,綁好鋼筋的部分加蓋塑料布,減少集雪清理難度。澆筑砼前及時將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凈。做好準備工作,提高砼的澆筑速度。在砼泵體料斗、泵管上包裹阻燃棉氈。3.3 砼的養護:養護措施十分關鍵,正確的養護能避免砼產生不必要的溫度收縮裂縫和受凍。在冬施條9、件下必須采取冬施測溫,監測砼表面和內部溫差不超過25。砼養護可以采取多種措施,本工程擬采用綜合蓄熱法養護。可采用塑料薄膜加蓋保溫棉氈養護,防止受凍并控制砼表面和內部溫差。綜合蓄熱法即采用少量防凍劑與蓄熱保溫相結合,綜合蓄熱法具體實施的辦法如下:3.3.1 頂板、梁砼養護:頂板、梁砼上下部保溫為在下層緊貼建筑物周圍(整層高度)通過在腳手架上附加橫桿滿掛彩條布,樓梯口滿鋪跳板上綁棉氈。在新澆筑的砼表面先覆蓋塑料布,再覆蓋二層棉氈。對于邊角等薄弱部位或迎風面,應加蓋棉氈并做好塔接。3.3.2 養護時注意事項:測量放線必須掀開保溫材料(5以上)時,放完線要立即覆蓋;在新澆筑砼表面先鋪一層塑料薄膜,再嚴10、密加蓋阻燃棉氈。對墻上口保溫最薄弱部位先覆蓋一層塑料布,再加蓋兩層小塊棉氈壓緊填實、周圈封好。砼初期養護溫度,不得低于-15,不能滿足該溫度條件時,必須立即增加覆蓋棉氈保溫。拆模后砼表面溫度與外界溫差大于20時,在砼表面,必須繼續覆蓋棉氈;在邊角等薄弱部位,必須加蓋棉氈并密封嚴實。3.4、拆模:將試塊及時送交試驗室,進行試塊強度檢驗。當砼未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均不得拆除保溫加熱設備。砼冷卻到5,且超過臨界強度并滿足常溫砼拆模要求時方可拆模。砼溫度通過溫度計來測定;可通過 3d 同條件試驗與4MPa 時,墻模板輕輕脫離砼,繼續養護到拆模。工長根據試驗結果填寫砼拆模申請,報項目總工程師和相關人員批準,11、重點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結構拆模要特加批準。3.5、試塊留制:在砼施工過程中,要在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試件,每次取樣應同時制作3 組試件。1 組在標準條件下養護至28d試壓,得強度 f28;1 組與構件在同條件下養護,在砼溫度降至 0時(負溫砼為溫度降至防凍劑的規定溫度以下時)試壓,用以檢查砼是否達到抗凍臨界溫度。3.6、冬期施工記錄3.6.1 冬期施工資料分類:冬期施工日報表、冬期施工砼入模溫度統計表、冬施砼養護測溫記錄表。3.6.2 冬期施工資料分析、收集、編目:冬期施工期間每日平均溫度、每日各時間段溫度對砼測溫、拆模、制定并采取緊急措施等都有很大的決定作用,為了更好的保證冬期施工的工程質量12、,對冬期施工期間每日的 3:00、9:00、15:00、21:00,利用室外百葉箱測定室外溫度,計算其平均值,制作冬施日報表,建立冬期施工日報制度,以便隨時把握冬期施工日氣溫情況,采取必要措施,冬期施工日報表同時注明當天天氣預報情況,便于技術人員查對、比較。冬期施工期間砼入模溫度是預控砼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在因素,建立冬期施工砼入模溫度統計表,隨時統計掌握砼入模溫度。砼養護測溫記錄表按部位和日期編目,并附測溫點平面布置圖,測溫人員必須在當天9:00前將砼養護測溫記錄反饋到項目技術質量部。如遇氣溫突降等情況及時反饋項目技術質量部或項目值班人員,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測溫記錄完成后測溫人員、審核人13、技術負責人必須簽字齊全,歸檔至施工記錄中。4、鋼筋冬期施工4.1、本工程鋼筋負溫焊接采用電渣壓力焊,雪天或施焊現場風速超過三級風焊接時,應采取遮蓋措施,施焊后未冷卻的接頭應避免碰到冰雪,焊接前應進行現場負溫條件下的焊接工藝試驗,經檢驗滿足要求后方可正式作業。焊劑應存放于干燥庫房內,在使用前經2503000C烘焙 2h以上。焊接完畢應停歇 20s以上方可卸下夾具回收焊劑,回收的焊劑不得混入冰雪,接頭渣殼應待冷卻后清理。4.2、如遇雨雪天氣,需將模板內(上)的冰雪打掃干凈,模板內(上)難于清理的雨雪及其它雜物,可采用暖風機、吸塵器及汽油噴燈清理。最好在雨雪天氣來臨之前,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模板、鋼筋14、工程施工操作面,盡量減少大量的清理工作。5、冬期砌體工程施工5.1、根據 JGJ/T104-2011,砌體工程選用外加劑法進行施工。本工程砌體工程的冬期施工,以采用摻氯化鈉為主的氯鹽砂漿法施工為主。采用氯鹽砂漿時,應對砌體中配置的鋼筋及鋼預埋件進行防腐處理。氯鹽的摻量應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5.2、砌塊在砌筑時,應將表面積灰、積雪清掃干凈。采用普通硅鹽水泥,且使用時應未遭凍結。石灰膏等要經融化并重新拌合后使用,受凍而脫水風化的石灰膏不得使用。所摻外加劑要在準確計算用量后,提前摻入拌合用水中,并要均勻攪拌,使其完全溶解。5.3、所調配砌筑的稠度,要比常溫施工時適當增加。冬期攪拌砂漿的時間要適當15、延長,要比常溫施工時增加0.51 倍。5.4、砂漿在使用時的溫度不得低于5。因此,在拌制砂漿時,可將水、砂進行加熱,用以拌制熱砂漿。但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 40。5.5、為減少砂漿在攪拌、運輸、儲放過程中的溫度損失,將采取必要的措施,即:在較暖的房間或保溫棚內拌制砂漿;隨拌隨運,且不宜二次倒運;運輸時,要縮短運輸距離,運輸車輛要加保溫裝置;砂漿要隨拌隨用,其現場儲放時間對于普通砂漿和摻外加劑砂漿分別不宜超過 15 分鐘和 20 分鐘。5.6、砌磚宜采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鋪灰時,長度要盡量縮短,防止砂漿溫度下降太快。砌體采用氯鹽砂漿施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 米,墻體留置的洞口,據交接墻處不應小于 500。5.7、每天收工前,將垂直灰縫填滿,上面不鋪灰漿,同時用棉氈等保溫材料在砌體上表面加以覆蓋。次日,將砌體上表面的霜雪掃凈后,再繼續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