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蓋梁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0237
2022-07-19
9頁
45.51KB
1、湖南交通建設有限公司二項目部五分部橋梁蓋梁施工方案二一七年 十 月 十 日蓋梁施工1、施工工藝蓋梁施工模型采用大塊鋼模,用特制鋼抱箍固定在墩柱上,利用抱箍上焊接的牛腿架設兩根I50#工字鋼橫梁作承力結構,在安裝抱箍的時候一定要計算并控制抱箍的標高,并在鋼模板底預留1cm左右高度用于微調蓋梁底標高,以保證蓋梁底標高滿足設計要求,在安裝抱箍的時候注意保證兩抱箍之間的高差以保證蓋梁的橫坡。五分部的墩柱高度都在8m以下,墩頂蓋梁材料吊裝采用25t汽車吊,配合人工拼裝組合鋼模。鋼筋統一由鋼筋加工廠加工,現場安裝。砼采用輸送泵泵送入模或吊車吊料斗入模 2、支撐系統蓋梁支撐體系分為兩種施工,優先考慮抱箍法施2、工,對于異形柱等無法采用抱箍法施工的,采用支架現澆。抱箍法是在墩柱柱頂以下120cm的位置設兩道上下疊放鋼抱箍,用8對30mm螺栓將抱箍緊緊抱柱(抱箍內加橡膠墊和麻布),在上面抱箍圈兩個吊耳上各設一個直徑20cm的砂箱,用于微調高程和方便蓋梁底模拆除。砂箱上兩側各設一道50B的工字鋼,工字鋼間用16mm對拉螺栓拉緊。蓋梁底模用1212cm方鋼作橫擔,邊到邊40cm間距鋪放在工字鋼梁上。經安全檢查后,在橫梁上安裝模板及支架系統,進行鋼筋綁扎及砼澆筑作業。蓋梁施工支撐體系示意圖 3、鋼筋(1) 蓋梁鋼筋骨架在鋼筋加工廠加工焊接成整體,用平板車運至現場,采用吊車吊至底模上。(2) 嚴格按圖紙要求進行3、安裝,確保鋼筋位置準確,間距滿足要求。(3) 設置墊塊以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防止露筋。4)鋼筋就位綁扎鋼筋平直,無局部彎折,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鋼筋用調直機調直。鋼筋的截斷按下料單在鋼筋加工場內用鋼筋切斷機完成,鋼筋彎折用鋼筋彎曲機完成。所有鋼筋的彎折必須在溫度+5以上時進行。鋼筋彎折必須按設計圖紙要求的形狀彎折。所有鋼筋都應冷彎。頂、底緣主筋位于蓋梁側面的彎折半徑按2.5d(d為鋼筋直徑)考慮,其余主筋彎折半徑均按10.5d(d為鋼筋直徑)考慮。鋼筋焊接采用電弧焊連接形式。鋼筋采用搭接電弧焊時,兩鋼筋搭接端部分應預先折向一側,使兩接合鋼筋軸線一致。鋼筋焊縫均采用雙面焊縫,焊縫最小長度5d(d4、為鋼筋直徑)。在蓋梁骨架兩根主筋重疊段應增加焊縫,焊縫間距100cm,焊縫長度為2.5d。鋼筋網片和骨架的拼裝應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拼裝時應考慮焊接變形和預留拱度。鋼筋的交叉點用鋼絲綁扎結實,必要時,可用電焊焊牢。鋼筋綁扎和箍筋的綁扎宜采用纏扣綁扎,箍筋與主筋、水平筋要垂直、接觸緊密,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交部分的相交點呈梅花形交錯綁扎。根據測量放樣的墩柱中心放出鋼筋骨架位置和蓋梁端頭模板的底部位置。鋼筋骨架采用人工配合吊車吊裝大致就位,吊裝時要多點起吊,避免受自重影響變形。按骨架上的箍筋位置線和梯形卡具、箅形卡具,使鋼筋骨架和箍筋精確定位,定位前必須根據保護層的厚度擺放5、高強度混凝土墊塊,呈梅花形布置。按照設計圖紙對防震擋塊、支座墊石等需要預埋的鋼筋進行綁扎,綁扎要牢固,插入深度、垂直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扎成型后,根據保護層的厚度,在安裝側模前綁扎高強度混凝土墊塊,呈梅花形布置。4、模板按照蓋梁結構尺寸定型加工鋼模。模板面板厚度不小于6mm,制作完成后進行試拼,檢查模板的剛度、平整度、接縫密合性及結構尺寸。鋼模板安裝前,板面涂刷脫模劑。立模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各種尺寸均滿足圖紙及規范要求。模板安裝好后對高程進行檢查,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后進行加固,保證模板在澆筑砼后,不變形、不移位。拆模后立即清除模板表面的污垢,校正模板并涂刷脫模劑,以便下一次使用。安裝蓋梁底模6、蓋梁底模采用工廠定做的定型大塊鋼模,厚度不小于6mm。在底模下部采用工字鋼槽鋼做為橫梁,支撐蓋梁底模板。橫梁頂部采用小鋼板調整蓋梁的底模標高。模板接縫處粘貼雙面膠條,以防止漏漿,并根據測量標高對墩頂進行鑿毛處理,鑿毛時應力求墩柱混凝土深入蓋梁混凝土2cm。模板安裝前必須打磨干凈,并使用符合要求的脫模劑,涂抹均勻,以利于拆模。嚴格控制模板拼裝質量:模板接縫處加雙面膠海棉條,使模板拼裝縫平順、嚴密,無錯縫、錯臺現象,確保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接縫處不發生漏漿現象。