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臺身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0264
2022-07-19
8頁
46KB
1、305省道阜陽王店至阜南長安段改建工程K6+377張棚橋臺身首件制施工方案 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305省道阜陽王店至阜南長安段改建工程01標項目經理部2017年08月1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編制范圍1三、編制原則1四、工程概況1五.、施工安排15.1主要管理人員名單:15.2、檢驗、試驗機構25.3、測量放樣2六.臺身施工方法26.1臺身施工工藝26.2測量放線26.3模板支立36.4混凝土施工3七、施工進度計劃4八、質量保證措施48.2主要措施58.3保證砼外觀質量的措施6九、施工安全的措施6K6+377張棚橋臺身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國家現行頒布的最新標準。2、交通部現行頒布的施2、工規范、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試驗規程、安全規程、施工指南以及水保、環保行業標準等。3、305省道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 4、305省道阜陽至阜南長安段改建工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文件。二、編制范圍K6+377張棚橋橋臺臺身工程。三、編制原則(1)滿足工期要求,合理配置施工隊伍,機械設備,施工材料等資源。(2)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科學合理的安排施工進度,組織連續均衡的安全生產,做好工序銜接,確保施工任務的完成。(3)提高機械化作業,確保工程質量創優。(4)采用適用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四、工程概況 K6+377張棚橋長26.04m,寬25m,上部結構為1-16m預應力梁,3、下部為重力式橋臺,底部基礎高度為1.5m,下部基礎為7.65*13.69m上部基礎為6.45m*13.09m,上部橋臺高度為7.2m,橋臺臺身高度為6米混凝土量為1243.48m,分兩次澆筑,南北側各一個臺身。五.、施工安排5.1主要管理人員名單:工程總體負責人:陳義貴 施工生產負責人:徐朝虎 現場技術負責人:張騰騰橋臺由橋梁施工隊負責施工。設施工隊長1名,技術員1名,質檢員1名,安全員1名,技工8名,普工15人。5.2、檢驗、試驗機構統一利用項目試驗室,由項目試驗室負責進行試驗、檢測工作。5.3、測量放樣施工放樣是施工準備階段的主要技術工作,根據施工設計圖紙提供的數據用全站儀準確放出橋臺的縱4、橫軸線,在基礎頂面測定中線、水平,劃出臺身底面位置并釘木樁保護防止移位破壞。5.4主要機械設備投入情況機械名稱規格型號生產能力廠牌及 出廠時間數量(臺)進場日期發電機TZH-250250KW1插入式振動器ZB110-501.1KW4電焊機HJ200-B1六.臺身施工方法6.1臺身施工工藝測量放線 模板安裝 澆注砼 砼養護 拆模6.2測量放線在基礎頂面準確放出墩臺中線和邊線。6.3模板支立施工時,模型采用自制的大塊鋼模板,模板安裝必須按圖進行,安裝校正后用拉桿和對口撐固定,加固立柱采用腳手架和方木。模板板面之間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為了保證模板的穩定,防止跑模,沿臺身橫向設置拉筋,拉筋間距為15、米,錯開布置。模板安裝時輕移慢放,做到接縫緊密、平順。模板安裝完畢后,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接點聯系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檢查,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前,對基礎底面進行鑿毛清洗,確保連接質量。灌注過程中,加強震搗和觀模工作,確保混凝土內實外美。6.4混凝土施工6.4.1、混凝土拌制。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拌和地點和澆注地點分別檢測,并以澆注地點的值為準。檢測混凝土的坍落度的同時還要觀測混凝土的和易性。6.4.2混凝土的運輸。為使澆筑工作不間斷并使混凝土到澆注地點保持均勻性和規定的坍落度,根據使用的數量,澆筑時間,確定運輸車輛,確保6、滿足臺身混凝土澆筑的需要。6.4.3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對模板進行檢查,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不超過30cm,混凝土澆筑連續進行,不得中斷。6.4.4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實,振搗時,移動間距不得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保持50 c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MM;振搗必須密實,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6.4.5混凝土養護。在一般氣候條件下,當氣溫在15度以上時,最初三天白天應至少每隔2小時澆一次,夜間至少澆水兩次,在以后的日期中,每晝夜至少澆水四次,在較干燥氣候條件下或砼中水分較少時,澆水次7、數宜再適當增加,養護期不得少于14天。6.4.5模板拆除模板拆除應按設計的順序進行,設計無規定時,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七、 施工計劃2017年8月2日-張棚橋0#臺身第一層基礎檢查驗收2017年8月2日-2017年8月4日立模完成2017年8月5日澆筑八、質量保證措施8.1 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由分部經理,總工程師,內部監理工程師主抓質量,分部下設工程部負責工程質量工作,各工區設質量檢查員嚴把工區質量關。各工程段、工班、組、操作工人各自負責本職工作的工程質量,組成從上到下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施工過程中應嚴格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查。質量管理及質量控制框圖如下:橋梁分部經理:朱文8、鋒總工程師:徐明全副經理:徐朝虎試驗室李獻全測量隊趙松松物資部甄茂濤工程部張來廠各工區施工班組8.2主要措施8.2.1施工前有針對性地對各工種進行技術培訓,制定各工序標準化作業細則,提高施工人員的整體技術水平,為創優質工程創造條件。8.2.2做好施工技術交底,使現場領工員及每一位施工人員做到心中有數,嚴格按技術要求施工,保證設計意圖的實現。8.2.3測量的中線、水平嚴格執行雙檢制,各種測量資料收集要及時,齊全,保證資料均從現場取得。8.2.5在施工中要充分調動工人的積極性,促使各工序人員都把質量放在首位,使工程質量水平不斷提高。8.3保證砼外觀質量的措施為保證砼表面美觀,根據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砼9、表面質量通病及其產生原因,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措施,在砼的施工過程中,往往由于思想上或技術上的疏忽,使砼表面產生蜂窩,麻面、氣泡、砂流、等缺陷,針對這些缺陷,應查明其產生的原因后,制定預防措施,在施工中加以防止,認真做到以下幾點:砼澆注前應對模型板進行嚴格檢查,模板表面是否平整,脫模劑涂抹是否均勻,模型接縫處理是否正常。砼澆注過程中專人搗固。加強混凝土的養護,確保混凝土質量。九、施工安全的措施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建立安全保證體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經常化。在安排、檢查、落實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兼顧和保證安全工作,把安全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堅持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訓和檢查制度,設立安全監督崗,支持和發揮群專安全人員的作用。施工中臨時結構必須向員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大型臨時結構須進行安全設計和技術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從事高空作業的技術工人,必須系安全帶,凡進入工地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上崗前要進行人體檢查和技術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并按有關的安全操作要求進行作業。加強運輸及施工車輛的管理,車輛禁止帶病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