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軌施工測量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1555
2022-07-19
8頁
179.50KB
1、廣州新客站北咽喉段鋪軌測量細部方案一、作業依據: 1、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99);2、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貼建設2006189號;3、時速200250公里有砟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指南(試行)(鐵建設函【2007】76號)(下稱指南)。4、設計單位提供的測量成果報告書5、以批準的施工設計圖紙;6、業主提供的新廣州站及相關工程沉降變形觀測系統實施細則;二、編制原則1、遵循設計圖紙的原則。認真閱讀核對設計文件,領會設計意圖,把握設計標準,保證工程順利進行。2、遵循技術規范和驗收標準的原則。嚴格按照測量規范要求編制方案,認真執行客運專線測量暫行規定,保證現場施工精度要求。三2、工程概況本工程范圍為主站區23軸與32軸之間,咽喉段分界(DK2218+270)西側河道之間。本標段共28條軌道線路武廣北19條、廣珠北9條線路。28條軌道線路中包括12個單開道岔,其中普通道岔10個、高速道岔2個。正線為雙線有碴客運專線,跨區間無縫線路,站線為無縫線路,直線段最長線路約200,曲線段最大半徑1200米、最小半徑800米。鋼軌鎖定軌溫為295,鋼軌為定尺長100m、60kg/m非淬火無螺栓孔鋼軌,所有軌頂標高為14.336m。四、測量人員配備及工作安排本段軌道施工范圍集中道岔多,現場施工放養、復合、及監測量較大,測量精度要求高等特點。所以根據現場情況施工期間設施工放樣組、監測3、組和檢查組三個測量小組,各組主要負責以下工作項目。1、施工放樣組:放樣組主要負責外業數據計算、現場施工放養、相關內業資料整理。2、施工監測組:監測組主要負責軌道沉降、位移、溫度變形監測和相關資料整理。3、施工檢查組:施工檢查組負責檢查所有內業、外業數據和現場放樣、監測數據。測量組織機構及人員配備如下: 測量人員配備表組名檢查組施工組監測組人員4人5人3人測量儀器配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設備型號數量類型測量精度備注1徠卡(瑞士)TCR4021全站儀 2已鑒定2拓普康(日本)GTS-7211全站儀 1已鑒定3天寶(美國)Dini031電子水準儀已鑒定4蘇光(中國)DSZ22水準儀已鑒定5鋼卷尺30米2鋼4、卷尺已鑒定四、平面控制網1、場地主導線測設:廣州新客站馬上轉入鋪軌階段,根據本工程特點,施工平面控制網采用CP級導線要求,導線點由局指揮部統一聯合測設的CP級GPS控制網引入。其中有的CP2204、CP2205、CPWGD 11 三個點在本標段。根據本標段產地范圍足以滿足施工要求,故不在進行導線測量。因現場施工進度快施工范圍大,為了更方便、快捷、準確的定出每一個放樣點的位置,單靠以上控制點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需要在現有控制網的基礎上,在本段施工范圍內加密CP及加密點。為防止點位移動,加密點選擇在本標段前期澆注及張拉時間較長得梁面,并經過監測橋梁變形穩定的20、24、29、45、58、65、等155、片梁上設置15個加密點,加密點編號以梁的開頭字母L表示如L20、L24、L29、L45等,其中連續梁編號為LX如LX18-3。由于現場施工為流水作業,施工時將有大部分控制點在施工防水、防水保護層、道渣等作業時被掩蓋或橋面變形導致點位移動等等。考慮盡量避免以上幾點情況的發生,故將控制點埋設在梁兩端墩柱部位橋面上,經檢測須變量小的固定基礎位置,并在做好防水后將控制點埋設在附近檔渣兩側電纜溝墻上。在相應的位置做好標記以便于查找。以保證控制點的穩定性和準確性。2、加密點測量方法:加密點測量儀器采用日本TopconGTS721型全站儀,(標稱精度1測距精度為1mm+1ppm)按二等導線測量要求,方向法四6、個測回進行作業。為減少觀測時的瞄準誤差,將角度及邊長分開測量,導線邊長采用雙向觀測二測回,配合氣溫改正、氣壓改正和儀器常數改正計算邊長。