模板安裝時,應注意模板與墩柱接觸處拼縫嚴密,確保不在此處發生漏漿現象。模板安裝完成,澆注混凝土前清除模板中所的的污物、碎屑物、木屑及其它雜7、物。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派專人查看模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不發生跑模現象。安裝側模、端模鋼筋骨架就位、驗收合格后,拼裝側模。側模采用平面大鋼模拼裝,厚度不小于6mm。拼裝時采用側模包底模的方式組裝側底模板。在側模接縫處和側模與底模接縫處粘雙面膠條,防止漏漿。模板安裝上要均勻涂抹脫模劑,方便拆模。側模頂部采用定位鋼筋卡定位,中、低部采用對拉螺桿使模板就位、加固。對拉螺桿和模內支撐設置在同一水平面,通過內外支撐對模板進行調整、加固,使其穩固。端頭模板和側面模板采取對拉“螺桿+木楔”支撐、加固。模板支好后,測量模板控制點標高,確定混凝土澆筑位置。嚴格控制模板拼裝質量:模板接縫處加雙面膠海棉條,8、使模板拼裝縫平順、嚴密,無錯縫、錯臺現象,確保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接縫處不發生漏漿現象。模板安裝時,應注意模板與墩柱接觸處拼縫嚴密,確保不在此處發生漏漿現象。模板安裝完成,澆注混凝土前應清除模板中所的的污物、碎屑物、木屑及其它雜物。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應派專人查看模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不發生跑模現象。 5、混凝土澆筑和養生混凝土澆筑前,將模板內雜物、已澆墩柱頂面清理干凈,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要求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按工地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配制。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車運輸,采用汽車吊吊罐的方式入模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運至現場后,檢測混凝土的塌落9、度和溫度,混凝土入模塌落度控制在7090mm之間,入模溫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2。混凝土澆筑應對稱、分層、連續澆筑,每層宜控制在250300mm之間。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振點間距宜控制在150250mm之間,振搗時“快插慢拔”至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不再溢出氣泡、表面充分泛漿為準。按設計要求布設墊石和擋塊的預埋件,保證尺寸和位置準確無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蓋梁頂面按控制標高準確抹平,蓋梁頂面應做二次壓平收光處理,整個澆筑完成后迅速覆蓋、養生。在澆筑過程中,派專人檢查模板、支架。時刻檢查模板的穩固性,注意是否出現跑模、漲模、漏漿等現象,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糾正。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外露結構的養護10、對于保證工程質量至關重要,側模拆除前,頂面采用浸水土工布覆蓋養生;側模拆除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覆蓋,同時要在塑料薄膜表面覆蓋土工布,采用滴灌養生,保持蓋梁表面濕潤,養生時間不少于7d。覆蓋塑料薄膜和土工布時不得損傷或污染混凝土表面。對露出的鋼筋刷水泥漿,以防銹蝕。拆除模板、落架在蓋梁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并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能拆除蓋梁側模板。在混凝土強度大于設計強度75%后拆除支架和蓋梁底模。拆模時先拆除側模,再拆除底模(先拆除工字鋼下面的鋼楔,使底模與混凝土表面脫離),然后拆除橫梁工字鋼、縱梁工字鋼,最后拆除鋼抱箍。模板的拆除順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 安裝抱箍安裝蓋梁底模安裝鋼筋骨架拆除抱箍及模板安裝蓋梁側模及預埋件澆筑砼及養護壓試塊拆除側模選 用配合比拌制混凝土鋼筋骨架及預埋件制作蓋梁模型制作檢查以上各工序制作試塊 蓋梁施工工藝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