3、加密點線平差計算:平差軟件采用南方平差易2005進行平差計算。按照CP級導線規定,各項誤差均在規范允許范圍內,能滿足現行施工要求,加密控制點與2009年5月25日完成。4、加密測量點略圖:五、高程控制網: 1、地面高程控制:根據本標段現場施工要求,分別在承臺基礎面上設二等水準點BM1、BM2、BM3BM8,由局指揮部聯合加密的GPS108二等水準點引測到本標段預埋承臺基礎水準點上,在場地組成閉合水準路線,采用美國Primble(天寶)電子水準儀按二等水準要7、求進行測量。以二等水準后前前后方法以往返進行測量。二等水準閉合要求為4L =5.80mm。往返測量閉合差為+0.43mm本次測量線路總長為2.1 Km,能滿足二等水準要求。本項工作由2009年3月15日已完成。 地面高程控制點略圖:2、橋面高程控制:考慮不讓橋面高程點被破壞,故將高程點選在橋面接觸網螺栓上,位置統一布設在接觸網西南角螺栓上。根據地面高程控制點,在本標段東西兩端各懸掛檢定鋼尺,將高程點引至預選梁面接觸網上。并按照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規范要求進行尺長改正及溫度改正。改正后用天寶電子水準儀將標高傳遞到其他橋面接觸網螺栓上,并將兩個接觸網水準點聯測組成附合水準線路。完成8、后與相鄰標段施工作業面御接測量核實水準點成果,確保水準點精度滿足施工要求,本項工作由2009年3月15日已完成。梁面高程控制點略圖:六、軌道中線放樣及高程測量:1、放養數據整理:根據批準的施工設計圖紙查取道岔型號規格尺寸,按岔心設計坐標推算出岔首、岔尾、預定線路中心坐標及預埋件坐標。坐標計算完畢后以交叉方式統一檢查。2、軌道中線放樣:根據軌道線路推算出軌道直線段與曲線段的焦點位坐標,在軌道上渣前將中線放在梁面,軌道中線放樣測量中,根據放樣時測設的直線、曲線控制樁進行直線和曲線放樣,為鋪設軌道提供依據。放樣方法采用極坐標法,軌道中心樁位置間距為直線段40m、緩和曲線20m、圓曲線20m,在中線復9、測合格后,將每個中線點位置引測到兩側當扎墻上,并在當扎墻上標住距中心距離,為防止認為量距產生誤差,故將美點距離采用儀器測量。在本段范圍內有部分中線距兩側當扎強距離較遠,將直線線路中心外移至中線左側,曲線部分將在曲線兩側設外移樁,所有外移樁按固定值外移,并做好外移樁標記。遇特殊情況修改外放距離后,必須在現場與現場技術員進行交底或在施工前將數據結果以書面形式較低,確保中心樁外移樁正確無誤。3、道岔放養:(1)普通道岔:根據施工要求將道岔的岔首、岔尾、岔心放到梁面上,并將放點位置引測到附近當扎墻上。(2)高速道岔:由于高速道岔的吊裝是和枕木一起安裝的,吊裝后可調量小,故在安裝道岔的同時采用儀器跟蹤放10、樣。中線放樣工作盡量在鋪設軌碴前完成。4、軌道高程放樣:為方便施工,將線路中線高程標設在線路兩側擋碴墻上,作為道碴、軌枕、鋪軌的施工依據。兩側擋渣墻間隔較大空隙處設臨時加樁。高程點每隔20m測設一高程點,為方便施工、便于軌面高程調整、減少測量誤差,所以將標高高度統一按照軌面加高10cm進行測量。進入圓曲線段,根據施工設計要求外軌超高量統一為25mm,以曲線起點為起點,坡度按照1/10V計算(V為列車通過曲線部分的時速)。七、誤差及解決辦法:1、控制點誤差:控制點誤差有一下幾種,儀器誤差、測量誤差和溫度、風力、大氣折光等自然因素產生的誤差。為減少以上誤差的產生,故將測量時間選擇在陰天、雨后或者在11、早上5:009:00和晚上4:007:00之間氣溫比較穩定的時候,并以同儀器同人員進行觀測。2、平面放樣誤差:將放樣數據輸入電腦后展到設計提供的電子版CAD圖中,檢查是否有偏離線路的錯誤數據。檢查無誤后將數據輸入到全站儀中,以減數據錯誤和少外業操作時的輸入時產生的誤差。3、高程放樣誤差:為減少高程放樣是產生的誤差,在放樣時將設計度數用紅色膠布粘好以減少讀數誤差,并將美站的測量距離控制在50米以內,以減少測量時產生的誤差4、線路貫通誤差:為減少中線貫通誤差,施工前與相鄰標段慣通作業面應設置公用導線點、水準點,在御接處放樣出中線點,進行中線復測已確保中線無誤保證順利連接。5、線路檢查:在施工完畢后的每條直線、曲線的起點終點建立施工坐標系,配合計算器計算出任意點坐標,測出任意點坐標位置與設計坐標相對照。如有超過設計潤需誤差范圍即使向施工人員較低,以保證線路的準確性。